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环境下跨境零售电商发展现状及改善方略

2017-04-02 21:30孙志伟
商业经济研究 2017年6期
关键词:跨境电子商务互联网+互联网

中图分类号:F713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经过了几十年的改革开放,我国零售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国际跨国零售企业开始进入国内市场,在一定程度上带动并刺激了国内零售企业的发展、壮大。随着对外贸易程度的日益加深,产业融合趋势加强,在这种国际间市场贸易格局下,跨国零售企业资本大量注入,对我国本土零售企业构成了巨大威胁。本文基于“互联网+”新时代背景,结合当下我国零售业和电子商务发展基本情况,就跨境零售电商企业发展现状予以深度分析。在肯定发展成就的同时,从中挖掘一些本质性的问题,如物流问题、通关问题、结汇问题、退税问题、知识产权问题、信用问题以及国内国际相关的法律监管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跨境零售电商系统改善方略:包括物流体系构建、跨境零售贸易信用体系搭建、商品支付服务系统优化、简化通关环节等。

关键词:互联网+ 跨境电子商务 改善方略

研究背景

早在2012年,我国就提出了“宽带中国”的发展战略,并且这一战略理念在工信部《通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予以明确表述,其中重点涉及到的领域内容,主要针对我国宽带普及、物联网和云计算等新型服务业态来制定未来一段时期内,适合并且有助于国民经济持续稳固发展的目标及规划。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年底,我国互联网用户规模达到6.88亿,互联网普及率更是高达50.3% 。除此之外,针对通信行业的调查显示,截至2015年10月份,我国手机网民规模数量突破了6亿,占到了总网民数的八成。伴随着电子商务产业深入发展,以及规模不断扩大化,其对流通业的推动作用更加显著。继B2B和B2C平台模式之后,又催生了新一代的O2O模式。在2015年3月5日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当中首次提出了“互联网+”行动计划。2015年7月,国务院正式制定颁布印发了《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相关指导意见》。2015年10月29日,在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上明确提到了“互联网+”行动计划,并将其正式纳入到国家经济发展战略中,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来发展分享经济。

换言之,整个“十二五”规划期间,是我国商贸流通、电商产业全面转型的关键时期。比如,从2012年开始,我国在线零售市场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经历了井喷式发展,并且一直保持着15%的增长幅度。发展到2015年,以在线零售为主营模式的整个流通产业,零售企业继续在电商、跨境电商领域积极开拓市场。这种情况下,对于国内绝大部分传统型出口贸易企业,和中小规模贸易企业,要想谋求更好的生存与发展,就必须在当前这种高度融合的互联网经济环境下,探索出属于自己的一条转型发展之路。因此,在新时期,跨境电商转型发展成为了一项国家层面的战略发展问题。

相关概念界定

进入二十一世纪,我国国民经济继续保持了持续、稳定、快速的发展,社会各产业部门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崛起,以及电子商务的兴起与壮大,标志着我国三大产业生产领域正式进入到信息化时代。随着“互联网+”行动计划的全面提出,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开始步入到“互联网+”时代,为国内传统的产业发展提供了一种新思路。关于“互联网+”,它所表示的是在互联网发展新形态、新业态下的一种创新型知识社会,实际上就是创新2.0下的互联网形态的演进,它的形成是建立在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催生基础之上。简而言之可以理解为细化之后的互联网信息技术,包括物联网、云计算、社会计算、大数据等,这些均是新一代信息技术演进的一种创新形态。

在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动下,相当时期内我国社会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发展。而随着国内各产业的相继转型,标志着我国正式进入到新常态经济环境。所谓“新常态”,它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一种趋势性、不可逆的发展状态。关于“新常态”一词,最早出现在2013年,即在2013年12月10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由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来的。这一经济概念的提出,恰到好处地反映了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各類问题,同时也是我国在注重和防范国民经济增长速度滑出底线的最好体现。“新常态”具体以“调结构、稳增长、促转型、扩消费”为基本特征。新常态发展环境下,商贸流通产业作为国民经济基础性、先导性产业,其发展水平的优劣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真实地反映出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态势。

跨境电子商务,指利用现有产业平台与区域内资源上的优势,探索制定跨境电子商务综合服务体系。具体涉及多方面,包括跨境贸易货品的在线通关、检验检疫、退税、结汇等,都需要一定的基础信息标准以及接口规范。简单一点讲,跨境电子商务主要是指一种综合性的外贸平台,它所涉及到的主体相对较多,包括有海关、国检、国税、外管等部门。跨境电子商务与境内电子商务相比,在物流、商业圈、交易模式等都存在着较大差异,这种差异具体体现在空间分布层面。从世界大背景环境下的跨境电商发展来看,主要是以北美、欧洲地区为主导的格局。目前我国在跨境电子商务发展领域整体态势不错,但是在一些关键的环节仍然存在着较大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跨境电子商务流通,简单讲就是指物流体系、网络营销运作模式机制的缺失,跨境物流的发展无法适应新时期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与需求。

