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教育公平和社会流动互动关系研究

2017-04-05 00:48张向前
关键词:教育资源公平流动

王 焰,张向前

(国立华侨大学 人力资源管理系,福建 泉州,362021)

我国教育公平和社会流动互动关系研究

王 焰,张向前

(国立华侨大学 人力资源管理系,福建 泉州,362021)

教育公平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首要条件,是解决公平与效率矛盾的主要手段。分析我国教育公平和社会流动的内涵,认为教育公平中的各维度与社会流动中的各维度呈现明显的相关关系,指出教育公平和社会流动在产生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还与外部环境中的社会公平、经济增长等因素产生互动作用,提出我国教育公平和社会流动的互动模型,并从社会生产力、社会公平体系、资源配置、管理制度、个人建设的角度提出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流动良性互动的建议。

教育公平;社会流动;教育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为进一步提高教育水平、推动教育事业规模扩展,我国政府先后提出了“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教育事业在规模和质量上都取得了长足发展,但目前我国正处于全方位的社会转型时期,社会各阶层对包括教育资源在内的各种社会资源的占有不平等,教育公平尚未实现。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发展阶段,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加大,经济增长动力发生转变,必须将促公平、保质量作为中国教育发展的重心,从而通过实现教育公平发挥教育作为文化资本对经济的带动作用,以缓解经济社会的发展难题。在支撑我国长期经济增长的制度框架中,社会流动起到了关键性的基础作用[1],社会流动是实现我国从“中等收入国家”向“高收入经济体”转型和保持经济长期增长活力的关键因素。因此,以社会转型为现实背景,教育公平和良性的社会流动拥有统一的价值诉求和一致的立场选择,教育公平是实现社会阶层整体良性竞争和人群转移的基础动力,对教育公平和社会流动的研究有着理论和现实的双重价值,从已有对教育与社会流动关系的研究来看,主要存在三种观点:教育促进个体垂直向上流动;教育是社会阶层再生产的工具;教育是否公平决定着教育与社会流动的关系[2]。此外,学者从不同的切入角度对教育公平和社会流动的关系进行探索,Helmuth Cremer等[3]认为教育政策的设计涉及社会福利和社会流动性间的潜在冲突;Mok & Ka Ho[4]指出高等教育的扩张不一定促进向上的社会流动,可能进一步加剧教育的不平等,大众化的高等教育可能减少毕业生向上流动的职业机会;李力行等[5]引入家庭借贷约束和公共教育的概念,分析指出借贷约束降低了社会流动性,而政府公共教育的支出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人力资本投资的压力,有利于促进教育的代际公平;杨长锁[6]认为在经济水平落后地区,教育资本的强弱与经济资本间的关联性更为显著,教育公平是实现社会流动最为直接的方式和选择;王学龙等[7]从教育不公出发,指出精英主义导向的教育体系是教育不公的外在形式,其降低了社会流动性,阻碍了低收入阶层的流动机会。

二、教育公平和社会流动内涵

(一)教育公平内涵

已有国内外学者对教育公平的研究成果颇丰,Guanglun等[8]结合儒家思想和中国情景的政策指令,从特殊后教师计划、农村学校合并和流动儿童教育三方面提出通过提高弱势群体的教育质量推进我国教育公平的总体进程;Ying Wang[9]从教育质量、教育自由和教育公平三个角度分析中国教育存在的内部冲突,并从多重学科探讨了教育公平和教育效率、教育自由度以及教育卓越性的关系;薛二勇[10]认为促进教育公平发展必须处理教育成就、教育资源、学生背景三个基本方面与教育公平的关系,并从教育效果、教育优异、学校资源、城乡差异、家庭经济、学生背景与教育效果边际递减六个方面详细论述;石连海[11]从文化学角度出发,运用文化资本理论、符码理论以及亚文化理论分别对国家补偿教育、弱势群体子女教育和学校教育进行探讨,为分析教育公平提供了一种新路径。此外,学者还从教育性别平等[12]、教育信息化[13]、质量保障[14]、政策倾斜[15]、流动儿童[16]等角度探索实现教育公平的路径和方法。教育公平是教育的相对公平,不是人人接受同样的教育,也不是教育过程和结果的绝对公平,教育公平作为一种价值判断,其核心是使每个社会成员都能有平等的教育机会,享受合理的教育资源,使每个受教育者都能得到与个人天赋和潜力相适应的合理开发,使个体在进入社会后能找到适合自己的社会定位。

