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淑英++李峰嵋
数学在中职学校也是一门必修的基础学科。在实际数学教学中,合理使用多媒体,让多媒体教学充分发挥其自身的特殊优势,可以激活数学课堂,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使学生愿意主动学习数学;同时,借助多媒体技术变静态为动态,让“数”与“形”结合起来,能够让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下面,笔者就如何上好余弦函数的图像和性质这节课与同行分享自己的。
一 、提供生活素材,让数学课堂活起来
在教学中引入新课时,教师要从生活中找数学素材,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真切感受到身边处处有数学,变封闭狭隘的数学教材为开放活泼的生活数学教材。讲余弦函数的图像和性质这节课中,笔者在引课时讲到生活中的电视机信号、收音机信号、交流电电波等就是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图像的叠加,又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技人员研究信号波的叠加图,从而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探究的兴趣,很自然地把学生引入余弦函数的图像和性质的教学内容上。
二 、运用多媒体建立“数”与“形”的联系
笔者在授课前认真研究教材,用“形”的直观来启迪“数”的计算。
数形结合既能分析其代数意义,又能揭示其几何直观,使数量的精确刻画与空间形式的直观形象巧妙、和谐的结合在一起。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理解数形关系,使问题简明直观。比如,用课件动态展示描点法画出y=cosx, x?[0,2 p] 的图像,由诱导公式 cos( x+2kp)=cosx,将 y=cosx ,x?[0,2 p] 的图像沿 x 轴向左、右平移2 p,4 p ,…,就可得到 y=cosx在R上的图像,这个图像叫做余弦曲线。这个方法直观清楚地帮助学生理解了“数”与“形”的联系。
三、图形演示,培养学生的数感
在教学中,教师如果采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图形演示,建立抽象的数学概念与形象的图形之间的联系,把数和形结合起来,可以丰富学习活动的感性材料,有利于学生数感的培养。
笔者在讲余弦函数的图像和性质这节课时,贯穿这节课主线的是数形结合的思想,先用描点法画出余弦函数的图像,然后运用数学关系sin(x+)=cosx借助多媒体技术形象地演示了正弦函数y=sinx,(x∈R)的图像向左平移个单位,得到余弦函数y=cosx,(x∈R)的图像,以此为正弦函数的性质类推到余弦函数的性质奠定了基础。借助多媒体课件教学,能形象地呈现事物的现象,具体地表达事物发展的过程,帮助了学生理解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这两个函数的关系。有效地突破画出余弦函数图像这一难点。?
四、让“形动”“数静”结合,有效突破重难点
几何画板能动态地展现出图形的位置关系、运行轨迹、变化规律,是数学教师制作课件的“利剑”。例如,在讲到余弦函数的单调性时,动态演示了余弦函数y=cosx在 [2 kp- p, 2 kp] (k?Z)上,是增函数;余弦函数在区间[2 kp,2 kp + p] (k?Z)上,是减函数,突破了研究余弦函数的单调性这一重点。
在余弦函数的图像和性质这节课中,笔者借助多媒体课件演示正弦函数 y=sinx,(x∈R)的图像向左平移个单位得到余弦函数 y=cosx,(x∈R)的图像。以学生为主通过观察、类比、运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得出余弦函数的性质,发现它们的形状相同,得到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相同点:定义域:X∈R;值域:y∈[-1,1];周期:T=2p;同时,以学生为主体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观察余弦函数和与正弦函数的图像的位置不同而导致了它们性质的差异性,差异性表现在奇偶性和单调性,逐步形象、直观地达到教學目的。(责编 李晓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