我国跨境零售电商发展

(一)我国跨境零售电商发展历程

加入WTO以后,我国国民经济取得了快速发展,对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电子商务产业也突飞猛进。虽然起步相对较晚,但其增长幅度居世界前列。与此同时,在跨境电商贸易领域,我国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一些差距,这些差距主要体现在技术层面、物流运作层面以及产品服务本身等。关于目前我国跨境零售电商发展情况,可以通过表1来进一步认识。

(二)我国跨境零售电商规模

从表1和图1、图2的数据统计资料中可以看到,现阶段我国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发展,总体趋势不断向好,但其中一个问题比较明显,即出口电商企业规模在总贸易规模中占据着绝对比重,而相对应的进口电商企业规模所占比重偏低。跨境零售电商发展领域与国内高度繁荣发展的电子商务产业相比,无论是速度、规模、结构,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表现为整体发展趋势上的不对称性。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局面,除了最基础性的通关效率、物流、退税等原因之外,最为直接的因素则是我国政策的导向。就目前来看,随着我国进入到“新常态”经济阶段,无论是在国内市场,还是在国际贸易环节,各产业企业变得更加成熟化,产业体系、经济增长方式也愈加合理。当下国内经济发展思路是刺激消费、拉动内需。以2015年我国互联网电商产业发展态势和国际贸易规模现状来看,基本可以预计2016年/2017年,我国跨境电商进口贸易的比重,将会增长到20%-28%。另外,消费者的消费习惯也是比较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

“互联网+”环境下我国跨境零售电商发展问题及改善方略

(一)我国跨境零售电商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虽然在跨境电商贸易领域,我国与欧美发达国家存在一定的差距,但总体及未来发展呈现一种逐步上升的良好态势。当然,这种趋势也得益于国内电商贸易的蓬勃发展,加之日益激烈化的市场竞争为出口贸易企业转型发展、创新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机遇条件。就目前来看,加入WTO以后,国内跨境电商企业得到了突出的发展,在国际商品零售贸易领域,也具备了一定的竞争实力。比如,阿里巴巴、兰亭集势、大龙网等。其中表现较为突出、较活跃也最为成功的就是兰亭集势,兰亭集势成立于2007年,距今已有9年的发展,是现阶段我国境内排名第一的跨境对外贸易网站。兰亭集势的最大创新之处,就在于积极有效的整合了国内现有的各类资源,尤其是在电子商务技术层面的创新,在国内在线B2C模式的运营基础上,结合着国内外市场发展实际,以及企业自身经济状况,成功搭建了适合企业本身发展的L2C - Light in the box 2 Customer 模式,从而赢得了更多的合作伙伴,包括有物流企业、产品供应商等,其服务的对象范围涵盖了全球 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除了部分取得成功的案例,我国绝大部分跨境电商普遍存在一些共性问题。从区域性差异角度来看,上海、浙江、深圳、广州等地,依靠着技术、资源、资本、区位等方面的绝对优势,在跨境零售贸易环节,具备一定的与国际大型跨国零售企业竞争的实力,然而,这并不能真实、全面反映出整体发展态势,其中存在的问题,必须加以重视。

1.知识产权和假冒伪劣商品问题严重。随着互联网信息产业化的确立,在电子商务环境下,商贸流通市场开放程度进一步加深,但由于市场监管机制的缺失,导致原本就存在的知识产权问题、假冒伪劣问题更加突出。在这种情况下,不仅仅只是地区性的问题,对于地方企业走向国际市场势必造成很大的阻碍。电子商务具有三大特点,即结构性、动态性、社会性。首先,在电子商务平台中,尤其是在技术管理层面涉及领域比较深、广,包括有电子数据处理、网络数据传输、市场经济数据交换以及流通交易资金汇兑等信息技术。其次,电子商务动态性特点主要体现在电子商务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优越性,这种优越性也是当前商贸流通由传统贸易方式向现代电子商务模式转变的主要原因之一,因为在电子商务交易网络环境内,产品的交易与流通,不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企业借助于电商平台为广大的消费者提供网络供需信息,而客户可在移动互联网络中浏览商家的商品,因此,电子商务的动态性也决定了其是一个不断实时更新的系统,包括网络产品的供求信息、商品及资金的流动性,以及网络商品交易/买卖双方主体不停地变更等。不论是基于技术还是行业发展角度,都要求进一步保护知识产权和打击假冒伪劣商品,以促进跨境电子商务的健康发展。

2.低价恶性竞争,支付与结汇问题日益突出。2012年至今的几年时间内,从整体性发展效果上来看,我国在跨境电商领域的规模、影响力、品牌效应等,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在日益发展的大好背景下,其内部产业结构层面也出现了一些较为严重的问题。比如,企业产品结构过于单一、技术含量较低,其最大的优势仍然是人力成本,一旦境内相关行业企业相互之间为争夺海外市场,来展开价格的恶性竞争,其优势就会荡然无存。无论是从短期发展还是从长期发展来看,对于跨境贸易电子商务产业的发展都是致命的。

