某高职医学院校教学督导推动教学质量体系建设实践与应用研究

2017-04-06 07:33霞,解
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学报 2017年1期
关键词:督导学院体系

王 霞,解 征

(山西职工医学院,山西 太原 030012)

·教学与管理·

某高职医学院校教学督导推动教学质量体系建设实践与应用研究

王 霞,解 征*

(山西职工医学院,山西 太原 030012)

山西职工医学院教学督导工作,从工作体制与运行,均强化高职教育的特点。以行动研究为督导的理论基础,应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教学实践,形成了课堂教学督导的长效机制;推进了教师培养和发展体系建设;促进了教学研究、教学改革、科学研究的发展态势;推动了课程改革与发展体系建设;建构课堂教学、课程建设与改革、师资培养、教学改革、教科研五位一体的教育教学质量发展体系,对学院整体教育教学水平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SWOT模型分析,提升教学督导进入理论研究层级,使整体工作更加趋向于国际化标准的发展。

教学督导;深度会谈;行动研究;建构主义

近年来,如何平衡个体学生的发展和社会对人才的期望及要求之间的关系,已成为热门话题,吸引着众多教育界人士进行政策的重新制定与实施。这其中一个焦点问题,就是如何培养学生,才能使他们符合职业的需求,实现人力资源的最大化发展。简单地讲,这个议题可以被概括为:对特定的人,特定的项目,在一段时间内如何对教育进行有效的利用。作为中国教育改革的一次尝试,如何最有效地为职业教育项目提供路径,并使得学生各自都有所发展,已经成为教育人士关于教育的思考重点[1]。

目前,山西职工医学院对教学督导规范和督导体系的建立进行了探索,研究尚未完成,但是在探索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希望通过学院或区域间的教育资源共享,来达到教育研究一体化的目的。已形成的教育教学督导格局,即:“课堂教学→课程建设→师资培养→教学改革→教学研究和科学研究”五位一体的发展体系。本研究尝试并逐步从实践中总结出高职教学督导工作的规律。

1 教学督导工作的体制与运行

1.1 有效的组织保证

学院为提升教学督导的工作力度,重新进行了职能调整,将教学督导、师资培养、精品课程建设、学术带头人培养、科研等工作,划归科技处管理。这种职能重组,在组织结构上保证工作有效实施,同时,为形成整体教育教学质量体系奠定了基础。

1.2 规范化的督导标准体系

建立了系列教学督导标准,以及师资培养规范和发展体系,建立了精品课程考量标准以及修订教科研管理章程。以规范、标准为起点,是各项工作向科学化迈进的根本点。

1.3 科学的督导方法

建立有效的改进途径,包括:反复督评、深度会谈、教学反思、建立赛讲、公开教学、听课评课、讲座、进修学习等机制,以及每学期向系部反馈督导意见。

1.4 发展性的教育教学体系结构

初步形成了由转变课堂教学观念,到推动课程建设,由加强师资培养,到推进教学改革直至提升教学研究和科学研究的教育教学发展体系。

2 教学督导工作的理论基础

本研究是建立在如何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即行动学习和行动研究原则。 正如M.J. Marquardt所说:这些准则是建立在一系列的有组织、社会化、有认识力和有心理分析能力的体系上,并且这些体系在解决问题和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彼此补充,相互促进[2]。督导过程中运用建构主义的理论指导教学,能够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发挥出最大潜能,教师同时也能够得到最大的提升,财政投资或是其他教育资源得到最大的利用。同时,相关教育问题也能够得到及时解决,各种教育需求得到满足。

建构主义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不仅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且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3,4]。这就意味着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全新的教学模式(彻底摒弃以教师为中心、强调知识传授、把学生当作知识灌输对象的传统教学模式)、全新的教学方法和全新的教学设计思想,因而必然要对传统的教学理论、教学观念提出挑战,从而在形成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同时,也逐步形成了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相适应的新一代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设计思想。

