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探究

2017-03-31 16:06张慧芳
关键词:新生心理健康大学

张慧芳

(山西大同大学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山西大同037009)

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探究

张慧芳

(山西大同大学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山西大同037009)

刚刚步入大学校园的大一新生往往会因不适应新环境而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或存在人际交往困惑。高校管理者应从当前大一新生心理健康的现状出发,采取针对性的教育策略,诸如丰富教育内容、拓展教育渠道、引导自我调节、打造教育队伍等,以期提升大一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为其成长、成才创造良好的校园氛围。

大一新生;心理健康;教育

大一新生作为刚刚踏入高等学府的年轻学子,既有青年人普遍存在的心理特征,又有大学生群体特有的心理特征。具体而言便是内心的矛盾性,这表现在学习、生活以及社会交往等多个领域[1]。对此,高校需要根据大一新生的心理现状开展及时的心理健康教育,为学生更好地成长发展奠定基础。

1 大一新生的心理特点

1.1自豪与自卑心理并存

大学生在我国素有“天之骄子”的美誉。虽然随着高校的逐年扩招,越来越多的年轻群体得以进入大学深造,但是相比庞大的年轻人总数而言,大学生的人数并不算多,这就使得刚刚拥有大学生身份的大一新生在内心深处不由得升起一种自豪感。加之从小学到高中12年的艰苦奋斗,终于考入大学,成为众人欣羡的大学生,大一新生难免会产生踌躇满志的心理。但进入校园生活后,这种心理又和自卑心理夹杂在一起。一方面,能考上大学的人自身能力都比较突出,大一新生在高中时期“尖子生”的地位不复存在,心理上难免会有落差感;另一方面,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非常容易受到相貌、家境等因素的影响,来自农村的大学生以及那些身高、形体、五官上略有不足的大学生都会产生自卑心理。

1.2求知与厌学心理同在

大学是新的起点,相比于中学阶段教育的强制性、紧张性而言,大学时期的教育更为自由轻松,学生可以自如地协调学习、娱乐、休息之间的关系。大一新生在未进入高等学府之前,一直以来对大学生活都充满了憧憬向往,求知欲非常浓厚,尤其是那些对某专业感兴趣的学生,更希望尽早地进入到专业课的学习之中。但与此同时,大学生群体中也存在着非常明显的厌学特征,这主要和高中时期的“过度”学习有着密切关联。在高中阶段,学生的学习节奏非常紧张,每天需要完成大量的试卷、习题,久而久之就会对学习产生厌恶感、抵触感,这种厌学心理在高考前后尤为明显。高考结束后,很多学生都存在着不想看书、不愿动脑的情形,进入大学后也难以及时调整[2]。

1.3自立与依赖心理共生

大学与高中教育以及基础教育相比而言,最大的一个特征便是学生群体更成熟,离家更远了,无论是客观环境还是主观意愿都使大一新生不得不树立自立自强的生活态度。因此,大一新生在入学初期,都表现出了比较强烈的自我意识,非常渴望过一种“我的事情我做主”的生活方式,但这种自立现象具有表象性和欺骗性。首先,如今大一新生独生子女居多,从小娇生惯养,生活自理能力普遍较差。很多大一新生进入学校后,连衣服都不会洗,这就使得其所谓的自理心理缺乏存在的土壤;其次,人格自立的前提条件是经济自立,但当前大一新生除极个别的人能够通过勤工俭学维持生计以外,大部分学生都依赖父母的经济资助,这也使得他们的依赖心理难以在短时期内消除。

2 对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2.1维护学生心理健康的客观需要

身心健康是学生学习、成长的基础所在。然而,长期以来,学校、家庭、社会的关注点都落在身体健康上,对学生的心理现状关注较少,或者有所关注但又流于形式。大学新生受主客观各种因素的影响,或多或少的都存在着一些心理问题,如嫉妒心重、情绪低落、责任感缺失等。也就是说当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与外界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关注之间存在着一道鸿沟,这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维系与发展起到了相当消极的作用[3]。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高校教育的重要环节,可以有效弥补学校对入校新生心理现状关注不足的缺陷,对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有着相当积极的意义。

2.2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必然要求

大学阶段是人生的转折点,也是一个人由稚嫩走向成熟的关键阶段。如何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是大学教育的根本任务。大一新生刚从高中毕业,生活环境、学习氛围、朋友圈子等都发生了非常巨大的变化,一些学生一时半会难以适应这种变化,便会产生相应的不良情绪,从而阻碍其健康成长。对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帮助学生积极应对入学阶段的心理不适应症状,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调节学生的心理情绪,维护其心理健康。大学生健康成长涵盖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双重内容,心理健康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有很好的维持作用,对学生健康成长也大有裨益。

2.3提升高等教育效果的主动追求

高等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一环,自然也以教育教学效果为主要追求,而学生身心健康则是教育效果取得的前提要素和先决条件。长期的教育实践表明,在校期间表现不佳,如挂科较多、沉迷游戏、社交障碍的学生,大都存在着一定的心理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习效果。因此,消除其心理障碍,也就成为完善高等教育教学效果的必然选择。心理健康教育是当前教育环节中的主要内容之一,以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为核心目标,能有效减少学生学习中非智力因素的影响,提升高等教育效果,事实上,学生心理健康也是高等教育目标之一。

