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占国 张江平 张立辰
(河北省隆尧县医院中医科,河北 隆尧 055350)
蠲痹柔筋汤联合垫枕调曲法治疗颈肩背肌筋膜炎临床观察
刘占国 张江平1张立辰2
(河北省隆尧县医院中医科,河北 隆尧 055350)
目的 观察蠲痹柔筋汤联合垫枕调曲法治疗颈肩背肌筋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12例颈肩背肌筋膜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6例应用蠲痹柔筋汤联合垫枕调曲法治疗,对照组56例应用常规西药治疗,2组均14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比较2组疗效,并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分级量化积分变化。结果 总有效率治疗组94.6%,对照组82.1%,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中医证候分级量化积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1),且治疗组治疗后中医证候分级量化积分降低更明显(P<0.01)。结论 蠲痹柔筋汤联合垫枕调曲法治疗颈肩背肌筋膜炎,疗效优于常规西药治疗,且无药物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应用。
颈;肩;背;筋膜炎;中药疗法;外治法
颈肩背肌筋膜炎又称颈肩背部纤维组织炎或肌肉风湿性痛,通常是颈肩背部肌肉筋膜以及韧带等白色纤维组织的无菌性炎症改变[1],临床主要表现为颈肩背部肌肉痠痛不适,僵硬板滞而有沉重感,活动受限。每以晨起、伏案工作或天气转凉受寒时疼痛加重,遇热或活动后症状减轻,呈慢性反复发作过程。流行病学调查显示,颈肩背肌筋膜炎在我国的患病率为9.57%[2],是软组织慢性损伤引起的骨伤科常见疼痛性疾病。随着电子
科技产品的日益普及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其发病率逐年升高并趋于年轻化。2012-03—2014-05,我们应用蠲痹柔筋汤联合垫枕调曲法治疗颈肩背肌筋膜炎56例,并与常规西药治疗56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1.1 一般资料 全部112例均为我院中医科门诊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6例,男21例,女35例;年龄23~45岁,平均(35.1±5.9)岁;病程2~13个月,平均(8.0±2.8)个月。对照组56例,男19例,女37例;年龄21~43岁,平均(33.1±5.2)岁;病程3~12个月,平均(7.2±2.5)个月。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病例选择
1.2.1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参照《中西医结合临床疼痛治疗学》[3]中肌筋膜炎的诊断标准,①好发于颈肩背部,起病缓急不一;②临床表现为颈肩背疼痛,肌肉痉挛和运动障碍;③体检可发现颈肩背部有局限性压痛,肌肉轻度萎缩,有时可扪及“纤维炎性”结节,重压有痠痛感;颈项部、斜方肌、冈上肌、冈下肌部位常有压痛;④颈椎X线摄片检查多正常,抗链球菌溶血素“O”、红细胞沉降率(ESR)正常或偏高。中医诊断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4]中颈肩背肌筋膜炎风寒湿证的诊断标准,颈肩背部板滞,后项及肩部有牵拉性疼痛,甚者痛引上臂,伴有恶寒,舌淡苔白,脉弦紧。久之出现气滞血瘀,背部板硬刺痛,遇热或活动后疼痛减轻。
1.2.2 纳入标准 ①符合中西医诊断标准及中医辨证标准;②患者依从性好,能够按计划疗程坚持治疗;③能够完成指定指标的测评,并对数据资料进行收集整理汇报。
