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者,感也”刍议

2017-04-04 03:47张立志许能贵
上海针灸杂志 2017年9期
关键词:针感配穴表里

张立志,许能贵

(广州中医药大学,广州 510405)

“针者,感也”刍议

张立志,许能贵

(广州中医药大学,广州 510405)

试从文字起源、“咸”卦含义及交相感应在针刺中的运用三个角度,探讨“鍼”的含义。笔者认为“针者,感也”,“针”的含义揭示了针灸取效的关键就是针感。在临床针刺治疗中,尤其应注意左右、上下、前后以及经脉间交相感应的运用,更利于提高针灸临床疗效。

针刺感应;针刺穴位;得气;配穴法;选穴

《灵枢·九针十二原》:“刺之而气不至,无问其数;刺之而气至,乃去之,勿复针……刺之要,气至而有效,效之信,若风之吹云,明乎若见苍天,刺之道毕矣。”强调了针灸“感应”在针灸治病中的作用。《周易·系辞下》:“《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而《彖传》:“止而说,男下女。是以亨,利贞,取女吉也。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观其所感,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解释了“针者,感也”的含义。笔者认为从“针”的含义里已经揭示了针灸取效的关键就是针感。笔者所说的“针感”与《刺法灸法学》[1]中提到针感有异。现代普遍认为的针感,是指针刺入病人体内,通过各种操作手法,使病人产生酸、麻、胀、沉重、电击或痛的感觉,古人称之为“得气”。因此笔者认为针刺操作时,尤其应注意左右、上下、前后以及经脉间交相感应的运用,从而提高临床疗效。

1 “鍼”与“感”关系

1.1 文字起源的角度

“针”字在《说文》[2]里作“鍼”。从文字起源的角度看,“咸”是古字,“感”“鍼”字都是后起字。古“咸”字包含了后起的“感”“鍼”等字的字义。由此可见,“咸”与“感”本就是一对古今字,“感”只是“咸”的古字上加意符而造的今字。

1.2 从“咸”卦角度探讨针感

《易经·大象》:“山上有泽,咸。”从卦意来看,“咸”卦兑上艮下,兑为泽,艮为山。山泽通气即代表针感,即针灸的得气。《荀子·大略》:“咸,感也,以高下下,以男下女,柔上而刚下。”咸的最初定义是代表一种味道,山上的湖中湖水的味道(内陆湖是咸水湖),咸味。我们之所以可以用舌头品味到咸的味道,是由于心的作用(舌为心之苗),而这种味道于我们人体而言是一种感觉,《易经》将这一种用心品味咸的过程称为“感”,即心与物结合的过程。笔者认为咸可代表针刺治疗疾病这一医疗活动,而从事这项活动的人即“巫咸”,针具则根据材料的不同可称为“鍼”或者“箴”[3]。

《说卦传》:“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错。数往者顺,知来者逆,是故《易》逆数也。”中医学有“痛则不通,通则不痛”之说,而“山泽通气”,能疏通身体内部的一切阻滞,使经络和肌肉组织畅通。“山”即为艮卦。在后天八卦中,艮卦代表人体凸出的部位,对应于胃,艮卦为止。“兑”为泽卦,对应于肺。艮卦与兑卦组成了“山泽通气”,可以将人体内部的各种闭塞打通,使经络畅通、气血畅通[4]。

2 交相感应在针刺中的运用

什么是交感?考其含义,《康熙字典》中认为:“交者,交加参错也。”《广韵》:“感者,动而触也。”融合交感二字,即含有吸引、接触、交通而起变化之义。即在针刺部位上,应包括左、右针刺的交相感应以及上下的感应;而在经脉上亦包含表里经以及同名经的感应。

