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 翔
(福建师范大学,福建福州,350007)
“编辑”一词出现很早。在中国,商代对此已有文字记录,说明古代已经有人在从事编辑整理的工作。编辑职业和学术文化一样源远流长。正因为有了精湛的编辑活动,灿烂的中华文化才得以保存、延续和发展。《现代汉语词典》对编辑的定义如下:“对资料或形成作品进行整理加工,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就叫编辑。”虽然记载文字的材料不断发生变化,但“编辑”二字的沿用从未改变过。现代著名编辑学家王振铎说:“编辑是使用物质载体和技术手段,对精神产品进行组织、采集、监审和编辑加工,并建构成一定的文化符号、模式作为社会传播媒介的活动。”这个解释更为详细。随着社会发展,除书籍、报纸、杂志、图画等传统载体外,人们还利用声频视频、符号、数字工程等提供知识、传播信息、积累文化和交流思想。因此,编辑内涵和外延扩大了,编辑人员越来越多,种类也愈加复杂和丰富,有图书编辑、报纸编辑、期刊编辑、广播电视编辑、网络编辑及电子出版编辑等等。它们同宗同源,有许多共性,又自成体系,各具特色。图书编辑和高校学报编辑,即是两种既有相似性又有各自不同特征分工不同的编辑。前一种是指从事图书出版的编辑人员,后一种是指从事高校学报出版活动的编辑人员。作为主要责任是从事文化积累与传承的图书出版和从事科研成果输出的高校学报出版分属于出版系统的两大不同门类,由于两种媒体的内涵、性质不同,以及运行机制和管理机制的区别等,两种编辑扮演的角色不尽相同,因而图书编辑和高校学报编辑(期刊编辑的一种)在工作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一)出版时效性不同:图书出版的不定期性和学报出版的周期稳定性
图书大多是对知识经验的保留和传播,较期刊而言,出版周期长,属于不定期出版物。它虽有年度计划,但是没有十分严格的具体的月日期限的限制,除部分教辅读物必须严密配合学生的学习周期之外。当时机还未成熟时,图书出版可以根据要求适度延后。如有需要,已经出版的图书也可重印,再版。有些图书有固定长期的读者群,甚至还可以销售很长时间,有畅销书、长销书等。这种不定期的出版行为使得图书的内容、形式不易受时空限制,更有利于知识文化的积累和传播。但这需要编辑认真策划选题,做好出版规划,有效调整工作强度,甚至具有更大的挑战性;若解决不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图书的质量。而期刊的发行却有严格的时间和周期的限制,高校学术期刊更如是。它们有月刊、双月刊、季刊等。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国家新闻出版管理部门批准不得擅自修改出版时间和周期。所谓期刊的“一版定终身”, 就是只有一次性特点,没有重印、再版行为。为此,高校学报编辑务必保证稿件按时、按量出刊。媒体的出版周期决定了编辑不同的工作节奏,因此如何保证编辑工作按出版要求完成的同时做出精品,是图书编辑和高校学报编辑共同面临的问题。
(二)操作性不同:图书更注重个体操作,学报则更多是群体协作
图书内容是较为独立的整体。通常一本书是关于一个主题或一个专题的阐述。这要求图书编辑在出版前精心规划或进行主题策划。由于内容的差别,图书和学报编辑在处理加工的编辑流程细节上有诸多不同。图书编辑要对自己独立策划制作的选题负全责。除了选题、组稿、审读、校对程序要独立完成外,后期的包装、出版、营销等环节也要全程参与。图书编辑就像一个总揽全局的大总管家,一个图书项目的大部分工作均由个人完成,独立性很强。图书的影响力,包括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也都直接体现了编辑的个体综合能力及素养、业务精通能力及责任心。