教育公平主要分为以下三个部分:

1.受教育权利公平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适龄儿童、少年,依法享有平等的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并履行接受义务教育的义务。受教育权利公平是最基本的教育公平,即排除了经济地位、家庭背景、社会阶层、地域、个人天赋等外部因素的影响,每个社会个体平等地享有接受教育的权利,获得与个人天赋对等的人力资本的合理开发。

2.教育机会公平

教育机会公平是指教育机会在不同社会阶层的个人和群体之间的公平分配,教育机会公平包括入学机会公平、教育过程机会公平以及教育结果机会公平。入学机会公平是个体享有平等的入学机会;教育过程公平是个体在受教育过程中享有平等的对待,享受平等的教育质量;教育结果公平是在不考虑主观能动性的情况下,个体的学习拥有平等的成功机会,从而能够在就业市场上获得与自身能力相匹配的平等机会。

3.教育资源公平

教育资源是指为保证教育事业的稳健运行和健康发展,国家所给予的政策支持、经济支持、人员配备等各种教育投入的总和。教育资源公平主要体现为教育资源的配置公平,包括区域配置公平、城乡配置公平、阶层配置公平,即个体平等享受到的优质公平的教育资源不受所处地区、经济背景、阶层、地位、学校的限制,此外,国家在教育资源分配的过程中要对弱势群体有合理倾斜,调整分配格局,从而改善教育发展不均衡的状况。

(二)社会流动内涵

社会流动的概念最早由P.A sorokin提出,他指出社会流动是不同社会阶层间的人口交换;Celia S. Heller[17]认为垂直流动是个体在不同水平的社会位置或不同等级的相同位置的流动;Peter Saunders[18]将社会流动划分成向上流动和向下流动、代内流动和代际流动; Tijn Daenekindt[19]从社会隔离、功利性个人主义以及社会迷失三个维度分析了社会流动中的文化适应过程,指出社会流动是一个简单的再社会化过程,个体差异会导致阶层流动时的文化适应呈现不对称特征;王宝玺[20]从社会关系的角度阐述社会流动是社会成员在社会关系网络中所处位置的改变,其本质是社会关系的变更;赵红霞等[21]通过转换矩阵法测算和回归模型构建,证明先赋性要素对我国教育的代际流动影响显著,子代的教育程度与父代的受教育程度和职业层级传承性较强;张义祯[22]通过对代际教育流动的实证研究也得出了类似结论;阳义南等[23]选取CGSS和CLDS混合横截面数据,证明近年来我国的社会流动性处于上升状态,并列出影响代际间社会地位的因素主要是教育、入党、体制内就业及创业。社会流动性作为资源占有不平等背景下的社会属性,是社会阶层构成和调整过程中的动力因子,社会流动是人们在社会结构中的位置变化现象,是个体、群体或代际从一个阶级、阶层向另一个阶级、阶层的转变过程,反映出社会结构的动态重组过程。社会流动主要分为以下四个部分:

1.阶层流动

阶层流动是最关键的社会流动,指的是个人或群体在社会地位和社会等级上的动态变化,从垂直角度来说,包括从较低的社会地位流向较高社会地位的向上流动和从较高的社会地位转向较低社会地位的向下流动;从水平角度来说,指在同一个阶层中的地位和等级间的水平变动,阶层流动表现的是社会成员在所属的阶层属性上的变动情况。

