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晞
(福建师范大学,福建福州,350007)
超现实主义是20世纪20年代出现的一种文学思潮,其出现之初,便以诗歌为载体,描绘超越现实的梦境、幻觉,捕捉意识深处潜意识的思维片段,认为只有这样,才能摆脱理性世界的束缚,最真实地表达万物真相。超现实主义自法国诞生起,至今已近百年,可以说当今世界的文学、音乐、绘画、雕塑、建筑、电影等等,无不受其影响。超现实主义诗人为了表达光怪陆离的梦幻与潜意识,采用了一种特殊的审美形态——“怪诞”,使诗歌中充满了与传统美学背道而驰的神秘莫测、滑稽丑怪的意象。本文将通过对怪诞与超现实主义的分析,研究怪诞与超现实主义诗歌的关系,从而更好地解读超现实主义诗歌,并进一步理解超现实主义。
“怪诞”一词源自意大利语“grotte”,本意为洞穴。15世纪的时候,人们在罗马一处洞窟中发现了奇形怪状、异乎寻常的原始绘画,便用“grottesco”来命名这种绘画风格。到了17世纪,人们则用“怪诞(grotesque)”一词来指这种特殊的审美形态。虽然怪诞作为审美范畴确立于文艺复兴时期,但是它一直存在于古今中外各种形态的文学艺术之中,无论是洞穴中的原始岩画,还是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无论中国古代的《山海经》,还是莫言的《红高粱家族》。
怪诞不是事物发展中的常态,是异于常、诡于众的。作为一种审美形态,它必须是滑稽与可怕共存的。雨果在《克伦威尔序》中为怪诞下了一个定义:“一方面创造了畸形与可怕,另一方面,创造了可笑与滑稽。”[1]在审美意义上,可笑与滑稽体现于描写违反常理的人和事,读者看到这些反常的形象时,会与现实生活中的“正常”形象相对照,从而意识到这些反常的可笑;畸形与可怕体现于它没有一般美的形式,没有对称、和谐、均衡、寓杂多于统一等形式美的表现。例如法国超现实主义诗人安德烈·布勒东(André Breton)的诗歌《警觉》:“在那爱情和眼皮变成蓝色的时刻/我也燃烧起来了,我看见自己的躯体/像一个装满零碎的庄严的密室/被火鹤的尖嘴慢慢地啄啮/当一切都完结的时候,我悄悄地踏上了方舟。”长着蓝色眼皮的“我”在烈火中以一种旁人的眼光格外平静地看着自己燃烧,被火鹤啄啮,而无动于衷,这种情景是极端反常的,在理性的头脑中是荒唐可笑的,这是这个怪诞中的滑稽成分;同时这个场景又是恐怖可怕的,缺乏一般美的形式。
怪诞的形象背离了自然的可能性,但并不背离内在的可能性。格哈特·门什英说过:“怪诞的标志是可被人们意识到的虚幻和现实的混合”。[2]它是自然所没有但想必可以产生的事物。形成怪诞的材料来源于现实,是人们所熟悉的,逼真的,只不过被不合情理地分割拼接或者扭曲变形。在超现实主义诗歌中,诗人或者直述怪诞的形象,“橡胶轮胎上的/巨大城市/套住他的躯体”,或者使用古怪的比喻,“它不象一节手指而象杯子碎片的羽毛”,或者描述离奇的情节,“我圆滚滚的孙儿们/一个拿走我的鼻子/另一个摘下嘴唇,第三个揭走我的脸庞/在一个早晨”。[3]熟悉而逼真的现实材料经过极端反常的重组后,就具有了超现实的特征:陌生化与觉悟丧失,例如“我”任凭“孙儿们”摘走“我”的五官,或者“我”任凭“火鹤”啄啮,而无动于衷。
20世纪20年代,人们刚刚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浩劫,战争不仅在物质上造成巨大的破坏,还给予人们深深的精神创伤,人类工业革命的硕果毁于一旦,从而产生了对建立在理性基础上的传统文化的排斥以及对西方文明的幻灭感。人们需要一种全新的方式来表达对病态社会的控诉,对完美世界的呼唤,非理性的超现实主义于是应运而生。