(二)基于“互联网+”优势变革跨境零售电商运作模式

上文提到的两项本质性问题,其中涉及到的知识产权问题、跨境物流问题、结汇退税问题、跨境信用与国际贸易争端问题,整体上来看,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咎于国内跨境零售电商企业信息化建设水平及其战略发展层次较低。以浙江义乌市来说,该市是国际化的小商品贸易中心,但并不能代表我国的总体发展水平,企业对信息化认识程度低、发展规模小、人才缺失等,这些都成为严重阻碍本土零售跨境出口电商的一个薄弱环节。基于此,当务之急最需要解决的就是跨境零售的物流问题,物流环节涉及到货源系统、支付系统、监管系统等,是一个全过程的运营行为,加强跨境物流体系建设,是提升跨境零售电商竞争力的有力支撑。

这其中加快跨境电子商务物流模式创新是关键,尤其是在当前“新常态”经济环境背景下,应借助于“互联网 +”的优势,制定长远性的战略发展规划。比如在物流系统建设层面,强化对区域间各项资源的整合,包括技术、资本、人力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跨境零售物流瓶颈问题,进而形成产业链,最终引导各地方政府部门、企业组织建立跨境零售物流仓储中心。这一点可以效仿浙江义乌城市群演进模式。首先,持续性地推动跨境物流网络协同,政府与企业可以借鉴亨克(Henk Akkermans)所提出的影响物流网络协同效应的23个因素等相关的研究,重点关注物流供应链管理层面,具体包括物流运作流程的复杂性、全球化、企业战略、协同意愿等系列因素。在跨境電子商务物流模式创新与发展规划层面,可结合当地企业发展战略、企业流程、供应链复杂性、出境清关、目的配送等方面,进一步细化。例如,跨境贸易货物的接单、贴标、装卸等,当然,也可能会涉及到后续的一些流程,支付、报关、纳税、商品售后服务以及退换货物流等。其次,大力发展区域内混合跨境物流模式。在第四方物流体系还不够健全、成熟的前提下,可自主探寻一条适合区域内现阶段总体性发展需求的市场空间布局,因为跨境电子商务与跨境物流均属于较为复杂的运作流程,但是人们所认识到的跨境物流模式又不同于传统的固定式物流模式,它所面对的是全球市场,这也直接决定了其区域性限制要素,简单讲就是指,一种物流模式可能适用于A地区,但不一定能够适应B地区。因此,笔者提出混合式跨境电商物流,在具体实践中,应当至少采用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跨境物流模式,简单举例说明,比如,“物流专线+海外仓”、“国际快递+海外仓”、“物流专线+海外仓+边境仓”等。

结论

我国商贸流通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先导性产业,在“互联网+”经济环境下取得了显著的发展,借助于互联网、信息化技术的研发应用,以及对各行业领域的高度渗入,使得商贸流通业进入到了一个高速发展时期,同时也是关键的转型发展时期。借助于电子商务平台可实现这一战略目标,同时电子商务可以反作用于商贸流通业。本文重点介绍与探讨的跨境电商,它是相对于整个电商行业而言的,与国内电子商务贸易产业有所不同,跨境电商还处在起步阶段。此外,与国际进出口贸易发展态势对比来看,我国跨境零售电商贸易无论是规模、竞争水平,都处在一个相对低端的位置,尽管我国先后推出了一些利好政策,但实际推行效果还需要跨境电商企业依靠自身的变革创新来完成,因为各电商企业都拥有属于自己的经营模式,只有充分立足于原有实力雄厚的电商平台,借助于互联网信息技术加大科研投入,创新性建设,才能从本质上改变这一劣势,实现跨境零售电商的新突破。

参考文献:

1.谢小俏.“互联网+”背景下我国跨境电商发展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6(18)

2.顾晓雪,顾新,王涛等.“互联网+”战略下我国电子商务物流的现状及发展对策[J].决策咨询,2016(3)

3.曹晓洁.贸易便利化背景下我国跨境电商发展策略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5(23)

4.国桐.跨境电商之小红书的未来发展情况分析[J].商场现代化,2016(6)

5.周鑫,冯宇.关于近年来我国跨境电商业的情况研究[J].经营者,2015,29(12)

6.陈宇.对比探讨中小企业跨境电商物流渠道竞争力[J].电子商务,2016(5)

7.徐勇.大力发展跨境电子商务 打造“互联网+”新兴产业[J].港口经济,2015(7)

8.谢昕.政企合力推跨境电商发展[J].中国科技财富,2015(4)

9.王艳丽,都继萌.跨境电商的现状、问题与升级途径[J].商业经济研究,2016(2)

作者简介:

孙志伟(1976.8-),女,汉族,内蒙古赤峰市人,硕士,内蒙古财经大学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信息经济、物流管理、信息管理。

猜你喜欢
跨境电子商务互联网+互联网
我国跨境电商贸易平台商业模式探析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