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旧动能转换与山东经济发展

2017-04-01 02:24:15黄少安
山东社会科学 2017年9期
关键词:动能山东改革

黄少安

(山东大学 经济研究院,山东 济南 250100)

·新旧动能转换与经济发展研究(学术主持人:黄少安)·

新旧动能转换与山东经济发展

黄少安

(山东大学 经济研究院,山东 济南 250100)

现阶段经济增长的动力源泉在哪里?哪些是旧动能、哪些是新动能?怎样实现新旧动能转换?作为中国经济大省的山东,与全国比较,新旧动能转换的共性和特殊性是什么?对比新旧动能很容易发现,旧动能中的许多不能再用,或者不能依赖,或者要降低使用量和提高利用率。山东经济发展的阶段性与全国基本一致,在新旧动能转换的现阶段,面临的任务或着力点,除开与全国相同的部分以外,也有自己的特殊性。在动能使用和转换方面的主要着力点:着眼于需求,在投资、消费和出口的增长动力结构上,继续加大投资;从供给角度看,必须从产业结构和产业升级的维度寻求增长动力,主要是依靠新技术、新管理提升既有产业的水平。政府对产业升级和产业结构优化主要通过改善要素结构间接而为;克服山东经济板块相对的独立性和孤立性;政府管理方式改革、国有企业改革和民营企业改革三管齐下、相互联动,寻求改革的最大动力和红利;优化文化环境、营商环境、识人用人机制。

新旧动能转换;山东;经济发展

中国经济发展到现阶段,到底处于什么阶段?经济增长的动力源泉在哪里?增长的动力结构和源泉是否和为什么改变?哪些是旧动能、哪些是新动能?怎样实现新旧动能转换?作为中国经济大省的山东,与全国比较,新旧动能转换的共性和特殊性是什么?本文试图回答这些问题。

一、中国经济到底处于什么阶段?

从大的阶段划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一直都处于工业化阶段。20世纪80年代开始改革开放,标志着中国进入加速工业化和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阶段,总体上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中期。仅就工业化而言,就工业革命意义上划分,中国处于上一次西方发达国家领导的工业革命的中后期和新一次工业革命的前夜,也就是说,上一次工业革命中国还没有完成,就已经同时进入了新的工业革命的初期,是“两期叠加”。上一次中国是跟随者,新的工业革命,中国至少是可能的领导者之一。

从小的阶段划分,以2007年世界性经济危机为标志,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一阶段对于世界许多国家来说,可能只是新一轮经济周期波动的危机和萧条期,即经济增长低谷期和经济结构调整期,而对中国来说,是所谓的“几期叠加”,到底是几期,总结性说法不一定一致,本文从经济意义上的概括是:第一,与世界经济周期波动一致的经济增长低谷期(尽管危机到来后的前几年我们极力反周期保持了增长的高速,但是滞后几年还是规律性增长速度下滑);第二,中国经济长期高速增长后,进入“新常态”和增长速度换挡期;第三,进入了经济结构既是与世界经济危机一致的强制性、被动性、阵痛性调整期,也是作为发展中大国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到中等收入阶段后产业结构的主动性重大调整期;第四,前几年为了保增长所实施的强刺激政策的消化和调整期。可谓“四期叠加”,情况非常复杂,很容易造成认识和判断上的失误。