2.区域流动

区域流动即指个人或群体在市场的调节和政治、经济的牵引下实现的位置间的地域流动现象,包括区域间流动和区域内流动,区域间流动是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区域间的经济发展差距逐渐凸显,在市场对劳动力的调节机制作用下产生的频繁和大规模的劳动力区域流动,如农民工进城务工,或者受到国家政策的影响而产生的人口流动现象,如西部大开发。区域内流动是人口在同一个区域范围内的流动状况。

3.职业流动

职业流动是指社会成员在不同职业间的流动,即职业角色的转变,包括同行业的流动和不同行业间的流动,同行业流动是个人处在同一行业中随其专业技能和职业水平改变而导致的职级变动,如技术员到高级工程师的提升,不同行业的流动是指个人进行的跨行业的职业变动,如随着经济的发展,第一产业的劳动人口不断向二、三产业的转移现象。

4.国内外流动

国内外流动是区域流动在地域上的扩展和延伸,其作为社会流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反映出一个国家和社会的对外开放程度和国际交流状态。国内外流动指的是社会成员在国际广度上流动现象,具体可表现为工作地点的境内外变动(境内外工作),长期居住地点的境内外转换(境内外定居)和境内外旅游等国际间人口流动现象。

三、我国教育公平和社会流动的发展现状

(一)教育公平现状

2010年,国家出台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将教育公平作为国家教育的基本国策,近年来我国政府不断加强对教育的重视和投入,如图1所示,2006年至2014年我国教育经费总体投入逐年增加,教育事业稳固推进。就我国当前教育的公平状况来说,教育公平状况整体上得到改善。据测算, 2005年至2012年我国的教育基尼系数呈收敛趋势,数值从0.249下降至0.215,降幅约13.66%[24],表明我国的教育不平等程度下降,教育成就有了一定提高。但我国的教育发展不平衡,教育公平在地区、城乡间矛盾突出。以高中教育为例,2014年我国各省市教育生均公共财政预算公用经费存在很大差距,全国均值为2 699.59元,北京市为16 716.08元,是湖南省的9.75倍,甘肃省的9.91倍,四川省的10.49倍,我国的基础教育投入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从师资力量上来说,2015年农村小学50岁以上教师比重为22.75%,而城镇为4.65%,农村教师非师范专业背景的占比23.21%,城镇为9.03%,我国目前在教师老龄化程度和专业背景上存在明显的城乡差距。

图1 2006—2014年我国教育经费总投入情况统计

(二)社会流动现状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经济机制的不断完善,市场机制为社会流动提供了充分的平台和渠道,我国目前的社会流动性大大提高,不仅是个体的社会流动,还包括群体和阶层的整体流动。首先,2008—2015年,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逐年下降,降幅约17.19%,同期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增幅约19.39%,这表明大规模人口实现了从农村向城市的区域流动(见图2)。其次,2007—2014年,我国第一产业比重持续降低,二三产业的比重浮动上升,2011年起第三产业的比重已超过第一产业,相当一部分劳动人口实现了从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的转移(见图1)。最后,2008—2015年我国居民出境人数逐年增长,入境游客人数略有浮动,但相较于2004年的10 904万人次涨幅明显,从整体上看,近十年来入境游客人数有了明显增长。这表明我国近年来的国内外人口交流更加频繁,国际开放程度提高。但受到贫富差距、社会资源差异、教育和职业等代际传递作用的影响,我国社会个体向上更高阶层和社会地位的流动仍然受到多重阻碍。

图2 2008—2015年农村和城镇人口比重情况(%)

表1 2007-2014年就业人口在三大产业中的构成情况

数据来源:2007-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整理而得

表2 我国2008-2015年国际旅游人数统计 单位:万人次

数据来源:2008-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整理而得

四、教育公平和社会流动的互动影响

(一)教育公平各维度的内部影响

1.受教育权利公平是教育资源公平和教育机会公平的前提和基础。教育权利公平是教育公平的首要条件,只有实现社会个体和群体在受教育权利上的平等,才可能拥有平等的入学机会、享受平等的教育资源、获得平等的教育成果。

