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云锋,胡雨华,宋秀娟
(1.陕西中医药大学2014级硕士研究生,陕西 咸阳 712046;2.宁夏银川市中医医院,宁夏 银川 750000)
针灸治疗失眠概况
任云锋1,胡雨华2,宋秀娟2
(1.陕西中医药大学2014级硕士研究生,陕西 咸阳 712046;2.宁夏银川市中医医院,宁夏 银川 750000)
失眠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缩短、深度不足,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或醒后不能再寐,重者则彻夜不寐,常伴有头晕、头痛、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乏力、焦虑不安等症状。针刺疗法治疗失眠效果良好,综述如下。
1.1 营卫不和
《灵枢·口问》谓:“卫气昼日行于阳,夜半则行于阴,阴者主夜,夜者卧……阳气尽,阴气盛,则目瞑;阴气尽而阳气盛,则寤矣。”《灵枢·大惑论》进一步提到“卫气不得入于阴,常留于阳,留于阳则阳气满,阳气满则阳蹻脉盛;不得入于阴,则阴气虚故目不瞑矣。”营卫运行失和,则人之节律性寤寐丧失。王国建[1]运用营卫出入理论取睛明、涌泉、肾俞、心俞、肺俞、肝俞、脾俞,针灸治疗失眠症30例,总有效率86.7%。
跷脉与卫气运行相关,阳跷行于阳,主活动和清醒状态;阴跷行于阴,主安静和睡眠状态,阴阳跷脉均入脑,在脑的参与配合下,主司眼睑开合而调节睡眠。照海通于阴跷脉,申脉通于阳跷脉。王莉等[2]针刺申脉、照海为主穴治疗失眠症63例,操作时补照海、泻申脉,并随证加减配穴。总有效率87.30%,而常规针刺组77.7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督脉与手足三阳经相交,可疏通百脉,运行气血;任脉与手足三阴经相聚,有益精填髓、补血养血之功,二者阴阳相济,调和营阴卫阳,从而治疗失眠。夏筱方[3]用调理任督针刺法治疗阴虚火旺型失眠症42例,取穴以任、督二脉为主。总有效率95.2%,药物组67.5%。两组治疗后PSQI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1.2 脏腑功能失调
失眠的病位主要在心、脑,与肝、胆、脾、胃、肾等脏腑关系密切。《素问·六节脏象论》曰:“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神得守则寐,失守则不寐。”《类经》云:“心者,君主之官,神明藏焉。故主明则下安,主不明,则十二官危矣。”失眠的辨证分型中心肝火旺、心胆气虚、心脾两虚、心肾不交等都是临床比较常见的证型,由此可见失眠与心的关系之密切,故临床上治疗失眠多从心论治。
1.2.1 从心论治
肝火扰心。吴家满等[4]针刺肝、心穴位治疗失眠取得良好效果,总有效率93. 6%,且副作用小。
心胆气虚。《内经》中言“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心主神明,精神、情志、睡眠等活动总统于心;“胆者,中正之官”,胆主决断,“凡十一脏,取决于胆也”,主升发之气;心胆与情志的调畅、正常睡眠的维持密切相关,心胆失调则情志的条达、睡眠的正常不能维持。王娜等[5]采用传统体针加血管舒缩区从调理心胆等入手针刺治疗失眠,穴取双侧血管舒缩区、神门、内关、百会、安眠、心俞、胆俞、丘墟。总有效率93.33%。
心脾两虚。于雪婷[6]治疗68例心脾两虚型失眠,主穴取百会、神门、三阴交、安眠,配穴取心俞、脾俞、内关、四神聪、足三里,并每晚临睡前用艾条于百会穴上悬灸10~15 min。总有效率88.23%。
心肾不交。丁艳等[7]采用原络配穴针刺治疗50例心肾不交型失眠症,取双侧神门、支正、太溪、飞扬。总有效率92.0%。
1.2.2 脑神失调
《医宗金鉴》指出:“头为诸阳之会,位居之高,内涵脑髓,脑为元神之府,以统全体。”《本草纲目·辛夷条》载“脑为元神之府”,即人的精神、意识、情感、思维、记忆等活动均为脑所支配,心神受制于脑。失眠乃脑的兴奋与抑制平衡失调的结果,治疗失眠必须调整脑的功能。韦良玉等[8]从调理脑神方面入手,运用健脑安神引火归元针灸法治疗失眠,穴取四神聪、安眠(双侧)、印堂、涌泉(双侧)。总有效率95.0%。
1.2.3 脾胃不和
《素问·逆调论篇》曰: “胃不和则卧不安”。脾胃调和,升降有序,是阴阳平衡的基础。而脾胃不和,升降失调,除可出现脾胃病病症外,亦可因阴阳失去调和而引发失眠。故脾胃病症往往与失眠相伴而生。贾希瑞等[9]治疗顽固性失眠67例,常规针灸取穴印堂、百会、四神聪、神庭、神门、太溪、申脉、照海。调理脾胃取穴加用调理脾胃穴位上脘、中脘、下脘、天枢、内关、足三里、三阴交。总有效率88. 06%。
吴月[10]原发性失眠91例用艾条灸T5至L2双侧夹脊穴治疗,总有效率97.80%。改善失眠睡眠质量,缩短入睡时间,提高睡眠效率作用与舒乐安定治疗无明显差异,而缩短入睡时间、改善日间功能紊乱、调整抑郁情绪障碍疗效优于舒乐安定治疗(P<0.05)。
孟凡颖[11]电针印堂、神庭穴并配安眠、神门、内关、足三里、三阴交治疗失眠,治愈率62.50%,总有效率96.90%。
黄琳娜等[12]采用陕西头皮针伏像头、伏脏上焦、思维、信号、记忆等穴治疗失眠症30例,总有效率96.7%,药物对照组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王晓琼[13]用耳针治疗失眠63例,用磁珠贴压耳穴,主穴取神门、肾、交感、皮质下、脑、心,加辨证配穴。总有效率92. 06%。