基于理论基础的指导,经过5年多的工作运行,已初步形成了下列工作格局。

3 构建教育教学质量发展体系

3.1 形成了课堂教学督导的长效机制

制定了教学质量督课评课体系,从4个指标解析任务(表1)。

表1 教学质量督课评课体系

3.1.1 制定督课工作目标 分析学院当前高职教育教学状况,制定3~5年的发展目标,以及每一个阶段的工作重点,包括:目的、主体、对象、指标、组织等。目标制定既有规范、基础性的要求,同时有发展性的指标,这样才能使学院整体发展呈上升趋势。

本目标提出发展性教学活动,即开展教学反思和行动研究,进行研究与教学的对接。通过教研活动来监管其活动效果。同时,加强职业教育教学,区分高职教育和中职教育的异同。掌握高职教育是培养实际技能和知识的技能型人才的核心教育内涵。强化教学设计范例参考与指导,以建构主义为指导,不拘泥于现行规划教材的组织体系与次序,选择实际工作中的典型项目或任务,围绕真实场景做教学设计,让学生自觉建构职业技能与知识体系。关注预期教学、实践效果和社会效益。具有鲜明职业特色的教学设计,将更多的关心工作场景的实际需求,更多的关心学生的基础与特点。通过场景设定、角色扮演,将强化职业意识,增加学习动能;通过体验职业项目或任务的完成,将自主建构职业技能与知识体系,品尝成就感,提高自信心与积极性。同时,乐学、乐教、高效,将有利于规避流失,稳定职业教育。

3.1.2 方法 包括建立工作标准,对教学环节的各个指标制定标准,包括:备课、教案、课堂教学、实践课教学、学生作业指导、多媒体课件等环节以及听课、评课的标准。

督导过程遵循目标原则、评价客观性原则、层级化原则、专业化原则、公平原则,并通过阶段性的汇总、研讨,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形成长效的控制机制。教学质量的提高不可能通过几次的听课、督导活动就实现,督导的意义在于通过督导活动建立起一个科学、规范的发展机制,教师在这样的机制中能够不断学习、提高,呈现良好的可持续成长状态。

同时建立四级评价体系: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应建立四级制,即上级评价(包括:学院督导组、系部、教研室的评价)、同行评价、自我评价和学生评价。全方位的评价信息使评价结果更客观、更趋于合理。自我评价是使教师本人建立合理的认知结构,从而为提高教学质量产生原动力。

3.1.3 建立有效的实施途径 反复督评、深度会谈、教学反思。通过反复跟踪听课及课后点评督促教师改变教学观念、修正教学行为、提高教学质量。通过深度会谈,为教师创设表达自己意愿和诉求的环境,这是学院教学管理民主化的一个标志,督导组起着桥梁作用。教学督导的目的在于加强学院与一线教师的联系,这个过程其实是彼此学习提高的过程,汇集每一位教师的可贵之处,形成整体的教学模式。优质教学质量的形成是我们每一位教师结晶的体现。同时,创设连接机制,让大家感受被关注的体验。

要求教师写教学日记,进行教学反思。将每一节课、一阶段的课或特殊课程,进行认真反思:成功的地方,效果不好的地方,学生的反馈情况等,为什么会出现这些情况?如何校正?等等。习惯养成,不断积淀教学经验,使自己成长历练。同时可形成研究链,奠定教学研究的基础。

建立促进发展的机制。通过听课评课、针对性的讲座、参加赛讲、公开教学等活动,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同时引导和激励教师不断提升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通过进修学习、专业性的培训、学历教育等多种途径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育教学水平。学院通过各种形式引导教师转变观念,如,大会宣传、督导检查、创设机制,等等。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多创设情境,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教学方法应多采用提示性的方法,让学生一起汇总,思维永远处于被激发的活动状态。给学生布置作业不是简单的一问一答的形式,而是让他们看参考书,上网查资料,广泛的接受课程体系的内容,延展了知识的同时,他们会不断设问,从而进入主动的学习状态。同时,这样的教学方式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不断学习才能顺应学生的需求,才能驾驭发展性和建设性的课堂,否则自己会产生危机感。

