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永贵 ,田 超,洪曹栋 ,冯 明
(1.山西中医药大学,山西太原030024; 2.山西省中医院,山西太原030012)
众所周知,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是温病学的核心理论。有学者认为,不仅如此,温病学中还有一个升降出入辨证。温病学有不少学术流派,虽然也用卫气营血或三焦辨证,但用的更多的是升降出入辨证。伏邪学派的代表人物柳宝诒就是其中一位。试通过研读《温热逢源》浅析之。
升降出入辨证论治体系是以张仲景、金元四大家、叶天士等历代医家的实践为依据,首先由蒋星墀提出,最后由周学海综述整理而成[1]。其要点大致有二:第一,认为温邪侵袭人体,人体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即气机)受阻,进而导致脏腑功能失调,而产生各种病症,在辨证时注重辨何邪郁阻何部位气机,治疗上强调以调畅气机为主,希冀通过调畅气机达到祛除病邪,恢复人体正常功能的目的。第二,认为温邪的种类不同,侵入人体的部位也不尽相同,它们或升、或降、或集、或散,有一定的来路也有一定去路,辨证时注重辨其升降出入态势,治疗上强调据其态势或截断,或扭转,或因势利导,以给邪以出路为宗旨[2]。
《温热逢源》是晚清名医柳宝诒(1842-1902年)的成名之作,全书共计3卷,卷上辑注轩岐、仲景之论;卷中引明、清温病名家周禹载、张石顽、蒋问斋、吴又可等之文,加以评析;卷下集其专论16篇,对伏邪温病的因机证治进行了全面系统地论述,对完善温病学说有重大贡献。笔者研读此著作后,发现其体现更多的是升降出入辨证,浅析如下。
《黄帝内经》曰:“冬伤于寒,春必病温。”[3]又曰:“冬不藏精,春必病温。”“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柳氏认为冬伤于寒是春月病温之因,冬不藏精乃冬月受寒之由,指出“原其邪之初受,盖以肾气先虚,故邪乃凑之而伏于少阴,逮春时阳气内动,则寒邪化热而出”[4]。肾气虚,无力驱邪外出,此乃出入失常。经云:“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人体升降出入功能失调则百病丛生,伏温病亦不例外。
柳氏认为邪之外发“须辨六经形证”,如“外达三阳”、“内陷手足厥阴”、“内陷太阴”,皆按六经传变。而升降出入辨证的倡导者蒋星墀曾谓:“伤寒所论传经即是出入精义。”[5]故此传变亦可用升降出入辨证体系来阐述。然书中所论伏温热结胃腑、伏温上灼肺金涉及到脏腑辨证,伏温内燔营血、伏温外窜血络涉及到卫气营血辨证,孰可囊括万全?唯升降出入辨证可一统耳!
宗《难经》“温邪行在诸经,不知何经之动”之旨,柳氏认为伏温外发途径多歧,“初无一定路径”。然纵观全文,其传变规律大致可分为三类:伏温外达、伏温内陷、伏温不传。
若肾气不至虚馁,则少阴伏温可外达,此为出,包括以下四个途径:①外达三阳:“其最顺者,邪不留恋于阴,而径出于三阳”,出现邪郁太阳、阳明、少阳经证。②传出胃腑:“无形之热,可从经气而达”,“若中焦夹有形食积浊痰,则邪热蕴蒸,每每乘机入胃”,则热结胃腑,气机升降失常,出现齿垢唇焦、晡热、便秘、神昏谵语等。③上逆灼肺:因少阴之系上连于肺,故邪热可“由肾系而上逆于肺”,灼津成痰,“阻窒肺隧”,气机不利,影响肺的宣发肃降功能,出现喘逆、咯血、咳脓等。④外窜血络:邪热燔灼血络,若血外溢则热亦泄,若郁而不达,在肺胃则发斑疹或喉痧。
