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程开放教育背景下社区教育发展模式研究*

2017-04-02 03:34,,
陕西开放大学学报 2017年3期
关键词:远程数字化社区

,,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陕西 西安 710119)

远程开放教育背景下社区教育发展模式研究*

李广宇1,郭红军2,袁军柱3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陕西 西安 710119)

在远程教育理论指导下,运用远程开放教育开展社区教育活动,探索远程开放教育背景下社区教育发展模式,是扩宽终身学习通道,增加全民学习机会,满足社会大众多样化和个性化学习需求,以及构建学习型社会的有效途径和重要抓手。文章通过对社区远程开放教育发展现状和发展模式的分析,对社区远程开放教育发展路径进行了思考和研究。

远程开放教育;社区教育;发展模式

《国家中长期教育和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10一2020年)》提出:“广泛开展城乡社区教育,加快各类学习型组织建设,加强城乡社区教育机构和网络建设,开发社区教育资源,积极发展社区教育”的要求;“到2020年,要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的战略目标。社区教育已经成为实现终身教育、迈向学习化社会的重要教育活动形式,对于满足广大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终身学习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推动学习型社会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积极探索远程开放教育和社区教育相融合的教育发展模式,建设以互联网为载体的远程开放教育及公共服务平台,为学习者提供方便、灵活、个性化的学习条件[1],是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教育体系和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的有效途径和重要抓手。

一、远程开放教育助推社区教育发展

远程开放教育是以学生为主体,依托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在全媒体环境下进行学习的教育模式,是移动互联网社会教育发展的必然产物,是自媒体时代满足教育需求的最重要教育活动形式。远程开放教育具备广泛的教育信息交流与传输媒介、灵活的学习形式与丰富的教学资源、特定的教学模式与管理方式等特点,因而远程开放教育具有开放共享和灵活先进的教育优势:第一是开放性,打破学习空间与时间的限制,为一切有意愿的人提供受教育的机会;第二是共享性,释放学习资源学科属性与地域属性,实现教育大众化与平民化;第三是灵活性,在教育管理、课程教学与考核等方面灵活于任何一种教育形式,满足学习者个性化学习需求;第四是教育技术先进性,采用数字化与移动互联网教学技术,实现泛在学习。

充分利用远程开放教育模式,发挥远程开放教育优势,特别是利用现代信息教育技术手段和远程教育资源优势,扩大社区教育辐射范围和推动社区教育发展纵深,在更广范围和更高层次助力学习型社会的形成与发展。

二、社区远程开放教育发展现状与发展模式

(一)发展现状

远程教育是社区教育近发展的一个重要领域,各地社区教育主办机构通过开设社区教育网站、打造社区教育数字化平台和建设远程学习资源,为社区居民参与远程社区教育和学习提供了必要的信息基础设施和学习需求保障。通过各地近年来社区远程教育的实践,在全国范围内逐步形成了由点到面的全区域覆盖,各级政府对社区远程教育的重视和建设力度不断加大,由政府牵头的社区远程教育平台数量不断增加,各级社区教育网站从2012年的99个增长到2014年的192个,数字化学习先行区从2009年的14个增长到2015年的100个,社区远程教育平台基本形成“省-市-县”三级立体式服务网络布局,为社区教育的远程化、数字化奠定了良好基础。数字化学习资源是社区远程教育顺利开展的基本条件,直接反映社区远程教育的建设水平和支持服务能力。省级社区教育网站的数字化资源规模已经在突破1万个的水平,平均视频发布量在12200件左右。学习资源在数量积累的同时,逐渐形成多样化、自主化和区域化特色,以动画、视频、电子书为代表的资源类型成为社区远程教育资源体系的主要形式,以人文、休闲和艺术为代表的资源领域成为大众学习和区域资源建设的新热点。

(二)发展模式

1.数字化学习港

2006年6月,教育部高教司启动“数字化学习港与终身学习社会的建设与示范”教改项目,该项目的运行与服务模式是:基于宽带网络技术平台和管理、服务系统,依托灵活的市场运作机制,将公共服务体系运营总部与资源提供方及各地的数字化学习中心联系成一个有机的整体,通过统一的、标准化、专业化的信息、资源和技术的支持,实现与学习者之间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直接沟通的“一站式”服务[2]。“数字化学习港”构建了以政府为主导,以整合社会资源为依托,以多远化经费筹措渠道为支撑的社区远程教育学习中心建设模式,开创了面向终身学习的公共服务运行模式,发展了全新的现代教育服务模式。

