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民
内容摘要:在新学考高考模式下,提高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有效性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目标和谐”、“双主和谐”、“逻辑和谐”和“讲探和谐”等四个角度阐述提高政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关键词:新学考高考模式;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有效性
G633.3
在新学考高考模式下,提高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有效性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作为政治教师应在课堂教学工作中努力探索,以期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笔者以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第八课第一框《国家财政》为例作了以下尝试:
一、目标和谐,追求三维目标的内敛化
教学目标意识的落实不仅有利于调控教学活动的方向,也有利于及时把握教学信息并转化为相应的有效生成。因而要提升教学的有效性,必须有正确性的教学目标意识。教学目标意识要求教学目标不仅要全面,而且要把静态与动态相结合。全面性要求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应充分考虑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静态与动态相结合就是要考虑课时目标与课程目标,把过程控制与结果落实有机结起来。按照新课程的理念,政治课堂教学要有效,不仅要考虑知识获得的有效性,更重要的是看学生在获取知识过程中主体性、主动性、创造性和学习潜能的发挥程度,使学生在认知上感受到主动地获取知识和建构新知识的意义,在情感上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和努力的状态,在方法上表现为独立思考、善于提问、敢于质疑,在过程上表现为多元对话互动、体验、合作、探究。基于政治学科所面临的现实考验,应实现知识运用能力与价值提升的和谐统一。
在《国家财政》的教学中笔者对教学目标作了如下设置:(1)知识目标:理解财政的含义和实质;了解国家预算和决算的含义;财政的作用;知道财政收入的含义及具体获取渠道,理解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了解财政支出的含义和具体用途;了解财政收支的对比关系。(2)能力目标:初步理解如何运用财政政策实现经济平稳运行的能力;初步理解根据政府职能合理安排财政支出的能力;能够为政府增加财政收入提出合理化建议的能力;培养学生增强主人翁意识,自觉监督政府对财政使用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感受我国国家财政的性质、功能和使用原则,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关心国家财政支出的内容,关注国家的发展,增强主人翁意识。这一教学目标的设置,既落实了知识和能力目标,夯实了“双基”,又兼顾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从而实现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为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双主和谐,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孩子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就是保护、利用、发展学生的这种需要,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动参与者,学习成果的享受者,并且不断把这种需要转化为自主学习与自我发展的动力。
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创造性地提出了两种发展水平的思想。第一种水平是现有发展水平,由已经完成的发展秩序的结果而形成,表现为儿童能够独立地解决智力任务;第二种水平是最近发展水平,表现为儿童还不能独立地解决任务,但在成人帮助下、在集体活动中、通过摹仿却能够解决这些任务。根据这一理论,教师的主导性应着力于架设现有发展区与最近发展区之间的桥梁与纽带,重在给学生指明方向,引导上路,实现由未知到所知的蜕变。这也就意味着作为师生平等关系中首席的教师,应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合作者、评价者、参与者与引导者,在课堂教学中实现教学相长。
在《国家财政》的教学中笔者通过引用大量的资料,将抽象的财政进行了具体化。如“在财政的作用”这个本节课的重难点中引入了以下三个材料:(1)播
报时政新闻:2014年“民生账本”: 社会保障事业支出7152.96亿元,增长9.8%;教育支出4133.55亿元,增长9.1%;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4133.55亿元,增长15.1%.(2)播报时政新闻:“2015年2月2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通过了由172个项目组成的重大水利工程包,西部地区涉及70个项目,是项目数量最多的地区。2015-2016年,西部重大水利工程计划开工数量28个,其中甘肃省项目最多投资最高。”(3)播报时政新闻: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李克强表示,2015年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更加注重预调微调,更加注重定向调控,用好增量,盘活存量,重点支持薄弱环节。然后,让学生分组讨论。通过2014年的“民生账本”,使同学们明白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通过国家兴建的大型工程,使同学们明白: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通过“2015年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使同学们明白: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在这个教学环节中教师成为材料的提供者和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将课堂还给学生,将学生积极性很好地调动了起来,使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教师也发挥了主导作用,实现了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的和谐统一,从而提升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逻辑和谐,实现生活逻辑与理论逻辑相融洽
