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奕宇
(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陕西 西安 710300)
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担负着培养数以亿计高素质劳动者的重要任务,是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中等职业学校培养符合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
受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等因素的影响,传统的机械制图教学存在多种不足之处,教学效果较差,且其主要表现于以下4个方面。①教学活动较为单一且枯燥,传统的机械制图教学中,教师属于教学主体,习惯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法,以致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整个课堂处于被动学习模式,无法调动课堂学习气氛,且学生投入力度不足,学习成绩较差;②黑板绘图耗时费力,在未采用信息技术前,机械制图教师主要利用黑板绘图的方式授课,课堂上教师需要绘制大量的图片,不但耗费了大量时间且无法满足实际教学需求,占用了大量的教学资源;③教学模型无法满足要求,在机械制图教学过程中,各种模型虽然可以直观演示教学过程,但由于图形变化较大,需要学生拓展想象力,教学模型无法满足教学需求;④无法有效突破教学难点,机械制图教学期间需要深入分析几何形体结构,并分析机件的表达方式。但在实际教学期间,教师无法找到有效的教学手段,在组合视图分析期间一般采用手绘轴测图的方式显示形体形状,教学速度较慢,且直观性较差。比如,教学中的相交剖切面剖视图便属于难以突破的教学重点。
在机械制图教学中采用信息化技术的根本在于充分发挥计算机绘图作用,突破传统制图的局限性,创新教学模式,以下便由计算机绘图、多媒体制图以及VR技术虚拟制图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
(1)利用计算机绘图。机械制图课程中应用信息技术的关键环节便是利用计算机绘图,打破以往传统绘图的局限性。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绘图成为机械制图教学中的必要工具,且其在工程设计中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利用计算机绘图技术可以有效突破传统机械制图的局限性,对此,在机械制图教学期间,教师应增大计算机绘图软件的教学比例,全面提升学生使用计算机制图的能力,在简化计算机制图软件功能的技术上打破传统绘图的局限性。比如,教师可以利用Auto CAD软件绘制各种类型的图案,使学生在形象的电子模拟过程中充分了解实际形体,建立空间概念,进一步拓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除此之外,在实际学习过程中,教师也应引导学生学会计算机制图技能,提升其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2)利用多媒体制图。多媒体教学可以增强学生对重点绘图内容的理解程度,尤其教师在为学生展示大型模具时,很难全面展示。而在教学期间引入多媒体技术,可以帮助学生拆卸组装模型,使其清晰地观看各个零件的三位立体图案,增强学生的记忆能力。由此看出,在机械制图教学期间采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建立更加真实的空间立体图形,并随意放大、旋转机械模型,增强了教学的真实感,为学生构建了更加合理的机械映像。比如教学期间可以借助Maslercam或UG等软件的三维建模功能讲解三维视图,在屏幕上为学生展示不同方位的立体图形,使学生由不同方位多角度观摩思考,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又比如教师可以利用Solid works软件生动形象的展示液压传动开关中的各种液压阀,清晰表现液体的流动过程,加深学生对机械知识的理解与记忆。
(3)利用VR虚拟技术制图。VR属于比较先进的虚拟技术,在机械制图教学期间可以真实虚拟机械制图的全过程,构件机械模型的三维立体图案,并利用传感器装置,确保学生在虚拟环境中完成拆卸、组装与旋转等流程,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学习机械模型的整体结构,在激发学生想象力与创新力的基础上增强其机械制图能力。同时,利用三维立体的虚拟现实环境,还可以使每位学生都可以设身处地的感受机械制图的要领,增强了实际制图的体验。除此之外,在机械制图教学期间采用VR技术进行虚拟制图,还可以优化教学流程,增强了学习课程的系统性与完整性。
在机械制图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具备十分重要的作用,将多媒体、计算机以及VR技术应用至教学过程中,可以进一步完善机械制图的教学过程,提升学生机械制图的水平与能力,促进了机械制图教学的规范化。且当前信息技术在机械制图课程中的应用依然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对此,高职院校必须与时俱进,充分结合机械制图教学与信息技术,确保机械制图教学不断创新。
[1]刘永强,马彬彬.网络技术在“机械制图”信息化教学中的应用[J].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2).
[2]艾美红,孙援援.信息技术在中职机械专业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资讯,20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