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利芬 皇甫卫忠
·护理研究·
优质护理对白血病患者不良心理的改善作用
兰利芬 皇甫卫忠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对白血病患者不良心理的改善作用。方法 选取血液科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白血病患者8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基础护理组和优质护理组,每组40例,对2组患者抑郁与焦虑等不良心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生活质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优质护理组患者SDS评分与SAS评分均显著低于基础护理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15.0%(6/40)显著低于基础护理组30.0%(12/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CL-90量表中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性、恐怖、偏执、精神病性等因子评分均显著低于基础护理组(P<0.05)。结论 优质护理能够有效改善白血病患者的不良心理,并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优质护理;白血病;不良心理;改善作用
白血病属于人类造血干细胞的一种恶性克隆性疾病,发生的主要机制为克隆性白血病细胞的骨髓在其增值时空、凋亡受阻等作用下增值累及并对周围组织和器官造成浸润。正常生理造血功能抑制是其主要临床表现,患者会有一定程度的贫血、感染等临床症状发生[1]。相关临床调查结果表明,我国具有庞大的白血病患者人群,在恶性肿瘤中其发病率位居第六,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2]。现阶段,放化疗、干细胞移植等是临床采用的主要治疗方法,但是由于临床很难治疗该病,因此大部分患者会有恐惧、抑郁、焦虑等不良心理产生,通常情况下会降低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同时促进一定程度心理障碍的发生[3]。本研究探讨了优质护理对白血病患者不良心理的改善作用,发现其较基础护理效果显著,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血液科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白血病患者80例,所有患者知情同意。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这些患者分为基础护理组和优质护理组,每组40例。基础护理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15~63岁,平均年龄(53.4±5.6)岁。疾病类型方面,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20例,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8例,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12例;优质护理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16~63岁,平均年龄(54.2±5.4)岁。疾病类型方面,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19例,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10例,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11例。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基础护理组患者接受常规2级护理,优质护理组患者接受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护理,具体操作:(1)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将白血病相关知识宣教手册分发给患者及其家属,同时将白血病的病理机制及治疗原则讲解给患者,对患者治疗期间的心理变化进行密切观察,将心理学知识充分利用起来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对患者的诉说进行耐心倾听,对患者进行积极鼓励,使其将内心的情感主动表达出来,将现阶段临床治疗白血病的新进展讲解给患者,从而使患者将战胜疾病的信心树立起来;(2)化疗护理:耐心地对患者进行静脉穿刺并给予患者足够的关怀,及时有效地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在对穿刺血管进行选择的过程中给予患者意愿以充分重视,稳、准、快地穿刺,以促进患者疼痛的极大减轻。在将具有较大刺激性的化疗药物输入前应该提前告知患者,使其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并给予穿刺侧肢体制动以充分的重视。操作过程中将穿刺及化疗过程讲述给患者,并将治疗的目标介绍给患者;(3)生活护理:督促患者戒烟酒,作息时间规律,使充足的睡眠得到有效保证,依据患者的饮食习惯将合理的食谱制定出来,对患者的饮食进行调节,促进其摄入油脂、刺激性食物等的减少,一方面使患者的机体营养需求得到有效满足,另一方面使患者保持舒适的生理和心理;(4)康复训练:对患者进行积极鼓励,使其尽可能早地下床活动并进行适当的户外锻炼,但是对剧烈运动进行有效的避免[4]。
1.3 观察指标 护理前后分别依据抑郁自评量表(SDS)与焦虑自评量表(SAS)对2组患者抑郁与焦虑等不良心理进行评定[5]。同时,对2组患者皮肤感染、口腔感染、静脉炎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统计。此外,依据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2组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定,包括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性、恐怖、偏执、精神病性等因子[6]。
2.1 2组患者治疗前后抑郁与焦虑等不良心理变化情况比较 优质护理组患者护理后SDS评分与SAS评分均显著低于护理前(P<0.05),但基础护理组患者护理前后SDS评分与SAS评分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2组患者SDS评分与SAS评分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优质护 理组患者SDS评分与SAS评分均显著低于基础护理组(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治疗前后SDS评分与SAS评分变化情况比较 n=40,分,±s