这里有一个问题需要明确:中国是否陷入经济危机?因为我们对“经济危机”有一个“坏”的价值判断,所以,不太愿意承认我们陷入危机。其实经济危机是内生于经济运行周期性波动的一个阶段而已,没有周期性危机就不能优胜劣汰和获得进一步发展的空间。从判断经济危机的四类主要指标看,中国不是受到经济危机的影响,而是陷入经济危机。一般从GDP增长率、资产价格(主要是股票价格和房地产价格)、银行不良资产率(问题的另一面就是企业的债务危机或高债务违约率)和通货紧缩几个方面判断一个经济体是否陷入危机。本人根据经验总结后认为:如果GDP增长率短期内下降3个百分点左右(关键不是GDP增长率是多少,而是下降了多少),商业银行的实际不良资产率超过3%,在货币供应量充足甚至超过GDP增长速度的情况下,如果总的消费物价指数即CPI低于3%,资产价格短期内下降30%以上,即可以认为该经济体陷入危机。尽管具体指标可能理论上有不同看法,但是,依据上述指标,基本上可以做出判断,可以简称为“3.3.3.30判断法”。中国GDP增长率从2008年的9.5%左右到2015年下降到6.9%,进入6.5左右的阶段;中国从2009年到2016年,在货币供应量巨大的情况下,除开2011年反常以外,都在2%左右,甚至低于2%;股票价格2008年达到最高点以后,一路暴跌,远远超过30%(2014-2015年诡异暴涨是极度反常、人为操纵的)。房地产价格泡沫明显,但是由于社会各界,包括银行、中央和地方政府、房地产企业、居民等达成共识,共同支撑使得泡沫至今未破。这是好事,但是还不能保证未来不破;商业银行的实际不良资产率肯定比各大银行公布的要高,超过3%是起码的,一些城市商业银行更高,2015年以前很大程度上被掩盖,2015年终于盖不住。现在急于处置,中央高层也在高度重视防控金融风险。可以说,四个指标的3.5个(除开房地产价格外)已经显示,中国陷入经济危机。不过,中国的经济危机的指标表现,特别是GDP增长率的表现,总是比其他国家、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滞后几年。这是因为:中国各级政府在危机来临时极力、甚至过度反危机、保增长。因为中国政府有一个基于对中国国情判断(其实该判断有一定不准确性或片面性)的基本逻辑——保增长为了保就业,保就业为了保稳定,稳定是压倒一切的。政府总是通过大量投资阻止增长速度下滑。但是,由于危机的规律性,顺势、适度反危机有一定作用,过度反危机的结果实际上事与愿违,只能是保护落后的产能、产业、产品、劳动技能和体制,增长速度最后保不住,滞后几年还得下滑,当别的国家复苏之时,我们陷入低谷,“初一”和“十五”的关系而已,而且还常常失去淘汰落后和改革的最佳时机。2008年世界性经济危机爆发后,中国政府反危机力度特别大:先是大量投资实体经济部门,复制和扩大已经过剩的落后产能,发现过剩后又在“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服务业”的口号下全民搞金融,使得金融业产值和利润高速增长,导致金融脱离实体经济需要片面发展和多重的金融风险,实体经济发展更加艰难。终于2015年撑不住了,GDP增长率下来了。

二、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决定了经济增长需要新旧动能转换

上述阶段特征昭示我们:要继续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总体进入中等收入阶段;处于两次工业革命的偶合处,不能错过领导新的工业革命的机会;增长速度换挡的同时要从危机中复苏;我们的产业要升级、结构要调整。那么,在新阶段,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动力何在?还能靠原来的动力吗? 新动力何在?如何实现新旧动能转换?

首先,要清楚我们原来的动能即旧动能是什么?我们过去几十年经济增长的模式可以概括为:资源消耗型、劳动密集型、环境污染型、大量投资型、中低端产品大量出口型、房地产拉动型和改革促进型,当然,也有技术进步的巨大贡献。也就是说,我们几十年以来经济增长主要是靠大量人力资源和其它自然资源投入、大量投资、大量中低端产品出口、大量投资房地产和改革拉动的。这就是我们的旧动能。怎么认识我们依靠的这些旧动能?还得立足于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及其约束条件。我国是一个长期落后的、世界上人口最多、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起点是落后的农业大国,目标是现代化,现代化的两个轮子是工业化和城市化。可是我们技术落后、教育落后、优秀人才很缺乏。只有自然资源和众多低素质劳动力。在一定阶段,只能依靠资源投入,就是通俗表达的“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有矿开矿”,只能大量利用劳动力。这也是我国的比较优势,不用白不用,不用更吃亏。这是符合经济学原理的。靠资源和低素质劳动力,当然只能发展中低端产业,只能大量出口中低端产品,这是必经的阶段。一个落后农业国要现代化,就是要大量投资、从而积累物质资本,没有投资哪来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工业化过程中,尤其是初期,环境污染难以避免,与历史上的工业化国家比较,我国算是对环境顾及比较好的。原来城乡居民的房子都很少、很差,工业化、城市化就是要盖很多住宅楼和厂房以及各类商业用房和办公用房,因此,房地产投资拉动GDP增长是合理的、必然的。

由于在回顾、反思的时候,人们主要关注的是现在看来需要放弃或转变的方面,好像过去的增长和发展不重视技术进步,其实过去几十年中国的技术进步速度非常快,可谓速度惊人,而且人力资本积累的速度更快,特别是我国的大学扩招、科研机构扩大、教育和科研投入增加,即大大促进了过去的发展,更重要的是为我国未来的新的工业革命准备了人力资本、科学技术及其潜力,完全有理由期望不久的将来,中国将会有科学和技术的井喷式的发展。

以上所有的增长和发展及其动力,都不是原动力。过去几十年各方面发展的原动力都是“改革”,包括观念创新和体制改革,特别是经济体制改革。改革是过去几十年经济增长和发展最大的、最本源的动能。因为土地制度改革,农村和农业以惊人的速度增长和发展,并且为各个方面的改革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因为改革,各种自然资源被利用起来;因为改革,各层次劳动者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因为改革,私人经济发展起来,极大地推动了经济增长;因为改革,我们大踏步走出去、引进来;因为改革,国有经济活力大增;因为改革,人才数量大增、质量大幅度提高;因为改革,技术迅速进步。

