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专业群建设的课程体系设计研究*
——以金融管理专业群为例

2017-04-02 03:34
陕西开放大学学报 2017年3期
关键词:金融管理课程体系实训

(陕西工商职业学院 金融与保险学院,陕西 西安 710119)

基于专业群建设的课程体系设计研究*
——以金融管理专业群为例

陆宇莺1,张臻2

(陕西工商职业学院 金融与保险学院,陕西 西安 710119)

加强专业群建设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内在需求,它有助于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也能够体现专业建设的特色。文章分析了专业群建设的现实意义,着重论述专业群建设中课程体系设计以及实训室建设的主要侧重点,以期为金融与保险学院专业群建设提出有效的建设措施。

专业群;金融管理;课程体系

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目的在于促进教育资源整合与共享,发挥专业师资的集群效益,推进课程改革和课程体系建设,以优势核心专业带动,提高专业建设整体水平,也是提升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措施。

一、专业群建设是提高专业优势的有效途径

(一)专业群建设的内涵

专业群是指由一个办学实力强、就业率高的专业作为核心专业,带动基础课程、实验实训条件、职业岗位相关的几个专业组成的一个集合。专业群中的各专业面向企业中的岗位群, 均能在同一个实训体系中完成其基本的实践性教学。

高职院校可以围绕职业岗位(群)选择专业构建专业群,即以职业岗位(群)为依据,基于基本技能培训与实训共享,强调群内各专业间的一种横向的联系。结合我校金融与保险学院的具体情况,建议以金融管理专业为核心专业,联合投资与理财、保险专业建设金融管理专业群。利用金融管理专业原有的核心课程资源、师资队伍、实训基地等教学资源带动其他专业的发展,从而形成优质教学资源的集聚,促进金融管理专业群的发展。

(二)专业群建设的积极作用

专业群建设有利于教育资源整合与共享,提高专业建设整体水平。通过专业群建设,可以产生以下四方面的积极效应:

1.有利于形成专业群体优势,增强学生对于工作岗位的适应性,提高专业的核心竞争力。就金融行业来讲,随着技术的创新,新兴的业态不断涌现,业务之间的融合日趋复杂,原有界限分明的专业教育已经不能满足当今的金融机构对于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亟待基于大金融概念下培养出来的复合型人才,而基于专业群培养的学生最能够接近这一需求。专业群集聚了师资、实训等多方面的办学优势,具有滚动发展的功能, 能够不断根据市场变化调整、拓展专业方向,并依靠原有的专业师资和实训基础,往相近、相关的专业渐进拓展,较好地适应市场形势的变化,从整体上提升在行业内技能型人才的配置水平和能力,增强院校整体核心竞争力。

2.有利于形成实践教学优势,降低实训室建设成本。突出实践教学,强化职业能力培养,是高职教育的重点和难点,也是高职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之间的根本区别。高职教育的实训室建设投资巨大,并且需要不断地更新、维护。金融管理专业群所需的实训教学主要集中于银行、证券、保险、投资与理财等专业技能。在专业群建设过程中,学院可以将有限的资金集中投入到相关实训室的系列化建设,形成一个完整的实训体系。金融管理专业群内在的相关性,使得实训设施、师资等教学资源可以得到共享并充分利用, 在专业群内各专业之间无障碍流通使用教育资源,避免重复建设,从而降低各项成本,大大提高实践教学效果。

3.有利于形成师资团队优势,增强专业竞争力。高职教育对师资有其特殊的要求,也是其发展的瓶颈。师资队伍建设的难点在于专业教师的数量、结构和“双师”素质。专业群内教师相对集中,数量相对丰富,有利于对教师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和专业结构进行控制,合理配置,整体优化。借助专业群内各专业的相对稳定性和专业实训体系的相对完整性,结合产学研,利于建成一支实力雄厚的专业实训师资队伍,提高“双师”比例和“双师素质”,从而增强专业群在教学方面的竞争优势。

二、金融管理专业群建设的课程体系设计

教育活动中一切改革最终都将影响或归结到课程教学改革,专业群建设的最终落脚点也是课程建设。以金融管理专业为重点建设,对于专业间相互关联的课程有效地进行组织,实现专业群内各专业的相互带动、相互影响,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针对金融与保险学院的现状,在专业群建设方面应主要从课程建设入手:

(一)在调研中获得课程建设依据

专业群内核心职业能力培养需要依据金融业及相关领域工作岗位群进行设计,具体到专业群布局中,体现为“行业需求→教学标准→技能培训”的流程。要以服务金融业为目标,对区域金融业中的岗位/技能及其人才需求展开调研分析,获得准确的岗位/技能结构信息。根据调研结果,结合学校对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确定金融管理专业群中所需要重点建设的核心专业课程及基础课程。根据调研中获得的关于各岗位职业活动对从业人员技能需求的信息和职业标准,确定金融管理专业群内所要培养的核心职业技能,以及专业的教学标准、课程开发的深度和广度和专业技能训练的内容,从而建立起符合金融职业能力需求和适应职业素养目标的课程标准体系。课程体系应由学校、行业、企业共同开发,以理论够用、技能实用、发展有基础、就业有本领为标准。

(二)构建“共享+专业核心”的专业群课程体系

专业群内的各专业由于面向的就业岗位群基本相同、专业学科基础相近,反映在课程内容上有相当一部分共同的理论和技能基础,因此,构建“共享+专业核心”的专业群课程体系是专业群建设的重要步骤。学院应以金融职业能力为导向,同时整合会计、财务、市场营销等相关课程,形成体现金融管理专业群“共享+专业核心”职业能力的课程体系。其中“共享”课程是保证专业群内人才培养的基本规格和全面发展的共性要求,体现“厚基础、宽口径”。“专业核心”课程主要是实现不同专业人才的分流培养,体现个性。“共享+专业核心”课程体系可以实现底层共享、中层分立、高层互选,使学生既有专业群知识、技能的共性,又有不同专业知识、技能的个性发展。

(三)“共享+专业核心”的专业群课程体系的构成项目

“共享”课程由专业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公共技能课程(包括金融基础、证券基础、保险基础、营销、礼仪、写作、金融基本技能等课程)组成。在这个平台上要为所有专业都留下接口,把有关专业的入门及基本理论课程都放到平台上,为学生在金融行业中职业迁移能力的提高提供保证,使每个专业的毕业生都对其他专业的知识有一定的掌握,有利于学生成长为复合型人才,形成对就业市场更强的适应能力。

“共享”课程设置的依据是各专业的人才培养规格,通过调研,分析确定各专业所对应的具体职业岗位所需的核心职业能力,融会相关行业标准和职业资格标准,分解确定各专项能力模块及能力要素。在此基础上整合课程,确定课程科目,设计教学模块,建成一批能体现专业群核心能力要求的“共享”课程。使学生能获得专业群共同的职业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训练,具备在行业内从事专业群所包含岗位的基本职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

“专业核心”课程则根据不同的工作岗位而设置,由体现岗位特色的课程组成(如银行综合柜员岗、证券业务岗、保险代理人岗、出纳岗等对应的岗位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和就业需要自由选择其中一个模块进行学习,主要实现按不同职业方向进行人才分流培养, 较好地解决专业群内各专业的针对性问题。

“专业核心”课程是根据不同的专业而设置,每一个专业核心都要以对应具体岗位的工作任务或工作过程为依据,涵盖以工作过程为核心的必需专业理论和技能的集合,从而实现对岗位职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训练。“专业核心”要遵循“既独立又可连接”的原则,亦即各个专业核心课程应具备内在关联主题,通常为一组结构相对完整的课程,但不过分强调学科系统性,而是鼓励多学科、多方向、多角度、系列化发展,以满足学生构建独特的知识结构的需要。

“共享+专业核心” 课程体系的构建需要在专业群建设与发展的统筹规划下进行,要从基础与专业、理论与实践、知识技能与态度等多维度进行整合调整,明确每门课程、每个教学环节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合理确定各类课程的学时比例和学分比例,避免课程内容上的重复和遗漏,实现较高水平的整体优化,使整个课程体系能紧紧围绕培养目标,充分体现“共享+专业核心” 课程体系的结构特点,体现课程相互之间的主次关系、层次关系以及内在联系和相互配合,从而形成既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学生个性发展需要,又能充分体现专业群特色的课程体系。

(四)“共享+专业核心”课程体系构建的配套改革

“共享+专业核心”课程体系构建完成后,只能服务于某一特定时期的人才培养目标,不可能一劳永逸。因此,还应根据外部环境变化和内部教育资源状况,通过课程的优化与变动,对“共享+专业核心”课程体系行动态调整,以促进专业群的发展。