2.教育资源公平是教育机会公平真正实现的保证。在教育的过程中,其不公平性表现为不同阶层的个体或群体享受到的教育质量和教育层次的差异性,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包括对弱势群体的合理倾斜)有利于克服地区、环境、阶层的等级差异,使社会成员享受到合理的教育资源,从而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教育过程中以及教育结果上的机会平等。

3.教育权利、教育资源和教育机会的公平是教育公平体系中的有机组成部分,三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为了实现教育事业的真正公平,三者缺一不可,必须统筹全局、共同发展,才能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进步。

(二)社会流动各维度的内部影响

1.阶层流动是最终目标

社会中个体和群体在区域间流动、在行业间转换、在职级间调整,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自身社会阶层的提升,在区域和职业流动的过程中,社会成员有机会实现自身价值的增值和选择,摆脱所处阶层的限制,实现向上的社会流动。

2.区域流动、职业流动和国内外流动为实现阶层流动提供渠道和契机

在区域流动的过程中,个体有机会实现其社会位置的优化,在职业流动中个体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等级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和完善,这为向上流动提供了更多机会。

3.国内外流动是区域流动的扩大和具体化

区域流动是人口在区域内或区域间的变动情况,国内外流动扩展为国家之间的社会流动,区域流动的频繁能够促进社会流动范围的扩大,增加国际间的社会流动。

(三)教育公平和社会流动的交互作用

1.教育是否公平影响社会流动

教育公平通过相对平等的教育、选拔和分配机制,为人们提供资源利用、自身建设、公平竞争、向上流动的机会,个体在社会中可通过自身的努力和活动改变所属的阶层性质,使处于中低阶层的个人摆脱其出身的阶层局限,改善其生存状态和生活环境,提高其社会阶层和社会地位,形成开放、顺畅、良性的社会流动性,而教育不公平加剧教育资源分配不合理,造成个人在技能、知识和人力资源方面的开发不平衡,减少向上流动的机会和可能性,长期来说会直接影响社会的健康流动与和谐稳定。

2.社会流动影响对教育公平的追求和需要

当社会流动缺乏规范,先赋性因素主导社会流动机制,受到代际继承的影响,父辈的经济、政治和教育背景对子代的社会阶层属性起到基础性作用,人们对教育公平的需求会减弱,因为个人的能动作用大大下降,教育作为社会流动的主要途径的有效性减小。

(四)教育公平和社会流动与外部因素的交互作用

1.教育公平和社会流动与经济增长的互动影响

从教育公平的角度看,教育公平的实现受到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制约,只有在整体经济水平提高的情况下,才能在整体上实现社会资源的公平分配及合理调整,给处于弱势的社会群体提供享受平等和优质教育资源的机会。教育作为三种基本资本(经济资本、社会资本、文化资本)中文化资本的最重要来源,其可以发挥对经济的带动作用,将文化累积转化为经济资本,因此教育公平的实现有利于经济增长。从流动性的角度看,较高的社会流动性有利于经济增长,较高的社会流动性是保持动态的机会公平的必要前提,并能调动社会成员主动学习、进行人力资本投资和积累积极性,激发社会成员接受教育、努力工作、创新生产的动力。因此,社会流动影响社会经济的繁荣发展,相应地,经济增长的牵引是实现人力资本的合理配置、人员的流动、社会结构合理调整的必要前提和保证。

2.教育公平和社会流动与社会公平的互动影响

(1)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平互为动力、相互促进。一方面,社会公平是影响教育公平的重要因素,社会公平的要求随着社会生产力发展阶段的不同而不同,而教育公平的发展状况能够反映社会整体的公平程度。另一方面,教育公平在促进社会公平中起基础作用。社会公平包括政治公平、经济公平、文化公平、教育公平。教育公平有利于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将人力资本转化为文化资本和经济资本,促进建设整个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公平。

