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盛国
(河南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新乡 453007)
顾祖禹对《孙子兵法》军事地理思想的继承与超越
阎盛国
(河南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新乡 453007)
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蕴涵了独具一格的军事地理思想,但其不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学界对顾祖禹编纂思想和地理思想已有了较为深入的探讨,但尚未对其继承和超越《孙子兵法》军事地理思想作出系统分析。顾祖禹选用绝佳字眼“妙”和“善”赞誉孙子的用兵之术,不仅推定朱元璋的用兵之术出自孙子和吴子,而且征引《孙子兵法》点评地理形势变化。《读史方舆纪要》汲取了孙子兵学思想精华,多方继承《孙子兵法》军事地理思想,包括接受其战略战术思想、沿用其军事地理术语、承袭其重视“地利”的思想、信奉其“夫地形者,兵之助也”的思想。并进一步拓展了《孙子兵法》军事地理学内容,广泛援引战史佐证《孙子兵法》军事地理思想,对“重地”的认知,更为全面深入。尤为重要的是,顾祖禹受到启迪,进一步提出了“地利变化无穷”和“争地必得其人”的思想,超越了原有的军事地理思想,使其成为军事地理领域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峰。
顾祖禹 《读史方舆纪要》 孙子 《孙子兵法》 军事地理
顾祖禹(1631~1692),字瑞五,号景范,江苏无锡人,清代杰出地理学家,因著述《读史方舆纪要》而显名于世。《读史方舆纪要》重视地理沿革之学,“不考古今,无以见因革之变;不综源委,无以识形势之全”。*顾祖禹撰,贺次君、施和金点校:《读史方舆纪要·凡例》,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第1页。此书具有浓郁的兵学色彩,张之洞评判:“专为兵事而作,意不在地理考证。”*范希曾:《书目答问补正》卷三《子部》,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136页。并彰扬经世之学,学术风格和治史旨趣源于顾氏家族的优良传统。*王记录:《顾祖禹的史学思想及〈读史方舆纪要〉的价值》,《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第245页。可谓“使历史、地理和军事三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赵国华:《中国兵学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585页。时至今日,学界对顾祖禹编纂思想和地理思想已有了较为深入的探讨。*主要研究成果有仓修良:《顾祖禹生卒年辨正》,《历史研究》1978年第5期;王维屏:《略论顾祖禹及其〈读史方舆纪要〉》,《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1982年第2期;施和金:《论〈读史方舆纪要〉的军事价值》,《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年第3期;牟元珪:《论〈读史方舆纪要〉军事沿革地理学性质》,《军事历史研究》1991年第4期;施和金:《论〈读史方舆纪要〉稿本出版的价值和意义》,《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1期;杨素华:《顾祖禹和他的〈读史方舆纪要〉》,《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2期;乔治忠:《系史于地 史地融汇》,《光明日报》2001年11月13日,B03版;陈夏:《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及其军事思想研究》,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毛曦:《都城区位与国家战略:顾祖禹建都思想研究》,《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3期。令人遗憾的是,至今尚未对其继承和超越《孙子兵法》军事地理思想作出系统分析。本文拟从顾祖禹推崇孙子军事地理思想这一角度切入,重点剖析其继承与超越《孙子兵法》军事地理思想的隐微之处,希望进一步推进顾祖禹军事地理思想发展渊源的研究。
(一)
明代《孙子兵法》流传版本众多,主要有《魏武帝注孙子》、《武经七书——孙子》、《武经七书直解——孙子》、《孙子书校解引类》、《孙子集注》等,其中以《孙子集注》系列版本流传较广。*汪国祯:《〈孙子〉明代版本初探》,《新世纪的中国兵学——第五届孙子兵法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1年,第369~373页。这为顾祖禹研习《孙子兵法》提供了客观条件。此外,顾祖禹反清复明的政治追求,以及短暂的军旅生涯,“参耿精忠幕”,*夏定域、夏锡元:《顾祖禹年谱(下)》,《文献》1989年第2期。也是他精心研习《孙子兵法》的内在动力。他推崇孙子用兵之术和军事地理思想,对《读史方舆纪要》著述的影响非同寻常。