其次,哪些是新动能?怎样才能使用新动能?一般意义上,我们把新动能概括为:改革开放和体制创新、技术创新、产业的结构转换和产业升级。

对比新旧动能很容易发现,旧动能中的许多不能再用,或者不能依赖,或者要降低使用量和提高利用率。不能主要依靠资源消耗、劳动力投入,即使想依靠也没有客观条件了,因为资源在减少,劳动力成本在提高。但是,资源和劳动力还是要用的,资源的利用率要提高。中国人多,一些劳动力密集型的服务业还是需要、也是合算的。中低端产业和产品的大量发展和出口,已经既无可能、也无必要,因为发展到一定阶段,这些产业必然转移到别的成本更低的国家,我们实际上在失去过去的成本优势,而且再做这些,我们已经很不合算了。至于不顾环境污染的经济增长,更是我们要坚决放弃的。靠房地产的经济增长已经不可持续。尽管我国房地产发展到现在,确实存在问题,有很大风险,但是从1998年至今的房地产业发展,有两个基本面要充分肯定:一是大幅度改善了城乡居民的居住条件,几乎家家都有自己的、质量比较好、面积比较大的房子;二是20年来,极大地拉动了中国经济增长。前10年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年均超过20%,近年来贡献率急剧递减,在6-8%之间。20年的发展后,不仅积累了众多问题,而且,无论是从不同用途看,还是从区域看,房地产都趋于或接近或已经饱和。所以,今后再像过去那样依赖房地产实现经济增长已经不现实,当然房地产总还是会有一定增长,既需要一些增量,也需要对一些存量加以改造和改善。

产业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首先,在理论上,要区分开来,否则,会产生认识的错误和实践中的混乱。产业结构是指不同产业之间的数量比例关系,从长期看,不同产业及其比例是演化的,随着技术、需求的变化,有些产业消亡,有些产业兴起,有些产业比例上升,有些产业比例下降。从根本上说,这种变化是一个自然演化过程,但是,可以在认识演化规律的前提下顺势实施一定的产业政策,从而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我们考察产业结构演变史,影响最大的因素是经济危机和技术革命及其运用导致的产业结构变化,不是人为干预的结果。不管什么产业,只要有需求就有存在的合理性,不同产业之间不能进行优劣、高低的比较。产业升级是指产业及其企业和产品的质量的提高,而质量包括产品本身的质量、符合需求的程度、资源的利用水平、对环境的影响、企业制度质量和管理水平、人员素质等。对于任何产业,质量升级或提高都是永恒的、无止境的。所以,产业升级是永远的任务和动力,而产业结构调整却必须因时因地因势而为。只有大的经济体,像中国这样的国家,国家层面、省的层面,甚至一些地市层面,都有一个产业结构及其适度顺势调整问题,小的经济体,在短期内无所谓经济结构问题,每一个小地方都根据自己的相对优势做好自己能做的产业,全国、全省的产业结构自然合理和优化,如果众多小经济体都朝着一个方向,例如,都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尤其是金融业,都大力发展新型战略性产业,都大力发展所谓的高科技产业,都大力发展钢铁产业等,结果必然是地区之间产业结构严重不合理的趋同。因此,绝不可以按照统一的所谓产业结构的标准去评价不同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劣。所以,产业升级的动能是永恒的,产业结构变动能否成为经济增长的动能,要因时因地因势而定。

但是,投资、技术进步和改革这三个方面的旧动力,在现在和未来仍然很重要,还必须继续使用。中国绝大多数地区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中期或中后期,还不是发达国家,大量投资,尤其是基础设施投资、高新技术产业投资、技术改造投资,是必须的和合理的,除非我们放弃工业化和城市化。所以笼统地批评主要依靠投资拉动经济增长和夸大或过度期望消费对增长的贡献率,是违背中国经济发展阶段性事实的。现在和未来相当长时期,投资仍然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与消费具有差不多的贡献率。需要批评和改进的不是投资,而是投资结构,即谁来投资、投资哪些领域和哪些地区。至于技术进步,是我国过去、现在和未来经济增长的、永久的动力,而且,现在和未来更主要。现在和未来一段时间,改革即体制创新,仍然是我国经济增长和发展的最大、最根本的动力,因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还没有完成,更没有完善。我们的一些观念也还需要更新。我们的技术进步等众多方面,还需要体制创新来保证。中央决策者一直对此有充分的认识,一直都在推动改革的深化。

三、山东的新旧动能转换与经济发展

山东经济发展的阶段性与全国基本一致,过去几十年经济增长的动力与全国也基本一致,山东东中西部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也基本上是中国东中西部的缩影。但是,山东也有自己的特殊性,在新旧动能转换的现阶段,面临的任务或着力点,除开与全国相同的部分以外,也有自己的特殊性。