3.1.4 建立CIPP模式评价体系为学院教育决策提供信息 评价最重要的目的不在证明,而在改进。通过CIPP模式评价,即:背景评价、输入评价、过程评价、结果评价,最终提供有效的教育发展资讯。同时,整个教学督导过程建立评价体系。

以课题教学督导为契机,建立了“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从制度、组织管理、教学管理、效果评价四个维度构建,每年系部汇总,科技处分析评价。督导组还参与学院教学部门的年度考核,全面了解教育教学情况,对教学质量监控也起着补充作用。

3.2 推进了教师培养和发展体系建设

形成了教师培养和发展体系,即新教师入职培训、青年教师导师制、实行“教师手册”、教研活动、开会学习、学历教育、赛讲、骨干教师、学术带头人培养、专家库入选的循环体系。

围绕学院专业建设主题,针对性的开展师资培养工作,强化职业教育的理念和教学改革的实施,区分成人教育、高职教育、中职教育的教学特点,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通过教学督导监管,进一步提高教师课堂教学的规范性和发展性,加强师资队伍教学水平,不断提高职业教育能力。

3.2.1 规范化、科学化的工作主旨 通过督导听课,加强教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以此建立规范化的课堂工作格局,体现师资培养工作在课堂教学中的科学性。通过教师入职培训,使新入职教师进入职业标准通道,为他们的职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就此工作均作出“一对一”的书面反馈,同时进行必要的深度会谈。进入部门工作后,要求新教师学习和使用《新教师培训手册》,其目的,一是规范教学工作要求,在学习中进行教学反思,二是开展“传帮带”活动。同时制定了岗前培训规定、新教师试讲规范。推行青年教师导师制,作定期追踪检查,跟进式推动,形成合理机制,保障学院师资队伍建设工作的不断跃进。完成了不同层级的教师手册,包括:新教师手册、青年教师手册、高级教师手册,按照教师生涯的不同阶段的不同要求,分层次、分阶段的对师资进行规范要求,体现师资培养的规范性。同时,加入发展性的指标,使教师通过教学反思继而进行行动研究,真正成长为一名可持续学习和研究型的发展性的教师,体现师资培养的科学性。开会学习、进修培训工作的规范化管理:先后制定了:《学院学术会议管理办法》、《国际会议管理办法》、《师资培养办法》等相关文件;建立学科群和恢复学科带头人的机制;建立了省科技厅专家库库底资料。

3.2.2 行之有效的工作措施 督导听课后进行“深度会谈”, 对教师不仅进行教学设计、教学方法等的指导,同时进行个性心理的分析,更有利于扬长避短,形成有效的教学模式。从了解所授课程在学科中的位置,自己的教学设计思路,教材的处理到学生的反馈等方面,了解教师的教学思路。从而引导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树立学生为主的教学观念,做好课前准备,在教学中给学生留下问题,让学生预习、查资料,上网搜集材料,带着问题进入课堂,不仅可以和教师一起总结,设问,积极思维,同时在教学中紧紧跟着教学思路运行。学习应该是让学生主动接受知识,寻找路径,走向知识的核心,而且前后知识融会贯通、相关知识联系,整体知识呈现流动状态,不断引导学生走向学习的深层次。深度会谈中采取影像录制,可以让教师反复观看,深刻领会。同时在听课过程中进行课堂采影,可以让教师自我反思。

同时学院还建立了个人学习众人分享的教师培养制度,要求教师外出开会学习后在全校作大会交流,互惠互利、资源共享。

通过赛讲,教师们不但锻炼了自己,也明确了自己今后的专业发展和教学发展方向,使其更具有针对性。并对教研之风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赛讲活动也为研究有效性课堂教学模式提供了参考依据,继之推动了学院教育改革的发展。