李黄彤等[14]用薄氏腹针治疗慢性失眠症62例,取中脘、上脘、气海、关元、滑肉门、外陵,并辨证配穴。总有效率96.77%,痊愈率24.19%。
罗仁浩等[15]采用针刺“鬼穴”加电针治疗失眠50例,取隐白、大陵、劳宫、申脉、间使、上星、曲池。总有效率94.0%,常规针刺对照组80.0%。
赵燃[16]用针灸配合艾灸及拔罐治疗失眠36例,总有效率94.44%。
失眠病机总属阴阳不和、脏腑失调。针灸治疗失眠的机理在于平衡阴阳、调理脏腑、改善睡眠,使机体重回阴平阳秘的状态。针灸治疗失眠的优点是辨证施治,整体调节,在治疗失眠的同时也兼顾伴随症状,且远期疗效明显。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针刺治疗失眠机理研究相对缺乏;样本量过小,缺乏严格的操作规范和质量控制;取穴各异,治疗方法较多较杂,见解不一,不易于重复验证和总结规律;有些研究没有采用随机对照法,缺乏可比性;缺乏统一的辨证、治疗标准和疗效评定标准;缺乏远期研究。因此,今后应制定出规范化的临床研究设计方案,把研究的重点转移到对针刺治疗失眠的机制上来;在分析、总结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其中共性的、规律性的部分形成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案;结合针灸治疗操作常规,对治疗方案的施术部位、操作具体过程、详细参数(如幅度、力度、时间等)进行规范;统一失眠的分型、诊断和疗效评价标准;扩大样本量,进行长期随访;传统针灸的一些治疗方法应进一步推广,如杵针、灸法治疗失眠,无疼痛且治疗效果较好应当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1] 王国建.针灸治疗失眠30例临床观察[J].吉林中医药,2011,31(5):438-439.
[2] 王莉,杨洁.针刺申脉照海为主治疗失眠症疗效观察[J].四川中医,2011,29(7):125-126.
[3] 夏筱方.调理任督针刺法治疗阴虚火旺型失眠症临床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2,31(12):869-870.
[4] 吴家满,卓缘圆,钟宇玲,等.从肝心论治失眠的针刺临床研究[J].光明中医,2014,29(5):1017-1018.
[5] 王娜,杨帆.针刺血管舒缩区治疗心胆气虚型失眠症临床观察[J].新中医,2014,46(6):194-195.
[6] 于雪婷.针灸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68例疗效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2,21(17):93.
[7] 丁艳,马睿杰.原络配穴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症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5,34(5):415-417.[8] 韦良玉,徐艳青,赵利华,等.“健脑安神引火归元”针灸法治疗慢性失眠的临床观察[ J].广西中医药,2014,6 (3):40-41.
[9] 贾希瑞,刘洋.调理脾胃针刺法治疗顽固性失眠疗效观察[J].山西中医,2013,29(5):31-36.
[10] 吴月.艾灸夹脊穴治疗失眠的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 12(24):72-73.
[11] 孟凡颖.电针治疗中、重度失眠62例临床分析[J].中医药导报,2011,2(4):88-91.
[12] 黄琳娜,安军明,董虹凌,等.头针治疗原发性失眠症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1,30 (9):596-597.
[13] 王晓琼.耳针治疗失眠63例[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1,32(5):50.
[14] 李黄彤,黄泳,陈麟.薄氏腹针治疗慢性失眠症62例疗效观察[J].河北中医,2010,32(4):558-559.
[15] 罗仁浩,姚国新.电针“鬼穴”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研究[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2,3(6):9-11.
[16] 赵燃.针灸配合艾灸及拔罐治疗失眠36例[J].中国疗养医学,2012,21(5):439.
R246.162.3
A
1004-2814(2017)02-0207-03
2016-09-26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中医药重点学科中医康复学建设项目;国家“十二五”重点专科康复科建设项目(ZJ3001KF060);宁夏回族自治区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5BY104)。
胡雨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