山东经济有其比较突出的特征:

特征一:实体经济发达,特别是发达的工业和农业。这是山东最大的优势,在全国经济版图中,山东就是靠实体经济立省。如果山东的实体经济、特别是工业和农业下滑了或相对落后了,山东在全国的重要性也就基本失去了。其实,GDP总量多一点少一点、排第几,不是很重要。山东实体经济可持续发展、产业可持续升级,对于全国而言,既是经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是国家的综合战略问题。

特征二:在实体经济中,海洋经济的规模、质量在全国领先或处于前列。海洋经济是广义的,包括海洋农业、海洋工业(海洋化工、相关制造业)、海洋运输业等等。

特征三:山东经济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经济板块。这可能主要是由地缘因素以及与其他经济板块连接处的经济水平决定的。作为半岛,独自往东伸向海洋;往南,由于长三角经济板块的北部和山东经济板块南部、西南部,都是相对落后地区,从而经济联系相对断裂;往西,山东经济板块西部与河南、河北经济板块东部,也都是经济相对落后地区,经济联系也不大;往北,山东经济板块的北部与环渤海经济板块的南部,也是基本一样的状况。四个方向都缺乏足够的联系,相互没有辐射力和吸引力,从而山东经济板块的相对独立一定意义上变成相对孤立。好在山东本身资源丰富、产业结构相对齐全、交通方便、经济实力较强。但是,这种相对独立性肯定对山东经济进一步发展弊大于利。新旧动能转换要力求突破这种孤立性。

特征四:山东各级政府强势、国有经济势力大、民营经济对政府和国有企业依附性强。

特征五:山东特殊的文化,导致“官本位”相对更突出、老乡情怀和“圈子”现象相对更突出,而且文化自我认可度很高,相当多的人不乐意接受批评。这些都不利于人才的成长、引进和发挥作用,不利于创业和创新。

根据山东的实际情况,为了经济更快更好发展,在动能使用和转换方面,以下几个方面是主要着力点:

1.着眼于需求,在投资、消费和出口的增长动力结构上,继续加大投资,特别是城乡基础设施投资、农房改造与小城镇建设、农村生产生活服务设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等方面的投资。因为山东远远没有完成工业化和城市化,这些投资就是在继续推进和完善工业化和城市化,有利于短期的经济增长,也有利于长期的增长和发展;至于消费作为增长的动力会稳步增长,但是不要期望它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超过65%-70%,因为我们还不是发达经济体。消费也不需要人为刺激和干预,尤其不需要政府的干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定程度上会引导寻求,但是,居民消费根本上取决于可支配收入和公共保障体系,只要居民收入增加了,保障体系完善了,居民消费自然增加从而推动增长。否则,直接刺激消费没有用;不要期望像过去那样,出口对GDP增长的贡献那么大,这不符合经济发展的规律,随着经济发达程度的提高,净出口对GDP的贡献率是递减的。山东未来的出口还会对GDP有较大贡献率,但是主要是优化出口结构、提高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和价值含量,逐步摒弃过去的出口模式。

2.从供给角度看,必须从产业结构和产业升级的维度寻求增长动力,主要是依靠新技术、新管理提升既有产业的水平,包括优化产业组织、提高企业素质、劳动者素质和管理水平。政府对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作用主要是通过改善要素结构而间接进行。至于“三去一补”的供给侧改革,要充分认识到:非常必要和重要,有利于长期结构优化和增长。但是,多数措施在短期内不可能是经济增长的动力,甚至是相反的——去库存、去产能、去杠杆都不是短期促增长的措施。只有补短板是短期增长的动力。

政府总是想在产业结构及其调整方面直接地大有作为,其实,很多情况下这种直接作为是越位,效果不理想、甚至很差,例如前几年包括山东在内的全国许多地方,政府大力支持所谓高科技的光伏产业。政府对产业结构的调整最有效的手段应该主要是间接的。经济学原理告诉我们: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是内生于生产要素结构的,要想调整产业结构,必须调整要素结构。除开天然的土地、水、矿产资源本身外,其它要素的数量和质量是可变的,土地本身也是可投资改造的,其他资源的利用技术也是可提高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基础是生产要素结构调整和升级。发展中国家经济的特征之一就是对自然的生产要素依赖度高。发展中国家成为发达国家的过程,本质上是生产要素结构变化------主要体现为物质资本、人力资本、技术(资本)占比提高的过程。政府可以通过加大基础设施、教育和科研的投资、改善要素结构,从而间接调整产业结构和提高产业质量。

