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漫画题解题技巧

2017-04-01 21:20顾小清
中学政史地·高中文综 2017年3期
关键词:家国答题情怀

顾小清

随着新课程的改革,高考命题在内容和形式上也相应地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命题立意逐渐从以考查知识记忆为主转变为以考查能力为主。在高考命题内容、形式、立意发生改变的过程中,各种含有新材料、新情境的试题就应运而生。如历史漫画题就属于富含新情境的历史试题。漫画是用比喻、夸张等手法来表达讽刺、批评或者歌颂效果的一种艺术形式。它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和较强的社会性。高中历史知识是科学性较强的理论知识,与漫画的趣味性相比,具有一定的严肃性。高中历史漫画是将漫画与高中历史知识相结合而创造的一种类型。该类型的漫画集漫画本身的趣味性和高中历史知识的严肃性为一体,给人以新鲜感,能增添几分乐趣,也能缓解考生在考试中的紧张气氛。高中历史漫画题创设了新的情境,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知材料和直观体验,减少了学生的文字阅读量,丰富了高中历史试题的形式。高中历史漫画题之所以越来越受学生和命题者青睐,主要是由于:对学生来说,历史漫画题图文并茂、富有新的情境、带有一定的趣味性;对命题者来说,历史漫画题能更好地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

鉴于高中历史漫画题的特点和重要性,我们要想在高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绩,就应该掌握解答高中历史漫画题的解题方法或者解题技巧。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笔者结合自己的经验总结出了“看—审—建立联系—作答”的解题技巧。下面具体描述如下。

1“看”

“看”指看漫画内容,从中提取有效信息。看漫画的目的是理解或弄懂漫画所要表达的意思。同学们不仅要弄懂漫画所要表达的表面意思,而且要弄懂表面意思背后的本质含义。

“看”的过程中要图文结合地进行理解。大多数高中历史漫画题中的漫画都是图文结合类的,图是主体,文字起补充和说明作用。有时候历史漫画中的文字对解答试题起关键作用,所以同学们在看漫画的时候注意不能遗忘其中的文字,要图文结合地进行理解。以下图为例,同学们可根据笔者讲授的技巧,并结合所学知识思考作者所要表达的意图。

1908年《申报》上刊登的一幅反映清末立宪的漫画

解答作者所要表达的意图的关键是看懂漫画的意思。上面漫画描述的是梳着辫子、穿着清朝服饰的人正在嫁接一棵树。树分为两部分,下半部旁边写着“专制”两字,上半部旁边写着“立宪”两字。树的中间是断开的,也就是说树的上半部和下半部两者是截然分开的。

写着“专制”的树的下半部(根部)代表着中国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写着“立宪”的树的上半部代表西方的立宪制度。同学们容易忽略的细节是树干的粗细程度,即树的下半部(根部)比较粗,树的上半部比较细。二者粗细程度不一样,就说明二者不容易嫁接成功。由此可知,作者想借助该漫画表达立宪制度和君主专制不能相容。

2“审”

“审”指审设问。通过审设问可以明确答题的方向。高考历史考试大纲中的“获取和解读信息”“描述和阐释事物”“调动和运用知识”“论证和探讨问题”四项能力要求,归根到底是审问读题、调用知识、组织答案的能力。其中,审问读题特别是巧审设问是“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的最基本的要求。设问是一座桥梁,连接着试题的立意、材料和答案;设问是一粒种子,包含着科学解题、获得高分的主要“基因”。我们应开展审问专题训练,认真研究设问的构成要素及其作用。审问时要做到“四准”,即材料范围定位要准、设问角度切入要准、知识范围运用要准、编制答案采点要准,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思维素质、解题技巧和得分能力。

3建立联系

建立联系的过程,就是对知识进行迁移的过程。经过了较长时间的复习后,大多数同学都对高中历史学科的知识有了较透彻的理解,并在头脑中进行了较好的记忆。在面对高中历史漫画题时,漫画对同学们来讲就是一个新情境。漫画与同学们脑中的历史知识是两个事物,但这两个事物是有联系的。如何建立联系,就成了能否取得高分的关键。建立正确的联系就能取得理想的分数。那么如何建立正确的联系呢?