注:与护理前比较,*P<0.05;与基础护理组比较,#P<0.05
2.2 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优质护理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15.0%(6/40),显著低于基础护理组30.0%(12/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n=40,例(%)
注:与基础护理组比较,*P<0.05
2.3 2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 优质护理组患者SCL-90量表中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性、恐怖、偏执、精神病性等因子评分均显著低于基础护理组(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SCL-90量表评分比较 n=40,分,
注:与基础护理组比较,*P<0.05
白血病属于一种恶性疾病,在全球范围内均对人类的生命健康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现阶段,临床仍然没有治愈该病的治疗方案,而干细胞移植虽然能够将患者的部分造血功能恢复过来,但是供体具有较大的选择难度,移植具有较高的风险,同时患者缺乏令人满意的远期预后[7]。现阶段,反复化疗是临床通常采用的治疗方法,但是化疗具有较高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一方面使患者机体产生不适感,另一方面还会加重患者的心理及经济负担,各种不良现象会经常发生,如不良心理、较低的治疗依从性等,对化疗效果及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8]。而采用心理专业知识对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心理疏导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穿刺疼痛,减轻患者对化疗的恐惧心理程度,从而使患者面对白血病临床治疗的过程中始终保持正常的心态。将疾病相关知识及临床治疗进展讲解给患者能够帮助患者将战胜疾病的信心树立起来[9]。优质护理给予人性化护理服务在护理过程中的作用以充分重视,将护理切入点设定为患者的实际感受及需求,将有针对性的护理提供给患者的化疗,在护理过程中将存在的问题第一时间寻找出来并对其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有效监督基础护理工作的完成情况,依据科室自身特征对工作流程进行优化,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充分掌握,将患者极易发生的各种突发状况告知患者家属,将帮助临床护理人员做好相关的护理教给患者家属,对意外的发生进行有效的避免,从而促进很多并发症在患者不配合的情况下发生的几率的极大降低,最终达到促进患者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极大程度提升的目的[10]。本研究结果表明,优质护理组患者SDS评分与SAS评分均显著低于基础护理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基础护理组(P<0.05),SCL-90量表中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性、恐怖、偏执、精神病性等因子评分均显著低于基础护理组(P<0.05),充分证实了这一点。
总之,优质护理能够有效改善白血病患者的不良心理,并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
1 田飞飞.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对白血病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中外医学研究,2013,11:68.
2 张丽.优质护理服务对恶性血液病患者焦虑抑郁的影响.华西医学,2013,28:131-132.
3 白艳玲,李武平,刘冰,等.206 例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凶素分析及护理对策.护理学报,2012,19:71-73.
4 黄心茹,刘日阳,江晓倩.全程优质护理在白血病患儿中的应用.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18:2662-2664.
5 王贞.Karnofsky 活动状态评分在肿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护士进修杂志,2012,27:827-828.
6 杜琳,项丽娟.优质护理理念在儿童急性白血病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安徽医药,2014,18:786-788.
7 周元,顾则娟 ,蒋秀美,等.初诊急性白血病病人入院前后相关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的动态变化研究.护理研究,2016,30:793-798.
8 王海燕,王惠连.白血病患儿父母疾病不确定感与焦虑的相关性研究.护理研究,2013,27:117-118.
9 Zhou Q,Hong D,Lu J,et al.Pediatric medical care system in china has significantly reduced abandonment of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 treatment.J Pediatr Hematol Oncol,2012,18:2662-2664.
10 Khwankeaw J,Bhurayanontachai R.Mortality correlation factors in patients with lymphoma and acute myeloid leukemia admitted into the intensive care unit at a referral center in the south of Thailand.J Med Assoc Thai,2014,97:S77-S83.
10.3969/j.issn.1002-7386.2017.04.044
项目来源:内蒙古自治区自然基金项目[编号:2016MS(LH)0820];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和计划委员会项目(编号:201303056);内蒙古医科大学科技百万工程项目(编号:YKD2014KJBW006)
010050 呼和浩特市,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R
A
1002-7386(2017)04-0636-03
2016-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