过去几十年,山东经济发展,与全国一样,主要靠吃资源红利和人口红利,这具有必然性。但是,现阶段和未来已经不可行、不可持续,必须调整要素结构:一是继续重视物质资本积累,除开保持投资增长率以外,更重要的是提高投资的效率、提高物质资本形成率;二是重视人才培养和引进。山东现在最缺乏的是各类人才。同时,要加大对科技教育的投入,尤其要加大优秀产业工人和农民工的培训和实用科技人才的引进,否则没法适应产业升级的需要;三是控制山东人口的数量、提高质量。山东总人口将近一个亿,权衡人口红利与人口负担,长期看,后者远远重于前者。因此计划生育政策,总量上绝不能放松。不能留恋于吃人口红利,要吃技术红利和资本红利。吃土地、吃人口、吃资源,吃不出现代化,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技术资本的积累最重要。

对于既有产业主要是实体经济部门的产业,重点是提高装备制造业、海洋产业和农业的质量。海洋产业是有无限空间、技术含量很高、很长的产业链。其中蕴含着巨大的经济增长的新动能。山东省级政府可以适度实施一些直接的产业政策。可以顺势重点支持一些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战略性产业。但是,不能各级政府都搞高科技产业和新兴战略性产业园。省政府重点支持海洋产业、生态环保产业、高端制造业,既是产业政策,同时也是继续实施既有的“蓝”“黄”两区发展战略。“蓝”“黄”发展战略是与山东地缘优势、资源优势、既有产业基础和技术优势一致的区域战略,也是国家的战略。

现代金融有其特殊性,可能脱离实体经济的需要而片面发展,政府是有理由、有职责、也有能力实施干预的,主要是监管。山东一定要认识金融的本质,使得金融为实体经济服务,而不是为金融业自己和金融从业人员服务。无论在山东还是任何地区,为实体经济服务的金融发展是经济增长的动力,脱离实体经济的金融扩张就是危害实体经济和整个经济体系的因素,甚至能把经济带入危机之中,尤其在山东这样以实体经济立省的地区。山东任何一个城市,在现在和可以预见的将来,客观上不可能、实际上也没有必要建立区域性金融中心。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多次大的经济危机都源于金融的片面发展,历史教训应该足够警示我们。至于其它的第三产业,只要第一、二产业发达,城市化加速,它自然发达,第一、二产业质量高、城市化质量高,它自然质量高。生产和生活的需求决定对服务业的数量和质量。政府没有必要直接干预。

目前政府在金融领域的主要工作是防控金融风险:一是政府、特别是各级“金融办”要端正对金融的认识,片面发展金融对经济社会发展有害无益,规范和约束自己的行为,积极管控金融风险,而不是批建金融机构,与中央争夺金融资源和管理权;二是充分认识到金融危机的影响还可能蔓延和深化,包括企业的债务危机和银行的不良资产危机、政府债务风险和房地产风险以及非法集资行为造成的社会不稳定;三是打击金融中介的圈钱行为,让资金以较低利率流向实体经济企业。之前,山东的金融乱象在全国是比较严重的;四是坚决而掌握力度地“去杠杆”。高杠杆问题不是短期形成的,也不可能一下就去得了,需要一个过程。急刹车可能导致企业(尤其民企)借贷利率进一步提高和融资成本及负债率更高、抑制投资增长,还可能短期内加剧通货紧缩和增长乏力。因此,切忌急刹车式地大幅度“去杠杆”;五是政府管控好政府自己的债务风险。不能用所谓的“债务规模低于国际通行警戒线”为依据而放松警惕,关键是偿债的资金来源在哪里?山东地方政府的债务规模在全国也是比较大的,除开显性的还有隐性的,前几年政府建立的各类引导基金、专项基金、担保基金等,其实都是政府潜在的债务;六是管控好房地产风险。房地产泡沫已经很大了,所以既要防止泡沫继续吹大,又要防止泡沫被扎破。居民资产过度房产化,影响消费和人力资本积累,不利于短期和长期增长。房地产政策,包括资金供给,也要防止急紧急松,也要“软着陆”和“慢升空”。近2-3年房地产开发企业迅速洗牌,中小开发商被动地被大开发商兼并,或主动向其“投降”,很快形成垄断局面,政府要高度重视,利弊现在难以判断。不过,垄断不是好事,可能会成为未来中国房地产业和金融业的隐患。大开发商不是国有垄断行业和企业的,就是有“背景的”。我们观察分析了全国70多个大中城市的房地产,这些大开发商进军哪个城市,哪个城市房地产价格就猛涨,他们不缺资金(国有控股银行愿意低利率供给),“地王”几乎都是它们“制造”的;七是加强对网络金融的约束和监管。