法国诗人安德烈·布勒东是超现实主义的领袖和理论家,在《超现实主义宣言》中,他说道:“超现实主义……纯粹的精神学自发现象,主张通过这种方法,口头地、书面地或以任何其他形式表达思想的实实在在的活动。思想的照实记录,不得由理智进行任何监核……”布勒东和其他超现实主义者以柏格森的生命冲动说、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为理论依据,力图描绘梦幻等潜意识世界,其基本创作方法为摆脱理性控制的“自动写作”法,冲破传统美学的束缚,探索意识潜在的逻辑,追求自由的想象。[4]
超现实主义的前身是达达主义,但超现实主义不同于达达的虚无主义和否定一切。达达派的宗旨是“不相信一切,反对一切,毁灭一切”,从而“消灭逻辑,消灭技艺,消灭考古,消灭未来”。[5]他们以玩世不恭的破坏性态度与传统彻底决裂,甚至“达达”这个词本身也是随意翻开字典随机找到的词。这种意识连贯的破坏和语言结构的混乱,虽然启发了超现实主义者,但是超现实主义希望通过支离破碎的意象,挖掘人类潜意识的力量,把想象和梦境带入现实,呈现内心深处隐秘的情感与思想,而达达主义只破坏却不建设,显然无法满足超现实主义者。布勒东早期曾加入达达主义团体,但三年以后就与之决裂了。
柏拉图认为诗人具有非理性的本质,“诗歌……由于远离真理,往往失去理性的控制,成为非理性的情感和激情的宣泄”,从而将诗人逐出他的理想国。[6]然而正是因为诗歌的非理性特征,使诗歌成为超现实主义的最初的载体,超现实主义诗歌成为20世纪法国最重要的诗歌流派。德国作家托马斯·曼(Thomas Mann)认为,怪诞是理性、道德以及宗教信仰三重失落后西方世界的本相。[7]由此可见,非理性的怪诞审美形态恰恰符合了超现实主义诗歌的非理性诉求。
怪诞的审美形态在超现实主义诗歌中的运用是由超现实主义诗歌所要表达的内容决定的,是与超现实主义诗歌的创作初衷相一致的。超现实主义主张用“自动写作法”确定并记录下潜意识的特征,描绘梦幻与潜意识。他们对无意识、梦境、幻想、发呆、幻觉等等方面十分关注。总之,凡是那些抛开理性并在意识中唤起的任何思维表征,都可能在他们的诗歌中充分表现出来。所谓潜意识(subconscious),就是主体对客体所未被意识到的心理活动的总和。布勒东把弗洛伊德的潜意识学说直接搬用到文学创作中,提出了新的观点:文学艺术要拨开人的复杂性去寻求并发现其背后的统一;现实的本身不仅由现实的表面,更由超于现实之上的“某种组合形式”来反映。[3]这种形式便是梦与潜意识。潜意识如同一架显微镜,用它能看见灵魂中潜在的秘密,达到人对自我的完全意识,能解释现实世界的本质与动因。对于具体的创作过程,布勒东在《超现实主义宣言》中回忆道:“某个夜晚……我正要入眠时……一个非常陌生的句子……出现在眼前……仿佛是‘一个男人被一扇窗户截成两段了’……与此同时……一个人的模糊的图象被一扇窗子垂直着从他躯体的中部给劈成两半。无庸置疑,我见到的只是一个人倚在窗口上,并将其作一番重新组合而已……我意识到我遇见到的是一个极其罕有的意象,而我所能想到的只是将其揉进诗歌结构中去。我一有这种念头,随即就有一整串的句子接二连三地袭来……给我的感觉是它们无缘无故地冒了出来。”[3]布勒东的这段文章为超现实主义诗歌的自动写作主义做了生动的写照。当有意识的自我知觉机制松懈、消失后,潜意识慢慢占据了主要地位。这时源源不断地冒出来的梦境般的意象在人的意识看来是杂乱无章、光怪陆离,不合乎逻辑,不合情理的,用以记录下这些滑稽丑怪的意象的诗句,也是违反常理的,让人觉得荒谬可笑,恐怖可怕,具备怪诞的特征。
瑞典的超现实主义女诗人内利·萨克斯在《快看》诗中写道:
快看
快看
市场中央
一个人在叫嚷
你可否听到他的脉搏
橡胶轮胎上的巨大的城市
套住他的躯体——
命运
已经裹紧
时间的车轮
升起自己
在他的呼吸的韵律中
无光泽的展览
破碎的黑眼睛
闪烁
烟囱浮动着黑色旗
在天空的坟墓旁
但是那人
喊出一声“呵”
随后爬上
笔直的蜡烛
进入黑夜
