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俊生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金融研究所,北京100010)
农业保险经营模式的问题与改革建议
朱俊生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金融研究所,北京100010)
目前我国农业保险经营模式的主要特征是依托政府有关部门行政推动、基于一家一户承保理赔,产生了成本高昂与违规行为严重的问题,损害了农户的利益和政府通过农业保险分散农业风险的政策目标。农业保险经营模式出现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我国农户以小规模分散经营为主的国情与传统农业保险产品之间本质上不相容。要通过建立普惠性农业保险体系,以指数保险取代传统的农业保险产品,实现农业保险经营模式创新。为了推动农业保险经营模式创新,财政要加大支持力度,将指数保险纳入中央财政补贴范围;构建普惠性农业保险体系,为农户提供最基本的风险保障;促进与指数保险发展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降低农业保险经营模式创新的制度风险。
农业保险;经营模式;普惠;指数保险
十二五期间,我国农业保险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农业保险在发展中也存在较为突出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基于一家一户承保理赔的传统产品及其经营模式与农户小规模分散经营之间不相容,产生了成本高昂与违规行为严重的问题,损害了农户的利益和政府通过农业保险分散农业风险的政策目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要“完善农业保险制度”。因此,有必要创新农业保险的经营模式。
在实践中,农业保险(尤其是种植业保险)的经营模式通常具有两个典型特征:一是基于个别农户的多风险保险产品。保险公司要按照农户的不同损失程度比例赔偿,且最大赔偿限额随着作物的生长期变化。这就意味着在理论上应该做到承保到户与理赔到户。二是政府有关部门行政推动,包括从省到市、县、乡镇和村的层层组织与发动,在理赔过程中参与沟通与谈判等。目前这种经营模式产生了成本高昂与违规行为严重的问题,不利于农业保险的可持续发展。
(一)成本高昂
基于个别农户的多风险保险的经营成本高昂,使得农业保险面临巨大的可持续发展压力[1]。根据调研与测算,某公司在河南省5个市开展的小麦保险的亩均承保成本为5.3元,已经远远超过了农户每亩3.6元的自缴保费(见表1)[1]。
表1 某公司亩均承保成本 元/亩
资料来源:河南省保监局。
同时,理赔环节成本高昂。按照基于个别农户的多风险保险的理赔要求,保险公司必须在不同的时间点进行3次查勘定损,查勘量巨大,定损手续繁琐,成本支出不堪重负。
(二)违规行为严重
由于经营成本高昂,目前农业保险主要依赖行政的强力推动,以降低承保和理赔成本。但由于对地方政府相关部门的行政权力约束不够以及保险公司自身内控不足,造成虚假承保、虚假理赔和虚假费用等违规问题相当突出。虽然保险监管部门不断加大监管力度,对部分保险公司在农险领域的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严厉处罚,并于2016年开展了农业保险专项治理整顿工作,但通过编造保险事故或是扩大部分农户损失程度进行赔付、赔款用于返还代垫保费等问题仍然屡禁不绝,不仅损害了农户的利益,而且难以发挥农业保险的政策效应[1],从而危及了农业保险发展的根基。
目前农业保险的经营模式在某种程度上陷入了“违规经营找死,合规经营必死”的两难困境。即对于基于个别农户的多风险保险产品,如果在小规模分散经营状况下运作,则经营成本很高,面临巨大的可持续发展压力[1];如果在行政的强力推动下经营,则非常容易发生违规现象,严重伤害农业保险的声誉,与农业保险的政策目标相悖。农业保险经营模式出现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我国农户以小规模分散经营为主的国情与传统农业保险产品之间本质上不相容[2]。
(一)传统农业保险产品的可持续发展要求规模化经营
对于传统的多风险保险产品(Multiple Peril Crop Insurance,MPCI),规模化经营是其发展的先决条件[3]。规模化农户由于种植面积大,可以有效降低农业保险的交易成本[2],提高农业保险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国际经验也表明,采取MPCI产品经营相对成功的国家往往其农场经营规模较大[4]。比如,目前美国农场的平均规模约为2 700多亩。加拿大农户的经营规模则更大,2015年,曼尼托巴省农业服务公司(MASC)每张农业保险保单的平均承保面积为6 542亩*MASC(Manitoba Agricultural Services Corporation), 2016, MASC Annual Report 2015/16, https://www.masc.mb.ca/masc.nsf/annual_report_2015_16.pdf.,阿尔伯塔省农业金融服务公司(AFSC)每张保单平均承保面积更是高达7 703亩*AFSC(Agriculture Financial Services Corporation), 2016, AFSC Annual Report 2015/16, http://afsc.ca/doc.aspx?id=8111.。在发展中国家中,菲律宾的农业保险经营较为成功,这与其主要承保规模相对较大的水稻和玉米生产农场有很大的关系。
(二)小规模分散经营造成传统农业保险产品不可持续