3.通过呼吁、推动和参与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跨海大桥建设,根本上克服山东经济板块相对独立性和孤立性。这一工程已经讨论多年,从技术上,无论是全部建在海面还是全部建在海底或者是部分海面部分海底,无论是单一高速公路还是单一铁路(高铁)或者公路铁路并建,包括不影响军事行动,对于现在的中国来说,都没有问题。安全上也没有必要考虑,因为就现代武器而言,没有任何建筑工程是安全的。国家强大就什么都安全。这一工程竣工,将把东北经济板块、山东经济板块和长三角经济板块连成一体,根本上使山东经济板块不再独立和孤立,有利于山东、东北和长三角,有利于全国,山东应该受益最直接、最大,也很符合中央振兴东北的战略。即使单一交通方式的建设,直接投资也在一万亿左右,如果加上配套和两种交通方式建设,投资更大,是中国巨大的战略性投资,建设本身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也是巨大的,而且会催生众多的技术创新。

4.政府管理方式改革、国有企业改革和民营企业改革三管齐下、相互联动,寻求改革的最大动力和红利。各级政府的强势主要表现为政府及其官员权力大、权威高,对资源的控制多而强,表现在企业层面,就是国有(控股)企业多、国有资产多、民营经济发展空间小而不得不依附政府和国有企业。所以,政府自身的改革、国有企业改革和民营企业改革必须联动。

首先,改革政府自身的管理方式。例如,山东各级党政领导常常开会为企业(包括民营企业)解决很具体的问题,如用电、用水、资金困难等问题,就单个问题而言,确实重要、作用立竿见影。但是,从根本上、长远看,累死领导、害了企业。这是机制问题和政府服务方式问题。

关于国有企业改革,首先必须对国有经济在现阶段进行科学定位、确定其合理的存在空间。既需要考虑国有经济在一般性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定位,又必须分析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特殊的阶段性特征,其实就是分析清楚国有经济存在的一般原因和特殊原因,否则,定位可能不准,改革也可能失误。

有两个重要的现实背景,也是重要的阶段性特征,对于确定国有经济在现阶段的定位很重要:第一,中国作为长期落后的大国,处于正在崛起的关键和微妙阶段。中国的发展正在导致世界各国的相对地位变化,不同国家对这种变化有不同的心态和应对措施。既有的发达国家没有明显的衰落迹象,一些发达国家按照既有的、长期的思维习惯看待中国的发展,不相信中国和平崛起的战略,对中国高度警觉和极力遏制,另有一些国家对中国的反应也很微妙。中国面临多重遏制(包括军事遏制),应该说有可能面临战争;第二,我们的改革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经过十多年的改革实践和理论探索,于1992年10月在“中共十四大”决定上明确提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对“关系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一个重大问题”认识清楚以后的回答。两个背景提醒我们:在这种情况下,任何国家都必须适度加强对经济的控制,国有经济不能仅限于弥补市场失灵的空间,我们不能听信于极端自由主义经济学的主张。但是,必须勿忘改革初心,改革的目标早就确定了。不能回到国有经济一统天下的计划经济体制中去,也不能让一些利益集团借维护国有经济和社会主义的名义阻碍改革、以维护他们自己的利益。

对于山东而言,国有(控股)企业和国有经济改革,必须“两手”抓,而且都要抓落实:一方面国家必须控制的领域(比其他阶段应该更广一些),必须做大做强,关键是做强;另一方面,一般竞争性的、国家不必要控制的领域,要坚决退出。山东国有经济现状:面广、总量大、肆意扩张、效率不高。山东几乎所有垄断行业和大型国有(控股)企业都存在不合理扩张经营领域,而且众多领域亏损严重。不能为做大而做大,要考虑量与质的辩证关系。垄断行业的非主业还是要主辅分离、退出和改革。官方数据显示:2016年,山东省国有企业资产5.59万亿,所有者权益1.76万亿,利润总额667亿,净利润457亿。如果扣除省级以下各级财政对国企的补贴(很难准确统计,因为多渠道补贴和税收返还,估计100亿以上,实际利润还要少很多。如果扣除中央财政各渠道补贴,利润可能更少)。当然,不是说利润是唯一的考核指标,但是,竞争性领域的国有企业起码应该主要用利润指标考核,也不是说一些补贴不必要,只是要算一算账,细分出哪些是不必要以国有形式存在。另一些数据显示,国有企业资产可能还没有这么多利润和利润率。为了实质上加快山东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的改革,首先,必须让多数竞争性领域的国有资产主动退出,然后才讨论非竞争性领域和关系国计民生的竞争性领域的国有资产怎么管理、管理体制怎么改革的问题。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公司治理结构必须改革,现在的体制还有很大的改革和完善空间,激励、监督和约束机制都需要改革。例如,现在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扩充机构和人员严重,效率很难高。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改革的目的是提高国有资产的经营效率、资产的保值增值,这也是衡量改革是否有成效的唯一标准。国有(控股)企业加强党的领导很重要,这个问题不需要讨论。需要讨论的和更重要的是:在企业加强党的领导的目的是什么?——必须使得企业更有效率、更有利于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如何才是加强了党的领导?如何加强党的领导?如果不搞清楚这些问题,就会在“加强领导”的大原则下和“强化书记权力”的执行中,实际上弱化了党对企业的领导。党的领导方式在企业与在其他领域比较,目的不同,方式也不同。