“橡胶轮胎”、“巨大城市”与“他的身体”的组合是反常的,“破碎的黑眼睛”、“黑色旗”、“坟墓”这些现实的“碎片”的并列不仅古怪而且恐怖,“那人”“爬上笔直的蜡烛/进入黑夜”的情景也让人觉得神秘莫测、滑稽可笑。然而这些怪诞的意象与本诗的涵义的配合却是天衣无缝的,正是这梦魇般恐怖古怪的意象深化了诗人潜意识中的主题:城市的工业化与污染。
上文提到,潜意识是未被意识到的心理活动的总和。“未被意识到”并不是“不可被意识到”。意识和无意识并不是截然分割的,而是对立统一的。被抑制的观念,在意识阈限下的继续活动,遇到意识中心的观念与它和谐时,会被吸引进入意识阈限中,这就成为理解无意识的前提。运用到超现实主义诗歌的解读中,我们可以借用一套释梦的原理:首先强调梦(潜意识)的显义;在梦境(诗的意象)表面上看来毫无意义时追究它的原型倾向,而且在考虑这种隐义时,不提倡用任何通用的符号理论,而强调个人的理解,感受等一些个体差异,从而确定构成隐义核心的那种现象究竟意味着什么。[8]
在《快看》诗中,蜡烛的原型可能是烟囱,黑夜的原型是死亡。充斥于全诗的稀奇古怪的意象无不制造出一种紧张,急迫,恐惧,死亡和无助的气氛,最后那个人爬上“蜡烛”进入黑夜,可能含有这样的象征:人类将从工业污染的巨大危害中逐渐走向死亡。
伦敦超现实主义小组成员休·塞克斯戴维的题为《诗》的诗句就更加离奇古怪了:
它不像一节手指而像杯子碎片的羽毛
它不像能吃的东西而像已吃掉的东西
它不像一张空椅而像在石子堆里摸索的老婆子
它不像一堆石子而像港湾漂流的污物在潮
水上涌来涌去
它不像一节手指而像一片系着断牙的羽毛
……
在诗中,“它”像或不像的事物都极其荒唐恐怖,都是一些无用的废物,是废弃的,腐败的,无生命力的,而诗人正是通过这些怪诞的意象,来表达荒唐、恐怖、腐败的死亡气息。诗歌的母题是一场特大的人为灾难——战争。在《诗》中还不时穿插着这样的句子:“在石头之间的空间是石头造的”、“石头中间的脸是石头造的”、“石头下的脸是石头造的”。“石头”这一意象象征着冰凉,冷漠,无人性。《诗》中结尾用黑体字加重写到:“但如今它是你的了/很快它就会像你的了/而你看到的任何东西都将用来对付你”。这几行咒语般的句子宣告法西斯分子最后将堕入他们自己建造的地狱中,他们的罪恶行径将永远被自由的人民所唾弃。
超现实主义的崛起是在理性主义的绝望中萌发、脱颖而出的。它追求的总是无意识的语言。“从来没有一个文学运动曾如此透彻地理解到诗和无意识的关系,如此完全地让诗和无意识水乳交融”。[3]超现实主义诗人试图融无意识与现实为一体,以期在诗中创造一种新的情调的时候,怪诞也就出现了。然而,正如上文所述,怪诞的形象背离了自然的可能性,但并不背离内在的可能性;超现实主义也并不是达达派那样的虚无主义和否定一切。因此,超现实主义诗歌对梦境的描绘,并不是要求人们退缩到梦境中去,而是期望将虚幻的梦境与现实世界关联与混合,以非理性的意象,使人惊觉,发人深思,从而达到非理性与理性的统一。例如美国超现实主义诗人布雷维格·伊莫伯斯(Bravig Imbs)的诗歌《风就在那儿》中写道:“……马群自栅栏奔出/栅栏从大地涌来/大地从天际逃亡/天空满是飞翔的星星/无数的太阳……一切都在飞翔/甚至不远处的我/我的飞翔比云的奔逃更快/我知道风在那儿/比钢刀更锋利/那么疾速 那么专横 傲慢”。梦境般的场景,读出的是波澜壮阔的自由以及为了自由必将经受的痛苦。这种理性与非理性的辩证的统一,是超现实主义的理想。
超现实主义诗人对怪诞的崇尚也是他们的思想在美学上的反映。他们强调人的内在意识的重要性,反映了他们对外在世界的一种厌倦情绪。他们认为理性是西方社会的罪恶之源,因此推崇非理性,倡导非理性与理性的结合,以求改变被异化的人性和世界。他们力求通过自己的诗篇使人的精神从既有的美学、伦理、政治和社会压抑中获得解放。他们嘲弄那些传统的貌似真理的东西,使自己步入一种没有忸怩作态、没有习惯、没有人为的各种束缚的童贞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