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克辉
(湖南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衡阳 42100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职业教育发展迅猛,职业教育是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并实现劳动就业的重要途径。当今社会的发展促使用人单位在注重个人职业道德品质的同时更加注重人才是否具备实践与创新能力,但是现阶段我国的职业院校中对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存在着严重不足的现象,造成了职校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严重缺失。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对职业人才的需求,要充分认识到职业院校中对学生进行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意义,积极通过各项有效策略来提升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使职校学生适应社会需求,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
(1)职业教育在培养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方面硬件和软件的缺失。现阶段在大多数职业院校中没有专业负责培养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的专职教师,并且在职业院校中涉及到的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的课程和书籍也十分匮乏。在课程设置方面,实验课程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并激发创新意识的主要阵地,但是现阶段很多职业院校的相关理论和实验课程并未设置针对于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相关内容,并缺乏相应的奖励机制和考核机制。课堂上能够留给学生自主学习和设计的内容少之又少,导致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严重缺失。
(2)应试教育忽视了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应试教育是目前我国教育中考核学生学习能力与水平的主要方式,贯穿于学生整个的学习过程。较为系统和枯燥的应试教育形式导致了学生在面临每一次考试的过程中沉溺于题海之中,学生疲于识记一些相关的知识内容,习惯性的寻找前人的学习经验,来应付和适应考试。个人创造发明的兴趣受到严重的抑制,从而造成了实践与创新能力从小的缺失,给职业教育中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3)职业院校对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的不重视。职业院校注重的是对学生进行职业理论以及职业技能的培养,在职业技能培养过程中经验的传承以及理论意识的传授是重点教学内容。针对于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的相关教学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同时,校园文化中也并未涉及到相关的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的内容,从而造成了职业院校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不足的现状,阻碍了学生发展。
(1)在理论基础课程教学中引入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的内容。在职业院校的教学中,理论基础课程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理论基础课程通常是将某一类具有共同特征的教学内容集中在一个单元里进行教学,通过对基础知识的巩固和升华来达到触类旁通的目的。在理论基础课程中引入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的相关内容能够有效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意识。在进行课程教授的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实践和创新意识的启发,使学生明白生活中处处都有创新创造的机会,而实践就是实现创新的有效手段。在充分掌握了理论基础知识的前提下有助于学生养成实践与创新能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2)改革专业课程教学,锻炼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专业课程的教学是职业院校教学的重点内容。专业课程学习的好与坏直接影响着职业院校学生未来的就业和发展。因此,专业课程的学习是每一位职业院校学生都非常重视的课程。充分认识到专业课程在学生职业素养养成过程中的重要意义并通过改革专业课程教学设置将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的相关内容融入到专业课程教学中。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充分锻炼自己的实践和创新能力,最终达到提升自己的目的。
(3)增加实训课程安排促进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养成。在职业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是教学的最终目标。实训课程是通过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来实现对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因此,在对学生进行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要充分重视实训课程的重要作用。课堂上要有意识的锻炼学生动手能力,而过程使学生实现专业技能和经验的积累,从而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继而刺激学生创新意识的养成。不仅如此,职业院校要注重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来积极构建学生的实训基地,使学生能够有机会参与到企业中来,锻炼和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实现自己综合素质的不断提升。
综上所述,面对现阶段职业院校教育中对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教育缺失的现状,介于就业形势对实践与创新能力的需求,改善职业院校实践与创新能力教育现状志在必行。对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学生职业技能的提升,对于学生的个人发展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通过有效教学策略的应用实现职业院校中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现状的改善,有助于培养职业院校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