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英
【摘 要】 历史必修Ⅲ(人民版)着重反映人类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领域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内容,范围广,内容多,要点杂,理解困难。鉴于此,在历史教学中应整合知识,梳理思想文化与政治、经济的关系,注重不同文化现象的比较,重视热点链接,激发学生兴趣。
【关键词】 教材;整合;教学;兴趣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089(2016)36-0-01
历史必修Ⅲ(人民版)是一本着重反映人类社会思想文化领域的简史,按从古到今的时间顺序、先中国后世界的空间顺序,整合了思想、科技、文学、艺术多个领域的知识。涉及范围广、内容多、知识要点杂,如何才能让学生更好地学习掌握必修Ⅲ呢?下面是我在教学中的一些感悟。
一、整合人类社会思想文化领域的板块知识结构,形成学科内的板块知识体系
历史知识结构,指的是知识之间的相互关系。教学中,我尽量注意将教材内容整合,形成简明、直观的框架。
在宏观上,注意理清专题与专题之间、每个专题课与课之间的联系。下面是我对必修Ⅲ知识结构的简单整理:
在微观上,注意理清每节课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如《百家争鸣》中关于早期儒学的处理:
孔子:开创儒学;孟子、荀子:继承和发展——→儒家思想形成。
二、梳理思想文化与政治(必修Ⅰ)、经济(必修Ⅱ)的关系
“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这一时期政治、经济生活的反映”。思想文化是政治、经济在社会意识形态领域的反映;经济的发展为思想文化的进步提供了物质基础,相应的政治状况为思想文化发展提供了社会环境。也就是说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总是受到经济与政治因素的制约和影响的。例如: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的发展,井田制崩溃,封建经济发展;周王室衰微,诸侯纷争,分封制瓦解,“百家争鸣”在此时出现就不足为奇了。反之,思想文化也会影响到政治经济的发展,起推动或阻碍社会前进的作用,如维新思想与戊戌变法、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邓小平理论与改革开放等。
三、注重思想文化领域内的不同文化现象之间的联系比较
历史学科具有严密的系统性,许多历史事件之间往往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或依存关系。因此,在教学中要特别注重指导学生注意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比较。联系比较包括纵向联系(不同时期涉及的相同内容的比较)和横向联系(中外文化在一定时期内的联系比较,就能认识到中西方文化的不同特点)。如把孙中山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者相互比较,就能鲜明感受到三者各自拥有的理论特色、主要内容及其要解决的历史命题既有不同又有密切联系;把世界近代科学发展与中国近代的思想解放进行比较,就能认识中国与世界的差距,近代中国落后的原因。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掌握横、纵向比较分析问题的方法,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还大大提高了学生全面、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重视热点链接,做到学以致用
“历史是一面镜子”,我们学习它,就是要让历史为我们所用。历史包含前人的一切失败和成功经历,注意总结提炼前人的经验、教训、与当今社会生活相结合,使历史在现实中发挥参谋、借鉴作用,做到历史与现实的统一,这是我们学习历史的最高目标。如把历史上的中国儒家思想与现在世界范围内兴起的“儒学热”联系在一起,就更容易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辉煌灿烂;联系“天宫2号”、“神舟11号”,就更能体会现代中国科技的飞速发展,增强民族自豪感。
五、换位思考,多样化授课,激发学生兴趣
大教育家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莎士比亚也曾说:“学习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方才可以得益”。可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文化史单调、沉闷,需要不断地实践探索,寻找激发学生兴趣的方法。
(一)采用设难、解疑方式,激发兴趣。质疑是探究学习的开始,一个好的问题比一个好的回答更有价值,教师要有意识的为学生设计适当的问题,启发、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处于一种亢奋的状态。如在讲“百家争鸣”时,先提出当今“德治”和“法治”两个话题,再引出我国古代类似的“辩论”——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儒家主張德治,法家主张法治。让我们回到两千多年前,感受当时的争鸣氛围,设问你们赞同哪派学说,有学生回答“儒家”,也有学生回答“法家”,疑问产生,教师可以将学生按观点分队,首先要求两队正确介绍本队思想家、归纳其思想,并结合语文课所学的名句及典故故事论证本队观点,然后要求学生结合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经济状况分析己方的观点的合理性,同时质疑对方的观点。最后教师总结分析,得出结论。这种方式,使学生很快进入角色,激起了兴趣,明白了道理,巩固了对概念的理解。这比平铺直叙讲理论更有峰回路转之效。
(二)选用适当资料与教材结合,激发兴趣。历史教材虽然是我们教学的依据,但由于篇幅有限,教材编写不可能事事详细,面面俱到,想把一堂历史课教活,不能把眼光仅仅盯在课本上。在讲课中,如能适当补充形象具体的名人轶事、历史传说、历史小常识等,既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又可以扩充学生的知识面,加深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如在讲解智者学派时可补充“半费之讼”的故事,加深对相对主义和主观主义的认识;讲解“苏格拉底的智慧”时可补充克雷洛夫的《熊和隐士》的故事,让学生认识美德与知识的相互依存关系。
(三)利用生动形象的比喻,激发兴趣。必修Ⅲ中一些理论比较抽象,学生认识、理解困难。如果我们在注意理论性、科学性的同时,能讲究一点趣味性,把阐述理论同形象化叙述融为一体,就可以使理论增添感情的色彩,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理解掌握基础知识,不断提高认识水平。尤其在讲授中运用生动形象的比喻,可以起到由此及彼、触类旁通的效果。如用“挂羊头,卖狗肉”来说明康有为维新思想的特点,就把这一深奥的道理浅显化了,取譬贴切,印象深刻,比泛泛地谈中国儒家与西方政治学说相结合效果要好得多。
(四)使用丰富多变的语言,激发兴趣。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深刻地指出:“如果你想使知识不变成僵死的静止的学问,就要把语言变成一种最重要的创造工具。”历史课的说服力、感召力、战斗力也来自老师的语言力度、语言技巧、语言风采。如果一个教师富有严谨、简洁、精炼、准确、抑扬顿挫的教学语言,就能拨动学生的心弦,促进记忆的持久,思维的活跃,想象的丰富,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历史课的实效都有着积极的作用。如讲解苏轼的“豪放”与柳永的“婉约”;文革时文学艺术的“万马齐喑”与改革开放后的全面繁荣。
总之,在历史必修Ⅲ的教学中,教师只要认真钻研教材,选择灵活多样、切合实际的教学方法,同时注意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就一定能达到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历史教育教学效果的目的。
参考文献:
①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
②王伟.《浅谈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吉林教育》.2011年16期
③周秀芬.《历史教学中设计问题的原则》.《河南教育(基教版)》.2009年Z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