著作者的《叙言》往往体现作者重要的思想认识和人生旨趣,在顾祖禹的《叙言》中,对孙子用兵之术的推崇,不经意之间有所流露。《总叙二》显露其心声:“夫论兵之妙,莫如孙子,而论地利之妙,亦莫如孙子。”*顾祖禹撰,贺次君、施和金点校:《读史方舆纪要·总叙二》,第14、15页。顾祖禹品评孙子,先后使用了两个“妙”字。前一“妙”字,品评孙子“论兵”;后一“妙”字,品评孙子“论地利”。显而易见,在顾祖禹看来,无论论兵,还是论地利,没有一个人可与孙子比肩。顾祖禹推崇孙子的用兵之术和军事地理思想,溢于言表。顾祖禹不止一次表达对孙子用兵之术的钦佩之情,他还以“善”字来赞誉《孙子兵法》。《总叙二》如此写道:“善乎孙子之言。”*顾祖禹撰,贺次君、施和金点校:《读史方舆纪要·总叙二》,第14、15页。顾祖禹所赞“孙子”,乃指中国古代最杰出的军事家孙武,世人誉之为“兵圣”。孙子“论兵之妙”和“论地利之妙”,集中反映在《孙子兵法》一书。顾祖禹所言“论地利之妙,亦莫如孙子”,折射出对孙子军事地理思想的推崇。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顾祖禹竟然选择“妙”、“善”两字,对孙子和《孙子兵法》作出评价。鲜为人知的是,顾祖禹推定,朱元璋的用兵之术出自《孙子兵法》和《吴子兵法》。《历代州域形势九》可为明证,顾氏曰:“太祖起自东南,奄有西北,为古今异数。尝考其用兵之法,实一出于孙、吴。”*顾祖禹撰,贺次君、施和金点校:《读史方舆纪要》,第377、3254页。他对朱元璋的推定是否合乎情理?笔者梳理史料发现,《明太祖宝训》记载了朱元璋曾与侍臣两次研讨《孙子兵法》,并以之指导治军和作战。朱元璋对《孙子兵法》怀有特殊情结,这主要是受身边侍臣们爱好《孙子兵法》的影响,《孙子兵法》是朱元璋军事思想成长的重要养分。*阎盛国:《朱元璋对〈孙子兵法〉的评判及应用分析》,《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5期。由此可见,顾祖禹之说信而有征。
顾祖禹征引《孙子兵法》信手拈来。《总叙二》载:孙子之言曰:“我不欲战,虽画地而守之,敌不能与我战。我欲战,敌虽高垒深沟,不得不与我战。”*顾祖禹撰,贺次君、施和金点校:《读史方舆纪要·总叙二》,第14、15页。顾祖禹所说“孙子之言”,证明其引自《孙子兵法》。顾的引文原本出自《孙子·虚实篇》:“我欲战,敌虽高垒深沟,不得不与我战者,攻其所必救也;我不欲战,画地而守之,敌不得与我战者,乖其所之也。”*杨丙安:《十一家注孙子校理》,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第114~115页。对比两者,顾的引文显然在语序上做了颠倒。在文字表述上,顾的引文更为简洁明了。《孙子兵法》原文包含两层意思:一是说我方军队想要交战,敌方就算高垒深沟,也不得不与我方交战,这是因为我方攻击了敌方要害之处;二是说我方不想打,即使画地而守,敌方也不敢轻易与我方交战,那是因为我方想方设法迷惑敌人,使之改变了行动方向。“攻其所必救”,意味着攻击敌方非救援不可的要害之处。“画地而守”,实际是以虚示实,迷惑敌人,把进攻之敌引向相反方向。从引文内容看,顾祖禹对孙子原有的信息有所过滤,只是表述“我不欲战”和“我欲战”两种随心所欲的态势。而《孙子兵法》不仅阐述了这两种态势,而且进一步解释了如何实现两种态势。显而易见,顾的引文不如《孙子兵法》文义完整。
其征引《孙子兵法》,有时灵活多变,属于间接引用。《读史方舆纪要》卷六十九《四川四》八阵碛条:“常山蛇者,孙子所谓率然盖高直陈也。”*顾祖禹撰,贺次君、施和金点校:《读史方舆纪要》,第377、3254页。顾祖禹所言“常山蛇者,孙子所谓率然”,是对《孙子兵法》的间接引用。间接引用的特点是“师其意而用之”,在不改变原意的基础上,适当修正文字,适应自己的风格。*阎盛国:《略论〈孙子兵法〉对〈红楼梦〉的影响》,《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4期。顾的引文原本出于《孙子·九地篇》:“善用兵者,譬如率然。率然者,常山之蛇也。击其首则尾至,击其尾则首至,击其中则首尾俱至。”*杨丙安:《十一家注孙子校理》,第250页。大意说,善于用兵者,能使己方军队协同一致,好比“率然”之蛇,灵活无比。顾祖禹指出,孙子“率然”之说,谈论的是一种军阵。
顾祖禹援引《孙子兵法》点评地理形势。《贵州方舆纪要序》:“贵州蕞尔之地也。其形势有可言者乎?曰:孙子有言‘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即地之形势亦安有常哉?”*顾祖禹撰,贺次君、施和金点校:《读史方舆纪要》,第5231、1456、367页。顾祖禹所言“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原本出自《孙子·虚实篇》:“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杨丙安:《十一家注孙子校理》,第125页。孙子“以水喻兵”,比喻用兵行动的规律像水流一样,没有固定态势,正如水流一样没有固定的形状和流向。顾祖禹援引《孙子兵法》之言,点评贵州的地理形势不是恒定不变的。他一针见血指出,出兵的路线只要选择的巧妙,一旦“武关入,阴平踰”,那么“函关、剑阁,天下之险”就会被破除。“函关、剑阁者,曾不能如门阈之限焉。”“岂有金城、汤池之固哉?”*顾祖禹撰,贺次君、施和金点校:《读史方舆纪要》,第5231、1456、367页。唐人胡曾的咏史诗《函谷关》:“寂寂函关锁未开,田文车马出秦来。”*《全唐诗》卷六四七《胡曾》,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7422页。由诗的题名和诗句内容看,“函关”是“函谷关”的省称,顾祖禹所言“函关”是指“函谷关”。他提醒用兵者,不可一叶障目,不可鉴于贵州蕞尔之地,就忽视其地理形势的重要性,“有志者得而用之,天下不能与抗也。其可以贵州为蕞尔而少之哉”?
(二)
《读史方舆纪要》在博采众家史籍的基础上,汲取了孙子兵学思想精华,多方继承《孙子兵法》军事地理思想。