1.2.3 排除标准 ①颈椎病;②颈肩背部软组织扭挫伤或断裂伤;③妊娠或哺乳期妇女;过敏体质或对药物过敏者;④合并心、脑血管,肝、肾、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和精神病患者;⑤不符合纳入标准,未按规定用药,无法判断疗效,资料不全等影响疗效或安全性判断的患者。
1.3 治疗方法
1.3.1 对照组 予常规西药治疗。布洛芬片(石药集团欧意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3022761) 0.2 g,每日3次口服;氯唑沙宗片(浙江亚太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3021687)0.4 g,每日3次口服。
1.3.2 治疗组 予蠲痹柔筋汤联合垫枕调曲法。①蠲痹柔筋汤药物组成:羌活10 g,防风10 g,五加皮15 g,黄芪10 g,当归10 g,延胡索10 g,鸡血藤10 g,制乳香8 g,制没药8 g,木瓜10 g,白芍药10 g,葛根10 g,炙甘草6 g。日1剂,水煎2次取汁300 mL,分早、晚2次服。②垫枕调曲法:按照人体工程力学原理,根据个体差异(如胖瘦、肩的宽窄、脖颈长短等)设计制作符合自身颈椎生理曲度且具有一定承托能力不易变形的糖果状圆形颈椎枕。枕头高度要求与自己的一侧肩宽高度一致,软硬以舒适为宜,压缩后约与自己的拳头高度(握拳虎口向上的高度为拳高标准)一致,约6~10 cm,枕头长约60 cm。每晚睡眠时将颈椎枕垫置颈下方靠近背部上端处,使颈部抬高而头呈自然后仰位,恢复颈曲正常解剖位置,彻底松弛颈肩背部椎旁肌肉和韧带。
1.3.3 疗程 2组均14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
1.4 观察指标 ①安全性指标:包括一般体检项目常规检查及心、肝、肾功能检查。②疗效性指标:包括药物不良反应及相关症状、体征,如疼痛、压痛、运动障碍、肌肉痉挛及睡眠质量等,进行中医证候分级量化积分[5],见表1。
表1 颈肩背肌筋膜炎中医证候分级量化积分
1.5 疗效标准 临床治愈:局部疼痛消失,无压痛,头颈部功能活动自如;显效:局部疼痛基本消失,无明显压痛,头颈部功能活动大致正常,能参加正常工作;有效:局部疼痛减轻,轻度压痛,头颈部功能活动有改善,可参加轻工作;无效:局部症状与治疗前比较均无明显改善[3]。
2.1 2组疗效比较 见表2。
表2 2组疗效比较 例(%)
与对照组比较,*P<0.05
由表2可见,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2.2 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分级量化积分比较 见表3。
表3 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分级量化积分比较 分,±s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1
由表3可见,2组治疗后中医证候分级量化积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1),且治疗组治疗后中医证候分级量化积分降低更明显(P<0.01)。
2.3 不良反应观察 治疗组56例,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对照组56例,出现胃肠道反应11例,停药后症状消失。
