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立华
(北京先和妇产医院,北京 101101)
细节优化护理对初产妇产后母乳喂养、康复及抑郁情绪的影响
张立华
(北京先和妇产医院,北京 101101)
目的 探究细节优化护理对初产妇产后母乳喂养、康复及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1月于我院妇产科初次分娩的产妇7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进入医院的编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进行普通护理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治疗的基础上进行细节优化护理治疗,比较两组产妇的母乳喂养、康复及抑郁情况。结果 观察组产妇的母乳喂养率为91.42%,对照组的母乳喂养率为62.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抑郁发生率为8.71%,对照组抑郁发生率为31.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初产妇进行产后的护理过程中,运用细节优化护理在很大程度上能够促进产妇母乳喂养情况的改善,有效缓解产妇抑郁的不良 情绪,帮助其早日实现康复,因此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值得进行大力的推广。
细节优化护理;初产妇;产后母乳喂养;康复;抑郁情绪
细节优化护理作为一种新的医学模式,是医护人员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在考虑患者疾病的同时,也将包括心理、社会在内的多方面综合因素考虑在内[1]。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究细节优化护理对初产妇产后母乳喂养、康复及抑郁情绪的影响,选取于我院妇产科初次分娩的产妇70例,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治疗的基础上进行细节优化护理治疗,现将临床研究的各项数据情况通过整理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了2016年3月~2017年1月于我院妇产科初次分娩的产妇,共70例。将其根据入院时的编号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且本次研究对象未曾患过严重的疾病,无流产史。观察组年龄22~32岁,平均年龄(26.9±2.6)岁,孕周34~40周,平均孕周(37.3±2.9)周;对照组年龄23~31岁,平均年龄(27.1±2.4)岁,孕周35~39周,平均孕周(37.1±2.79)周。比较两组产妇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进行普通护理治疗,每天都要对产妇居住的病房进行打扫,确保干净卫生,在此基础上为产妇的日常生活进行常规护理。
观察组进行细节优化护理治疗,具体护理措施如下:
(1)相关护理人员需要对护理的全部环节和程序进行细致的划分,如产妇的一日三餐、正常的作息时间以及婴幼儿每天进行母乳喂养的时间等,并在相关要求的指导下严格的执行。保证产妇产后环境的舒适,以私密、安静为宜,严格的控制室内的温度和湿度,做好通风换气的工作,确保产妇床褥、衣物的干净整洁,为产妇在产褥期营造一个良好的休息环境。
(2)基于产妇本身的文化水平、生活环境等,就产妇所提出的每一个问题都能够进行细致且耐心的回答,以此帮助产妇能够更加透彻的理解相关的知识,在此基础上,护理人员为有效的缓解产妇产后抑郁等不良情绪,可以在多媒体和相关育儿书的帮助下对其进行相关的指导和教育,并且对于产妇进行母乳喂养具有十分重要的帮助[2]。
(3)产妇产后进行必要的心理护理。基于初产妇在生产方面的经验比较缺失,产后稍有不慎便极有可能出现抑郁等不良情绪,为此护理人员需要与产妇进行积极的沟通与交流,教会产妇一些调节心理的方式方法,使其能够进行自我调节,同时叮嘱产妇家属给予产妇足够的关心和爱护,以此保持产妇产后的心情愉悦[3]。针对那些产后抑郁比较严重的产妇,可以给予进行音乐疗法,让她们多听一些欢快的音乐,25 min/次左右,听3次/d。
(4)饮食上的护理。产妇饮食以高蛋白、高维生素为主,切记不能食用一些辛辣和刺激性的食物,多吃一些维生素丰富的蔬菜和水果等[4]。
1.3 观察指标
统计并记录产妇母乳和人工喂养的例数,对产后的抑郁等不良情况进行仔细的观察,并将其具体情况详细的记录下来。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产妇母乳喂养率的比较
观察组产妇的母乳喂养率为91.42%(32例),对照组的母乳喂养率为62.85%(22例),观察组的母乳喂养率明显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产妇抑郁情况的比较
观察组中有2例产妇出现抑郁的症状,抑郁发生率为8.71%,对照组中有11例产妇出现抑郁的症状,抑郁发生率为31.42%,观察组的抑郁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随着社会的进步、医学模式的转变,患者及家属对临床护理工作有了更高的要求,临床护理本身也应有所提升,更新护理理念,不仅要治疗,更是关心,以患者为中心,营造一个温和、和谐的护理、治疗环境。细节护理不仅可以更能够令患者满意度、缓解护患矛盾,而且对于帮助患者缓解焦虑情绪、释放压力以及防治心理疾病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经过本次研究,观察组产妇的母乳喂养率为91.42%,对照组的母乳喂养率为62.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抑郁发生率为8.71%,对照组抑郁发生率为31.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对初产妇进行产后的护理过程中,运用细节优化护理在很大程度上能够促进产妇母乳喂养情况的改善,有效缓解产妇抑郁的不良情绪,帮助其早日实现康复,因此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值得进行大力的推广。
[1] 韩少柳.细节优化护理在改善初产妇产后母乳喂养与抑郁情绪中的效果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6,33(12):151+153.
[2] 黄云霞.细节优化护理在改善初产妇产后母乳喂养及抑郁情绪中的作用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6,9(18):212.
[3] 刘洪英.浅谈护理干预对初产妇产后母乳喂养、康复及抑郁情绪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1(35):243-244.
[4] 白 云.细节优化护理在促进初产妇产后康复及抑郁情绪改善中的效果观察[J].当代医学,2017,24(2):138-139.
本文编辑:刘欣悦
R473.71
B
ISSN.2096-2479.2017.05.1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