把握生活逻辑与理论逻辑的联结点有利于激活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同学生的学习资源与学习渠道存在着差异性,因此学生的生活逻辑与现实学习起点也具有差异性。教师应考虑学生本身所掌握的潜在的学习资源与生活经历,再反思教材的理论逻辑,理性把握知识的网络结构。
在《国家财政》这框的教学中笔者引用大量的资料,让学生根据资料以及自己联系生活实际,充分感受财政这个抽象的事物。除了在“在财政的作用”这个本节课的重难点中引入三个材料外,还在其他环节引用了许多资料。如在导入新课环节引用了时政新闻:“从2015年5月18日迄今,短短45天的时间内,发改委集中批复了23个基建项目,其中包括6个机场项目、6个铁路项目、7个城市轨道交通项目。总投资超过7728.7亿元。再加上一季度批复的项目,上半年发改委批复的基建项目总投资额度已达8922亿元。”如在“国家预算”这个知识点引用了名人名言:(一)国家的预算是一个重大的问题,里面反映着整个国家的政策,因为它规定政府活动的范围和方向。(毛泽东)(二)预算不是一个钱柜,而是一个洒水器:它抽上来又洒出去的水越多,国家就越繁荣。(巴尔扎克)(三)毫不夸张地说,一个国家的治理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的预算能力。(希克) 又如在“财政收入与支出”这个知识点中运用了两则新闻:新闻播报一:一个国家财政收入,直白地说,就是国家的钱袋子。十二五这五年,国家的财政实力明显增强,钱袋子越来越大。2011年,这个钱袋子里装进了10万亿元人民币;到了2014年,钱袋子里的钱更多了,一年就装进了14万亿元人民币,比2010年增长了68.9% 。2015年全年装满15万亿元。新闻播报二:钱袋子里的钱多了,可花钱的地方也不少!十二五期间,很多钱都用到了和百姓相关的民生领域。像教育、住房保障、医疗,这些老百姓最关心的事,财政这个钱袋子里支出的数额,平均每年都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像在教育方面花的钱,2014年就比2010年增加了1万亿。而住房保障和医疗卫生方面,2014年花的钱都比2010年翻了一倍多。通过一系列的资料让理论知识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进行了很好地对接,实现了生活逻辑与理论逻辑的辩证统一,从而提高政治教学的实效性,也能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与把握生活,提高感悟生活的能力。
四、讲探和谐,在传授中强化探究能力
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学生,应当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对于学生难以理解的理论性教学内容应更多发挥教师的主导性,以教师的传授为主,而具有较强生活体验性的教学内容应更多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强化学生的探究愿望与能力。
在《国家财政》的教学中对于“财政的含义”、“ 国家预算和决算的含义”、“ 财政收入和支出的含义”等知识点可以采用教师讲授的形式。同时,对于“扩张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财政政策”、“ 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 财政收入和支出的关系” 等理论性较强的教学内容也应更多发挥教师的主导性,以教师的传授为主。而对于具有较强生活体验性的教学内容则应更多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探究中培养学生“勤想、乐说、善做”的探究能力。如在导入新课环节,由“发改委批复基建项目近9000亿”这个时政新闻,引导同学们思考以下三个问题:(1)仅仅依靠个人出资能进行这么大工程的建设吗?(2)修建这些大型工程应该由谁来出资?(3)现实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服务是由政府提供的?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国家财政》。如在“在财政的作用”这个本节课的重难点中通过多媒体展示三个材料后,让学生思考分别体现了什么作用?学生分组讨论,并得出结论。又如教师可提问:“财政收入是不是越多越好?财政收入和支出有哪几种关系?财政盈余是不是最佳的财政收支状况?”等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思考,交流思想。通过辨析,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政府要合理安排财政,更好地发挥财政为社会和人民造福的作用。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曾经说过,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因此,高中政治课教学应注重教学过程中的动态和谐,站在育人高度,才能真正提高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升学生的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準(实验)
[2]《新课程标准下的理想课堂到底是什么样》 中国教育报 张圣华
[3]《构建生活课堂》 福建华南实验学校 郭元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