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晓玉 刘宁 李晴晴
海南省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高峰研讨会纪要
韩晓玉 刘宁 李晴晴
海南省医师协会外科分会和海南省人民医院于2017年1月7日在海口市金色阳光酒店召开了“海南省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高峰研讨会”。
与会特邀专家有刘允怡院士、杨连粤教授、杨镇教授、吴志勇教授、朱继业教授、王捷教授、别平教授、周光文教授、马清涌教授等。加上省内、外与会代表共计300人。
在开幕式上,海南省医师协会会长、海南省人民医院院长李灼日教授致欢迎词,刘允怡院士代表特邀专家讲话,海南省医师协会外科分会会长吕云福教授讲述了此次研讨会的背景及研讨内容。
研讨内容有三:①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并发外周血细胞减少的原因;②脾功能亢进分级;③门静脉高压性巨脾切除的适应证。
围绕上述内容,先由特邀专家在大会上授课,刘允怡院士讲了“脾肿大脾功能亢进的分级、分类和分期”;吴志勇教授讲了“门静脉高压与脾肿大的关系”;王捷教授讲了“脾肿大与外周血细胞减少的关系”;韩晓玉副教授讲了“创伤性脾破裂切除术后外周血细胞变化”;杨连粤教授讲了“门静脉高压症的外科治疗——不是一个正在消失的技术”;杨镇教授讲了“门静脉高压性巨脾切除手术适应证的探讨”;朱继业教授讲了“肝移植时代门静脉高压症的治疗”;吕云福教授讲了“脾功能亢进分级雏议”。然后,利用半天的时间专门进行研讨。
香港的刘允怡院士说: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并发外周血细胞减少,在国际上很少有人研究,脾功能亢进分级也只有吕云福教授提出,你们有大量临床资料,可以在这方面领跑。吕云福教授通过大量临床资料研究,运用评分法,首次提出了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脾功能亢进分级和切脾指征。脾功能亢进分级:PLT>50×109/L,<100×109/L评1分,(30~50)×109/L评2分,<30×109/L评3分;RBC<3×1012/L评1分;WBC<2×109/L评1分。总分<2分为Ⅰ级(轻度)脾功能亢进,2~3分为Ⅱ级(中度)脾功能亢进,>3分为Ⅲ级(重度)脾功能亢进。轻度脾功能亢进应非手术治疗,重度脾功能亢进应行手术,中度脾功能亢进原则上行非手术治疗,无效时才考虑手术。关于巨脾切除术的问题,参考了杨镇教授讲课中提到的3条内容,提出了巨脾切除术的4条指征:①重度脾功能亢进;②单种血细胞显著减少之一者,即PLT≤25×109/L,WBC≤1×109/L,RBC≤1×1012/L;③巨大脾脏(位于脐水平以下或超过腹中线),影响生活质量;④并发消化道出血,非手术治疗(药物治疗、内窥镜止血、Tips)无效,需要手术止血时,可同时切除脾脏。专家和代表们进行了充分、认真的讨论,认为吕云福教授提出的脾功能亢进分级,脾切除指征符合临床实际,具有实用性和创新性,可在临床中应用。
最后,杨镇教授作大会总结,他认为此次会议从基础、临床实际出发,主题突出、内容丰富,研讨充分,发言非常热烈,代表们对吕云福教授提出的脾功能亢进分级标准,巨脾切除指征予以了肯定,是一次具有历史性意义的学术研讨会。
R657.3+4
D
10.3969/j.issn.1003-5591.2017.01.019
570311 海口,海南省人民医院普外科
韩晓玉,Email:15008974929@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