(2)社会流动和社会公平相互作用。一方面,社会公平有助于实现后致性因素在社会流动中的主导地位,为各阶层流动提供契机,有助于形成良性开放、公平公正的社会流动机制。另一方面,良性的社会流动使社会成员在社会地位和阶层之间不断轮换和交流,有利于调整社会结构,减少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实现资源占有量的调整,因此,合理有序的社会流动有利于社会成员找到与自身相符合的社会位置,促进社会公平。

3.教育公平和社会流动与其他外部因素的互动影响

(1)社会制度与教育公平、社会流动的影响作用。就我国目前的社会制度来说,城乡二元结构体制是造成教育不公的一个重要的制度原因,且对城乡之间正常的人口交流起到一定的阻碍作用,妨碍良性的社会流动结构的建立。

(2)社会稳定与教育公平、社会流动的影响作用。教育不公对社会公众的心理起到消极引导,不利于社会的稳定与和谐,而当社会流动减弱甚至出现阶层固化现象时,阶层流动难度增加,阶层界限明显,社会差距拉大,容易激发社会矛盾,不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3)文化建设与教育公平、社会流动的影响作用。教育公平有利于实现国民素质的整体提升,有利于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建设,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先进文化,同时,文化的繁荣发展能够带动文化产业的发展,推进社会的流动。

(五)教育公平和社会流动互动模型的构建

教育公平包括受教育权利公平、教育机会公平以及教育资源公平,三者相辅相成相互作用,是一个有机整体,社会流动包括阶层流动、区域流动、职业流动和国内外流动,四者共同组成动态的社会流动机制,教育公平和社会流动之间通过某种作用机制互相产生影响,两者的各主要组成部分也产生相应的交互作用,由此构成了教育公平与社会流动的内部互动。但处在社会大环境的背景下,二者还会与经济增长、社会公平和其他外部因素产生相应的互动关系,由此构成了教育公平与社会流动的外部互动,图3为教育公平和社会流动的互动模型。

图3 教育公平和社会流动互动模型

五、我国当前教育公平和社会流动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阻碍社会流动

教育资源是社会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教育资源的配置格局中,资源分配与实际需求不相匹配,教育投入力度和分配模式尚不能完全支持教育长久发展,且中国社会在交往过程中存在的特有的关系型规则,加剧了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平现象。我国目前的教育资源在配置的过程中存在着城乡差别、区域差别、阶层差别等分配不平衡问题,在教育基础设施的建设、师资力量的投入、教育经费的分配以及教育质量的重视度等方面的协调机制尚不完善,正是这种资源的不公平配置加大了区域、阶层间的教育差距,占有更多教育资源的个体和群体不仅在教育和社会流动中占有明显的优势,而且这种资源的不平等占有必然会挤压中下阶层的社会成员的流动空间,阻碍其向上流动的渠道,加大阶层差距,形成不公平的恶性循环,不利于社会的长期发展和稳定。

(二)教育不公限制弱势群体的社会流动

弱势群体包括来自农村地区、经济落后地区的群体以及其他在教育竞争中处于弱势的群体,我国当前的教育在起点、过程和结果上都表现出了一定程度的不公平现象,主要矛盾是强势群体和弱势群体之间的教育不公平。

1.农村的教育公平问题

虽然国家近年来对农村教育的投入不断加大,但农村的教育水平、教育质量和教育成果和城镇相比还存在明显差距。

2.流动儿童的教育公平问题

近年来大量农民进城务工,其子女的教育权利成为一大难题,许多随迁子女在入学机会上就遭受到了不公平的对待。

3.残障儿童的教育公平问题

残疾人本身由于自身缺陷就处在社会竞争的不利地位,我国目前对残障儿童的教育救助和扶持体系尚未健全,许多残障儿童正常的受教育权利会因其先天缺陷而更受限制。弱势群体在教育过程中的不公平对待阻碍其参与社会流动的正常渠道,剥夺了其向上级流动的机会。

