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国平
摘要:一提课堂的有效性,可能有些一线教师会不屑一顾,会诘问:难道我们的课堂是无效的吗?不然学生怎么会掌握新的知识呢?以此来证明自己课堂的有效性。其实,这是教师对有效课堂的内涵和外延的理解上存在偏差导致的。有效课堂的内涵所指的不仅仅是授课是否有效果,而是课堂的效果是否是高效、甚至优效;有效课堂的外延所指的不仅仅是知识技能方面的,还有思维品质、活动经验、生命成长、学习方式、民主意识等多方面的教育与熏陶。其实,我们离有效课堂真的还很远。
关键词:课堂;有效;提高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4-066-1
一、教学目标的确立有待全面而准确
教师在备课时要清楚地知道通过一节课的教学应该让学生掌握哪些知识和技能、养成哪些行为方式和品格、应该有怎样的态度,要学会什么方法?事实上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我们目标的确定大都来自于教学用书,没有教学用书难以准确地确立教学目标,确立的教学目标往往也只是注重知识技能方面,思考于过程、情感价值态度观方面考虑甚少,有的也只是写在纸上,难以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得到落实。教学目标确立过程最缺少的是对本班学情的考虑与把握,不管怎样的班级都是同样的教学目标。
二、教学起点的设定有待调整而适切
恰当的教学起点对教学任务的完成和教学目标的实现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教学起点与学习起点的吻合度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学起点有逻辑起点和现实起点之分。逻辑起点对某个单元知识的承上启下有足够的了解,不能就某个单元的知识而呆板地教学,必须弄清这个知识是建立在什么知识基础上,这个单元的知识延伸下去是什么知识,也就是说教师至少对整个小学、乃至中学整个知识体系有较为深入的了解,这样教学的逻辑起点才会准确而深入。学习起点主要是要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我们教学的知识起点必须恰到好处地建立在学生的两个经验之上,起点太低,学生的思维得不到发展、能力得不到提升,起点太高,会增加学生的负担、挫伤学生的学习自信心。而现实中,我们老师只管自己所任教的年级目标达成,很少考虑后续的教学,对整个小学教材的编排体系也知之甚少。我们老师的一套教案可以重复使用多年,不管学生已经在悄然发生这变化。
三、教学重难点的教学有待正确而突出
教学重点地确立应该从教材的知识层面去思考,是本课教学的重要知识点,而教学难点的确立应该从学生的学习掌握去思考,是学生学习中比较难以理解或掌握的知识。同一节课堂教学中,重点与难点可以是不同的,也可以是重合的,而现实教学中,我们老师往往把重点与难点混为一谈,表述不清,确定不了,导致在课堂教学对所有教学任务和内容平均使用时间和精力,没有主次之分、详略讲解,致使学生对一些重要的知识、概念和原理,没有彻底理解掌握而一知半解。
四、教学方法的使用有待调整而灵活
教学方法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两大方面,课堂教学应该是教法与学法的和谐统一。而现实中,我们老师往往注重教法,而忽视了学法的指导,从而使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老师的教,而没有掌握怎样学。教无定法,只要得法。在现实中,我们老师大多还是采用讲授法,重教学的结果,轻视教学的过程,用大量的机械重复训练来达到比较满意的所谓成绩,而忽视过程中学生学习能力的训练、学习方法的指导。
五、学生学习的参与有待关注与提高
有的教师教学基本功很好,可教学的效果就是不行,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课堂常规管理不好,学生各做各的,二是教师不关注学生的反应,自顾自地教学。教学实践告诉我们,教师无论怎么努力,都不能代替学生的思考;教师的书教得再好,也不能代替学生的学习。有的教师喜欢指名学生回答,整节课如此,而且回答的学生往往是中上游学生,而忽略其他学生是否思考,是否有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有的教师喜欢在课堂提很多的问题,不管价值的大小、甚至有没有价值,让学生对问题失去了探索的兴趣。教师应该关键之处提出核心问题,引发学生心理上的认知冲突或思维冲突,这样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才能真正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
六、师生的沟通有待民主与流畅
亲其师,信其道,课堂教学只有在平等融洽的师生情感才得以有效。在现实的课堂中,教师处于高高在上的姿态进行教学的还为数不少,采用高压的方式进行教学的也时有出现,学生只是出于老师的威慑在学习,这样的学习是被动,没有内驱力的,只要老师不在场,学生就会停止学习。好多学生是因为喜欢这位老师,才慢慢地喜欢上了他所教的学科,所以师生的尊重沟通不仅仅是在课堂上,还需要我们老师在课余多参与学生的活动,到学生中去,去真切感受学生的喜怒哀乐,缩短师生心灵的距离。
虽然,有效课堂离我们还很远,但我们追求有效的努力不能停止,唯有不断地实践,我们才能越来越接近有效的课堂。在这追寻的过程中,让我们的课堂教学充盈着人本的关怀,学习成为孩子自身发展的需要;让我们的课堂教学充满生命的气息,学习成为孩子生命成长的需要;让我们的课堂洋溢着生活的趣味,学习成为孩子幸福生活的需求。
[参考文献]
[1]高慎英.刘良华.有效教学论[M].广东: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
[2]徐建成.课堂教学新视野[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肖成全.有效教学[M].大连: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4]杨庆余.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5]朱仁寶,王荣德.21世纪教师素质修养.浙江大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