2.数字化学习社区

2009年,中国成人教育协会社区教育专业委员会启动数字化学习社区建设工作[3]。数字化学习社区是利用数字化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及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等实施多元化、全方位、广覆盖的终身学习资源的集成与共享的全民学习平台,数字化学习社区已成为社区远程教育的主要形式。如今,数字化社区建设模式已进入Web2.0阶段,应用技术更先进、界面操作更便捷、应用成熟度更高更稳定。数字化学习技术在社区教育中的广泛应用,使社区教育平台进入强化学习资源、探讨互动交互、构建学习过程的阶段,标志着社区教育进入全新的数字交互时代。

3.“i-实验”模式

2012年,教育部社区教育研究培训中心基于“互联网+社区教育”的理念与构想,提出社区教育“i-实验”模式。“i-实验”模式的核心是:以提供与学习者需求想适应的学习支持服务,来满足社区居民多样化的学习需求。“i-实验”遵循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目标导向,将社区教育活动建立在网络互通的教育学习环境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各种社会教育资源,实现社区居民的学习协同及社区教育助学功能。该模式通过网络虚拟实验室与线下体验学习基地的对接,极大地拓宽了社区居民的生活与学习空间。

4.移动微媒体

移动微媒体学习是指利用移动设备进行微内容的灵活学习活动,即利用零碎时间完成相对短小的、自包含的知识内容及信息模块的阅读和学习。社区远程教育借助微信、微博等移动微媒体,在知识传播和数字化教育方面得以更快速、更灵活的进行知识、信息和教学资源传递,极大地增强了学习资源及教育活动的传播与推广力度。微媒体通过学习圈、信息圈的互动转发,提高了社区育活动的影响力和居民参与度,扩大了社区教育的服务面,提升了社区教育的凝聚力。

三、社区远程开放教育发展路径探索

社区远程开放教育活动的开展包括目标、过程、评价和反馈等环节,即使特点突出、优势明显,但也不代表盲目和随意,仍然须遵循教育的一般规律和制度,在社区教育信息化进程中,积极探索新的发展模式与路径,是满足大众日益增长的个性化与多样化学习需求,实现个人学习方式转变的重要举措[4]。

(一)加强运行机制建设

社区远程开放教育作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的支撑核心,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要明确其功能定位和办学内涵,从政策方面给予积极的引导和支持,尽早出台区域社区教育及社区远程开放教育运行的指导性文件,规范社区远程开放教育运作和协调机制,不断扩大社区远程开放教育办学规模和辐射面,加大经费投入,创新远程教育开展模式,进一步拓展更多的社会组织参与到社区远程开放教育的发展中来,积极推进社区教育数字资源整合与区域特色资源建设,不断加强社区远程教育各类教师团队建设,保证社区远程开放教育各项活动的顺利开展。各级社区远程开放教育组织机构要不断扩宽平台建设与开发渠道,探索开发成本分摊与资源建设配送新模式,创新管理模式与学习服务模式,积极寻找和利用社会资源,增加教育供给,以市场化运作,逐步形成社会化学习公共服务体系的长效运行机制,增强社区远程开放教育发展的动力和运行活力。

(二)规范平台建设

建设和整合社区远程开放教育平台的总体要求是:能有效地解决社区教育传播与覆盖面,能满足社区居民的不同学习需求,在多层次、多元化的基础上提升大众自主学习意识,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具体来讲包括五方面内容:一是彻底打破时空限制,在社区居民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实现独立实时与多向交互并存。二是平台设计与运行,平台设计精良,运行稳定,界面友好,即时更新。三是教学信息多样化,原始教学信息与简化教学信息、实时教学信心与非实时教学信息并存,并由多种媒体传播教学信息。四是受众对象,受众群体既体现区域性又体现广域性;既有互联网学习者,又有移动媒体学习者;既有线上学习,又有线下体验。五是多元开放,在平台建设方面要积极吸纳更多的社会群体和相关服务机构参与进来,平台内容应包含老年教育、青少年教育、新市民教育、新型职业农民教育、职业培训等更广泛的内容,从而实现社区远程开放教育平台的社会化、公共服务和全民学习的功能要求。