高校学报内容由不同的栏目组成,每一栏目由不同的独立文章和不同的作者组成。由于分属于不同学科领域,每个栏目有各自独立的编辑,每位编辑负责不同板块。学报编辑看似有个体行为存在,但一本期刊的工作是由多个不同专业的编辑组成的,为了合理安排栏目,共同完成每一期刊物,必须协同合作。这就要求每个编辑先各自甄别不同学科的稿件是否可用,然后对内容做出合理的安排;在出版前不同学科编辑还必须相互沟通,把无序变为有序,避免使读者感觉学报栏目文章编排得杂乱无章;最后需由主编把关定稿。高校学报内容丰富,形式较多样,要求每篇文章内在的“神”,即高质量的学术性要一致。如果同一学报编辑水平参差不齐,很可能会影响学术文章质量,失衡的结果就可能失去作者、读者。所以说,高校学报单凭个别编辑力量显然是不够的,集体主义精神要充分体现,群体协作,精诚团结,才能取得优异成绩,编辑出高质量的学报。
(三)知识结构不同:图书知识结构的单一性与专业性和学报整体的丰富性的栏目的多样性
从组稿的角度来说,两者获取途径不同,决定了图书和学术期刊的知识结构的差异。图书主要针对某一类型的专业定位,如教辅、学术图书、大众普及……历史学、语言学、文化类、最新科学技术等某一门类,或代表某一专业或领域的方向,更多是某一学科的文化积累,一本图书的知识结构更趋向单一性和专业性。所以图书的责任编辑需经过策划、准备、调研活动等程序来确定图书的主题,组稿围绕选题展开,书稿均为作者阐述;约稿对象也针对选题而定。这过程中往往图书编辑的主动性、目的性和计划性较学报编辑更强些。与图书不同,无论是高校学报、专业期刊还是综合性期刊,都是由不同版块、栏目构成。如学术期刊中的哲学社会科学版就可能由哲学、经济、政治、文学、历史、教育、心理学等不同领域栏目的若干文章组成。学报编辑的组稿工作就要根据不同专业栏目有针对性进行组稿,内容可以是探讨主题的广度或深度;明确栏目主题,更加突出系列性和成组性、学术的前沿性;组稿形式也较广泛,可以选择在网络上征集文章,也可以向名家组稿,还有接受作者自投稿件等等。图书的策划者更多考虑到图书内容的系统性和知识点的全面性。学报则是综合性的,学报编辑更多考虑学校学术特色和鲜明的地域性。学术期刊的学术文章知识结构针对性强,大多与时代密切联系,创新性要求高,代表某一领域的高水准或未来,代表了学科最新的前沿性要求。高校学报是科研成果的一扇扇窗口。如今,随着社会科技的迅猛发展,各个学术报刊为了更好地体现自办特色,争相推出自己有创新的特色栏目,从问题入手,从各自实际出发,突出学术专题,创办特色栏目。这要求学报编辑从各个角度全方位思考,既有基础理论的研究,也有对重大现实问题的关注;既有跨学科的栏目,也有专业性的栏目;既有借助本校优势学科和重点学科开办的栏目,也有从地域文化和发展的角度出发开设的栏目。因此各学报学术特色栏目、学术名栏不断涌现,蔚为壮观,成为我国学术期刊标新立异的一大创举。如福建省有较多的学术期刊出现闽台地域文化的栏目;而广东的学术期刊相对前沿性较强。
(四)编制属性不同:图书受市场影响较为明显,学报则相对单纯
由于二者编制不同,运行机制和管理机制不同,两者市场压力不同。图书所在的出版社21世纪以来全面转型企业化,即便在20世纪的90年代事业编制时期也是企业化管理。因此图书受码洋多少的严重约束;同时图书又是大众媒体,读者面宽泛。这两个特点决定了图书编辑不单单只是选择作品和作者及审读文字,还必须时刻面对高度的市场压力。除编书外,图书编辑还要参与协调,将编务与业务整合,更要参与营销,这些都超越了一个单纯字面解释的编辑的含义。高校学报编辑则相对单纯。目前高校学报还是事业编制,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大多学报由高校拨款出资,是很纯粹的学术单位;是小众文化,知识文化层面定位高,知识精英阶层是其阅读的群体。市场压力小,学报编辑环境单纯,可以安心做学术研究,安心把学报的学术性做大做强。