(三)先赋性因素影响我国的社会流动机制

美国现代社会学家Y.M.Blau & O.D.Duncan提出的布劳-邓肯理论模型认为,先赋性和后致性两种因素共同决定了社会个体的社会阶层属性。教育作为后致性因素中最为重要的因素,教育公平的实现能促使后致性因素成为社会流动的主导机制,从而形成规范合理的社会流动性。我国当前的社会流动不仅受到后致性机制的作用,还受到先赋性机制和各种政策、制度的很大影响,在先赋性社会机制和政策、制度的共同作用下,我国的社会流动表现出明显的传递性和继承性,而社会流动的代际继承性提高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中下阶层群体向上流动的可能性,减小了社会的开放性流动,从长期来说不利于教育的代际公平的实现,同时也不利于我国形成合理良性的社会流动机制。

(四)教育不公加大中下阶层的复制性社会流动

法国著名的社会学家布迪厄提出“文化再生产理论“,指出教育体制不仅不能消除社会不平等,而且它是生产和再生产社会不平等的工具,教育通过复制社会阶层和等级,长期维持社会不平等。从教育对社会阶层的影响来说,一方面教育加大社会阶层的复制性,另一方面又为社会阶层和结构提供调整的机会。虽然社会个体通过教育获得文化资源从而更好地参与到社会竞争与流动中,但是教育使得各个社会阶层的流动呈现复制性的特点,教育是社会流动的动力机制,而我国当前的教育机制仍是不合理的,不同地区、阶层的社会成员掌握着不平等的教育机会、教育资源,势必会加重社会阶层的复制性,尤其是中下阶层的社会成员更难摆脱其阶层属性,高阶层和较低阶层之间的差距越加明显,不利于形成合理的社会流动性。

(五)制度性障碍影响我国的教育公平和社会流动

影响我国教育公平和社会流动的制度性障碍包括教育制度、社会制度等。一方面,就我国目前的教育制度来说,还存在着许多缺陷,如现阶段教育公平制度规范不足,尚未形成健全的教育公平制度体系,同时教育重心偏向城市,城乡教育差距矛盾依旧突出,此外,追求精英教育的教育导向不利于全社会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现,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加重了教育的不公平。另一方面,从社会制度上来说,在城乡二元体制的作用下,形成了城乡二元的社会结构,不仅不利于教育本身在城乡之间的协调发展,还加大了教育公平实现的难度,而且也弱化了教育对于社会流动的促进作用,社会成员在城乡之间畅通开放的流动渠道受到阻碍,难以建立良性、公平、合理的社会流动机制。

六、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流动良性互动的建议

(一)推动生产实力发展,发挥经济引导作用

生产力发展是教育公平和社会流动良性互动的前提和保证。一方面,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必要前提,社会的进步与发展需要强大的经济背景为支撑,必须继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只有在经济增长、社会资源更加丰富的前提下,教育资源的分配才能更多惠及各个地区和背景下的社会成员,才能保证社会成员享有更加公平的教育机会。另一方面,通过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推动城市化的进程,实现社会分工的调整,促进三大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从而创造更多和更高层次的职业岗位和流动机会,加快社会的整体流动,满足人们向上流动的愿望,同时进一步推动职业结构的优化。

(二)健全社会公平体系,促进社会合理流动

构建和谐的社会公平体系是实现教育公平和社会流动良性互动的重要基础。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在教育领域的价值延伸和理念升级,是社会公平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经济公平、政治公平、分配公平三个方面健全社会公平体系:

1.社会公平离不开必要的物质保证,必须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提高全民族的经济实力,这也是以长期经济增长带动引导教育发展和社会流动的重要保障。

2.健全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在政治、经济等各领域保障社会公平,实现权利公平、机会公平和规则公平。

3.完善社会主义分配方法,通过改革和创新,实现社会资源和福利分配的公平性。通过构建和谐的社会公平体系,保障社会个人和群体在享受教育权利、机会和资源过程中的相对公平,同时构建公平的社会流动机制,满足个体在阶层、地域、职业上的流动需要。

(三)合理配置资源,实现统筹发展

1.促进教育公平,首先要保证教育资源分配的均衡性,从而保证教育起点的公平,政府应该调整教育资源在城乡、区域之间的分配格局,将教育资源公平合理地投放于全社会的各个地区。