3.2.3 构建不断发展的工作体系 在所有的活动中,努力使教师形成不断教学反思的思维养成,形成教学研究链,促进教学改革的产生。反之,以科研带动教研,以教研促进教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拓展学院办学特色,既是培养特色人才的现实需要,也是职业学院拓展自我发展空间、服务区域经济的必然要求,是实现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同时,对学院师资队伍情况进行摸底调查,为师资队伍建设工作设定五年目标提供基础资料。摸底工作遵循2条主线:a)从专业建设的角度,延伸至课程建设,调查现有师资情况以及需要配备的师资情况;b)从学科角度摸底,分析跨专业、跨学科师资调整的可能性。目前调查工作正在进行中。

制定了学院《师资队伍建设监控体系》,从教师情况、教师结构、教师培养、师德情况等几方面对各系部的师资队伍情况进行实时掌握,同时也督促系部对自身师资队伍培养情况进行分析和改进。构建《师资队伍建设监控体系》,是对师资队伍建设过程的动态监控,使各系部在师资队伍建设过程中不断总结、深化,同时分析、提炼后,形成指导性纲领,指导整体师资建设工作。为了提升学院的影响力,并且充分发挥学院优秀师资资源,特提出申请山西医科大学硕士生导师资格的建议,争取在几年内建立完善机制,通过督促、检查完善等工作,为学院转型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撰写督导日志,记录督导过程的点滴事件和感想,进行反思,不断提高督导效果。

3.3 促进了教学研究、教学改革、科学研究的发展态势

通过深度会谈,分析教师的优势与发展方向,要求教师写教学日记,进行教学反思。将每一节课或一阶段的课或特殊的课,认真反思,成功的地方,效果不好的地方,学生的反馈情况等等,为什么会出现这些情况?如何校正?等等。习惯养成,不断积淀教学经验,使自己成长历练。在所有的活动中,努力使教师养成不断反思的思维习惯,发现问题,提炼问题,形成教学研究链,促进教学改革,终至提升到科学研究的范畴。

3.4 推动了课程改革与发展体系建设

3.4.1 从课程建设中强化师资队伍教学水平和职业教育能力的提高 依据《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在全校范围内积极推进职业教育理念及教育教学方法和手段,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从两方面入手,一是继续推进校企结合的教学模式,扩大专业,形成循环式调整、总结、提升的课程体系改革模式。二是在课堂教学中强化教师的职业教育的教学模式,关注到每一个学生,让他们积极的进入到学习中,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更加凸显技能的培养、思辨力的培养,应用知识能力的培养等全面素质发展的教学模式。

3.4.2 推进教学督导监管,进一步提高教师课堂教学的规范性和发展性 督导中以学院专业建设为主线,重点关注专业课程建设的情况,对学院重点专业进行课程基线调查,通过跟踪课程听课,为专业建设提供基本信息,并提出建议。

通过对不同层次相同课程进行听课,对教学内容、教学难易度、课时设置、课时分配、教学大纲设计进行深入的对比检查,同时检查教师代课对学生层次的契合度,了解系部、教研室的课程备课的管理,为专业建设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有效的支持。强化教学设计范例参考与指导,以建构主义为指导,不拘泥于现行规划教材的组织体系与次序,选择实际工作中的典型项目或任务,围绕真实场景做教学设计,让学生自觉建构职业技能与知识体系。关注预期教学、实践效果和社会效益。具有鲜明高职特色的教学设计,将更多的关心工作场景的实际需求,更多的关心学生的基础与特点。通过场景设定、角色扮演,将强化职业意识,增加学习动能;通过体验职业项目或任务的完成,将自主建构职业技能与知识体系,品尝成就感,提高自信心与积极性。

3.4.3 教学内容的界定与规范、教学资料的建设 推出“各教研室制作电子版教学资料”的实施措施,着手提高教师掌握现代化教育手段的意识和能力。从教学手段上逐步实现现代化,这也是教学发展的需要。随之建议学院增设服务器,扩容校园网,以课程为建制开通网上课程渠道,让学生在学习本门课程时能进入网上通道,了解本门学科的情况,包括学科发展、教研室概况、教师概况、参考书籍、练习题库、学习情境、电子资料、学生作业、学生评教,等等,学生通过网上渠道,提供了自学的平台,不仅能扩展学习,延续学习的空间和时间,同时这一渠道也是宣传学院的一个良好途径。