顾祖禹接受《孙子兵法》战略战术思想。具体而言,首先是《孙子兵法》“庙算”战略思想。“庙算”思想原本出自《孙子·计篇》:“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杨丙安:《十一家注孙子校理》,第20、46~48、45页。任力指出,孙子庙算思想奠定了中国古代战略决策思想的理论基础。*任力:《孙子庙算思想探析》,《军事历史》2009年第6期。顾祖禹认定,朱元璋北伐军事部署践行了孙子“庙算”战略思想。《读史方舆纪要》卷三十《山东一》穆陵关条记述:明朝初年,朱元璋命令徐达北伐。攻下沂州后,派使者告谕徐达,听说将军已攻下沂州,若要攻打益都,应当派遣精锐扼守黄河要冲,断绝敌之援兵,那么必定可以攻克益都;假若益都未能攻下,就应立即攻取济南、济宁。若是这两座城池攻下,那么益都以东势力穷蹙,犹如囊中之物。顾祖禹对朱元璋北伐军事部署由衷赞叹道:“噫,此庙算也。”*顾祖禹撰,贺次君、施和金点校:《读史方舆纪要》,第5231、1456、367页。
其次是《孙子兵法》“上兵伐谋”战术思想。“上兵伐谋”原本出自《孙子·谋攻篇》:“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杨丙安:《十一家注孙子校理》,第20、46~48、45页。“上兵伐谋”意指使用谋略战胜敌人。顾祖禹指出,世人对朱元璋的出兵行动在理解上有偏差。明太祖夺取金陵后,未见其考虑越过两淮地区向北夺取中原,而是急匆匆出兵昱岭,夺取浙江东部。有人认为,当时元军很强大,朱元璋姑且利用割据力量以疲惫元朝的力量,借此时机向南出击进攻。顾祖禹却认为,“是不尽然也”,朱元璋并非完全这样考虑。其时方国珍、陈友定盘踞闽、浙交界,陈友谅占有江西,与浙江接壤,浙江西部已全部归属张士诚。这些割据力量拥有多个州郡,一旦联合,东南形势就会分离,那么割据力量窥视金陵的机会就会增多,作为根基之地的金陵防守就会出现疏漏。朱元璋出兵昱岭却可创造有利态势。《历代州域形势九》对此作出分析:“急取而守之,(张)士诚、(陈)友谅既中梗而不敢肆,(王)国珍、(陈)友定亦屏息而不敢争,据吭背而绝要膂,不必陈师决胜,彼数寇者已在我掌握中者也。”顾祖禹一是指出世人对朱元璋出兵昱岭行动的片面认识;二是以“上兵伐谋,此之谓也”*顾祖禹撰,贺次君、施和金点校:《读史方舆纪要》,第5231、1456、367页。评点朱元璋出兵行动的高明。
再次是《孙子兵法》“不战而屈人之兵”战术思想。“不战而屈人之兵”原本出自《孙子·谋攻篇》“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杨丙安:《十一家注孙子校理》,第20、46~48、45页。孙子所言“不战”,是指敌我双方不兵戎相见。《读史方舆纪要》卷六十一《陕西十》榆林镇条记述,明成化七年(1471年),抚臣余子俊向朝廷进言,延庆边境一带山崖陡峭高峻,可役使丁夫铲削边界多石的地形,可使石壁陡立如城,其高可达二丈五尺。在山坳河口,接连修筑高墙。或者挖掘很深的沟堑,勘测地形,建立堡堠,增添兵力防守。《明史》称赞余子俊“沉毅寡言,有伟略”,*《明史》卷一七八《余子俊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4739页。顾祖禹评论余子俊的建言:“此不战而屈人兵之计。”*顾祖禹撰,贺次君、施和金点校:《读史方舆纪要》,第2905、3977、3873、634、3679、2858、2084页。
最后是《孙子兵法》“善战者”战术思想。《孙子兵法》从多个角度评说善战者,《孙子·形篇》:“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杨丙安:《十一家注孙子校理》,第71、143、144、90、217~218、234、236、235、238、234、236~237页。大意说,善于进攻者,居高临下,势不可当。《读史方舆纪要》卷八十六《江西四》建昌府条记载,建昌形势险峻,号为长江上游。胡廷瑞由建昌出兵,是名副其实的善战者。“明初胡廷瑞自建昌出杉关取邵武,攻建宁,善战者战于九天之上,由此道也。”*顾祖禹撰,贺次君、施和金点校:《读史方舆纪要》,第2905、3977、3873、634、3679、2858、2084页。顾祖禹所言“善战者战于九天之上”,显而易见是对《孙子兵法》“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的灵活改写。《孙子·军争篇》以“风”、“雷”为喻,形容善战者行动无比迅猛,“其疾如风”,“动如雷震”。*杨丙安:《十一家注孙子校理》,第71、143、144、90、217~218、234、236、235、238、234、236~237页。《孙子·势篇》还以“鸷鸟”形容善战者善于把握时机,“鸷鸟之疾,至于毁折者,节也”。*杨丙安:《十一家注孙子校理》,第71、143、144、90、217~218、234、236、235、238、234、236~237页。《江西方舆纪要叙》融汇了《孙子兵法》“风”、“雷”、“鸷鸟”三个比喻,形容善战者行动迅疾而且懂得把握时机。“善用兵者,如风如雨,如雷如霆,如猛兽之发,如鸷鸟之击。”*顾祖禹撰,贺次君、施和金点校:《读史方舆纪要》,第2905、3977、3873、634、3679、2858、2084页。在顾祖禹看来,善战者最巧妙的行动是:出其不意,攻敌不备。“敌人备武昌我则攻皖口,敌人备皖口我则攻武昌。我方攻武昌,皖口之防未密,我即下皖口。我方攻皖口,武昌之备必疏,我即下武昌。”
顾祖禹沿用《孙子兵法》军事地理术语。《孙子兵法》的《行军篇》、《地形篇》、《九地篇》,是中国古代兵要地理最杰出的篇章。*吴荣政:《简论孙子的军事地理思想》,《广西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年第2期。其中,孙子创设了若干军事地理术语。《孙子·地形篇》:“有通者,有挂者,有支者,有隘者,有险者,有远者。”*杨丙安:《十一家注孙子校理》,第71、143、144、90、217~218、234、236、235、238、234、236~237页。从中可见,六个军事地理术语是“通”、“挂”、“支”、“隘”、“险”、“远”。《孙子·九地篇》:“有散地,有轻地,有争地,有交地,有衢地,有重地,有圮地,有围地,有死地。”*杨丙安:《十一家注孙子校理》,第71、143、144、90、217~218、234、236、235、238、234、236~237页。由此可见,九个军事地理术语是“散地”、“轻地”、“争地”、“交地”、“衢地”、“重地”、“圮地”、“围地”、“死地”。
