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 有序 有机
——谈《圆的认识》教学中的『无痕教育』

2017-03-31 07:33强震球
小学教学设计(数学) 2017年9期
关键词:圆的认识圆规画圆

强震球

怎样的教育是“无痕教育”?“无痕教育”的提出者著名特级教师徐斌老师给“无痕教育”的定义为“把教育意图与目的隐藏起来,通过间接、暗示、迂回的方式给学生以教育的一种教育方式”。怎样进行“无痕教育”?徐斌老师给出了具体方法:不知不觉中开始;潜移默化中理解;循序渐进中掌握;春风化雨中提升。下面笔者以《圆的认识》教学为例,谈谈在具体教学中如何做到“无痕教育”。

一、无形中导入,有效激发经验

数学来源于生活,只有把数学融入到生活中去体验才能从真正意义上学会数学。学生从小到大,对于圆的认识并不是空白的,在生活中已经建立了很多的表象,怎样使《圆的认识》教学有效开展呢?首先是在无形中创设能引起学生求知欲的情境,唤醒生活中对圆的简单认识,使数学课堂和现实生活有效沟通,使学生如身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加强感知,突出重点,感受本质,激发学生的思维。

【片断1】导入——感受圆的本质

1.谈话。

师:强老师的右手藏着一样东西,想知道是什么吗?

生:想啊。

师:睁大眼睛看仔细,一根绳子,一端系着一个小球,另一端老师捏在手里。(呈现)如果绳子捏住的一端固定不动,把小球甩起来。

师:看清楚没?想想看,小球运动的轨迹形成一个什么图形?

生:是一个圆。

师:真好!我们请电脑帮帮忙,看个清楚。(媒体展示)小球甩一圈,运动的轨迹的确是个圆。

2.举例。

师:刚才的圆是同学们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到的,特别好。生活中我们还能在哪些地方看到圆呢?(学生举例,教师评价)

师:还想说,留点机会给强老师嘛。看(媒体播放),你注意到这些自然现象中的圆吗?你见到过这样的工艺品和建筑物吗?你观察过这样的运动现象吗?

师:对圆有感觉了吗?不想说点什么?

生1:生活中圆处处可见。

生2:圆很美。

……

3.揭题。

师:这么美丽的图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圆。(板书:圆的认识)

【思考:上课伊始,教师开门见山,运用“甩小球”的游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慢慢走入学习圆的氛围中。观看媒体动态演示,直观聚焦圆的本质,使学生感知圆的科学性定义:圆是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为后面的学习有力地埋下伏笔。继而让学生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回忆举例生活中对圆的认知,在美丽的生活图片中寻找圆,感受圆的美,再次激起学生深度学习圆的欲望。在“生活游戏导入——感知圆的科学定义——寻找生活中的圆”的过程中,学生在无痕中巡回在数学与生活之间,有效地沟通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学习状态渐渐走入佳境。】

二、无招中建构,有序联结方法

建构主义强调,学习不是简单地让学习者占有别人的知识,而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形成自己的见解。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进到学生的认知结构,进到学生的思维深处,为学生的学习准备从认知和非认知两方面做精心的设计。其实,数学中的许多知识和方法都是相通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去进行观察、比较和思考,将新旧知识和方法打通,以点成线,以线成面,灵活运用,有序联结方法,形成学生具有个性化的整体“结构性认知”。

【片断2】画圆——突出圆的本质

1.圆规画圆。

师:正如同学们说的圆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如果大家来画一个圆,你们会怎样画呢?

(学生交流画圆方法,教师适时评价)

师:把同学们刚才说到的方法总结一下,要么就是这样画,沿圆形物体面的边描一个圆,很方便。要么就是用专门的画圆工具——圆规来画,(有同学已经迫不及待拿出圆规来了)想不想自己动手用圆规来画一个圆?

生:想。

师:那还等什么,拿出练习纸试着用圆规画一个圆。

(学生第一次用圆规画圆,教师相机与学生交流经验)

师:老师看到不少同学画得又好又快;也有同学的圆规不听主人使唤,怎么画也画不好。怎么样,取取经,让画得好的同学来说说用圆规画圆有什么小窍门,要注意点什么好不好?

(学生互动交流。注意点:手捏在什么地方?两脚用力轻重一样吗?圆规两脚间的距离不能改变)

师:想要用圆规画好圆,是有方法的。把圆规的两脚张开,带针尖的一脚固定不动,手捏住把手,略微倾斜,用力在针尖一脚上,旋转一周。(视频展示)

师:刚才没画好的,我们再试一次,好不好?已经会画的巩固巩固。

2.场地画圆。

师:同学们用圆规画圆,都会了。体育组的老师要在操场上画一个大圆,也用圆规来画吗?

生:不是的,圆规太小了。

师:你们帮忙想一想,他们会怎样画呢?(学生交流方法)

师:(视频展示)这个办法行不行?我们一起看看去。

3.钉绳画圆。

师:不用圆规,这样也能画圆。老师这里也有一套工具,磁性钉、细绳、粉笔,用这套工具能不能在黑板上画圆?

生:可以。

师:好,来点刺激的,今天咱们就来个画圆比赛。想跟谁比?

生:和老师您比。

师:有勇气!那你们推选两个最厉害的。(选人,发给工具)

师:其余同学就是裁判和啦啦队,你们说1,2,3开始就开始!(师生比赛画圆)

师:同样都是钉和绳,为什么我能画出圆来,你们却不能呢?

师:你们两个是当事人,有没有要说的?