颈肩背肌筋膜炎多见于职业性劳动者,与长期不良体位工作、肌肉失衡和负荷不对称,以及寒冷、潮湿、病毒感染、外伤、疲劳有关[5]。目前,现代医学认为肌筋膜炎发病机制是软组织张力增高[6]和软组织无菌性炎症[3]所致。由于致病因素的不良刺激使得颈肩背部肌肉、筋膜等软组织长时间处于过度紧张、牵拉、强力收缩状态,导致肌肉痉挛,肌内压力增高。压迫肌肉内部血管,局部循环障碍,组织缺血缺氧,能量得不到及时补充,肌糖原代谢不全,产生大量的乳酸代谢产物,刺激肌肉筋膜充血、水肿和炎性渗出[7],形成非特异性无菌性炎症。同时在炎症反应过程中,致炎因子组胺、5-羟色胺、缓激肽等化学物质的释放,又刺激周围血管的痉挛,使血流减少,局部代谢产物堆积不能及时清理,又进一步加重了组织无菌性炎症的发生。如此反复形成恶性循环,久之肌小节扭曲变形发生粘连,肌筋膜纤维化变性增厚弹性下降,颈椎的外力平衡受到破坏,椎间盘涵水能力下降,继而颈椎内力平衡失调,颈椎出现退行性改变,颈曲出现异常[8]。此外,夜间睡眠时使用的枕头高度不当和睡姿不良,也加重了椎旁肌肉韧带紧张,出现肌肉韧带劳损,痠软无力,使疾病反复迁延不愈[9]。
前列腺素(PG)是参与炎症反应的重要物质,PG不仅能引起炎症,还可以增强缓激肽等致炎物质的致炎作用。布洛芬作为PG合成酶抑制剂,其镇痛作用部位主要在外周,通过抑制PG的合成和释放,清除对痛觉的增敏、放大作用,抑制缓激肽的合成并促进其分解,甚至抑制组织胺的释放而发挥镇痛作用[10]。但由于颈肩背肌筋膜炎周围组织痉挛引起局部血运障碍,代谢受阻,使药物进入该区域的浓度显著降低,氯唑沙宗片作为肌肉松弛剂能作用于脊髓和大脑下皮层区神经中枢而抑制与肌肉痉挛相关的多突触反射弧,由此缓解病变部位的肌肉及周围软组织的痉挛,使受累肌肉松弛,紧张度下降并增强灵活性,进而扩张血管,增进和加快病变部位的血运。丰富的血运不仅可供给病变组织足够的养分,使病变组织得到及时修复,而且还能将代谢产生的PG、白细胞介素等致痛物质及时转运排出体外,防止这些物质的不断积聚及减少它们对神经末梢的各种刺激,使疼痛从根本上得到缓解[11]。我们在对照组采用了布洛芬片联合氯唑沙宗片治疗颈肩背肌筋膜炎,虽然通过治疗短期内有一定疗效,但易反复发作,因为其并未恢复颈椎正常解剖生理曲度,也没有恢复颈椎内外生物力学平衡,这就使疾病无法从根本上彻底治愈。因此,改变颈椎不良姿势,恢复颈椎正常生理曲度,促使颈椎内外生物力学平衡,是预防颈椎退变、治愈颈肩背肌筋膜炎的关键所在。
垫枕调曲法是睡眠时将合理的枕具置于颈后部,使颈椎与枕头的自然曲面完全贴合,在贴合的过程中利用头部自身质量对颈椎产生缓慢持久的自然牵引和疏导功能,以此来进行长期的物理矫正和自我塑形,从而恢复颈椎正常的生理解剖曲度,恢复颈椎内外生物力学平衡,重建颈曲,预防颈椎病的一种方法。其目的是逐渐矫正变形的“颈椎序列”,重塑“颈曲”,垫枕调曲法能够恢复脊柱与软组织的顺应关系[12],缓解颈椎周围肌肉韧带痉挛,降低组织内压力,缓解或消除对感觉神经末梢的刺激与压迫,减少致炎因子的释放[13],并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快水肿和病理产物吸收,从而改善肌筋膜炎症状,达到缓解疼痛之目的。
《素问·痿论》曰“肝主身之筋膜,脾主身之肌肉”,《素问·长刺节论》曰“病在筋,筋挛节痛,不可以行,名曰筋痹……病在肌肤,肌肤尽痛,名曰肌痹,伤于寒湿”。中医学认为,颈肩背肌筋膜炎属肌痹、筋痹范畴,主要由于营卫气血不足,不能濡养肌肤,加之风寒湿邪气入侵血脉,使血行涩滞,气血运行不畅,或外伤、劳损等导致经络痹阻不通,不通则痛[14-15]。其内责之于长期伏案工作,姿势不良,导致营卫失和,肌肉劳损,腠理疏松,“至虚之处,便是容邪之所”;外责之于颈肩居于人体高位,又常暴露于外,易感受风、寒、湿三邪,三者杂合而至,痹阻经络,经气不利,气滞血瘀,“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脾虚湿盛则肌肉沉重痠软无力,肝虚血不养筋则筋挛缩辗转不利,僵硬不舒。病变部位多责之于肝脾,其病机多由虚、邪、瘀构成。故以祛风除湿散寒、养血柔筋、活血通络止痛为大法。蠲痹柔筋汤中羌活、防风、五加皮辛苦温,辛能散风,苦能燥湿,温能祛寒,三者为伍,共奏祛风除湿散寒之功,且五加皮兼有补益肝肾、强壮筋骨之力,具有扶正祛邪、标本兼顾的意义;黄芪配伍当归益气养血,调和营卫,固密腠理;延胡索、鸡血藤、制乳香、制没药行气活血,化瘀止痛;白芍养血柔肝以敛阴;炙甘草柔筋通络,缓急止痛,解除筋脉拘挛所致的项强不可转侧者;木瓜酸温养肝以益筋,醒脾和胃化湿,葛根运脾生津,升发脾胃清阳之气,滋养肌肤,二者入脾经,能够运脾升阳,散濡满之湿,通肌肉之滞,解除肌肤湿痹所致肩背沉重僵硬不舒者。治疗组蠲痹柔筋汤联合夜间睡眠使用颈椎枕,既能修复和保持颈曲正常生理解剖曲度,恢复颈椎内外生物力学平衡,又能酸甘化阴以益筋,缓解肌肉痉挛,解除韧带疲劳,加之祛风除湿散寒、活血化瘀药物的应用,在改善临床症状方面,起到镇静安神、舒筋活络、缓解疼痛的效果。