《读史方舆纪要》对之多有回应。如对《孙子兵法》“交地”和“争地”的回应。《读史方舆纪要》卷十四《北直五》晋州条载:“从来争燕、赵必争真定、河间,争真定、河间,(晋)州其必经之道矣。九地之说,所谓交地争地者,非欤?*顾祖禹撰,贺次君、施和金点校:《读史方舆纪要》,第2905、3977、3873、634、3679、2858、2084页。顾祖禹点出晋州正是孙子“九地”之说中的“交地”和“争地”。何谓“交地”和“争地”?《孙子·九地篇》有相应的解释:“我可以往,彼可以来者,为交地。”“我得则利,彼得亦利者,为争地。*杨丙安:《十一家注孙子校理》,第71、143、144、90、217~218、234、236、235、238、234、236~237页。
如对《孙子兵法》“圮地”的回应。《读史方舆纪要》卷七十八《湖广四》夷陵州条载:“初曹丕闻汉兵树栅连营七百余里,乃曰:‘苞原隰险阻而为军者,为敌所擒,此兵忌也。’夷陵于九地所谓圮地,非乎?*顾祖禹撰,贺次君、施和金点校:《读史方舆纪要》,第2905、3977、3873、634、3679、2858、2084页。顾祖禹点出夷陵正是孙子“九地”中的“圮地”。《孙子·九地篇》:“山林、险阻、沮泽,凡难行之道者,为圮地。*杨丙安:《十一家注孙子校理》,第71、143、144、90、217~218、234、236、235、238、234、236~237页。
如对《孙子兵法》“散地”的回应。《读史方舆纪要》卷五十九《陕西八》徽州条:“陇、蜀有事,河池其必争之所矣。”顾祖禹考察了东汉到宋代的战史,公孙述曾占据河池抵御刘秀的军队,来歙攻克河池,蜀地为之震动。五代后梁贞明年间,岐、蜀互相攻击,蜀人出兵河池,于是兼有秦、凤之地。北宋为保蜀口,曾置重兵屯戍河池,以此断绝女真觊觎之心。蒙古攻入蜀地,河池投降而凤州以南相继沦陷。顾祖禹因此认为,“河池”是兵家必争之地,不可视作孙子“九地”中的“散地”。“河池介秦、凤间,其可以散地视之欤?*顾祖禹撰,贺次君、施和金点校:《读史方舆纪要》,第2905、3977、3873、634、3679、2858、2084页。何谓“散地”?《孙子·九地篇》:“诸侯自战其地,为散地。*杨丙安:《十一家注孙子校理》,第71、143、144、90、217~218、234、236、235、238、234、236~237页。
如对《孙子兵法》“衢地”的回应。《河南方舆纪要序》:“河南者,四通五达之郊,兵法所称衢地者是也。*顾祖禹撰,贺次君、施和金点校:《读史方舆纪要》,第2905、3977、3873、634、3679、2858、2084页。顾祖禹点明“河南”(黄河以南)正是《孙子兵法》所说的“衢地”。何谓“衢地”?《孙子·九地篇》:“诸侯之地三属,先至而得天下之众者,为衢地。*杨丙安:《十一家注孙子校理》,第71、143、144、90、217~218、234、236、235、238、234、236~237页。顾祖禹从战史角度考察了杨玄感、李密试图效法历史而失败。汉景帝时,吴王刘濞叛乱,有人劝其“过城不下,直去,疾西据洛阳,虽无入关,天下固已定。”而刘濞却没有接受这一建议。顾祖禹认为,刘濞“举江东之众,合诸侯之师”,只要占据洛阳,就会成就自己事业。“杨玄感祖是说以攻东都则败,李密复出此以攻东都则又败。”杨玄感、李密失败在于“既不敢用长驱入蓟及直指江都之谋,又不能先据上游之势”。
顾祖禹承袭《孙子兵法》重视“地利”的思想。《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军事地理学奠基之作,对我国古代军事地理学的产生和发展具有重大影响。*徐长庆:《试论〈孙子〉中的军事地理学思想》,《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6年第4期。孙子重视“地利”的思想在《孙子兵法》中有诸多表述。《孙子·计篇》将“地利”视为赢得胜利的一个重要因素,“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杨丙安:《十一家注孙子校理》,第2~3、105、118、222、169、170页。《孙子·虚实篇》指出,首先置身于战场对自己有利,“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杨丙安:《十一家注孙子校理》,第2~3、105、118、222、169、170页。孙子还阐明充分了解战场情况是主动出兵的前提之一,“知战之地,知战之日,则可千里而会战”。*杨丙安:《十一家注孙子校理》,第2~3、105、118、222、169、170页。《孙子·九地篇》强调全面把握地理环境的特有规律,“刚柔皆得,地之理也”。
《凡例》的主要功能在于说明著作内容和编纂体例,顾祖禹创作了精致的《凡例》,从中反映了对《孙子兵法》不一般的情怀。顾祖禹对待《孙子兵法》的“地利”思想,另眼相看。“《孙子》十三篇,大多推明地利,不特《九攻》、《九地》之文而已。”*顾祖禹撰,贺次君、施和金点校:《读史方舆纪要·凡例》,第7页。《孙子兵法》十三篇包括:《计篇》、《作战篇》、《谋攻篇》、《形篇》、《势篇》、《虚实篇》、《军争篇》、《九变篇》、《行军篇》、《地形篇》、《九地篇》、《火攻篇》、《用间篇》。而《行军篇》、《地形篇》、《九地篇》集中论述了地理因素对战争的作用。在顾祖禹看来,《孙子兵法》十三篇,几乎全部阐明地利的作用,不只是《九攻篇》、《九地篇》。需纠正的一点是,从《孙子兵法》篇目看,有《九地篇》,但没有《九攻篇》。笔者认为,顾祖禹犯这种低级错误的可能性很小,很有可能是“九”和“火”在字形上特别相近,以至于刻印者不知其意,将“火”误刻为“九”。“火攻”格外注意周边地理环境,这在出土的银雀山汉简中有具体的论述。“火战之法,下而衍以。”*张震泽:《孙膑兵法校理》,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131、142页。校理者解释其说:“火攻敌人,谓敌军所处低下,又生满野草。”*张震泽:《孙膑兵法校理》,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131、142页。故此推断,顾祖禹所言“《九攻》”应是“《火攻》”,方才合乎情理。最后,从顾祖禹《凡例》所讲还可得出一个看法:他显然对《孙子兵法》十三篇有比较深入的研究,特别对《孙子兵法》军事地理思想更为关注。