其次,山东民营企业也需要改革,这可能是不同于其它许多经济发达省市的地方。2016年,山东非公有经济发展较快,非公有经济增加值39040.9亿元,比上年增长7.7%;占GDP比重为58.3%,比上年提高了0.1个百分点。其中,民营经济增加值34258.6亿元,增长8.0%;占GDP的比重为51.1%,提高了0.2个百分点。

2016年全国民企500强,山东占46或47,占1/10弱,广东占48家。可是浙江占135家,差不多是山东的3倍,江苏占86家;100强占12家,占12%(广东和江苏分别占16家,浙江占19家);前10强占1家即魏桥集团,现在是陷入债务危机。广东和江苏分别占10强的3家,广东分别是华为、正威国际和万科,江苏分别是苏宁、恒力和江苏沙钢,北京是联想,上海是中国华信能源,还有辽宁万达。

山东大的民企不算少,总量不算少,比例不算低,可是,外界和自己都觉得民营经济不发达或国有经济占绝对优势。出人意料的是:福建在500强中只占8家,前200强中几乎没有福建的。可是自己和外界都认为福建民营经济很发达、占主体。为什么?一个“谜”。 我们近期在山东省各地随机抽样了40家民营企业老板进行问卷调查,其中一个问题是:你认为企业成功最主要的因素是哪些?列了17项,结果:22家企业把“与政府搞好关系”列在前3,占企业总数的55%,其中6家企业列为第一,占27.5%。这种现象的根源或“谜”底就在于政府太强势、国有经济面太广、太强势。既然国有经济既占住了需要垄断的行业和关系国计民生的竞争性领域,又占住一般的竞争性领域,留给民营资本的生存空间就很少,在有限的空间里也很难做。因此,即使是民营企业也不得不一方面具有更强的依附性,例如,寻求官员支持和争取戴上“红帽子”即当上政协委员、人大代表等,显得“缺钙”;另一方面,多有违法、走歪门邪道(例如行贿)现象,企业与政府“亲”而“不清”,实际上也“不亲”。

民营企业改革包括三个方面:一是通过政府自身改革和国有经济的适度退出,给民营企业让出发展空间来;二是民营企业和企业家要改变观念,理清与政府的关系,要“补钙”,不要总是想着通过“走上层路线”、找政府、找国有企业,获得“好处”;三是在强化产权保护的同时,也要激励和约束民营企业和企业家强化国家观念、民族意识和社会责任,不能不择手段圈钱,捞了就“跑路”。

5.优化文化环境、营商环境、识人用人机制。技术创新对经济发展的作用自不用说。制约山东技术创新的是人才,而制约人才的是体制(含观念、习俗等潜规则)。

山东相对更加突出的“官本位”文化,导致山东本土精英过度集中于全国的、各级的党政机关。山东学子考公务员总数之大、比例之高,全国首屈一指。其实,如此多的精英挤进公务员队伍,不去从事实业、创造财富,多数无用武之地,是人才的巨大浪费;二是导致实业界的各类劳动者明显素质过低;三是导致实业界、科研部门的人才也想做官,不安心做业务。山东太多的科研人员和企业家想做官。

相对突出的“官本位”,反映在对人才的识别和尊重程度上就是“类官本位化”。表现在具体的场合,就是对人才的识别、待遇和尊重程度的标准:

首先,按有无行政职务和级别排序。职务越高水平越高,官越大学问越大。没有职务的常常很尴尬;其次,如果没有官级或官级相同,按学术“头衔”排序,类似于官员的级别,注重院士、长江学者以及党政机关授予的人才称号。这种排序有其道理,但是远远不够,也有明显的不合理性。因为,真正优秀的、年轻的、正当创业年龄的人才往往不一定有头衔。还有一个排序就是按地域和单位名头来:北京、上海的,比山东本土和其它地方的水平高,名头大的机构的人水平高。尤其是北京来的,离中央近,比其他地方的专家厉害。中央哪个机关的研究所的肯定更被重视,常常北京一般的学者来到山东,比本土的优秀学者更受重用和待见。从总体上看,按头衔有道理,一些区域和单位的人才总体水平和数量优于或高于其它地区和单位,但是具体任务和具体人就可能完全不是这样。山东比较多地这样做,其实还是“官本位”的折射。这样做的结果是:一是科研人员努力争取做官,“学而优则仕”;二是科研人员努力获取各种头衔;三是一些有实际水平、却没有也挣不到官位和头衔的人才外流;四是具体的工作做不好。请不到真正有水平、有责任感的学者做,请来的往往只是有来头、有头衔的。有水平的不请、请来也因为不受待见而没有积极性做。例如,做个规划,请来北京大机构、有头衔的专家领衔,现成的套路、模型,套上山东的官方数据(他们常常全国各地套,没有心思去做艰苦的真实数据的采集),形成一个文本,或者说几点很正确、但是没有用的建议。对于决策者来说,这些文本实际上没有用或用处不大。其主要的作用就是:按程序征求了专家意见,又是请的大机构的大专家做的,具有合法性和权威性。这样会形成不良循环:决策者看不起专家,在他们眼里,大机构的大专家不过如此,真正的专家也只好慢慢学着“混”和“糊弄”,反正你们不识货。