“共享+专业核心” 课程体系的构建需要在先进的教学指导思想指引下,调整、改造构成课程体系的各类课程,以及各门课程之间所建立的结构关系,需要通过实施一系列相关教学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改革作为支撑。主要包括:完善以学分制为手段的各项弹性教学管理制度;通过培养、引进、兼职等多种途径,建设一支相对稳定、结构合理、质量过硬的师资队伍,确保“共享+专业核心”课程体系中每门课程建设的质量;定期开展人才需求信息的调查与预测工作,并及时反馈到培养过程中,以便合理开展专业分流与课程建设。构建专业、课程、教材、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的质量监控与保证体系,通过建立实习基地等有效途径,加强实践环节教学,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提供广阔的空间。在保持学校专业建设相对稳定的动态调整中,实现以金融管理专业为龙头专业,带动投资与理财、保险等其他支撑专业的发展,推动整个金融专业群的完善和成熟,切实服务于本地区金融产业群发展的需要。

三、金融管理专业群建设中实训室建设的建议

金融管理群建设应以“让学生适应实际岗位工作”为出发点,实施“做中学、做中教”,所以实训室建设尤为重要。由于金融行业为客户管理财富,对于人员素质要求极高,在校学生不可能直接上岗实习,必须借助模拟实训软件完成实训环节教学。基于金融行业各项业务的相关性,金融实训室应建成满足银行、保险、证券、投资与理财、期货、外汇等业务实训教学的综合需求,全方位、多功能的金融综合实训室。同时,配备信息化技术,力求使学生“名为模拟实训,实为工作”,充分利用实验室的软件、结合银行、证券、保险公司最新资讯,提升银行、证券、保险实训课程的教学效果。

另一方面,应加强校企深度合作,配套开展职业素养教育及顶岗实习等教学环节,实现教、学、做合一。通过与金融机构的合作,引入市场上各种理财和保险产品对学生开放,让学生了解真实的金融产品,参与理财和保险产品的营销。实训平台提供银行、保险、投资理财等专业课程的在线营销实训任务,与课程相关的营销课程也可通过在线进行产品营销实训,学习营销技巧。真正实现理论教学——仿真实训——真实操作无缝对接,以达到教、学、做相结合的目的。

总之,在专业群建设中课程体系设计、实训室建设是重要的抓手,以此为切入点,强化教师队伍建设、课程教学改革、完善实践教学环节,逐步协调专业群建设中的各个环节,实现基础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交互推进,校内实训与校外实习的无缝对接,最终才能够使得基于专业群培养的学生在就业时的竞争力不断增强。

[1]沈建根 石伟平.高职教育专业群建设:概念、内涵与机制[J].中国高等教育,2011(11):78-80.

[2] 强伟纲.对高职专业群建设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3(07):30-32.

[3]白甲志,王爱社,王鑫,李炜.地方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的思考与实践——以宝鸡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职教论坛,2013(01):26—28.

[4]周建松.构建以专业群为基点的多功能校企合作体[J].中国高等教育.2011(13):55-57.

[5]刘霞.基于产业链的高职专业群建设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03) :36-40.

[6]应智国.论专业群建设与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J].教育与职业,2006(05):33-35.

[7]孙毅颖.高职专业群建设的基本问题解析[J].中国大学教学,2011(1):36-38.

[8] 何 静.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的有效路径——构建“平台+模块”专业群课程体系[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9(01):72-74.

[责任编辑张宇龙]

ResearchonCurriculumSystemDesignBasedonSpecialtyGroupConstruction——ACaseStudyofFinancialManagementSpecialty

Lu Yuying,Zhang Zhen

(Shaanxi Business College, Xi'an 710119)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professional group is the inherent requirement of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t help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personnel training and can reflec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rofessional constructio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act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construction of professional group, emphasizes the main focus of the design of the course system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training room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rofessional group, so as to put forward effective construction measure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rofessional group of the School of Finance and Insurance.

Professional group; Financial management; Curriculum system

2017-04-23

1.陆宇莺(1965— ),女,上海市人,陕西工商职业学院金融与保险学院教授,经济学硕士。2.张臻(1986— ),女,陕西省延安市人,陕西工商职业学院金融与保险学院讲师,经济学硕士。

本文为陕西工商职业学院2015年科研课题“构建高等职业教育金融专业群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编号:15G-04-B19)成果之一。

G718.5

A

1008-4649(2017)03-0021-04

猜你喜欢
金融管理课程体系实训
信息化建设在金融管理中应用刍议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金融管理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应用
试析金融管理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应用
论述金融管理信息化的创新与应用实践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虚拟情景实训环境三维模拟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