2.给予弱势群体更多关注,政策向弱势群体合理倾斜,向农村地区、落后地区、西部地区倾斜,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实现教育在城乡之间的统筹发展。

3.建立有效的教育补偿机制,对贫困群体实行教育补偿,避免学生因家庭困难而无法接受教育的情况,关注和重视流动儿童、残障儿童的受教育权利。通过合理的教育资源分配机制,让社会成员尤其是弱势群体可以享受到平等的教育资源和教育机会,从而通过平等的教育参与社会竞争,实现自身的阶层流动,使整个社会流动呈现良性态势。

(四)优化管理体制,破除制度障碍

1.创新法制法规,政府通过制订相关的法律法规、监督机制对社会流动机制进行规范和管理,从而建立起有法可依、规范指导的社会流动机制,为社会成员的流动提供公正、畅通的渠道。

2.加快改革现有不合理的教育制度和社会制度,加大对教育资源的投入力度,优化教育资源的分配制度、创新教育的选拔机制和人才流动制度等,加强人力资本积累以促进社会流动。

3.建立健全社会流动的管理体制,降低先赋性因素在社会流动机制中的作用,对社会管理制度中存在的诸多弊端进行改革,以保证社会流动渠道的畅通。

4.建设公平的市场化流动机制。为了使社会阶层之间相互开放、平等流动,社会的流动机制应该建立在市场的基础之上,市场机制通过职业竞争为社会流动提供平台和渠道,在市场经济的调节下,社会流动能够使社会成员的潜能充分发挥,使人才最有效率地进行流动。

(五)加强人力资本积累,满足个人流动需求

为了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流动之间的良性互动,不仅仅要依靠政府的政策支持和规范,还需要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因此,必须加强社会个体尤其是来自中下社会阶层中的个人和群体自身的文化资本建设,从而加强个人文化资本的积累。必须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找到合适的学习方法,利用可行的学习途径,坚持“活到老,学到老”的学习理念,在社会逐步推进和实现教育公平的理想,发挥个人的学习能力,在教育竞争中取得优势,通过教育途径改变自己的生活状态,提高自己所属的社会阶层,否则贫困可能会无限制地代际循环下去。因此为了获得优秀的教育成果,摆脱中低阶层的限制,实现向上的流动,除了外界的教育公平,还需要个人加强自身的文化资本建设。

结论

本文从教育公平和社会流动的内涵出发,分析我国目前社会条件下教育公平和社会流动的发展现状,指出教育是否公平与良性社会流动的形成呈明显相关性,社会流动也深刻影响教育的发展方向,教育公平和社会流动在产生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还与外部环境中的经济增长、社会公平等因素产生互动,由此提出教育公平和社会流动的互动结构模型。最后,本文针对我国教育公平和社会流动存在的问题,提出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流动良性互动的建议,以期对教育公平和社会流动之间的良性互动提供借鉴。

[1] 唐世平.社会流动、地位市场与经济增长[J].中国社会科学,2006,(3):85-97

[2]张小莉.教育与社会流动的关系探究——教育公平视角下的文献分析[J]. 高等农业教育,2015,(3):33-37

[3]Helmuth Cremer, Philippe De Donder, Pierre Pestieau. Education and Social Mobility [J]. International Tax and Public Finance,2010,(4):357-377.

[4] Mok, Ka Ho. Massific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Graduate Employment and Social Mobility in the Greater China region [J]. British Journal of Sociology of Education,2016,(1):51-71.

[5]李力行,周广肃.家庭借贷约束、公共教育支出与社会流动性[J].经济学(季刊),2014,(1):65-80.

[6]杨长锁.关于民族地区学校教育与社会流动的关系探讨——以保安族农民为例[J].贵州民族研究,2015,(10):226-230

[7]王学龙,杨 文.精英主义教育体系对代际流动的消极影响[J].经济经纬,2016,(4):115-120.