《读史方舆纪要》重视“地利”的思想与《孙子兵法》有异曲同工之处。《孙子·地形篇》强调认识地理环境,是将帅重要职责。“凡此六者,地之道也,将之至任,不可不察也。”*杨丙安:《十一家注孙子校理》,第2~3、105、118、222、169、170页。《总叙三》亦有相类似的观点:“辨要害之处,审缓急之机,奇正断于胸中,死生变于掌上,因地利之所在而为权衡焉。此固大将之任。”*顾祖禹撰,贺次君、施和金点校:《读史方舆纪要·总叙三》,第17~18、17页。顾祖禹所言“辨要害之处”和“因地利之所在”,实质是重视“地利”的具体表现。顾祖禹所言“固大将之任”,又同孙子所言“将之至任”何其相似,两者将了解“地利”的职责落实到将帅身上。
反问意在强调。顾祖禹常以反问的修辞手法来强调“地利”不可忽视。一是以反问手法强调淮安的地理形势不可忽视。《读史方舆纪要》卷二十二《南直四》淮安府条:“及蒙古侵陵,叛臣刘整亦劝其从事于清口、桃源为进取之计,岂非地利不可或忽乎?”*顾祖禹撰,贺次君、施和金点校:《读史方舆纪要》,第1073、2488页。二是以反问手法强调函谷关的地理形势不可忽视。《读史方舆纪要》卷五十二《陕西一》潼关条:“函谷关拒山东之险,地利乌可忽欤?*顾祖禹撰,贺次君、施和金点校:《读史方舆纪要》,第1073、2488页。
顾祖禹强调了解“地利”工作要在平时着手。《总叙三》:“途有所必由,城有所必攻,此知之于平日者也。*顾祖禹撰,贺次君、施和金点校:《读史方舆纪要·总叙三》,第17~18、17页。顾祖禹所言“途有所必由,城有所必攻”,正是《孙子·九变篇》“途有所不由”,“城有所不攻*杨丙安:《十一家注孙子校理》,第2~3、105、118、222、169、170页。的相反说法。这说明顾祖禹研究军事地理注意逆向思维。顾祖禹还指出,行军和攻城不按常规思维进行,正是由于用兵者平时对地理环境了如指掌。《总叙三》:“欲出此途,而不径出此途者,乃善于出此途者也;欲攻此城,而不即攻此城者,乃善于攻此城者也。此知之于平日,而不得不资于临时者也。”用兵者对地理环境了如指掌,就会做到“攻则攻敌之所不能守,守则守敌之所不能攻”。*顾祖禹撰,贺次君、施和金点校:《读史方舆纪要·总叙三》,第17页。顾祖禹所言“攻则攻敌之所不能守,守则守敌之所不能攻”,分明是《孙子·虚实篇》“攻而必取者,攻其所不守也;守而必固者,守其所不攻也”*杨丙安:《十一家注孙子校理》,第111、226、237页。的缩写版。
顾祖禹信奉《孙子兵法》“夫地形者,兵之助也”的思想。从其《凡例》记载,可管窥出他对前人的军事地理思想做过梳理。“管子曰:‘不知地利者,不能行军。’孙子曰:‘地形者,兵之助。’晁错曰:‘用兵临战,合刃之急者三,一曰得地形。’何承天曰:‘山陵水泉,地阵也。’”*顾祖禹撰,贺次君、施和金点校:《读史方舆纪要·凡例》,第7页。从中可见,顾祖禹对管仲、孙子、晁错、何承天的军事地理思想有过一番梳理。考察《读史方舆纪要》一书,顾祖禹却把《孙子·地形篇》“夫地形者,兵之助也”*杨丙安:《十一家注孙子校理》,第111、226、237页。奉为圭臬。孙子认识到地理环境在军事活动中只起辅助作用,这与地理环境决定论格格不入。顾祖禹信奉这一军事地理思想,将这一思想有意识地植入《读史方舆纪要》一书。
一方面,顾祖禹强调不可一味依赖地理环境。他以唐代徐敬业为例,本想依靠金陵成就王业,结果举兵失败。《读史方舆纪要》卷二十《南直二》应天府条记述,徐敬业起兵扬州时,“薛仲璋曰:‘金陵有王气,且大江天险,足以为固。不如先取常、润,为定霸之基,然后北向以图中原,进无不利,退有所归,此良策也。’敬业从之,至于败亡”。顾祖禹指出,徐敬业失败的原因在于一味依赖地理环境,“迷于事机,而地利不足恃”。*顾祖禹撰,贺次君、施和金点校:《读史方舆纪要》,第922、3096~3097、4308页。
另一方面,顾祖禹强调地理环境不能决定胜败。《四川方舆纪要叙》以“剑阁”、“瞿塘”为例,说明胜败在于“人”的用心程度。“夫剑阁、瞿塘三尺童子皆知其为险也,知其为险则攻者必有之死而生之志,守者必有以逸待劳之情,用心一分,而成败判焉。”*顾祖禹撰,贺次君、施和金点校:《读史方舆纪要》,第922、3096~3097、4308页。顾祖禹以蜀国恃险灭国的教训谆谆告诫后人,“恃其险而坐守之以至于亡,又岂惟蜀为然哉”?孙子对战争中人的因素与地理环境的辩证关系有清醒认识。战有胜负,关键于人。顾祖禹同样也强调“人”是决定胜败的关键性因素。尽管战法层出不穷,却是体现人的智慧应用。“虽然攻守万端,巧拙异用,神而明之,亦存乎其人而已矣。”*顾祖禹撰,贺次君、施和金点校:《读史方舆纪要》,第922、3096~3097、4308页。
种种迹象表明,顾祖禹熟谙《孙子兵法》军事地理思想,不仅反映在《读史方舆纪要》文本内容之中,而且体现在精心创作的《总叙》和《凡例》之中。《总叙》和《凡例》可管窥其军事地理思想的来源及其发展脉络,他比较了管仲、孙子、晁错、何承天等人的军事地理思想,最终,认定《孙子兵法》军事地理思想最有价值,并对之有意识地继承,这成为其创建军事地理思想的基点。
(三)
顾祖禹以战史佐证《孙子兵法》军事地理思想,使原本抽象的军事地理思想变得鲜活。尤为重要的是,他受《孙子兵法》启迪,提出了“地利变化无穷”和“争地必得其人”的思想。