从图书出版和学报出版的工作性质内涵、运作、方式等不同角度来探讨两种编辑的差异,从中可以看出图书编辑和高校学报编辑虽有许多不同之处,但同时他们也存在相互交织的关系。由于他们同宗同源,都属于编辑系列,因此必然会有许多共通之处。而两者的工作差异性是建立在他们的共性和编辑拥有的相同的基本素质基础之上的。这些共性体现在,任何编辑都要求具备优秀的政治和思想素养、文化和职业素养,以及良好的语言文字能力、策划创新能力、社会活动能力及判断能力等。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
(一)两种编辑都要有优良的政治素养,要有为读者、作者和为社会服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出版工作肩负着引领普罗大众的精神导向的使命,决定了编辑需要做一个德行高尚的仁者。编辑有良好的政治修养和正确的思想意识,才能在工作中对待作者、图书以及学术稿件的遴选、取舍、修改等做到态度公正,思想独特,眼光如炬;要有“甘为人梯”、“为人作嫁”、勇于奉献的职业精神。图书编辑虽要重视经济效益,但始终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图书的出版引领着读者的精神导向,图书编辑不可以为了片面追求金钱利益,而忽略正确的政治导向。而高校学报编辑则要致力于学术研究上的责任担当。学报承担着发表科研论文,创新科研成果,推出科研新人的重任,学报编辑负有如此巨大的重任,没有正确的思想水平和敏锐的政治觉悟是不可想象的;要防止价值观世俗化,守望学术道德底线。所以每一个编辑都要有为出版服务的求实精神和理论胆识;有为科学研究把关的思想水平和政治觉悟;组织的书稿内容和学术文章要体现政治的敏锐性,要能践行我国当前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
(二)两种编辑都是文化的传播者,构建着媒体和阅读者沟通的平台,承担着新的科学技术创新和文化积累的使命,要有不断提高选题策划的创新能力
选题策划是出版行业品牌和畅销的孵化器。在全球智能化的时代,数字化的挑战是每个编辑面临的大课题。传统的媒体渐渐向数字化转化,互联网也促使各种传媒加快融合的步伐。各种出版物均可在互联网平台上操作、浏览,使得出版信息传播的迅速性、有效性和交互功能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纸媒出版物逐年下降,市场份额被分割。这些都对编辑有了更高的要求。编辑要掌握最新的计算机和互联网编辑技术,同时工作流程及编辑工作重心由对内容的选择加工转变为高度注重选题策划和开发。任何新媒介都是内容的载体和传播渠道,优秀的出版内容才有网络协同出版的价值和可能,才能在数字时代屹立不倒。因而编辑的策划的创新性、前瞻性,是新媒体实现文化增值,具有核心的竞争力所在。
编辑不仅仅是文化的传承者,要成为一个优秀的编辑,必须具有超强的创新能力。编辑客观上在文化传播中充当了文化的组织者。他们有意识策划组稿,关注社会热点和现实,将作者原始资料,原创产品按需要的目的和新的序列组成新的整体,从无到有,推陈出新,不仅保留了本身原有的意义,还赋予其新的精神,使新的作品成为代表了时代精神的新导向的文化作品和新的文化潮流,这些都凸显了编辑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图书编辑要以选题策划为龙头,紧紧抓住选题内容,将策划创新意识贯穿于加工、校对、宣传营销、网络协同多媒体出版、读者反馈等各环节之中。立足当前,谋划长远,精心策划,制定中长期选题规划。图书编辑在选题策划中可吸收高校学报编辑的学术能力的优势,关注洞察力的培养,学习学报编辑用学术眼光做到可持续发展的选题策划。相对而言,学报编辑的策划工作要求较少些,要吸收图书编辑的策划意识,将策划能力更多体现在敏锐的学术眼光和鉴别力上;在把握办刊宗旨的前提下,紧追科技前沿,把学术敏锐性应用在稿件的各个环节,将各个专栏策划得更具前瞻性、个性化和学术性,形成学报充满活力的和充满创造力的编辑文化。
