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声江
一、创设教学情境的原则
1.注意情境的真实性.教学情境具有认知性、情感性和实践性.其真实性才是认知性、情感性和实践性的保证.数学是所有学科中抽象程度相对较高的一门学科,中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决定了其数学学习在很长的一个时段需要相对具体形象的材料来支撑,因此在结合相应课题设计情境时,应避免那些脱离现实的、人为编制的情境.
2.注意情境的全程性.教学情境的创设,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引入新课.情境不仅在讲新课前发生作用,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能激发、推动、维持、强化和调整学生的认知活动、情感态度.课前创设的情境,能激發学生的探求欲,进而使学生努力解决问题,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课中适时创设的情境,增强数学的趣味性,使数学教学不再是单调、枯燥的课本知识的传授,而是能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一种看得见、感受得到的过程,能使学生在课堂上乐于参与、勤于动手,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为课后创设的情境,能强化学生运用数学知识的意识,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体验数学,自觉地把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让他们感受到创造的乐趣和获得成功的喜悦,提高了他们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3.注意情境的发展性.教学情境的创设能够促进学生产生继续学习的愿望,有利于学生潜能的挖掘,不仅要针对学生现有的水平和知识结构,还要着眼于学生更高层次的发展,针对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背景材料,引导学生提出疑问,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促使他们科学地思考和学习.
二、创设教学情境存在的问题
1.教学情境的创设千篇一律,缺乏新意.新课标对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的要求,给教师教学情境的创设提出了新的挑战.有些教师创设教学情境的创新能力比较有限,在课堂教学中创设的教学情境大致相同.久而久之,就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好奇心,不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教学情境的创设一味追求新意,却不具有实用性.在教学中,有些教师一味追求教学情境创设的新颖性,而脱离了初中学生的生活实际,不具有实用性.这种脱离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情境虽然具有新颖性的特点,但是受限于学生自身的理解能力,使学生不能体会教师创设教学情境的真正目的,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甚至有适得其反的不良影响.
三、创设教学情境的策略
1.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创设适合学生学习的材料.新的实验教材的编写关注了教材的呈现方式,编排了适合学生思维的问题情境,问题串以及引发学生思考的活动材料,然而对不同地区、不同的学生个体,教材具有其天然的局限性——固定、统一,如同一幅凝固的美丽画卷,而课堂教学应该是流淌着的河流,是灵动并不断生成着的.教师应积极、主动地去选择和增添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2.利用数学故事、数学典故创设教学情境.数学故事和数学典故在教学情境的创设中具有独特的作用,尤其是用熟知人物,但不知晓人物具体事迹的数学故事、典故,更能起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持学生对数学学习热情的积极作用.例如,在讲“勾股定理”时,教师可以引用古典数学巨著《九章算术》的知识,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的博大精深.
3.利用现实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创设教学情境.初中学生认知中最熟悉的部分就是生活中经常接触和用到的知识,甚至有些知识已经在他们头脑中产生根深蒂固的影响.在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教学情境,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从而有利于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4.注重师生互动,创设教学情境.新课标要求进行互动性强的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教师要转变自身高高在上的思想观念,与学生建立人格平等的关系,与学生一起进行数学理论的学习和探讨,从学生认知状况和生活实际进行考虑,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实现师生的良性互动.
5.情境创设应当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一般比较重视在教授之前利用创设教学情境进行知识的引入,而忽略在教学过程中利用教学情境进行教学辅助.教学情境的创设应当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根据不同的教学阶段和学生不同阶段的理解能力创设内容各异、难易有别的教学情境,从而有利于学生学习热情的保持和对数学知识的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