包括“内燔营血”、“内陷手足厥阴”和“内陷太阴”,三者均为邪气内传,为入。①内燔营血:“血为热邪所迫,不安其络”,上行清道而升之太过则“上溢”,下行浊窍而降之太过则“下决”,出现咳血、吐血、鼻衄、溲血、便血等。②内陷手足厥阴:“伏邪已动,而热象郁滞,不达于三阳,亦不归于胃腑,而即窜入厥阴者”,在手厥阴则出现神昏谵语、烦躁不寐等,在足厥阴则出现抽搐蒙痉、昏眩直视,甚则循衣摸床等。③内陷太阴:温邪挟湿,有一种湿热蕴于太阴脾脏,漫无出路,气机不畅,表现为黄疸、肿胀、泄利、便秘、呕恶等。
若肾阳虚馁,则“邪机冰伏”,“每有半化半伏、欲达不达之症”,徒有外达之势而不得出。比如外象热炽,或已见昏谵、痉厥之候,而少阴伏邪“尚有未经化热,仍留滞于阴分者”。
柳氏认为伏气温病与暴感风温病原不同、治法各异,伏温病由内而外者为顺,所以治疗的原则在于因势而为,导邪外出,不致邪气郁阻或者内陷。无论是初发时的“清泄里热”,还是正虚时的“托邪”等等,都体现着升降出入的辨证论治思想。
柳氏认为伏气温病乃寒邪伏于少阴,逮春时阳气内动,则寒邪化热,有外达之态势。“虽外有表症,而里热先盛”,所以“初起治法,即以清泄里热,导邪外达为主”,用药当以“托邪外达,勿任留恋”,宜“黄芩汤加豆豉、元参”,“盖黄芩汤为清泄里热之专剂”,“豆豉为宣发少阴伏邪的对之药”,加元参以补肾阴不至耗伤津液。一边泄热,一边透邪外出。此为升,为出。
若热结胃腑,则“无形之热,可从经气而达”,形成阳明经证,宜用白虎汤清热、透热外出。此为升,为出。若上灼肺金,“此时苟伏邪已一律外透”,则“只需清泄肺胃”,可见透邪与清泄并重,用“麻杏甘石、越婢、青龙、清燥救肺等”,轻则苇茎汤。此为升降皆有。
若伏温内燔营血,血为热扰,可致上溢下决。邪重者,宜凉血泄邪,如犀、地、栀、丹、银花、连翘、茅根、侧柏;血虚者,宜养血清热。而“总以凉阴泄热为主脑”,银花、连翘之用,则突显透热转气、透邪外出之意。此为出。
若伏温外窜血络,或发肺疹,或发斑,“总之以清营透邪,疏络化斑为主”,方用清营、化斑或玉女煎之类。鲜生地清热凉血,为必用之药,“欲兼疏散之意,重则用豆豉同打,轻则用薄荷叶同打”;须兼透达者,可用牛蒡、蝉衣、浮萍之属。此为出。
总之,先辨邪热郁于何处,探究病机,治用清热以截断病势,兼透达以顺病势给邪以出路,以免内陷,得以恢复正常气机。
若“邪热入胃,则不复它传”,“得攻下而解者,十居六七”,柳氏认为大黄“原不专为积滞而设”,故用调胃承气汤既可攻下宿积,又有泄热外出之妙。又如伏温内陷厥阴证治各条中的热结阳明之腑证,“以三承气为主方”,亦是通过泄下得以导邪外出、扭转病势。此为降,为出。
柳氏认为伏温之发,“本无定处,大略乘经气之虚”,比如太阳虚则发于太阳,阴气虚则恋于阴分。临床上有“温邪化热已出三阳,而未尽之邪尚有伏于少阴而未化者(此肾气不充,宜兼温托)”,也有“即或全数化热,而其热有半出于阳,半恋于阴者(此阴气不足,不能托邪,当兼养阴)”。前者柳氏以“伏温郁以少阴”为例,用“温托”之法,师仲景少阴病治例而变其制,“用麻黄汗制豆豉,附子汁制生地”,随症加入凉肝熄风治标之药。后者之例在“伏温内陷手足厥阴”时提及,用“助阴托邪”之法,药用西洋参、生地、白芍、石斛、沙参、麦冬等养阴,随症“兼疏托”或“参透表”。可见,无论“温托”还是“助阴托邪”之法,在扶正进而扭转病势之时,仍不忘引邪外出。此为升,为出。
综上所述,柳宝诒《温热逢源》探究了伏气温病的起因、传变和治疗,这些内容处处体现着升降出入的辨证思想。只要认识到邪气郁阻或内陷之部位、传变之势,采用因势利导,或截断、或扭转病势的治疗方法,给邪以出路,便可“面面周到,庶可收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