首先,应该搭建科学化的信息技术管理系统与平台。针对现场施工管理的特殊性与变化性,信息技术管理系统必须具备合理性、科学性。相关上级主管领导应该加大对信息化管理系统平台的重视程度。通过对新技术的认知与认同,切合实际地将信息化管理系统平台应用到现场施工管理中去。其次,应该完善相应的信息化管理设备,如计算机、网络服务器、扫描仪等。最后,应该协调好施工现场各单位机构,对相关施工管理人员进行有效的监督与监管,必须将信息化管理平台工作细化,并对施工现场每个角度进行实时监控与管理,大大提高施工现场的工作效率。
顾祖禹拓展了《孙子兵法》军事地理内容。《孙子·九地篇》专门论述“重地”。“入人之地深,背城邑多者,为重地。”*杨丙安:《十一家注孙子校理》,第111、226、237页。顾祖禹不是停留在孙子原有的认识上,而是对“重地”进行分类,使“重地”类型更加鲜明,使“重地”内涵更加丰富。
《读史方舆纪要》书写的“重地”种类繁多:一是陵寝重地。凤阳“为陵寝重地”,特设重臣,严加防守。二是积储重地。通州控驭营、平,屏蔽京师,“为积储重地”。三是戍守重地。山海关,本名渝关,“自古为戍守重地”。四是门庭重地。明朝都燕,永平府“尤为门庭重地”。五是郊圻重地。延庆“实咽喉所也。表里关山,拱卫陵寝,岂非郊圻重地哉”?六是咽喉重地。东路“之四海治诸处,俱极冲要,而独石尤为咽喉重地。”七是藩篱重地。紫荆关、白羊岭不被攻破,“虏骑何以薄都城?盖以独石城为藩篱重地也”。八是北偏重地。中京幅员千里,“多大山深谷,阻险足以自固。自辽以后,皆为北偏重地”。九是汛守重地。“嘉靖中倭寇屡由刘家河突犯,南略嘉定,北扰太仓,所至涂炭,刘河益为汛守重地。”十是转输重地。常州“北控长江,东连海道,川泽沃衍,物产阜繁,周处所云‘三江之雄润,五湖之腴表’也。且地居数郡之中,翼带金陵,为转输重地”。十一是锁钥重地。大江沿岸环绕郡境一百八十八里,“控扼海口,形援金陵,而江阴、靖江尤锁钥重地也”。十二是控守重地。大江城“县境倚江为险,自昔为控守重地”。十三是肘腋重地。济南南阻泰山,北襟勃海,“擅鱼盐之利,界河、淮之中,诚肘腋重地”。十四是边陲重地。紫荆、倒马两关,“恃飞狐为外险,诚边陲重地矣”。十五是畿辅重地。汉以三河归并司隶,“为畿辅重地。自古天下有事,争雄于河、山之会者,未有不以河东为噤喉者也”。十六是攻守重地。潞安府据高设险,“为两河要会,自战国以来攻守重地也”。十七是建都重地。陕西山川四塞,“形胜甲于天下,为自古建都重地”。十八是西陲重地。松潘“为西陲重地,深入番境,东南两路,仅通一线,故置关设堡,绸缪联络,为切虑也”。十九是抚绥重地。罗定州“襟带千里,江山联络,蛮傜盘据,恃为险奥,盖抚绥重地,门庭巨防”。二十是折冲重地。钦州“控临大海,制驭安南,为藩篱要防,折冲重地”。
由上可见,《读史方舆纪要》书写的“重地”类型主要有:“陵寝重地”、“积储重地”、“戍守重地”、“门庭重地”、“郊圻重地”、“咽喉重地”、“藩篱重地”、“北偏重地”、“汛守重地”、“转输重地”、“锁钥重地”、“控守重地”、“肘腋重地”、“边陲重地”、“畿辅重地”、“攻守重地”、“建都重地”、“西陲重地”、“抚绥重地”和“折冲重地”。顾祖禹对“重地”细致的分类,以及援引史例佐证,进一步拓展了《孙子兵法》的“重地”内容。
中国疆域广阔,地理环境复杂。如何更好地获取“地利”?《孙子兵法》主张利用“乡导”获取“地利”,《孙子·军争篇》:“不用乡导者,不能得地利。”*杨丙安:《十一家注孙子校理》,第141页。孙子措辞非常精辟,他用“乡导”一词,而不是用“向导”一词。“乡导”是指土生土长的本地引路人,土生土长的本地人自然比较熟悉所在的地理环境。而“向导”却是指引领方向的人,显然未必对所在的地理环境熟悉。
顾祖禹进一步完善了《孙子兵法》的“乡导”理论,主要包含四点内容。强调学习《孙子兵法》“乡导”理论。《总叙二》:“孙子有言:‘不知山林险阻沮泽之形者不能行军,不用乡导者不能得地利。’”*顾祖禹撰,贺次君、施和金点校:《读史方舆纪要·总叙二》,第14页。顾祖禹指出,不能依靠他的地理书解决地利问题,并吐露自己心声,“求地利于吾书,无乃犹是刻舟之见乎”?在顾祖禹看来,很有必要借鉴孙子的“乡导”理论,如果不采信于“乡导”,“譬之掩耳而求闻,闭目而求见”,*顾祖禹撰,贺次君、施和金点校:《读史方舆纪要·总叙二》,第14页。其中失误必然很多。
强调不可依赖“乡导”解决“地利”问题。《总叙三》:“左陷大泽而不知,前入深谷而不悟,乃欲执途之人,而求其为乡导,乡导其可恃乎哉。”*顾祖禹撰,贺次君、施和金点校:《读史方舆纪要·总叙三》,第17、18页。顾祖禹告诫将帅不可一味依赖乡导,有些事情不可向乡导询问,“辨要害之处,……因地利之所在而为权衡焉。此固大将之任,而非可问之于乡导者也”。顾祖禹还认为,乡导只是临时使用,而真正了解地利要在平时进行。只是一味相信乡导,就会被敌人愚弄。“平日未尝于九州之形胜,四方之险易,一一辨其大纲,识其条贯,而欲取信于临时之乡导,安在不为敌所愚也。”只有平时了解地利,才能到时像孙膑和韩信一样智计迭出。“先知马陵之险,而后可以定入魏之谋;先知井陉之狭,而后可以决胜赵之计。”否则,即便如曹操、诸葛亮一样有智谋,也会陷于困境。“曹瞒之智,犹惕息于阳平,武侯之明,尚迟回于子午,乃谓求地利于临时,而不求地利于平日,岂通论哉?”*顾祖禹撰,贺次君、施和金点校:《读史方舆纪要·总叙三》,第17、18页。
强调利用“乡导”与学习《读史方舆纪要》两者不可偏废。《总叙三》:“审如子言,则乡导之于地利重矣,然则子之书其可废乎?”顾祖禹一方面指明其书不可废除,“何可废也。孙子言:‘不用乡导者,不能得地利。’然不得吾书,亦不可以用乡导”。另一方面,顾祖禹指出孙子“乡导”理论也不可废除,“‘然则孙子之说,固未当乎?’曰:非也。”他还总结出一套获取“地利”的科学方法,先读其书,再用乡导,“用多用少,用分用合,用实用虚之处,既已灼然知之,而后博求之于乡导,从其可信,缺其可疑”。*顾祖禹撰,贺次君、施和金点校:《读史方舆纪要·总叙三》,第17、18页。顾祖禹曾留心于蒙古将帅的用兵方略,《总叙二》:“吾尝考蒙古之用兵,奇变恍惚,其所出之道,皆师心独往,所向无前,故其武略比往古为最高。”*顾祖禹撰,贺次君、施和金点校:《读史方舆纪要·总叙二》,第15页。怀疑其专门研究过军事地理之书,“彼岂尝求之于山海之图,里道之志哉”?