2.1 左、右部位针刺的交相感应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明确提出:“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在治疗上,又提出“故善用针者,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以左治右,以右治左,以我知彼,以表知里,以观过与不及之理,见微得过,用之不殆”的治疗原则。根据经络气血左右相互贯通以及经络循行交叉的特点,取左侧的腧穴可以治疗右侧的病症,取右侧的腧穴可以治疗左侧的病症,左病治右,右病治左。具有平衡左右阴阳,调节气血运行的刺法在《内经》中称之为缪刺法和巨刺法。还有左、右部位同时取穴的阴刺以及“同步行针”针刺手法。阴刺:“凡刺有十二节……阴刺者,左右率刺之,以治寒厥,中寒厥,足踝后少阴也。”因寒厥为阴经病证,治疗以针刺阴经之穴为主,故曰阴刺。操作时当于发病之经左、右两侧穴位同时针刺。如治疗下肢厥冷症当取左右太溪穴刺之以扶阳抑阴。“双手进针,同步行气法”“同步行针”是吕景山主任医师受共振现象而启发形成的针刺手法。所谓“双手进针,同步行气法”是指左右两手各持1针,同时进针两穴,针刺得气后,两手同时施以相应的提插捻转等针刺手法,达到气至病所和补虚泻实的目的。吕主任常以左右两手持针同时捻转,以相同的频率行针,以增强针刺效应,捻转的频率一般是每分钟200次左右,行针的时间为3~5 min,其间也可休息5~10 min,再行针2~3 min[5]。笔者认为左、右部位的腧穴间交相感应是“以左治右,以右治左”、阴刺、“同步行针”针刺取穴的理论基础。

2.2 上、下部位取穴的交相感应

上下配穴法是将腰部以上腧穴和腰部以下腧穴配合应用的方法,其典型实例是八脉交会穴的配对应用[6]。例如《席弘赋》:“肚疼须是公孙妙,内关相应必然瘳。”这是古人经验总结出的约定俗成的配穴应用。另一方面,上、下部位取穴还可以只取四肢末端的取穴治疗头面、躯干部位的疾病,其突出的表现在根结、标本方面的运用。例如《肘后歌》:“头面之疾针至阴。”头面疾病针至阴穴,主要是足太阳膀胱经根于至阴,结于命门穴,通过针刺位于下部足小指末端的至阴穴来治疗上部头面疾病。同理位于上部的腧穴也可以治疗下肢的疾病,例如《肘后歌》:“腿脚有疾风府寻。”其他经脉的根结、标本部位以此类推。笔者认为上、下部腧穴的交相感应是针灸远端取穴治疗全身疾病的重要机理。

2.3 前、后部位的交相感应

前后配穴在《灵枢·官针》称之为“偶刺法”。其:“以手直心若背,直痛所,一刺前,一刺后,以治心下痹。”在配穴上为俞募配穴法,俞募穴正是五脏六腑之气输注于腰背部和结聚于胸腹部的腧穴[7-11]。俞穴分布于腰背部,属阳,在《灵枢·背腧》中,记载了五脏背俞穴的名称和位置,其位于足太阳膀胱经的第一侧线上[12]。募穴分布于胸腹部,属阴。二者均不以各自经脉循行的位置排列,而是据其脏腑所在的解剖位置上下依次排列,尤其是募穴与相应脏腑的位置更为接近,从而形成了俞穴-脏腑-募穴的前后对应关系[13]。《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载:“审其阴阳,以别柔刚,阳病治阴,阴病治阳……。”笔者认为前后阴阳间的交感互藏是俞募配穴法的前提。

2.4 表里经脉间的感应

十二经脉间互为表里,即手太阴肺经与手阳明大肠经相表里;足阳明胃经与足太阴脾经相表里;手少阴心经与手太阳小肠经相表里;足太阳膀胱经与足少阴肾经相表里;手厥阴心包络经与手少阳三焦经相表里;足少阳胆经与足厥阴肝经相表里,互为表里的经脉之间经气相通、相互感应。在针灸配穴上为原络配穴法,即本经的原穴与表里经的络穴相配,适用于表里经有病者,相表里脏腑经络同病,先病者为主,取本经原穴(主穴),后病者为客,取相表里经脉络穴(客穴)。络穴具有一穴治疗两条经脉脏腑疾病的作用,正如《针经指南》:“络穴正在两经中间……若刺络穴,表里皆治。”原络配穴法是由明代杨继洲的《针灸大成》首次提出。笔者认为表里经脉间的感应是原络配穴法广泛运用于全身脏腑疾病治疗的理论基础。

2.5 同名经脉的感应

同名经之间具有“同气相求”的感应,所谓“同名经”即手足太阴、手足厥阴、手足少阴、手足阳明,手足少阳以及手足太阳十二经脉的概括[9]。同名经配穴法是指在针灸配穴时,以同名经“同气相通”的理论为依据,以手足同名经腧穴相配的方法[14-19]。例如牙痛可取手阳明经的合谷穴配足阳明经的内庭穴;头痛取手太阳经的后溪穴配足太阳经的昆仑穴等。笔者认为手足、上下同名经间的相互感应是沟通人体脏腑经络上下之间紧密联系的重要纽带,也是手足同名经配穴法的理论基础。

3 总结

笔者认为“针者,感也”。一方面,从文字起源来看,古“咸”字包含了后起的“感”“鍼”等字的字义。另一方面,从“咸”卦角度来看,“咸”卦兑上艮下,兑为泽,艮为山。山泽通气即代表针感。主要包括针刺部位、经脉两方面的感应;在针灸配穴时,注意左右、上下、前后以及经脉间交相感应的运用,如原络配穴法、手足同名经取穴法,有利于提高临床疗效。

[1]王富春.刺法灸法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24-25.