(三)建立资源共享机制

教育教学资源的开放与共享是学习型社会的重要特征,是我国实施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的首要目标。在社区远程开放教育学习中,针对大众对学习资源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特征,打破网络资源的分割状态,打通网络资源的闭塞渠道,充分利用和整合社会各类教育资源,是保证其持续发展的关键要素之一。首先是政府层面,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应主动牵头,建立有效的资源共享机制,积极探索和建立各种灵活多样的资源协作方式,先从区域出发,将区域内高校、图书馆和相关机构的数字资源进行整合与共享,并实现多方共赢。其次是各地社区学院可通过自建、征集、购买、和UGC(用户产生信息)等方式整合社区远程开放教育平台资源。再次,社会上各种远程教育机构应该协同作战,互通共享各种优质资源,共同推进远程社区教育发展[5]。最后,各级各类平台也可使用国家提供的社区教育数字资源,用以充实和弥补自身平台资源缺失,例如:国家数字化资源中心、全国社区数字化资源联盟、国家开放大学5分钟课程网等。

(四)提升服务水平,激发居民自主学习意识

社区远程开放教育在我国经过十多年的探索与发展,成绩显著,但服务全民的学习功能性还没有完全突显,社区居民自主学习意识还没有完全形成,各级社区学院和学习平台必须加强对学习者的引导。首先,梳理社区教育与社区远程开放教育的相互关系,在明确各种社区教育模式中社区工作者职责的前提下,提升服务意识,增强服务能力,提高社区远程教育管理水平。其次,积极探索线上自主学习与线下体验学习新模式,将线上学习情景的随意性和休闲性与线下活动相融合,促使居民参与社区远程开放教育由被动变为主动,逐渐向“需求产生供给,供给引导需求”的方向推进。最后,采取明星学员示范引领、表彰奖励以及实物奖励等多种激励方式,提升社区居民对远程开放学习方式和学习效果的认同感,激发社会大众自主学习意识与学习兴趣。

(五)建立与增进社区远程开放教育与其他教育的衔接

社区远程开放教育已成为社区教育的发展趋势,在构建学习型社会和终身教育体系过程中,建立社区远程开放教育与普通教育、继续教育、职业教育等教育形式之间的沟通与衔接机制,通过学分银行建立居民个人学习账户,将学习者非正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认证和转换,实现不同类型学习成果的互认和衔接,在各级各类教育沟通和衔接的资历框架下,并入终身学习立交桥,扩宽终身学习通道,增加全民学习机会。

[1]沈建华,等.开放大学教学模式创新的十大预期[J].中国远程教育,2012(07).

[2]严冰.“数字化学习港”教改项目的实践探索与理论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 2008(04).

[3李娟,张琪.京津沪社区教育数字化学习模式建设路径探索[J].职教论坛,2015(06).

[4]钱杰,练建林.数字化学习社区建设的实践与思考—以江苏省宜兴市为例[J].成人教育,2014(07).

[5]王惠鲤,等.基于远程教育的社区教育发展模式研究[J].江苏开放大学学报,2014(04).

[责任编辑张宇龙]

ResearchontheDevelopmentModelofCommunityEducationinTheContextofDistanceandOpenEducation

Li Guangyu,Guo Hongjun,Yuan Junzhu

(Shaanxi Radio and TV University, Xi’an 710119)

In the guidance of distance education theory,it is the effective and significant way to widen lifelong learning, increase the fearning chance for all people, satisfy people's diverse and personalized learning needs, as well as construct the learning society by using the open and distane edueation wichin community education activities, and exploring the development mode of community education in distance education. Analysing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model of community distance education, the article has carried on the thinking and research to the development path.

Distance and open education; Community education; Development model

2017-05-07

1.李广宇(1982— ),陕西省户县人,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培训学院讲师,工商管理硕士。2.郭红军(1972— ),陕西省宝鸡市人,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培训学院讲师,工程硕士。3.袁军柱(1960— ),陕西省武功县人,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图书馆馆长,副教授。

本文为陕西广播电视大学2014年重点科研课题“远程开放教育与社区教育研究”(课题编号:14D-04-A06)成果之一。

G728

A

1008-4649(2017)03-0009-04

猜你喜欢
远程数字化社区
让人胆寒的“远程杀手”:弹道导弹
远程工作狂综合征
社区大作战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远程诈骗
数字化制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