加强教研活动,形成教学资料。督导组深入教研室对教研活动进行检查和指导,通过跟踪参与的方法,对教研室的教研活动进行深度的了解和检查,并实地指导,力争使教研活动联系实际、形成长效机制。重点开展制定教学大纲的活动,主要完成本课程对于不同专业、不同层次教学内容的界定,包括:范围的界定、深浅度的界定,等等。在这个总的目标下,可以进行重点、难点的解析、教学方法的探讨,特殊学生群体的施教问题等。形式可采用好教师的经验介绍、对年轻教师的教学点评,集体学习新知识、新方法,一起学外语,讲案例,等等。每星期开展一次教研活动,形成长效机制。一个循环的进行就是对课程教学大纲的完整修订过程。可阶段性的进行学生问卷调查,通过学生的反馈,反映教学的合理性。

教研活动档案、资料的管理。做好教研活动档案工作,建立包括课程教学大纲、授课计划、教研活动安排表等资料,写好教研活动教案。各教研室要对教研活动的档案、资料进行规范管理,每次教研活动的相关资料都要设专门档案进行统一管理。包括教研活动的记录、学习材料(教案、讲座内容)、教师的相关记录等。由教学秘书形成档案,统一归档。

建议学院成立专门机构,对专业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课程设置、课程内容、授课时数等做科学的评估,使学院教学管理规范化、科学化。同时合理的界定学科内容,听课中发现,相同的内容在几门课程中重复出现,不仅浪费资源,这种循环教学绝对不符合现代教育的观念。不断关注国内、国际相关院校的发展动态,随时调整,形成动态的管理机制。

3.4.4 精品课程建设 推选四项比较成熟的教学研究项目,设立为学院精品课程建设的院级课题,一则填补学院精品课程建设缺失的空白,二则推动学院由教学研究到科学研究的迈进过程,逐步培养教师学习、探索、研究、创新的职业精神。

下一步将建立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3.5 建构课堂教学→课程建设与改革→师资培养→教学改革→教科研,五位一体的发展体系(图1)。

图1 教学质量发展体系流程图

通过课堂督导,努力使教师形成不断教学反思的思维养成,形成教学研究链,促进教学改革。成熟的教改研究形成精品课程。同时,成熟的教学改革案例可以向更深层次发展,申报教研和科研课题。课堂督导、课程建设与改革、师资培养、教、科研活动,五者相辅相成,互相作用,共同促进教学质量发展体系的完善。

4 研究机制

4.1 教学督导工作的SWOT分析

SWOT分析法即态势分析法,20世纪80年代初由美国旧金山大学的管理学教授韦里克提出, SWOT是Strengths(优势)、Weaknesses(劣势)、Opportunities(机会)和Threats (威胁) 的缩写。这种分析实际上是对组织内部和外部条件各方面内容进行综合和概括,进而分析组织的优、劣势、面临的机会和威胁的一种方法(见图2)。

在SWOT分析的基础上构造SWOT矩阵是SWOT分析的核心和关键,即制定出四种类型不同的策略: S-O战略(利用优势挖掘机会方面的战略取向)、W-O战略(捕捉机会克服劣势方面的战略取向)、S-T战略(利用优势克服威胁方面的战略取向)和W-T战略(弱化劣势应对威胁方面的战略取向)(见表2)。

图2 SWOT模式的分析

外部环境机会(Opportunities)威胁(Threats)内部环境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es)S-O战略W-O战略S-T战略W-T战略

