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毅菊
【教学内容】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广角——植树问题》。
【教学准备】
课件、学生画图用的A4纸每人一张。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讨论一类数学里面比较有趣的问题,叫做植树问题。听说过吗?请看:同学们在全长n米的小路一边植树,恰好每隔5米栽一棵,一共要栽多少棵树?
方法引导:
师:看得懂吗?谁来解释一下题目的意思?有什么困难的地方?
预设:n是多少不知道。
师:有没有跟他想法一样的?那么在不知道的情况下,你觉得可以怎么办呢?
预设:可以举例,找规律。
出示要求:
师:下面就请你自己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时,老师有两个要求,请看:
(1)四人小组合作,可以用图示、算式、举例等方式来表示解决问题的过程,要求尽量让别人能够看得懂。
(2)问题解决后,记得把最后的结论也记录下来。
二、讨论问题
教师巡视目标:寻找正确答案(n÷5+1,n÷5,n÷5-1),对有困难的小组提示用举例的方法验证。
1.展示结论。
师:差不多了吧。刚才老师看到很多同学都在努力地思考。有的小组可能得出了答案,有的可能暂时还没有得到答案,不要紧。得到答案或者大致有方向了的举一下手。
[将学生的答案(n÷5+1,n÷5,n÷5-1)板书在黑板上]
师:同学们中出现了这几种不同的答案,现在我们还不能确定哪一种是正确的。那你们能想办法来证明自己的结论是正确的吗?我们先请第一种结论的同学来说一说。
2.讨论两端都栽的情况。(n÷5+1)
(1)请学生上黑板展示。
师:你们有什么要问他的吗?
预设:为什么用n÷5?为什么要加1?
[说明:弄清结论中的n、5、1和n÷5分别表示什么,特别指出n÷5表示的含义]
师:这组同学想到了什么办法来证明自己的结论是正确的?
预设:举例。
师:通过什么办法来使别人能够看懂?
预设:画图。
(2)展示更多学生的例子。
(3)对比求同。(投影三位学生的例子)
师:同学们,请你观察这三位同学的例子,有什么发现?
预设:算式都有+1。
师:为什么都要+1呢?
预设:因为两端都要栽,通过一一对应的方法知道,棵数比间隔数要多一。
(4)课件演示一一对应过程。
师:真棒!老师把你们的想法做成了视频。(出示微课视频)
师:同学们,n米长的道路一边植树,恰好每隔5米栽一棵,我们用路的长度n除以间隔的长度5米,求出n米可以分成几个5米,也就是一共有多少个间隔,所以,在这里n÷5表示间隔数。每隔5米栽一棵,在两端都栽的情况下,通过一棵树对应一个间隔的方法,我们发现,最后还多出一棵树。所以,栽的棵数会比间隔数多1,也就是栽了(n÷5+1)棵树。同学们,你们听明白了吗?
[板书:棵数=间隔数+1,图示中圈出最后一棵树]
3.讨论一端栽一端不栽(n÷5)和两端都不栽(n÷5-1)的情况。
师:同学们非常聪明,想到了用画图和举例的方法验证了第一种答案是正确的。那么这两个答案是不是错了呢?
预设:不是。
师:请你也用同样的方法来验证。
(1)n÷5。
预设:也用举例的方式验证一端栽一端不栽的情况。
师:听明白了吗?还有谁也想说?
师:谁来把这种情况小结一下?
[课件举例演示一端出现障碍物和一一对应的过程]
(2)n÷5-1。
师:这种方案,谁来验证?
预设:通过举例的方式验证两端都不栽的情况。
师:有什么想问他的?
预设:为什么-1呢?
师:谁来把这种情况小结一下?
[课件演示两端出现障碍物和一一对应的过程]
4.三种情况对比小结。
师:刚才同学们通过举例、画图等方法,把一道看似复杂的问题分析得非常清楚。观察黑板上的三种情况,你发现它们有什么共同点?
预设:都有n÷5。
师:对,为什么都要先算n÷5呢?
预设:用n÷5求出有几个间隔,根据间隔数和实际情况来确定栽的棵数。
师:又有什么不同点呢?
预设:不同点是根据实际情况不同,有些需要+1,有些不用,还有些要-1。
师:真棒,我们来试试用植树问题的知识解决生活中其他的问题。
【设计意图:自主探究、动手操作、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方式。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通过自己的思考举出实例。同时在举例的过程中发现植树问题有三种不同的情况,进而展开讨论,这是一个学生自主建模的过程,他们能在这一过程中体会探究的乐趣。】
三、应用模型,解决实际问题
1.在一条全长2km的街道一旁安装路灯(两端也要安装),每隔20米装一盏。一共要安装多少盏路灯?
2.把一段木头锯成等长的5段,每锯一次需要2分钟,一共需要()分钟。
3.16名同学排成一列纵队,每2人之间相距1米,这列队伍长()米。
【设计意图:练习是学生熟练数学知识的重要途径。通过三类实际问题,让学生在应用模型的过程中体会建模的意义。同时感悟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就在我们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四、总结提升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的是植树问题,那么装路灯、锯木头、排队这些问题也是植树问题吗?都不是在植树了,还是植树问题吗?其实,我们可以把这些问题放在一起观察,大家请看,在图一中我们可以把树看成一个个的点,图二中,可以把什么看成点呢?(路灯)图三呢?
预设:这些都是点和间隔的问题。
师:对啊!同学们,其实植树问题就是在研究点和间隔的关系。[板书:点和间隔的关系]
师:生活中,你还在哪里发现有这样的关系呢?(手、走楼梯等)
【设计意图:拓展延伸,引向深入,这是本次建模的关键步骤。寻找“植树问题”的相同点,对模型进行提升,引导学生把知识点串成线,提高学习数学的灵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