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痛针感的作用

2014-04-15 09:52张爱军陈峰
江苏中医药 2014年2期
关键词:少商针感咽痛

张爱军 陈峰

(嘉兴市第一医院,浙江嘉兴 314000)

指导:盛燮荪

浅析痛针感的作用

张爱军 陈峰

(嘉兴市第一医院,浙江嘉兴 314000)

指导:盛燮荪

痛针感作为针感之一,其内涵丰富,包括针刺四肢末端、掌心、颜面等部位穴位产生的刺痛,以及深刺四肢背腰肌肉丰厚处穴位产生的酸痛、胀痛等复合针感,前者多适用于急性病症,后者多适用于各种虚、实证。痛针感的引发尚需掌握因病情虚实、因病而施,以期达到较好的临床疗效。

疼痛 针感 中医学术发掘

在临床上,针刺四肢末端穴位多产生刺痛感,而针刺阳陵泉、承山等至一定深度多产生胀痛感、酸痛感,这些都不失为一种较佳的针感。笔者研习文献并结合临床实践,拟从以下方面浅析针刺过程中痛针感的作用。

1 前人对针感的认识中并不排除痛针感

古时虽无针感之名,但相关之实早已存在,如清代江上外史《针灸内篇》中指出:“凡针入穴,宜渐次从容而进,至病者知酸、知麻、知痛,或似酸、似麻、似痛之不可忍者即止。”意指酸、麻、痛为针刺“入穴”达到了一定深度产生的针感。明杨继洲有语云:“凡刺浅深,惊针则止。”“惊针”之中必定包括痛感。针感是直至现代的针灸临床与文献中才广为使用的术语,指机体接受针刺时的感应、感觉,为针刺入人体腧穴后患者所产生的酸、麻、胀、重、痛、蚁走感和触电感等感觉,以及施术者手下的沉紧感[1]。可见,前人并不排除痛针感为针感之一。

2 针刺过程中痛针感的作用

在临床实践中,痛针感包括2种。第一种即针刺穴位位于四肢末端、掌心、颜面等处,因针刺血管或痛觉神经末梢,故必然出现刺痛感。这种刺痛感对咽痛、休克、虚脱和昏迷等疾病有效,如鼻衄取少商,咯血取鱼际,血崩取隐白、大敦,休克、虚脱取人中、素髎穴等。该类穴位多浅刺或点刺出血即可,因皮肤肌肉组织浅表,手法宜轻巧。第二种即针刺四肢背腰肌肉丰厚处如足三里、阳陵泉、曲池等穴,该类穴位必须针至一定深度,令患者出现难受、弥散而不易精确定位、有后遗感的钝痛,即为具有深痛特征的深痛觉反应。该痛觉常与胀感或酸感伴随出现,因而又称胀痛、酸痛[2]。酸痛、胀痛属于复合针感,酸痛感似一种酸软无力的钝痛,可向四周扩散,此种针感较常见;胀痛感指肢体有被紧束的感觉,可向四周或沿经扩散,此种针感最为常见[3]。这类腧穴多深刺以治疗各种虚、实证,对实证则见效更快,如呕吐、急性腰扭伤、肩关节痛等,因深刺恰合《针灸甲乙经·卷之五》所说“刺诸痛者,深刺之。诸痛者,其脉皆实”及“久病者,邪气入深,刺此病者,深内而久留之……”。深刺产生包括酸痛感、胀痛感在内的强针感以泻邪气、补正气,达到“移疼止痛”与“邪去正安”之效。如治急性腰扭伤者,针刺昆仑穴至一定深度则产生较强烈的酸痛感;治感冒针刺入外关较深则出现难忍的胀痛感,均较一般针感效佳。

3 痛针感之度

至于痛针感强弱程度的衡量,以患者的主观感觉为标准,即患者有痛针感,且完全能够忍受这一刺激量,定为轻度痛针感;如患者感到痛感十分强烈且忍无可忍,定为强痛针感;在轻、强痛感之间定为中等痛针感。石学敏开创的“醒脑开窍针法”应属于强痛针感治疗,如委中提插泻法,以下肢疼痛不可忍,抽动3次为度。临床也有超强针感出现,能引起患者机体强烈反应,如针刺过程中的晕针现象,即是超强针感的反应[4]。笔者曾治疗一数日感冒未愈咽痛者,针患者双侧合谷穴产生强烈酸痛感而引发晕针,起针后,咽痛若失,第二日复诊告知昨日即愈,可见晕针确属超强针感。临床证实强烈痛针感对实证及昏迷患者疗效迅捷,如抢救昏迷等患者,必须使其产生强痛针感,以达醒神回苏之效。

