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露娜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识字教学的任务明显落在了低年级,可是,一年级新生入学后,对枯燥的识字教学缺乏兴趣,学得不扎实,错字、别字出现频率较高,回生现象严重。究其原因在于幼儿识字教学与小学识字教学存在较大的差异,学生无法较快地适应识字学习。如何顺应幼儿识字教学,与小学教学自然衔接,使小学识字教学扎实、有效地开展,是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
幼儿识字与小学识字两者的教学差异,导致一年级新生无法跟上识字教学的节奏。教师只有认清这些差异,才能明确教学方向,为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的转变导向。
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课标明确提出了各个学段的识字目标,将识字清晰地划分为两类:只认不写,即读准音、认清形、辨析义;会认会写,在“只认不写”的基础上学会书写、默写。每个学生都需在学习中按一定的进程达到统一要求,学生的识字学习有一定的强制性和压力。幼儿识字则截然不同,只是生活游戏的一部分,没有依托的教材,没有任何目标、要求,同年龄的孩子没有统一的评价标准。幼儿在识字教学中能识多少字,具备怎样的识字能力并不重要,培养幼儿识字阅读的兴趣才是目标。可以说幼儿识字无任务意识,识字呈自然状态。
小学生识字依托统一教材,在教师引导下有序进行。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学习能力,安排教学进度,选择教学方法。一般情况下,先学拼音,以拼音为拐杖帮助识字,集中识字与随文分散识字相结合,逐步达到“四会”要求。小学识字活动通常在课堂教学中进行,课外识字只是作为补充或延伸。相比之下,幼儿识字则显得随意、自由。教师可从幼儿的兴趣出发,自主选择识字内容,主要以游戏的方式展开教学,注重无意识字。幼儿识字提倡在生活环境中进行,潜移默化,水到渠成。
面对这些差异,在一年级识字教学中,教师应立足教材,适度调整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关注识字教学的趣味性、形象性,逐步引导学生从无意识字向有意识字转变,实现幼小顺利衔接。
“零起点”教学已成为了人们的共识,很多人认为从零开始就意味着把一年级新生当成一张“白纸”,这显然不符合实际情况。幼儿识字虽然没有统一的规划,但孩子或多或少已有了一定数量的积累。因此,在实际教学中“零起点”应该诠释为学生原有的起点。学生的起点不同,要让他们都投入到识字学习中学有所获,识字教学内容就应依托教材作出相应的调整。
字理,是指汉字自身的构字依据和组成规律。一个汉字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无论幼儿识多少字,“字理”对他们来说都是陌生的。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教材对这些内容就有所涉及。《口耳目》一课中,以图文相配的形式简单地展示了象形文字的演变过程,学生学得兴趣盎然。在教学中,教师可依据汉字的构字理据进行识字教学,让汉字以全新的面孔出现在学生面前,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让学生形象深刻地识记汉字。如《d t n l》中“马”字的教学可以设计为:
(1)看图读音:图上有谁?
谁来跟它们打声招呼?
(2)简析字形:
古人根据马的样子造出了“马”字,这个甲骨文字跟我们见到的马哪里比较像?
出示“马”字的演变过程:
最早人们就是用一幅图表示“马”,后来为了书写的方便,将马字变得越来越简单,最后就成了我们现在学的“马”字。
汉字因其特有的构字方式,相似的事物往往用相同的偏旁记录、表示,在比较中选同拼异,由此及彼创造新字。教学时可以利用汉字这一特点,对同一偏旁的字归类识记,从而增加学生的识字量。如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操场上》“打、拔、拍”的教学设计:
(1)看图读音:同学们在操场上干什么?
(2)简析字形:“打、拔、拍”这三个字有什么相同的地方?猜一猜,它们为什么都是提手旁?(做这些动作都需用上手)
(3)类推带有提手旁的生字:你还知道哪些字也是提手旁的?(抬头的“抬”,找朋友的“找”,报纸的“报”……)
字理的渗透、生字的归类拓展是对识字教学内容的补充。在教学中,教师既加深了学生对字义的理解,又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识字的需求,有利于达成“下要保底,上不封顶”的教学目标。
儿童学习以形象思维、无意注意为主,因此低年级识字教学方式应凸显形象化、趣味性,符合儿童认知特点,与幼儿识字教学自然承接。
游戏是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也是幼儿识字的主要方式。在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教师适度引入游戏,更易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提高识字效率。
【教学片段一】人教版一年级上册《四季》中认读“叶、对、说、秋、雪、就”等
(1)随文读字:同桌互读课文,读准生字字音。
(2)交流反馈:你教同桌读了哪些字?
(3)拼字游戏:偏旁和它的朋友都藏在信封里,同桌合作给它们找朋友,拼出的生字宝宝放在课桌上。
(4)交流反馈:你找到了哪些生字宝宝?
如:叶,荷叶;肚,大肚子……
图文结合是一种常用的识字方法,配图不但可以让学生从字理角度更好地析形识义,也是学生直观、形象理解生字词义的重要方式。如人教版一年级上册《阳光》一文中出现的“锦缎”一词,虽然无须识记,但是对学生的理解形成了障碍。教师适时出示了相关图片,问题就迎刃而解。
(1)理解文义。
出示“锦缎”图片:“小河就像长长的锦缎”,这就是锦缎。
出示“阳光下的河面”图片:大家看“河面闪着阳光,小河就像长长的锦缎了”。
(2)深化拓展。
出示“晚霞”图片:布满晚霞的天空就像———
出示“花园”图片:鲜花盛开的花园就像——
识字是为阅读作铺垫,同时阅读又为识字打开了一扇窗。儿童好奇心强,新奇、有趣的新闻和故事容易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新生入学后,教师可每天安排十分钟的读报时间,选择一些趣味性较强的新闻或故事讲给学生听。一段时间后,教师可逐步放手,让学生挑选简单的新闻或故事讲给大家听。这一举措促使学生投入到阅读中来,激发了他们的识字热情,无形中增加了他们的识字量。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也可以引入绘本教学,在绘本阅读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表达能力,拓展学生的识字量。
在生活中,学生随时随地可以接触汉字,可以说汉字的学习资源无处不在。在日常生活中,教师也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识字,不仅能够让学生巩固课内识字,还能增加学生的识字量。教学了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自选商场》之后,教师顺势引导学生放学后跟着父母去一趟超市,认一认货物的标签。平时,教师可联合家长,让学生认认路牌,读读街道两边的店名……久而久之,学生就自然养成了在生活中随处识字的习惯,教师、家长的有意引导为学生创设了无意识字的途径。
识字教学没有固定模式,任何一种识字方法也不是孤立的,教师可采用多种识字方式展开教学。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低年级学生的特点,关注幼小差异,立足起点,顺势而导,使幼小衔接自然、顺畅,以求达成识字教学的高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