[8] Guanglun Michael Mu Email author , Xinrong Zheng, Ning Jia, Xiaohua Li, Shaoyi Wang, Yanchuan Chen, Ying He, Lyn May, Merilyn Carter, Karen Dooley, Adon Berwick, Angela Sobyra, Carmel Diezmann. Revisiting Educational Equity and Quality in China through Confucianism, Policy, Research, and Practice [J]. The Australian Educational Researcher,2013,(3):373-389.

[9] Ying Wang. Quality,Freedom, and Equity: the Proposition of Educational Management in China [J].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2016,(8):1-3.

[10]薛二勇.论教育公平发展的三个基本问题[J].教育研究,2010,(10):24-32.

[11]石连海.文化学视阈下的教育公平研究[J].教育研究,2015,(12):120-123.

[12] Seung-Hwan Ham, Lynn W. Paine, Yun-Kyung Cha. Duality of Educational Policy as Global and Local: the Case of the Gender Equity Agenda in National Principles and State Actions [J]. Asia Pacific Education Review,2011(1):105-115

[13]陈耀华,陈 琳.教育信息化提升教育公平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4,(7):70-74.

[14]董泽芳,张继平.以质量保障提升高等教育公平水平的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15,(3):1-5.

[15]余秀兰,白 雪.向农村倾斜的高校专项招生政策:争论、反思与改革[J].高等教育研究,2016,(1):22-29.

[16]杨 敏,赵梓汝.城市流动儿童的教育公平问题研究——基于社会资源合理配置的社会学思考[J].学术论坛,2016,(2):98-105.

[17] Celia S. Heller. Structured Social Inequality, A Reader in Comparative Social Stratification (second edition) [M]. Macmillan Publishing Company,1987:237- 238.

[18] Peter Saunders. Social Class and Stratification[M].Routledge, 1990:69

[19] Stijn Daenekindt. The Experience of Social Mobility: Social Isolation, Utilitarian Individualism, and Social Disorientation [J]. 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2016,(5):1-16.

[20]王宝玺.高等教育促进社会流动的对策研究——教育公平与和谐社会建设的视角[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4):59-62.

[21]赵红霞,高永超.教育公平视角下我国教育代际流动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6,(1):28-32.

[22]张义祯.代际教育流动及其不平等实证研究[J].东南学术,2016,(4):224-232.

[23]阳义南,连玉君.中国社会代际流动性的动态解析——CGSS与CLDS混合横截面数据的验证据[J].管理世界,2015,(4):79-91.

[24]孙百才,刘云鹏.中国地区间与性别间的教育公平测度:2002-2012年——基于人口受教育年限的基尼系数分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4,(3):87-95.

[责任编辑:赵春江]

Research on the Interac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Educational Equity and Social Mobility of China

WANG Yan,ZHANG Xiang-qian

(Huaqiao University,Quanzhou 362021,China)

Education equity is the the primary condition for achieving human’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also is the main means to resolve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equity and efficiency. The paper studies the connotation of educational equity and social mobility, and argues that there is important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dimensions of educational equity and the dimensions of social mobility. After analyzing we find that educational equity and social mobility have interaction with environment factors such as social equity and economic growth while educational equity and social mobility affect each other, then put forward the model of interaction between educational equity and social mobility of China. At the end of the paper we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to promote the benign interaction between educational equity and social mobility from social productivity; system of social equity; resources allocation; management system and personal growth.

educational equity;social mobility; interaction

2016-01-29

其金项目:福建省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FJ2016A015);华侨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培育计划资助项目(1511307024);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本科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王 焰(1992-),浙江嘉兴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研究;张向前(1976-),男,福建仙游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研究。

F240

A

1671-7112(2017)02-0056-11

猜你喜欢
教育资源公平流动
公平对抗
怎样才公平
流动的光
整合校外教育资源 做好青少年道德教育
笨柴兄弟
公平比较
为什么海水会流动
面向数字化教育资源的Flash到HTML5转换研究
自主学习视角下的开放教育资源文献综述(上)
“五老”是金钱买不到的优质教育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