强调利用“乡导”是获取“地利”的辅助条件。《总叙三》:“孙子之言,固以地利者,行军之本,而乡导者,地利之助也。”*顾祖禹撰,贺次君、施和金点校:《读史方舆纪要·总叙三》,第18页。顾祖禹认为,行军应当先了解地理环境,然后再借助乡导的帮助。“先知地利,而后可以行军,以地利行军而复取资于乡导。”不去充分了解地理环境,行军将会变得无所适从。“不先知之,而以惘然无所适从者。”
顾祖禹对《孙子兵法》军事地理思想的开拓,不仅吸纳了《孙子兵法》思想精髓,而且受《孙子兵法》启迪,在军事地理思想方面提出新的创见。
一则提出了“地利变化无穷”的思想。《孙子兵法》倡导战术灵活变化,极力追求战术变化的多样性。诚如《孙子·势篇》所言:“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杨丙安:《十一家注孙子校理》,第88、123、125、220页。《孙子·虚实篇》:“战胜不复,而应形于无穷。”*杨丙安:《十一家注孙子校理》,第88、123、125、220页。孙子变化无穷的战术思维影响了顾祖禹,使之受到启发,从而提出了“地利变化无穷”的思想。《总叙二》如此表述:“然则变化无穷者,地利也。地利之微,图不能载,论不能详,而变化于神明不测之心。”*顾祖禹撰,贺次君、施和金点校:《读史方舆纪要·总叙二》,第15页。他援引战史,从秦人抗击六国,到诸葛亮出兵,再到刘禅失去成都。以函谷关和剑阁形势的反复变化,证明“地利变化无穷”的思想。“地利亦何常之有哉?函关、剑阁,天下之险也,秦人用函关,却六国而有余,迨其末也,拒群盗而不足。诸葛武侯出剑阁,震秦、陇,规三辅,刘禅有剑阁,而成都不能保也。”
他还从战略和战术角度印证“地利变化无穷”的思想。一方面,通过用兵战略印证其思想。受司马迁的影响,人们长期形成一种根深蒂固的观念。“夫作事者必于东南,收功实者常于西北。”*《史记》卷一五《六国年表序》,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686页。《总叙二》反驳其说:“起于西北者可以并东南,而起于东南者又未尝不可以并西北。”*顾祖禹撰,贺次君、施和金点校:《读史方舆纪要·总叙二》,第15页。顾祖禹的军事地理思想无疑包含了辩证思维的因子,他分析说:“不变之体,而为至变之用;一定之形,而为无定之准。阴阳无常位,寒暑无常时,险易无常处。”顾祖禹所言“阴阳无常位,寒暑无常时”,*顾祖禹撰,贺次君、施和金点校:《读史方舆纪要·总叙二》,第15页。又与《孙子·虚实篇》“五行无常胜,四时无常位”*杨丙安:《十一家注孙子校理》,第88、123、125、220页。何其相似。另一方面,通过江防战术印证其思想。《读史方舆纪要》卷一百二十八《川渎异同五》大江条:“今海门益沦于海,形势又一变矣。”“至于崇明,环海为邑,沙渚迂回,江口倚为外卫,然而自守则有余,制敌或未足。”顾祖禹论证江防“地利变化无穷”的点睛之笔是“江防险易,安可一律论欤”?*顾祖禹撰,贺次君、施和金点校:《读史方舆纪要》,第5459页。
二则提出了“争地必得其人”的思想。孙子注意到“守攻”与“人”有密切的关系,《孙子·地形篇》就“隘形”作出论述:“隘形者,我先居之,必盈之以待敌;若敌先居之,盈而勿从,不盈而从之。*杨丙安:《十一家注孙子校理》,第88、123、125、220页。孙子认为,对于“隘形”而言,防守与进攻的关键在于“盈”,即是否拥有足够数量的兵力。顾祖禹受《孙子·地形篇》启迪,注意到“争地”与“人”的关系非常密切,提出了“争地必得其人”的思想。
他从正反两方面论证“争地必得其人”的思想。一方面,正向论证“争地必得其人”。《总叙二》:“得其人即枯木朽株,皆可以为敌难。是故九折之阪,羊肠之径,不在邛崃之道,太行之山;无景之溪,千寻之壑,不在岷江之峡,洞庭之津。*顾祖禹撰,贺次君、施和金点校:《读史方舆纪要·总叙二》,第15页。另一方面,反向论证“争地必得其人”。《总叙二》:“金城汤池,不得其人以守之,曾不及培塿之丘、泛滥之水。*顾祖禹撰,贺次君、施和金点校:《读史方舆纪要·总叙二》,第15页。显而易见,“九折之阪”、“太行之山”、“金城汤池”属于“争地”的范畴。顾祖禹通过正反对比论证,说明地理环境因“人”而变,“人”在利用地理环境上起主导作用。
他还通过战史印证“争地必得其人”的思想。地理的险要因人而异。*施和金:《论〈读史方舆纪要〉的军事价值》,《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年第3期。顾祖禹考察元朝和明朝的战史,感慨“沧州”多次沦陷他人之手。《读史方舆纪要》卷十三《北直四》沧州条:“蒙古取燕,先残沧、景,及山东群盗共起亡元,陷清、沧,据长芦,郊圻皆战地矣。”明初北伐,“亦先下长芦。迨建文中用兵幽、蓟,命将徐凯城沧州,时议者亦以州居燕、齐之襟要,谓可以遏南下之冲也。燕兵突至,州遂不守”。顾祖禹指出,“争地”若是没有适合的人,则是白白拱手与敌。“论者谓南北之成败,关于沧州者十之五。夫地有所必争,争地而不得其人,犹之以地与敌而已。”*顾祖禹撰,贺次君、施和金点校:《读史方舆纪要》,第577、3097、2428、1065、2428页。顾祖禹所言的“人”,是指真正能够操控地理形势的智谋之士。
顾祖禹不仅在军事地理思想有所发微,而且在战术理论有新的提法。在《孙子兵法》原有的“攻守”理论——“守则不足,攻则有余”*杨丙安:《十一家注孙子校理》,第71、171页。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攻守”理论——“战守不相离。”*顾祖禹撰,贺次君、施和金点校:《读史方舆纪要》,第577、3097、2428、1065、2428页。《四川方舆纪要叙》:“夫剑阁、瞿唐三尺童子皆知其为险也,知其为险则攻者必有之死而生之志,守者必有以逸待劳之情,用心一分,而成败判焉。”顾祖禹指出,攻守的关键在于用心程度。他进而以蜀国评说,只战不守,不是善战者。“然则欲蜀之不亡必以战乎?曰:余非谓恃战以存蜀也,弃守以为战者不可谓善战者也。”顾祖禹指出,最好的攻守战法是“战守不相离也,如形影然”。其“攻守”理论的精髓是“以战为守,守必固,以守为战,战必强”。他批评姜维不能很好地处理守与战的关系。“姜维不知守,所以不知战也。”