近年来,虽然我国新型农村经营主体发展迅速,但规模化经营的实际占比仍然较为有限。据农业部的统计显示,2014年,经营耕地规模在30亩以下的农户占汇总农户数的96.1%,30~50亩、50~100亩、100~200亩以及200亩以上的农户分别占汇总农户数的2.60%、0.90%、0.28%和0.12%(见表2)。
表2 2014年农户经营耕地的规模及其占比
资料来源:农业部。
可见,小规模分散经营仍然是我国农业的主导性经营形态。相应地,每份保单的承保面积相当有限。2015年,农业保险承保主要农作物0.964亿公顷,参保农户2.29亿户次[5],据此计算,每户次承保面积仅为0.42公顷(约为2.56亩)。在这种情况下,农业保险承保和理赔的成本都很高[2]。为了降低经营成本,实践中市场主体大多依靠地方政府推动农业保险发展,这使得在行政权力约束不足的情况下出现了很多违规行为[2]。
为了实现农业保险经营模式创新,要建立普惠性农业保险体系,以指数保险取代传统的农业保险产品,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供给效率,从而增强农业保险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一)建立普惠性农业保险体系
普惠性农业保险体系的核心是“政府补助保费保基本、农户自愿参保保增量”,即由政府全额补贴保费,提供最基本的风险保障,农户可以根据需要通过额外缴费提高保障水平[6]。如上所述,在小规模分散经营占主导的农业经营模式下,向农户收取保费的成本异常高昂,甚至保险公司的承保成本已经超出了农户的自缴保费,不符合经济效率的原则。因此,对农户的缴费实行全额补贴,可以降低承保环节的成本[6]。同时,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遏制农业保险经营中的虚假承保、虚假理赔等违法违规行为。
建立普惠性农业保险体系也是发达国家的重要经验[7]。美国的巨灾保险(Catastrophic Coverage,CAT)就是联邦政府为农场主提供最基本风险保障的普惠性农业保险产品[8]。农场主一般都在巨灾保险基础上,额外缴费购买保障程度更高的保险产品[8]。中国可以借鉴美国的经验,创新农业保险的经营模式,探索建立普惠性农业保险体系[7]。
(二)以指数保险取代传统的农业保险产品
传统的农业保险产品要求核保到户、验标到户、查勘定损到户,在小农经济条件下经营成本非常高,在实践中难以规范运作。因此,要进行农业保险的产品创新,主要以指数形态的保险产品取代当前的物化成本保险[9]。
指数保险(包括区域产量保险和天气指数保险等)将损害程度指数化为特定区域农作物的平均产量或是气象数据指标,其赔偿基于预先设定的参数是否达到触发水平,而非实际损失[9],因此通常不需要核保到户、验标到户、查勘定损到户。可见,指数保险本质上是通过产品创新,将小规模分散经营的农户聚合成虚拟的规模农场[9],从而有效降低农业保险在承保、定损以及赔付环节的成本[10]。
在选择合适的产品形态方面,印度农业保险的经验提供了很好的启示。和中国类似,印度也是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由于农户的经营规模有限,印度主要发展区域产量保险和天气指数保险[9]。印度的经验表明,农业保险产品形态的选择要与农户的经营规模相适应[11]。为了适应小规模分散经营的基本国情,我国要创新农业保险产品形态,克服传统农业保险产品经营成本高的不足。
(一)财政要加大对农业保险经营模式创新的支持[12]
1.将指数保险纳入中央财政补贴范围。这样可以鼓励市场主体积极探索以指数保险取代物化成本保险,促进农业保险的产品创新,推动农业保险经营模式的转型。
2.为构建普惠性农业保险体系提供补贴。实施普惠性农业保险后,财政需要新增加两部分补贴资金:一是目前农户约20%的自缴保费;二是可保种植面积全面覆盖后新增加的保费补贴。初步测算表明,如果保持目前的种植业保费收入规模不变,需要增加保费补贴约58亿元[13]。如果实现主要农作物播种面积100%覆盖,则财政需要增加保费补贴约232亿元*2015年,财政补贴型种植业保险(不含森林险)保费收入249.65亿元,其中财政补贴为191.55亿元,占保费收入的比例为76.73%。粗略地匡算,如果在保持现有的保费收入规模不变情况下实行全额补贴,财政需要另行支出58.1(249.65-191.55)亿元。但实施普惠性农业保险后,理论上可保种植面积应该全面覆盖。2015年,农业保险承保主要农作物14.5亿亩,占全国主要农作物播种面积的59%。以此推算,在全额补贴的情况下如果实现主要农作物播种面积100%覆盖,则应多支出231.57亿元(191.55÷0.59÷0.7673-191.55)。即保费补贴在目前的基础上增加约231.57亿元,就可以在现行保障水平之下以全额补贴的方式实现对全国主要农作物的完全覆盖。。通过增加对农业保险的保费补贴,可以同时推动农业补贴的市场化改革[14]。另外,值得指出的是,如果用指数保险产品取代传统的农业保险产品,则由于指数保险产品的费率较低,财政因此支出的保费补贴可能会少很多。美国的经验表明,区域产量保险(GRP)费率是基于个别农场的产量保险(APH)费率的三分之一。
(二)促进与指数保险发展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
发展指数保险要求有很高质量的数据[12]。比如,对于天气指数保险,产品开发需要质量可靠、不易篡改、可以自动获取的气象数据。但我国地域辽阔,地面气象观测站点分布不够充分,制约了天气指数保险的发展。因此,要增加气象站点建设,完善与指数保险发展相关的基础设施[12]。同时,统计、农业、气象等部门要加强协调与合作,通过数据共享以及校验,提高数据的可得性与真实性。
(三)降低农业保险经营模式创新的制度风险
政府全额补贴保费后,农户对于最基本的风险保障不再缴费,这有可能进一步弱化农户在农业保险治理结构中的角色,从而使得政府、公司、农户之间缺乏利益制衡与协调机制。因此,要进一步完善《农业保险条例》,有效界定和约束政府在农业保险经营活动中的权力边界[12]。同时,要促进农民参与农业保险制度的运行和监督。
[1] 朱俊生,庹国柱.财政补贴型农险的两难困境[N].中国保险报,2016-06-30.