[2]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2006:585-586.

[3]兰甲云,胡不群.论《周易》古经咸卦与古代巫医及针疗[J].周易研究,2014,27(3):55-60.

[4]傅梦媛.感以应万物——《咸卦》中的感应之道[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5,28(7):13-15.

[5]白小丁.吕景山老师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简介[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3(8):445-448.

[6]刘阳阳,郭义,王超.配穴方法刍议[J].新中医,2014,46(7):15-16.

[7]辛思源,杨志新,郭建恩,等.关于俞募配穴法干预方法的临床研究进展[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7,32(2):690-692.

[8]王朝辉,韩东岳,郄丽丽,等.合募配穴和俞募配穴协同效应的理论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14,25(7):1690-1692.

[9]王浩,申国明.俞募配穴协同效应及机制研究进展[J].中国针灸,2011,31(9):862-864.

[10]潘艳霞,刘志顺.俞募配穴的临床特点分析[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1,26(4):656-659.

[11]金末淑,陈思宇,徐杉,等.背俞穴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9,16(S1):106-107.

[12]刘红姣,彭剑虹,许学兵.俞募穴埋线治疗卵巢早衰疗效观察[J].中国针灸,2008,28(5):325-326.

[13]杨介宾.何谓同名经[J].四川中医,1984,3(3):17-18.

[14]史坚鸣.同名经配穴法在桡骨茎突腱鞘炎针灸治疗中的临床应用研究[J].四川中医,2013,32(7):67-68.

[15]陈峰,郁慧杰,石留皓,等.手足同名经配穴对危重症患者胃肠功能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4,32(2):297-299.

[16]许旭杰.“手足同名经相应配穴法”治验案浅析[J].浙江中医杂志,2012,47(8):591.

[17]沈永勤.浅论手足同名经上下相应交叉取穴法[J].陕西中医,2002,22(8):730-731.

[18]翟佳滨,吴晓锋,李鸿涛.针刺“同名经相应穴”治疗关节扭伤66例[J].中国针灸,2015,35(3):241-242.

[19]周炜,王居易.王居易同名经对穴理论及其临床应用[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5,27(7):109-111.

Discussion about the Acupuncture and Needling Sensations

ZHANG Li-zhi,XU Neng-gui.Guangzhou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Guangzhou510405,China

This article aimed to discuss the definition of the ancient characterZhen(needle) from three aspects: the origin of the character, the meaning of hexagramXian, and application of interaction in acupuncture. The writers hold thatZhenmeans feeling, and the definition ofZhenreveals that the key to achieving acupuncture efficacy is needling sensation. In clinic, when practicing acupuncture, the writers should especially pay attention to the use of interactions between the left and the right, the upper and the lower, the anterior and the posterior, and intersections among meridians,which will benefit the enhancement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acupuncture-moxibustion therapy.

Acupuncture sensation; Acupuncture points;De Qi; Points combination; Points selection

R245-0

A

2017-04-21

10.13460/j.issn.1005-0957.2017.09.1130

1005-0957(2017)09-1130-0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81230088);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351040701000001)

张立志(1991—),男,2015级硕士生,Email:1747567859@qq.com

许能贵(1964—),男,教授,博士生导师,Email:ngxu8018@gzhtcm.edu.cn

猜你喜欢
针感配穴表里
针感量表的研究现状及新量表的设计思路
《针灸大成》歌赋之对穴配伍规律研究❋
山河“表里”——潼关,岂止是一个地理的“关”
《针灸大成》中合谷穴的主治、配穴规律研究
《灵枢?官针》篇刺法中的取穴配穴法浅析
针感及其物质基础相关研究进展
视觉针感量表在脑卒中手痉挛状态治疗中的应用※
新型安慰针产生“安慰针感”的随机对照试验*
对北洋政府新闻出版立法表里二重性的分析
杨金斗松筋点动配穴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