在《孙子·九变篇》“地有所不争”*杨丙安:《十一家注孙子校理》,第71、171页。的基础上提出了“地有所必争”*顾祖禹撰,贺次君、施和金点校:《读史方舆纪要》,第577、3097、2428、1065、2428页。的思想。《读史方舆纪要》卷二十一《南直三》亳州条,顾祖禹考察了东汉末年至唐代的历史,指出诸多重要人物把“谯”视为必争之地。首当其冲者是曹操,以“谯”为根据地。“昔者曹瞒得志,以谯地居冲要,且先世本邑也,往往治兵于谯,以图南侵。”其次是祖逖,起兵于“谯”。“晋祖逖志清中原,亦从事于谯。”再次是桓温,由“谯”北伐。“及桓温伐燕,实自谯而北也。”再次是拓跋珪,以“谯”为军事重镇。“拓跋蚕食淮南,恒以谯为重镇。”再次是宇文泰,在“谯”设立重要的军事机构。“宇文周与陈争江北之地,军府实置于谯州。”最后,唐代平定辅公祏时,由“谯”南征。“唐平辅公,亦命一军自谯亳而南矣。”《新唐书》卷四一《地理志五》载:“(武德)七年平辅公祏,更名蒋州。”*《新唐书》卷四一《地理志五》,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1057页。由此可知,顾祖禹所言“辅公”为“辅公祏”。追溯以上史实,顾祖禹对孙子“地有所不争”提出质疑:“岂非地有所必争乎?”*顾祖禹撰,贺次君、施和金点校:《读史方舆纪要》,第577、3097、2428、1065、2428页。顾祖禹进而援引《左传》,以“方城”为例,再次论证其“地有所必争”的思想。《读史方舆纪要》卷五十一《河南六》裕州条:“晋阳处父伐楚以救江,门于方城。荀偃伐楚侵方城之外,盖地有所必争矣。”*顾祖禹撰,贺次君、施和金点校:《读史方舆纪要》,第577、3097、2428、1065、2428页。综上所见,顾祖禹不仅留心孙子“地有所不争”的思想,而且防止孙子“地有所不争”的思想理解走偏,故此精心论证“地有所必争”的思想。同时兼顾两者,没有厚此薄彼,从而使《孙子兵法》原有的“争地”理论更为全面、完整。
(四)
顾祖禹擅长舆地之学,推崇孙子和《孙子兵法》。他身怀兵家韬略,但壮志未酬。康熙十三年(1674年),“三藩”起兵反清。顾祖禹闻讯后,离妻别子,孤身南下福建,进入耿精忠幕府,希图完成复明大业,干以策,不用。*夏定域、夏锡元:《顾祖禹年谱(下)》,《文献》1989年第2期。不久,耿精忠投降清廷,顾祖禹黯然离去。复兴大明基业的梦想从此化为烟云,但此行对福建及其周边的地理形势有了更加真切的认识,这些见识荟萃于他所创作的《读史方舆纪要》。
《读史方舆纪要》蕴涵了独具一格的军事地理思想,但其不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鲜为人知的是,顾祖禹继承了《孙子兵法》军事地理思想,博采所长,将其军事地理思想有意识地移植、融汇于《读史方舆纪要》一书。他在全力吸收《孙子兵法》养分的基础上,提出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军事地理思想。故此而言,作为顾祖禹军事地理思想发展的重要渊源,《孙子兵法》可谓功不可没。引人注目的是,顾祖禹不仅拓展了《孙子兵法》军事地理学内容,而且对其军事地理思想有所发展。他援引战史佐证《孙子兵法》军事地理思想,对“重地”的认知,更为全面、深入。
综观清以前军事地理思想发展的脉络,以及顾祖禹《凡例》对前人(管仲、孙子、晁错、何承天、李吉甫、胡三省等人)军事地理思想的回溯,可以认定,顾祖禹军事地理思想是《孙子兵法》哺育的结果,并且它超越了前人,具有自身独到之处。尤为重要的是,顾祖禹受到启迪,进一步提出了“地利变化无穷”和“争地必得其人”的思想,远远超越了原有的军事地理学说,使其成为军事地理领域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峰。
[责任编辑 陈文彬]
Gu Zuyu’ Inheriting and Surpassing on the Military Geography Thoughts ofTheArtofWarbySunTzu
YANSheng-guo
(College of Historical Culture, Henan Normal University, Xinxiang 453007, China)
Gu Zuyu had a high evaluation of Sun Tzu’s generalship and military geography thoughts inTheArtofWarbySunTzu, which had huge impact on his writingTheKeyNotesonGeographyinHistoricalReadings. He used positive words such as “wonderful” and “good” to praise Sun Tzu’s generalship, and inferred that Zhu Yuanzhang’s generalship came fromSunTzuandTheArtofWarbyWuQi. He commented on the geographical change according toTheArtofWar. TheKeyNotesonGeographyinHistoricalReadingshad absorbed the essence of Sun Tzu’s generalship and his military geographical ideas: it accepted the strategic and tactical thinking, followed the geographic terms ofSunTzu, inherited the geographical advantage thought, and further expanded the content ofSunTzuthrough an all-round and in-depth understanding of “restricted area.” Most importantly, inspired bySunTzu, Gu had put forward the ideas that “natural formation has countless changes” and “contending for the land needs appropriate people,” which surpassed the original thoughts ofSunTzuso that it became a new peak in the field of military geography.
Gu Zuyu;TheKeyNotesontheGeographyinHistoricalReadings; Sun Tzu;TheArtofWarbySunTzu; military geography
阎盛国,历史学博士,河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
⌾ 本文系河南省社科规划项目“中外人士题咏《孙子兵法》诗歌意象研究”(项目批准号:2016BLS010)、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一般项目“诗歌视野下的孙子与《孙子兵法》研究”(项目批准号:2017-ZZJH-248)、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明代《孙子兵法》传播与应用研究”(项目批准号:2013-ZD-061)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