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现岗
(山东省济宁市金桥煤矿,山东 济宁 272200)
随着时代的发展、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中国的煤炭工业逐渐由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系统综合型产业转化。对于煤矿安全管理问题也得到了社会和政府的重视。加强安全管理措施,合理排除煤矿企业自身机电设备与工作人员之间可能存在的隐患问题是十分重要的。
有关煤矿运输管理安全的影响因素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人为因素和客观因素,人为因素主要包含特种作业人员由于疏忽安全问题的违规操作,客观因素是有关井下作业地质条件、湿度、空间制约及空气环境的影响。
无论影响安全的是人为因素还是客观因素,由一个技术性的微小差错逐步转变为大的威胁安全生产的重大事故的可能性都是存在的,如果没能得到及时关注,往往会出现不可估量的后果,所以为了不让“保证煤矿机电安全生产”成为一句空话,需要有效的系统管理作为支撑、保证培训内容和实际生产情况相符、及时有效排除故障和突发状况等具体相关措施。
历年来发生的不同的煤矿机电运输事故都给予了人们深刻的教训,对于这些事故的原因需要具体分析,而通常事故原因都与以下3种情况有关:①煤矿机电运输系统井下工作人员的技能素质水平较低,容易产生由于主观因素产生的煤矿机电运输事故;②大部分煤矿企业由于用工管理制度和安全制度尚未完善和执行力度不强,对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和安全教育无法完全到位,面对恶劣的工作环境,以及井下作业危险系数高、工作量大的特点,特种作业工作人员互相顶班的现象时有发生,而且这一类工作通常流动性较大,矿工对工作流程不熟知、思想懈怠而产生的违规操作为事故埋下了隐患;③对煤矿运输的机电设备更新缓慢,用老旧的设备运转,加上趋于形式的检修,无法及时检修机电设备产生的问题,设备逐渐老化的过程中故障频发也是事故发生的主要客观因素。
(1)加强对机电运输工种的管理,对员工技能素质定期考核。建立严格的机电运输工种的准入制度,形成较为完善的管理条例,首先避免顶岗替工的现象产生。定期开展多种形式的相关煤矿机电运输的安全培训,提高生产作业人员自身的机械操作和业务水平,例如:持证上岗、安排技术人员跟班作业、举办煤矿机电运输设备紧急事故处理培训班等,并且相应的考核员工的技能掌握情况。有效改善特种作业人员因安全意识薄弱、文化水平低下导致的违规操作问题并及时观察矫正,可以大大降低事故发生概率。
(2)定期检修,维护保养,上报问题。首先,对电路设置进行日常检修和维护,仔细记录检查结果,并且逐一排查事故易发点,安排人员及时更新电力系统,保证井下机电运输的整体供电。其次,对煤矿机电运输系统的安全设施,还有矿井的提升装置都必须严格按照规定,定期检修所有的保险和后备保护装置,必须保证设备能够正常工作和具有较高的灵敏度。液压和机械制动系统的制动能力可以满足作业人员安全控制的要求。在对煤矿机电运输设备系统的维护提升中,尽可能避免所有可以被发现的隐患和安全问题。
(3)企业及时更新设备,实行标准化管理。企业需要准备一笔专项资金来保证老旧机电运输设备及时更换,针对内部员工结构,分别划分工作责任,重点实行统一、标准、规范的管理来避免和杜绝可能产生的各种违规操作问题。
(4)完善井下通风除尘系统,增加监控系统覆盖。井下通风除尘系统可以为特种作业人员提供较为良好的作业环境,并且能够有效监测到易燃气体的密度,使作业人员能够及时处理异常情况。另外,对于煤矿皮带机的监控也是必须要注意的,安装煤矿机电运输系统的过流、欠压、防跑偏和制动保护装置时绝对严格遵守规定,对于各重点高温度环节进行监控,例如:平常工作量大、运输频率高的电机轴承和减速机等。监控系统的安全运行可以保证整个煤矿机电运输系统的持续运转,所以必要的集中监控和综合保护对系统来说是不可缺少的。
在现实的煤矿机电运输中真正落实安全管理的各项工作对于保障特种作业人员的个人生命安全,提高机电设备的使用效率,实现煤矿生产效益最大化等都具有根本性的作用。现场作业时一定要尽量预防突发状况以及制定好备用方案,例如:断电造成的矿井停电停风、井下电气设备故障造成的停止运输都是需要具体应对的。煤矿企业应该对自身的持续发展保持重视,加强各项安全工作,确保煤矿机电运输系统的安全,进一步推动煤炭行业的发展。
[1]何彦军.关于煤矿机电运输安全管理及隐患预防探讨[J].科技展望,2017,27(19):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