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天怡��
摘要:古诗词的学习对于全面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面对教学时间紧张、学习内容繁多的现状,以叶圣陶先生“三读”理论作为指导策略开展古诗词教学,培养学生独立阅读古诗词的能力和习惯势在必行。
关键词:古诗词;精读;略读;参读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3-058-2
一、在斟字酌句的精读中品其妙
叶圣陶先生要求教师在指导精读的时候,要做到“纤屑不遗,发挥净尽”,也就是说,要通过认真预习和课堂讨论,在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给学生以具体而细致的指点。由于古诗词一般用词精炼而含蓄,一字、一词、一句都经过诗人反复推敲。加上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之间存在的差异,所以学生在理解上必然有一定的难度。我指导学生精读古诗词时力求咬文嚼字,斟字酌句,努力去理解关键词的含义,认真去揣摩典型诗句的写法,从中得到必要的语文知识。教学中,我有意识地点拨学生关注一些“耐人寻味”的重点字词句,引导他们通过品读,感悟古诗言语的精妙之处。
古诗词中的数量词一般都准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对于作者的情感表达有着特殊的作用。教学“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时,我引导学生先理解“千、万”两字是不确指的,是虚指,是用夸张的手法在言山与路之多。接着,我让学生比较着读一读:“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和“千山鸟飞,万径人踪”,边读边在脑海中想象诗句描绘的画面。通过“说一说”、“读一读”、“想一想”与“比一比”,他们将“千”与“绝”、“万”与“灭”前后勾连:山多本该鸟多,路多本该人多,但因“寒”而鸟“绝”人“灭”。他们自然就感受到了这句诗描绘的情景是那么超乎寻常的凄冷。这为后面学生理解诗人内在无比的凄苦与落寞也做了铺垫。
古诗词中的动词运用是值得关注的。“钓”字是这首诗的诗眼。教学《江雪》时,有学生扣“钓”字质疑:“蓑笠翁在这么冷的冬天为何要独自垂钓?”讨论时,学生对此众说纷纭:有的说他为了生计在钓鱼;有的说他在钓雪;有的说他是“姜太公钓鱼”,意不在于鱼……此时,我适时地引导学生参读此诗的写作背景,并再次让他们多元地解读“钓”字的含义。于是有的读出一个孤独的蓑笠翁,有的读出一个心寒的蓑笠翁,有的读出了一个伤心的蓑笠翁……为了让学生能更全面地把握诗的意旨,我出示了“钓春者飘逸,钓夏者潇洒,钓秋者成熟,钓冬者坚毅”,引导学生寻找蓑笠翁身上的“坚毅”:不畏风雪,“独钓寒江雪”,意不在鱼,意不在雪,而在于等待机会,垂钓“希望”——“虽万受摒弃,不更乎其内”。在这个过程中,我引导学生层层深入地理解关键词“钓”,体悟诗人心境,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与诗人产生共鸣,学生在诵读中领略到古诗词独特的艺术魅力。
古诗词中一些形容词往往起到了表情达意的作用。品读本诗的末一行“独钓寒江雪”,学生联系上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感受到天气的寒冷时,我适时追问:“这里的‘寒仅仅是天气寒冷吗?”学生结合之前了解诗人的境遇,马上异口同声地回答:“不是!还有心寒。”贬官永州,好友赐死,母亲病逝,女儿夭折,疾病缠身,面对这一系列的打击,他的心怎能不寒?一个“寒”字,语意双关,表面上是说天寒地冻的“寒”,细细品味,学生更领悟出了它的言外之意——诗人心之寒哪!
古诗词有许多独特的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结构技巧。因此,在古诗词教学的精读指导时我不仅引导学生关注古诗词语言的内容,也关注语言的形式。学习《江雪》这首诗,在学生从字里行间读出了诗人的孤独之感后,我引导学生关注每行句的首字,让他们连起来读读——“千万孤独”,从而体会藏头诗的妙不可言。
小小数字学问大,一举一动用意深,一字一词总关情,谋篇布局多琢磨,我在古诗词的精读指导中念好“字、词、句、篇”的“真经”,让学生练好“听、说、读、写、书”的“真功夫”,品悟其中的无限魅力。
二、在沿波讨源的参读中入其情
叶圣陶先生十分强调重视“参读”这个环节,要求在精读和略读时指导学生泛览一些比勘性、参考性文章。古诗,顾名思义这些诗作多创作于千年、百年之前。对于生活在21世纪的孩子们来说,时间空间跨度之大,语言风格差距之远,自身生活阅历之浅,都将成为他们走近诗人、走进诗作的障碍。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为了让学生能“穿越时空的隧道”,了解所学古诗的创作背景,知道诗人当时的心境,以更好地理解诗句,体会意旨,“参读”显得更尤为重要。在这个“互联网+”的时代,我觉得让学生在更广阔的空间里学生参读,沿波讨源,披文入情。