针对督导工作实际情况及效果,依据SWOT模式进行分析如下(见表3)。

表3 学院教学督导工作SWOT分析模型

4.1.1 存在的优势 宏观领导优势:教育政策和校领导的正确领导是教学督导工作不断挖掘潜力、提升质量和水平的关键,是最强有力的动力源泉。学院对教学督导工作的重视,在人力、物力、财力等各方面都予以支持。人力资源优势体现在全体教师的良好素质和同心协力做好工作的可贵精神。督导工作日趋显示管理优势:常规管理日益规范,且结合实际问题不断地进行了优化调整,因此督导工作日渐规范化、科学化、人本化。发挥出了较好的优势效应。管理研究优势:管理研究在于能够及时地回应急剧变化中的教育现实所提出的种种问题,在于它始终处于的主导立场以及突出的参与意识和批判精神。督导组管理者长期从事教育管理的研究,奠定了一定的管理基础,督导成员积极参与管理研究活动,提出合理化的建议,促进了管理研究能力的提高,使大部分教师具备了比较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较强的管理意识、管理思维与管理行为能力。所有这些,都为管理的可持续性的发展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4.1.2 显性与隐性的劣势 未形成全员发展良好体系。包括:自我发展能力、研究能力、师德提升能力等整体框架的建立,以及激励和评价体系的建立,如果形成体系,将对学院整体建设起促进作用。教育理念的积极作用未显现出来。督导管理文化的建设还需要加强。管理干部和教师的培训工作应加强。自我发展意识的培养还显不足;管理观念、管理方法、管理模式、管理艺术等还需要进一步探索、改革。评价机制还需不断健全。

4.1.3 发展机遇 在政策环境、外部条件上,教学督导工作的发展方面还潜在很多机遇:督导管理的制度背景更趋于合理。国家和省教育厅的要求更加规范。多元化、灵活的办学方式使得督导发展更灵活、更符合市场需求与社会需求。多元化办学模式使得管理工作的发展更灵活、更符合市场需求与社会需求。

4.1.4 威胁与挑战 大环境导致的职业倦怠增加了工作难度。多种办学模式对学院教学质量、管理质量和教师业务水平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条件。

4.2 今后发展战略选择

总结过去是为了指明未来。分析自身工作的优势效果和不良症结,都有利于制定今后的发展契机和重点。SWOT分析使工作目标更清晰、更明确,也使工作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山西职工医学院今后教学督导工作SWOT战略框架图(见图3)。

通过SWOT模型的分析,学院未来中职教育教学督导工作面临的重点是:强化职业教育的特点,在岗位能力、专业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等方面体现中职教育的变革,加强教学环境的构建,以及职业能力自主建构的时效性。同时,集中培训全体教师及管理人员,使他们成为转变教育观念,推动职业教育发展的指导者和践行者。

图3 学院督导工作SWOT分析框架图

5 资料信度、效度的评价以及伦理道德问题

5.1 参与人员检验法

文中涉及的资料均由参与人员进行资料核准,并针对所提意见加以改进。

5.2 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可以上网核查。

5.3 三角验证法

涉及的对象、督导人员、 会谈时的视频等三方确信资料的有效性、真实性和可靠性。

5.4 伦理道德问题

督导、会谈等工作遵循自愿原则,事宜中充分尊重会谈对象,所收集资料均可用于研究。

[1] 胡志玲.高校教学督导专业化建设效果评价的实证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2014.

[2] Michael J. Marquardt. Action Learning in Action -Transforming Poblems and People for World Class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M]. Palo Alto,CA: Davies-Black Publishing,1999.

[3] 何克抗.关于建构主义的教育思想与哲学基础[J].中国大学教学,2004(7):15-23.

[4] 陈洁丹.基于建构主义教育观的高职绩效管理课程项目化教学探讨[J].广东职业教育论坛,2016(1):36-41.

本文编辑:王知平

山西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科研项目(2014171)

王 霞,女,讲师,从事教学管理工作

解 征,女,副教授,E-mail:Xiezhengemail@Gmail.com

G462

A

1671-0126(2017)01-0071-06

猜你喜欢
督导学院体系
初等教育学院
荷兰高效教育督导如何炼成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用“长牙齿”的教育督导推动政府履职
立足督、导、评 创新督导工作
海盗学院(7)
学院掠影
民国时期教育督导制度的特点及启示
西行学院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