4 引发痛针感之要领

(1)除针刺人中、十宣等抢救外,痛针感适用于急性病症、各种虚、实证,对肌肉丰厚处腧穴,应深刺根据病情虚实予以适度补泻;(2)痛针感仅适用于体针,对于腹针、头皮针、腕踝针、皮下埋针等微针疗法,均不强调痛针感在内的各种针感;(3)痛针感需根据病情虚实不同而适度引发,以实证“若有所失”,虚证“若有所得”且患者能耐受为度;(4)痛针感需因人而异,如气血旺盛、体质壮实者,痛针感宜强;气血虚弱、久病年迈者,不追求痛针感;对于婴儿及一些感觉障碍者(如面瘫早期)不求痛针感,以指下得气为度;(5)痛针感属于针感之一,临床不可刻意追求酸痛、胀痛等痛针感,应顺其自然,以患者感受与医者指下感觉相互印证为佳。

5 病案举例

病案1.何某,女,50岁。2012年6月12日初诊。

颈部酸痛僵硬不适2月,3天前劳累后加重。伴头痛,寐艰,烦躁易怒。曾服用消炎痛、美洛昔康等药,症状未见明显好转。刻诊:颈部转侧受限,颈部肌肉僵硬,颈椎C2~C6椎间隙及双侧椎旁压痛,以右侧C2明显,压顶试验(-),上肢牵拉试验(-)。X线检查显示颈椎生理曲度变直,C3~C4、C5~C6椎间隙变窄,C3~C6各椎体均有不同程度骨质增生。舌苔薄黄,脉细。西医诊断为颈椎病,中医诊为骨痹,辨为颈型颈椎病。患者取俯伏坐位,取穴:C2~C6夹脊穴,完骨,风池,以0.30mm×40mm毫针,颈夹脊朝脊柱方向约75°刺入1.0寸,完骨斜刺0.5寸,风池向鼻尖斜刺1.0寸,进针至所述深度,得气后均行重提轻插之泻法操作。留针30min,隔日治疗1次,连续治疗5次,患者诉颈部酸痛僵硬感稍减。再次治疗时,针刺颈夹脊1.0寸,行重提轻插之泻法操作,以患者觉疼痛剧烈至难以忍受为度,余穴操作不变。起针后,当即觉颈部酸痛僵硬感顿减。依法连续治疗8次而愈。随访3月未复发。

按:该患者针刺均达“针至病所”之要求,然前法不效,其因在于针刺补泻之度未及,正如《针灸易学》所云:“不知难不在穴,在手法耳。”《神灸经论》又云:“用针之要,先重手法,手法不调,不可以言针灸。”证实强痛针感对此类病位明确之疾患效佳。

病案2.孙某,女,43岁。2012年5月5日初诊。

咽痒咽痛3天,诊断为急性咽喉炎,曾口服头孢他定无效。治宜宣肺解表,利咽止痛。患者取坐位,医者以拇指用力来回揉搓一侧少商穴及周围皮肤,使局部皮肤充血,消毒后,以直径0.45mm毫针快速点刺少商出血,深度3mm左右,挤出3滴血,以棉球按压片刻。同法针刺另一侧少商穴。刺毕,患者诉咽痒咽痛明显减轻,第2天续按前法操作而愈。

按:咽喉肿痛属中医学“风热喉痹”、“风热乳蛾”范畴,咽喉为肺胃所属,风热邪毒循口鼻入侵肺系,咽喉首当其冲,邪毒搏结于咽喉,以致脉络受阻,咽喉红肿胀痛。本法宗《儒门事亲·卷十》“诸气贲郁,皆属于肺金……可刺少商。”即选用井穴放血,以泻五脏经脉之邪气,本案取少商穴刺血可清泻肺经之邪热,利咽止痛。该类穴位位于四肢末端,刺之必有刺痛感,操作手法宜轻巧快速,中病即止。

6 结语

痛针感作为针感之一,其内涵丰富,包括针刺四肢末端、掌心、颜面等部位穴位产生的刺痛,以及深刺四肢背腰肌肉丰厚处穴位产生的酸痛、胀痛等复合针感,前者多适用于急性病症,后者多适用于各种虚、实证。痛针感的引发尚需掌握因病情虚实、因病而施,以期达到较好的临床疗效。

[1]李忠仁.实验针灸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88

[2]董泉声,汪雪倩,张荣棠,等.从手针感与感觉机能的关系探讨手针感的穴位物质基础.四川中医,2007,25(1):92

[3]甘健行.针感的临床体会.中国针灸,2001,21(4):227

[4]屠佑生.浅谈针感.安徽中医临床杂志,2003,15(5):365

编辑:华由王沁凯

R245

A

1672-397X(2014)02-0068-02

张爱军(1977-),男,硕士,主治中医师,针灸推拿学专业。zhangaijun77@126.com

2013-09-26

猜你喜欢
少商针感咽痛
浅谈经方半夏汤论治寒湿咽痛*
针感量表的研究现状及新量表的设计思路
嗓子不适 揉揉大拇指
耳尖、少商放血对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疗效及症状体征影响
针感及其物质基础相关研究进展
针刺少商、光明穴治疗眼痛
视觉针感量表在脑卒中手痉挛状态治疗中的应用※
流感和感冒是一回事吗
醋和酱油能治咽痛
明月千里,未随君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