古诗是情的物化,诗人所处的时代、环境及志向,都会对他的语言文字造成潜移默化的影响。因而,我引导学生参读相关背景资料,从不同角度了解诗人生活的时代、创作的背景、独有的诗风,以及后人对诗人、诗作的中肯评价等。《江雪》一诗,柳宗元笔下的蓑笠翁为何在这么冷的冬天里到江面上独自垂钓,其中的原因学生很难领悟。这时我可指导学生通过搜索古诗网并参读背景资料:“31岁的柳宗元因为得罪了达官贵人,被皇帝从繁华的长安贬到荒凉的永州。十年的漫漫光陰中,他的几位好友被赐死,他的母亲因病逝世,心爱的女儿又不幸夭折,而他自己也是疾病缠身。面对这一系列的打击,他依然盼望着有朝一日能再为朝廷重用,为百姓们做点实事。”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他写下了这首《江雪》,表达自己被贬后失意寂寞的情怀和不愿与当权者同流合污的思想。美学大师朱光潜说读诗最要紧的是“见”!通过这一段资料的参读,学生不仅“见”到了一个个意象:“鸟飞绝”的“千山”、“人踪灭”的“万径”、“寒江”上的“孤舟”、“独钓”的“蓑笠翁”……而且他们也“见”到了诗人的境遇,“见”到了融入这些意象的那份“孤独”、“心寒”和“坚毅”,而意象和意象的叠加就形成了一个生动、真切、细腻、鲜活的意境。融入意境以后,学生就能够成为诗人的知音。参读相关资料,让学生跨越时空,与诗人进行无言的交流,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思其想。这样,学生再去理解古诗,就事半功倍了。
古诗是一幅画,古诗是一首曲,诗、画、曲在不知不觉之中结下了不解之缘——既相映成趣,又相得益彰。于是,我在古诗教学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让音乐走进古诗教学的课堂,让画面创设古诗学生的氛围。让学生参读课件,目视文、耳悦声、心醉情,充分地享受着诗作的语言美、意境美。《江雪》一课,我用虚化的课文插图作为背景图:山上是雪,路上是雪,船篷上、蓑笠上也是雪,连这江里都仿佛也落满了雪,水天不分、苍茫一片,笼罩一切、包罗一切的都是雪。古诗输入选用的是素雅的黑色正楷字体,再配上一段空灵的民乐,浓郁的中国古代文化气息呼之欲出。这样的课件设计激发了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他们看着,读着,读着,看着,会浮想联翩,融入其中。
“情动而辞发”,要理解古诗蕴含的情感,就要让学生走近诗人。这个过程不能是简单地告诉,让应该是引导学生紧扣关键的语言文字反复诵读、思考,并联系创作背景充分挖掘字词背后的东西,受到情感的熏陶。沿波讨源,披文入情,将精读与参读结合,由浅入深,层层推进,让学生细读诗句,参读文本,抓住关键字词,还原情境,走上了一段与诗人相同的心路历程,感悟着诗人情感的脉搏和思想的跳动。
三、在触类旁通的略读中得其法
叶圣陶先生在《略读指导举隅》的《前言》里说过:“学生从精读方面得到种种经验,应用这些经验,自己去读长篇巨著以及其他的单篇短什,不再需要教师的详细指导,这就是‘略读。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而学习本身就在于触类旁通,学以致用,学会学习,学会自主发展。
《语文课程标准》规定小学生需要掌握75首古诗词要完全依靠精读课进行学习显然是不行的。所以,在古诗词的教学中我坚持“一诗带多诗”的群文教学策略。所带之诗词的阅读即为略读。以《江雪》为例,开课伊始,我围绕“四季”为主题,让学生看图吟诵描绘春景的诗《咏柳》、描绘夏景的诗《小池》、描绘秋景的诗《山行》,“四季脚步”继续前进,自然地进入新课——学习描绘冬景的诗《江雪》。课的末尾围绕“雪”的主题,读读文人墨客笔下关于雪的经典诗句。因为在精读《江雪》时他们已经学习过从字里行间,尤其是不见雪字的词句中寻找雪的踪迹。此时,他们应用这些已有的经验,自己去读“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等,不再需要我的详细指导,迁移学法,应用学法,在更广泛的阅读中初步地体会雪这一传统意象往往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课后,我引导学生按着“诗中有画”“诗中有情”“诗外有诗”的思路,将略读和参读结合,自读范仲淹的《江上渔者》、张志和的《渔歌子》、王维的《青溪》、王士祯的《题秋江独钓图》。同中有异,异中有同,我引导学生比对诵读,让他们感悟同是诗人笔下的渔翁,但有的坚毅孤独,有的飘逸潇洒,有的淡泊磊落,从而感受着“渔翁”这一中国古代遗世独立的隐逸意象承载着的意蕴。
古诗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会读、会背、会默的程度上。学以致用,也是教学的目标之一。不少古诗中的名句可谓经典,历经千百年而不衰。经典的古诗名句的文学性、思想性上都是经过历史的沉淀而成为一种精华,它们往往包含着贯通古今的人生意蕴。在当今这個时代,在许多的场合这些句子依然有用武之地。“寒冬的山道上,空旷无人,寂静无声,真有一种‘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感觉”;“虽然不被人理解,但是我们还是坚持走自己的路,希望正在向我们招手。诗句‘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不正告诉我们们这个道理吗?”在网络搜索引擎中键入古诗中的关键词句,搜索出当代人引用该诗名句的语段略读,引导学生择诗填空,找寻诗在当今的新足迹,品读诗在时下的新意味。学生通过这样的在线化略读,内心笃定,思维活跃,若有所思,寻求古诗的时代价值,深入把握诗作的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