还有就是引进人才的识别上,也折射出“官本位”,即引进人才按头衔选取,相对更重视“院士”等,在人才统计上更好看。在此绝对不是不认可院士等人才,而是强调以更广阔的视野、不拘一格引人才。

山东的老乡文化、圈子文化、关系文化,还在众多方面影响人才成长、识别和使用,当然也影响其它方面。山东人出了山东都是山东老乡,在山东内部,又分为大小老乡。中国都有这种情结,但是山东更突出。山东人好客,对外地人好,但是必须对老乡更好,尤其是关键时刻。即使不想对一些不地道的老乡好,迫于其它老乡压力或老乡氛围的压力,也不得不对老乡好;山东人会以各种理由经常聚会喝酒,例如,小学同学、初中同学、大学同学、同门师兄弟、党校学习同学、一起到国外访问进修的同学、曾经和现在的同事、大小老乡、远近亲戚等聚会,总是能找到各种纽带,把人组成大小不同的各类圈子。这种文化现象,不能简单地判断好与不好。但是,确实对山东的人才成长、使用,特别是开放和广纳人才产生了不利的影响。例如,让外地人感觉来山东旅游做客很舒服,创业却很难,很难融入圈子;尽管政府也出台了一些引进人才的政策(包括优惠条件),结果发现,一些单位的一些人利用优惠条件把一些水平不太够的老乡、亲戚、朋友引进来了,引进的好多还是山东人;山东省的学术头衔、奖励的评选,相对来说,问题也更严重,“拉关系”更普遍,而且常常评出的结果离谱较远。开始大家还觉得不合理,时间长了就认可并形成不良风气,大家学着做。当然,也有一些部门和单位这方面的工作做得好。

省里、尤其是相关部门领导,可能认为这根本不算什么事,有些甚至认为就是你们知识分子那点小名利,根本不屑于干预和矫正。其实,这种现象对一个地方的伤害是根本性的。在人才方面,产生“劣币驱逐良币”效应:有水平没关系的待不住,有水平的也不集中精力做业务,想办法当个官,建立关系;外面的人也不太敢来,来了有些也呆不住或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技术创新一靠体制、二靠人才。人才长期靠培养,短期靠引进和发挥潜能。对人才的制约主要来自体制和文化(非正规制度或潜规则)。山东人才识别、引进和使用的机制需要改革。首先是转变人才观念;其次是干预、惩处学术腐败和人才工作中的不良风气,加强法制,改变风气和氛围;再次,具体出台一些引进、使用、激励人才的措施,如最近大量引进海内外大学毕业生(本科、硕士和博士),给予合理的、有竞争力的优惠条件,可以在同等条件下给山东籍以外的人才优先、优惠。什么时候,山东各地,尤其是济南、青岛这种城市,充满了说普通话、外语和全国各地方言的人,五湖四海、世界各国的人都能在此创业成功,山东就真正成为人才汇集、开放创新、更加充满活力的山东了。

(责任编辑:栾晓平)

2017-08-10

山东大学经济研究院院长、长江学者、教授,山东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F061.3

A

1003-4145[2017]09-0101-08

猜你喜欢
动能山东改革
图说山东
新航空(2023年9期)2023-09-18 18:59:16
新动能,源自创新力
金桥(2022年4期)2022-05-05 06:09:50
逆势上扬的山东,再出发
金桥(2022年3期)2022-03-29 01:16:24
『山东舰』入列一周年
改革之路
金桥(2019年10期)2019-08-13 07:15:20
为构建开放创新新高地增添动能
人大建设(2018年7期)2018-09-19 06:18:58
“金企对接”转换旧动能
商周刊(2018年15期)2018-07-27 01:41:16
澎湃新动能
商周刊(2018年11期)2018-06-13 03:41:52
山东的路幸福的路
中国公路(2017年14期)2017-09-26 11:51:39
改革备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