2.4保证社会和谐稳定的准备工作

和谐社会的构建是一个长期性、综合性、体系性的工作,高等教育在其中发挥着非常关键的作用。高等教育内部的和谐性既是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也是高等教育服务于和谐社会构建的重要手段。事实上,由于学生心理问题而导致的校园不和谐事件多有发生,不少甚至是恶性暴力事件,比如云南大学发生的举国震惊的马加爵杀害室友案,既破坏了校园内部的和谐,也影响了全社会的和谐。对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及早地消除新生心理中潜在的各种负面因素,如自卑、焦虑、抑郁等,弥祸于无形。不仅如此,新生接受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后,走入职场后也能更好地应对社会各界的冲击。

3 高校应采取的心理健康教育对策

3.1丰富心理健康内容

心理健康教育具有系统性、全面性等特征,必须包含不同层面的内容,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就大一新生当前常见的心理问题而言,主要包括情绪难以控制、社交能力低下、不适应大学生活等等。因此,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也必须从以下两点着手,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首先,学校要培养学生情绪控制能力,引导学生在情绪即将失控时,采用各种方式来合理地疏导、宣泄,避免过激行为的出现;其次,学校要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引导学生与同学、老师以及周边其他群体更好地相处。

3.2拓展心理健康教育渠道

教育渠道指学校在新生心理健康教育中所采用的具体平台、模式或方法的统称,是心理健康教育中最活跃的因素,也是对心理健康教育效果影响最大的因素。目前,高校在新生心理健康教育中普遍存在着教育渠道单一的问题,不少学校直接以新生开学典礼等活动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唯一渠道,弱化了心理健康教育应有的效果。对此,学校需要从以下几点出发,采取好切实有效的措施。首先,以课程教育为依托。学校应该针对新生开展针对性的心理教育课程,如大学生心理健康,系统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其次,以活动教育为重点。所谓活动教育,指的是将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融入到日常活动中,通过各种类型的活动来提升学生的交往能力,提升其心理健康水平;最后,以单独教育为保障。针对那些存在的心理问题,一般教育难以化解的学生,教师要单独教育,以专业的心理辅导来消除其心理障碍。

3.3引导学生自我调节心理

大学生正处于从青春期走向成熟期的关键阶段,大都存在着好冲动、情绪起伏大的问题,非常容易受到外部环境变化的影响。据统计,大学生群体中有1/4存在心理问题,尤其大一新生居多。对此,学校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做好自我心理调节工作。较为常见的调节方式包括以下几种:第一,情感宣泄法。大学生之所以会出现抑郁、消极,甚至走向孤僻、偏激,与其日常生活中的情感得不到合理宣泄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对此,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劳动、呐喊、跑步等方式发泄情绪,前提是不能影响到他人;第二,换位思考法。大一新生之所以会存在着人际交往上的障碍,和自我中心主义密切关联,换位思考要求大一新生从他人的角度来思考问题,这样能够更好地帮助其理解、体谅其他人的言行举止,破除自我中心。

3.4打造一支新型教育队伍

大一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开展,离不开一支高效精干的教育队伍,教育队伍的能力与素养直接决定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4]。就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现状而言,教师队伍的欠缺是显而易见的。当然,这里所谓的欠缺并非指人员编制上的欠缺,而是指教育能力、教育水平的不足。对此,学校需要从学生全面发展的角度出发,打造一支新型的教育教学队伍,而这支新型的教育教学队伍必须有复合型或者综合型人才构成。首先,教育队伍必须具备丰富的心理学素养,对心理健康,尤其是学生心理健康有着较为明确的认知,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判断出学生的心理问题、成因以及解决对策;其次,教育队伍必须有高超的教育能力,能够与学生展开较好的沟通与交流,帮助学生尽早地从心理困惑中解脱出来。除此以外,教育队伍还需具备信息技能等其他必备技能。

4 结语

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在国家的发展中发挥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健康的体魄、健全的思想则是大学生更好地服务国家建设的前提。目前,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大学生的身体健康得到了有效保证,但心理健康仍存在着很多问题,不少大学生存在着程度不一的心理问题,这严重影响了高等教育的教学效果以及学生未来的成长发展。对此,高校应采取合理的对策,帮助大学生解决心理困惑,这对于大学生的成长和将来是非常有必要的。

[1]陈利民,刘秀丽,王怀忠,等.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与自我调节[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05,22(5):54-55.

[2]吴秀霞,吴晓玲,冯晓春,等.高校大一新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J].青少年研究(山东省团校学报),2010(5):41-43,58.

[3]刘小丽.对高校大一新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思考[J].时代教育,2014(5):91.

[4]尹红霞,王红菊.大一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对策探讨[J].人力资源管理(学术版),2010(4):121,123.

Research on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for Freshmen at University

ZHANG Hui-fang
(School of History and Tourist Culture,Shanxi Datong University,Datong Shanxi,037009)

Some freshmen at university may not be able to adapt themselves to the new environment and therefore,have mental problems like anxiety,depression or other communicative confusions,when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becomes indispensable.University administrators should adopt pointed strategies based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freshmen's mental health,such as,enriching educational contents,widening educational methods,guiding students to self-adjust and setting up educational teams,in order to promote the level of freshmen's mental health and lead them to success through creating a good environment on campus.

freshmen;mental health;education

R395.6

A

〔责任编辑 王东〕

1674-0874(2017)01-0089-03

2016-11-21

省级教改项目(一般)[SJG201375];教育部2011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1YJA710058]

张慧芳(1981-),女,山西朔州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新生心理健康大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重获新生 庇佑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坚守,让百年非遗焕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