生1:我们画圆的这根绳子是橡皮绳,有弹性的,用点力就拉长了,不用力就缩短了,绳子一会儿长,一会儿短,不能用来画圆。

……

师:现在明白怎么回事了吧?同学们用的绳子有弹性,画时有伸缩,没法控制长度。

师:老师确实有点故意,不过,很多时候道理就是在争辩、思考,甚至是陷阱中得来的,同学们明白了什么呢?

生:画圆时,绳长不能改变。

4.沟通联系。

师:同学们,前面我们用圆规画出了圆,体育老师按照你们的想法在场地上画了圆,我们还用钉绳来画圆,工具各不相同,仔细想一想,画的时候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小组讨论交流。师生互动,提炼得出:定点定长,旋转一周)

师:对,都是先固定一点,然后旋转一周,特别重要的是什么?

生:绳长不能改变。

师:用圆规画圆,咱可没有用绳子啊,没有改变的长度又是什么呢?

生:就是圆规两脚间的距离。

【思考:在初步感受到生活中到处有圆之后,顺势而下,直接让学生用圆规画圆,满足学生学习需求。“看演示”让学生对用圆规画圆的方法、步骤有充分的直观感受。如此安排,既让学生在活动中有效地巩固了所学知识,又让学生在活动中亲历知识的再发现,更是让学生在交流中,突出圆的本质——两脚间距离(定长)不能变。顺势切入体育老师在场地画圆这个环节,有效激活场地画圆的原理,并且能和小球旋转成圆,学生圆规画圆建立初步的联系,突出圆的本质(定点、定长)。

在学生直观体验、理性分析圆规画圆和场地画圆的基础上,设计一个“跳一跳,摘果子”的钉绳画圆环节,目的是让学生有效地进行思维建构。在这里,我们巧妙地设置陷阱,两套钉绳工具看似相同,实则不同,在学生满以为能够画圆的情感驱动下,开始画圆比赛,强烈呈现矛盾情境,从而让学生自主感悟并得出:画圆时,绳长不能改变,为后续学习半径及其特征奠定一定的认知基础,培养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并且,通过教师与学生对话,建构起钉绳画圆与圆规画圆的联系,层层递进,有序联结画圆的方法。】

三、无界中提升,有机内化本质

作为数学老师,要避免从概念到概念、从书本到书本的教学,应该善于变数学练习的“机械演练”为“生活应用”。通过实际应用,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分析、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通过在生活中应用数学,增强学生对数学价值的体验,强化应用数学的意识。教师在设计练习时,可以打破数学与生活的界线,创生教材,利用生活小应用,悄然巧妙地把握学生的实际应用,使学生真正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片断3】提炼——内化圆的本质

师:同学们,想想,生活中的圆你有一下能看到半径、直径的吗?

生:有,自行车轮胎的钢丝。

师:真细心。自行车车轮是圆形的,车轮光这样行吗?对,里面还要装辐条,也就是钢丝。如果一根钢丝长3分米,你们能把这个车轮的其他钢丝装好吗?

生:能。

师:真装啊,没有材料。(笑)老师给大家提供了足够数量的不同长度的钢丝,看,不剪拼,你会选择哪个?独立思考啊!

生:我选择3分米长的。

师:他选3分米的,行不行?

生:行。

师:为什么?

生:钢丝就是圆的半径,半径长度都相等,现在一根是3分米,那么其余的都应该是3分米。

师:为什么半径长度都相等,你们都去量了?

(联系前面画圆时,绳长不变,圆规两脚间距离不变,得半径长度都相等)

师:好,咱们装,还能装?想到什么?

生:半径有无数条。

师:看看你们说的什么是半径:连接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从这一点也能想到圆有无数条半径。

师:还有不同的选择吗?

生:我选6分米的。

师:有想法,说说看。

生:直径长度是半径的2倍。半径是3分米,选6分米的也行。

师:直径是半径的2倍,你们怎么知道的?

(学生交流)

师:直径还有什么特点?

(学生交流得出:直径有无数条,长度都相等)

【思考:通过前面3次画圆,比较沟通,学生积累了大量关于圆的半径和直径特征的感性经验,此处恰当地把握住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通过“给车轮装钢丝”的问题解决,让学生经历回忆、尝试、探索、操作等数学活动,教师组织学生通过观察、分析,直觉地、顺理成章地自主得出半径和直径的特征,比“画一画、量一量、比一比”得出半径、直径的特征更有思维上的挑战性。这样的精妙设计,精巧细节处理,巧妙地将所学的新知再次运用到生活实际中,创生了教材,活化了方法,自主内化了本质。教师此环节的设计,将数学和生活的边界变得模糊,但让学生对圆的认识和应用再次得到更清晰、更有深度的提升,有机地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使学生的认知逐步结构化。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徐斌老师的“无痕教育”就是在无形中不断地激励,不断地唤醒,不断地鼓舞着学生们知识的再建构。笔者教学《圆的认识》也正是秉承了这样的教学思想:在无形中导入,有效激发经验;在无招中建构,有序联结方法;在无界中提升,有机内化本质。让我们携手努力,展示数学的美感,体现数学价值,揭示数学本质,感染学生,激励学生,成就美好的数学教育!】

猜你喜欢
圆的认识圆规画圆
“画圆法”在力学解题中的应用
画圆的月亮
圆规画圆
圆规
《圆的认识》教学实录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提升数学思维能力
圆规小姐圆梦记
多措并举,打造互动课堂
连线·画圆·揉团——浅谈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语文园地》的有效教学
《圆的认识》教学实录和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