(三)两种编辑都需要不断提高审读加工稿件的能力,精益求精,使稿件质量更上一层楼
好的编辑可以给出版物内容锦上添花,使出版物更加完美而生命力长久。编辑良好的审读加工能力应包括驾驭文字的能力,加上理论思辨能力和审读鉴赏能力。
首先,编辑需要有娴熟的文字技巧,掌握良好的基本文字功底。如对文字、标点、语法进行加工处理,降低或杜绝出错率是每位编辑的责任和义务。每个编辑要不断培养业务编辑技术。高校学报编辑要学习图书编辑擅于处理文字细节的能力;加上扎实的专业深度,以保证对学术文章的内容编辑和删减的精准。图书编辑要注重逻辑性思维的养成,精确把握语句的可读性和段落节奏、次序,使图书更易于读者阅读查找。再次,编辑需具备理论思辨能力和审读鉴赏能力。这是从编辑对书稿文章的理论审读角度而言的,体现了编辑是否具有对稿件成果的确认能力。能对稿件的学术观点和结论进行宏观上的正确选择和把握能力,是提高书稿文章质量的最基本优势。这要求编辑的知识结构要做到专与博的统一,才能有“见识”,才能做到有“慧眼识珠”的洞察力,有“烘云托月”的鉴赏力。在此基础上,再对文字进行精雕细刻,加工润色,使书稿的思想性和学术性无懈可击,结构框架段落词句标点符合逻辑规范,准确无误,达到出版物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所以图书或高校学报的编辑都同样需要争做学者型的编辑,将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劳动融入审稿与鉴赏中,从理论和学术的高度把握文章的整体性,然后对文字精耕细作,才能保证图书和学报期刊的质量。
综上所述,只有了解出版社图书出版和高校学报出版工作性质、工作方式、工作环境以及运行和管理机制的不同情况,分析出版社图书编辑和高校学报编辑工作特点上的不同和他们在职业上相同的素质要求,才可以帮助编辑明确差异,相互吸收对方优点,更好地确立自己的编辑定位;才可以充分发挥各自的编辑角色优势,扬长避短,从而在实践中明确培养提高各种编辑能力,把工作做得尽善尽美。这是探讨分析出版社图书编辑和高校学报编辑异同点的目的和意义所在。
高等学校是培养高精尖人才的教育场所,高校学报编辑承担着对大学学子学术知识的引导功能,不仅应该具有基本的编辑素养,更要吸收图书编辑长于策划选题的能力;要发挥自己的优势,抓住强项,展示特色,根据各自学报地域特点,因地制宜,遵循特色创新和学术创新兼顾的原则,提高学术质量和竞争力;同时增强学者的知识储备,锻造自己成为学者型编辑,实现高校学报科学性和学术性的完美统一。而在出版社图书出版中,面对市场瞬息万变的图书编辑,不仅要有较强编辑能力,还需有把握市场的眼光;要学习吸收高校学报编辑宽广的学术文化视野和严谨的科学精神,提高图书质量,更好地应对市场的检验;注重编辑理论和选题策划实践相结合,以做出最好的图书呈现给最广大的读者。
总之,无论哪个行业的编辑都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将自身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劳动融入到编辑的策划、审稿、鉴赏、加工和整理稿件的各个环节之中,有目的地朝着成为一位德才兼备的编辑的方向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只有这样,才能更加有效地发挥编辑个体和集体的智慧能力,使图书和学报都能葆有旺盛的生命力,从而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舆论保障,为人民的文化生活提供最丰富和最高尚的精神食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