[2] 朱俊生,庹国柱.小规模生产难以匹配农险经营成本[N].中国保险报,2016-07-18.
[3] 朱俊生.以农业保险推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N].中国城乡金融报,2016-06-22.
[4] 朱俊生.破解农险困局还得靠大农业[N].中国保险报,2015-09-21.
[5] 陈文辉.中国农业保险市场年报(2016)[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6.
[6] 朱俊生.构建面向小农户的普惠性农业保险体系[N].中国保险报,2015-12-16.
[7] 朱俊生.农业保险财政补贴的新形势、新要求和新任务[N].中国保险报,2015-08-10.
[8] 朱俊生,庹国柱.以政府全额出资解决农民惜保问题[N].中国保险报,2016-07-20.
[9] 朱俊生,庹国柱.指数保险能破农业保险的难题么?[N].中国保险报,2016-07-28.
[10]朱俊生,姜华,庹国柱,等.加拿大农业保险考察报告(下)[G]//保险理论与实践:第8辑.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16.
[11]朱俊生.农业保险创新的国际经验[J].中国金融,2016(8):59-61.
[12]朱俊生,庹国柱.农业保险经营模式创新的风险及其应对[N].中国保险报,2016-08-04.
[13]朱俊生,庹国柱.农业保险经营模式创新需要相应政策支持[N].中国保险报,2016-08-05.
[14]朱俊生.以农业保险推动农业补贴的市场化改革[N].中国城乡金融报,2016-07-20.
(责任编辑 魏艳君)
收稿日期:2017-02-07 作者简介:穆拉里·拉玛钱德男(Murali Ramachandran),男,南非威特沃特斯兰德大学哲学系主任,副教授,硕士,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哲学逻辑、形而上学、认识论。
引用格式:穆拉里·拉玛钱德男.KF-自证法:可知预言悖论的统一解[J].赵震,译.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7(3):6-14.
Citation format:MURALI Ramachandran, Translated by ZHAO Zhen.KF-Bootstrapping: the Unified Solution to Prediction Paradox[J].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2017(3):6-14.
* 该文原文为英文,希望查阅原文者请联系译者赵震,E-mail:zzpedantzz@126.com。
The Problems of Agricultural Insurance Business Model and Suggestions for Reform
ZHU Jun-she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Finance, Development Research Center of the State Council, Beijing 100010, China)
At present the main characteristic of agricultural insurance business model in our country is relying on the relevant government department administrative push, based on door-to-door insurance claim, which causes the high cost and serious irregularities, harming the interests of farmers and the policy aim made by the government through the agricultural insurance to share the risk of agricultural policy goals. The problem of agricultural insurance business model mainly roots in separate management of small-scale farmers which is essentially incompatible with the traditional agricultural insurance products. Through the establishment of general agricultural insurance system, it makes the index insurance replace the traditional agricultural insurance products, to realize the agricultural insurance business model innovation. In order to promote agricultural insurance business model innovation, finance ministry should spare greater efforts to have index insurance brought into the scope of the central fiscal subsidies; Building a general agricultural insurance system can provide the basic risk guarantee for farmers, promote the related index insurance development of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and reduce the risk of agricultural insurance business model innovation system.
agricultural insurance; business model; Pratt & Whitney; index insurance
2017-03-10 作者简介:朱俊生(1976—),男,安徽庐江人,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商业保险改革与发展、社会保障政策。
朱俊生.农业保险经营模式的问题与改革建议[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7(3):1-5.
format:ZHU Jun-sheng.The Problems of Agricultural Insurance Business Model and Suggestions for Reform[J].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2017(3):1-5.
10.3969/j.issn.1674-8425(s).2017.03.001
F842.6
A
1674-8425(2017)03-0001-05
赵震(1984—),男,河北沧州人,讲师,博士,研究方向:悖论与真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