首先,同学们在进行复习教材知识的时候,应构建知识框架或知识系统。在大的知识框架或者系统中去填充小的框架和系统,直至到微小的知识点。这样的好处是便于记忆、便于快速地提取知识。

其次,就是上面所说的要看懂漫画的真正含义。

最后,根据漫画的含义,在头脑中提取相关的知识点。

4作答

作答,就是在上面的基础上,即在看懂了漫画含义、明确了答题方向、建立了正确的联系(正确迁移了教材知识)后,在大脑中有序组织答案进行答题的过程。它是解答试题的落脚点,更是关键的一环,因为如果这一步没有做好,前面其他几步做得再好,阅卷老师也看不到,还是不能取得高分的。對于选择题而言,作答就是选取选项。对于非选择题而言,作答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①必须理清思路。答题前要思路清晰,在脑海中组织好再进行答题,不能想到哪写到哪。

②尽量用历史学科语言进行答题。不要用生活中的口语或网络流行语进行答题,即使答对了,也不会得高分。

③查看分值。要“看菜下碟”,根据设问的分值,有针对性地答题。分值多的要多答,分值少的要少答。

④书写规范工整。书写答案时要做到“三化”,即段落化、序号化、要点化。

家国情怀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家国情怀是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的社会责任与人文追求。其主要内涵指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价值关怀,要充满人文情怀并关注现实问题,以服务于国家强盛、民族自强和人类社会的进步为使命。历史课程对家国情怀的培养目标:通过历史学习,学生能够从历史的角度认识中国的国情,具有家国情怀,形成对祖国的认同感;能够认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历史发展趋势,形成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具有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了解并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识中华文明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了解世界历史发展的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形成广阔的国际视野;能够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塑造健全的人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怎样在高考中考查家国情怀?

1把家国情怀作为试题的立意,融入到试题当中

【例1】伏尔泰说:“本身自由,周围的人与自己平等——这才是真正的生活,人们的自然生活。”(人文主义价值观)

A禁欲主义思想的反映

B人文主义思想的反映

C蒙昧主义思想的反映

D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反映

【例2】(2014年新课标全国卷Ⅱ)1937年11月,中國代表顾维钧在一次国际会议上说:“目前远东和平的恢复与维护,要求其他与会各国采取道义上的、物资上的、财政和经济上的具体行动。”否则,远东的暴力和动乱“就会达到不经受另一次世界大战的考验和磨难,就不可能制止和控制的程度”。他的主要目的在于 (爱国情怀)

A争取各国对华同情和帮助

B警示世界大战爆发的可能性

C批评列强对日的绥靖政策

D敦促列强维护原有

2把家国情怀、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素养考查融于问答题中,家国情怀列为评分标准之一

【例3】((2008年全国卷Ⅰ·39(4))如何理解土尔扈特的回归是“值得我们传诵的一篇伟大的叙事史诗”?(土尔扈特克服艰难险阻、回归祖国,表现了不畏强暴、心向祖国的优秀传统;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体现了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例4】(2015年新课标全国Ⅱ卷?40(1))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孟子和苏拉拉底的法制观念。(孟子:治国需要法制;权力不能干预执法;当法律与人伦冲突时,维护人伦。苏格拉底:守法是正义行为;法制关乎城邦存亡;法律至上,严格守法。)

第三,独立成题,专门考查学生的家国情怀。一般通过历史小论文的撰写来专门考查学生的家国情怀。言是心声的流露,文章是人们情感的寄托,体现了人们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念。学生根据自己的成长经历和对历史事物或历史人物的理解,经过书面文章表达自己内心真实的情怀,很自然地考查了学生的家国情怀。

【例5】美国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图书馆内悬挂着一幅清末民初一位诗人写的对联“文明新旧能相益,心理东西本自同。” 对联赞叹了人类文明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传承与交融。哲学家、社会学家、经济学家、科学家、文学家……各有评论。假如你是历史学家,对这幅对联作何评论?请自拟一个题目,写一篇历史小论文(选题2分,观点12分,史实12分,文字4分)注意: (1) 观点明确,论述集中,不要泛泛而谈。(2)联系中外史实,详略以说明观点为度。(3)文字通顺,条理清晰,结构合乎逻辑。通过这道试题的设计和开放性评分的要求,可以考查、引导学生形成和树立这样的一些价值观:人类文明是全世界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人类文明是前后继承、创造、发展的;人类文明是互相补充、交融、促进的;体现人类文明发展道路、方式是多样的,人类文明的发展有经验,也有教训……

猜你喜欢
家国答题情怀
家国情怀的乡土文化“软着陆”
立足“小我” 彰显“大我”——家国情怀类作文如何避免同质化表达
谁咬得更厉害
没有情怀的司机不是好交警
少女情怀总是诗
黑白情怀
初恋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