本研究结果显示,2组治疗后中医证候分级量化积分较本组治疗前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治疗后中医证候分级量化积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蠲痹柔筋汤联合垫枕调曲法综合治疗颈肩背肌筋膜炎,能彻底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对于长期伏案工作者,纠正了颈椎不良姿势,稳定了颈曲内外生物力学平衡,缓解了椎旁肌肉韧带痉挛,在巩固疗效、预防复发、改善睡眠质量、保护颈椎等方面起到了较好的保健效果。该方法简便,安全可靠,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应用。
[1] 孙树椿,孙之镐.中医筋伤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88.
[2] 郑英刚,胡有谷,周秉文.工业中腰背痛流行病学调查[J].中华外科杂志,1994,32(1):43-45.
[3] 柳更新.中西医结合临床疼痛治疗学[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209-210.
[4]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12.
[5] 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专家委员会.康复医学与治疗技术[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54.
[6] 木荣华,张瑞国,全晓彬.针刀合手法治疗颈背部慢性肌筋膜炎[J].中医正骨,2011,23(2):64,66.
[7] 张平.浅谈中青年颈肩痛的成因与防治[J].国医论坛,2011,26(6):37-38.
[8] 张能忠,邵建萍,陆洪兴,等.颈部垫枕对颈椎曲度的影响[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20(7):420-421.
[9] 黄会保.试从生物力学角度探讨颈椎病发病及牵引治疗的机理[J].中医正骨,1991,3(3):15-16.
[10] 徐彬,李钰,刘强.芬必得乳膏治疗急慢性软组织损伤的疗效观察[J].山西临床医药,2001,10(11):847.
[11] 严伟民.复方氯唑沙宗片临床应用[J].上海医药,2011,32(9):437-438.
[12] 陈昆.中医推拿治疗颈背肌筋膜炎60例[J].福建中医药,2013,44(1):48.
[13] 何桂华,温元强,陈立.针刀结合利多卡因注射治疗颈肩背部急性肌筋膜炎80例[J].中国中医急症,2014,23(1):166.
[14] 乔佳.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肌筋膜炎78例疗效观察[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11,28(4):34-35.
[15] 张代英,李森.替扎尼定联合尼美舒利治疗纤维织炎的临床疗效[J].华西医学,2014,29(1):73-76.
(本文编辑:习 沙)
10.3969/j.issn.1002-2619.2017.01.015
刘占国(1977—),男,副主任医师,学士。从事中医内科疾病临床诊疗工作。
R686.305.31
A
1002-2619(2017)01-0059-04
2014-06-04)
1 河北省隆尧县医院骨一科,河北 隆尧 055350
2 河北省隆尧县医院内四科,河北 隆尧 055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