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项目质量监督管理研究

2017-03-31 15:19田建华
科技资讯 2016年32期
关键词:监督管理效益水利工程

田建华

摘 要:水利工程项目质量反映了工程效益投资、设计目标的实现,加强水利工程项目质量监督管理对提高水利工程施工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该文首先系统地阐述水利工程项目质量监督管理,然后分析当前水利工程项目监督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完善水利工程监督管理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水利工程 监督管理 效益

中图分类号:TV5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11(b)-0072-02

水利工程关系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加强工程项目质量监管对规范水利工程建设市场秩序、提高水利工程施工质量以及推动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等都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基于当前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的需要,水利工程监管部门要采取有效的举措强化对水利项目质量的监管,以此为社会提供安全可靠的水利设施。

1 水利项目质量监督管理的概述

水利项目质量监督管理是一种政府行为,是水利管理部门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质量监督机构对水利工程的质量实施监督的行为。由于水利工程投资数额巨大、工期较长、工程效益对经济会产生深远影响,因此需要国家水利管理部门要加强对项目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及时消除项目施工中所存在的问题,以此实现水利工程项目的效益。经过多年的改革与完善,我国在水利工程项目建设中实行的是项目法人负责制、招投标制度、企业经营资质管理制度以及建设监理制度等。结合工作实践影响水利工程项目质量监管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人员因素。影响水利工程项目质量监管的人员比较多,施工单位的管理者、施工人员以及水利政府部门工作人员等都会对水利工程质量产生干扰因素。以水利行政主管部门为例,水利行政部门的领导对于工程质量会产生直接影响因素,例如行政部门的领导在施工经费投入上存在某方面的倾斜会影响到施工质量。

(2)技术因素。技术层次决定水利工程施工的质量,质量监督必须要依靠成熟的检测技术,如果检测技术不成熟或者存在缺陷就会影响到水利工程检查监督的质量。在实践中由于水利工程施工环节比较繁琐,而且施工难度相对较大,因此必须要采取先进的质量检测技术实现对工程的全程监督管理。

(3)管理因素。国家对于水利工程实施分级管理制度,但是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却存在投资规模归属问题造成的工程项目管理混乱。另外,项目法人制度落实不到位、法律制度不健全等因素也是影响水利项目质量监督管理的重要因素。

2 水利工程项目质量监督管理存在的问题

强化水利工程项目质量监督管理是适应水利工程建设新常态、践行“两学一做”活动的具体体现,结合工作经验,在水利项目质量监督管理工作中存在以下问题。

(1)水利项目质量监管流于形式。虽然我国现行的水利监督管理体制强调了对水利项目法人治理责任监督体系,但是在实际监督管理中将重点放在了程序检查阶段,忽视了对项目施工过程的监管。例如监管部门对于水利工程的监管往往是监督其施工文件等,而不能深入到施工项目中去了解实际问题。此种现象主要体现在水利监管管理的专职质检员将工作定位为“陪领导视察”,丧失了检查权。

(2)质量监督管理定位不准。水利工程质量监管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监督管理规避施工项目的质量问题,监督检查并不是目的,提升项目施工质量才是最终的目的。因此在水利工程监督管理中采取的是巡查和抽查相结合的手段,然而在实践中监管部门往往侧重事后监督检查的手段,这样就会造成项目质量得不到有效的监督,而且还极容易出现安全事故,进而给人民群众造成生命财产损失,影响政府的公信力。另外,事后把关的质量监督管理定位还可能会变成滋生权钱交易的温床,对工程项目质量水平是极大的威胁。

(3)施工过程问题较多。根据对相关水利工程质量监督考核的结果看,在水利项目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中,施工过程中存在较多的问题:一是施工用电管理不规范。在水利施工现场存在用电电线架设不规范、个别配电箱固定架设不牢的问题,这些潜在的危险源都会影响到施工安全。二是水利工程项目施工细节处理不完善。水利工程混泥土贴坡外面存在施工面不够平整,下游坝坡坡面隆起等现象。三是水利工程部分工程完工之后没有及时进行验收评定,影响施工进度。

3 提高水利工程项目质量监督管理的对策

基于水利工程项目质量监管所存在的问题,针对我国水利工程建设市场的要求,为满足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的需要,水利监管部门要切实履行责任,深入践行“两学一做”活动,采取有效的举措提高水利工程质量监管工作水平。

3.1 深化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

基于当前水利工程项目质量监管流于形式的问题,我国要进一步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四级领导机制,各级党政负责人亲自抓,做到任务到人、责任到人、措施到人,确保了层层有人抓、事事有人做、工程有人管。按照“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对水利工程质量进行监管,因此而落实责任。另外,也要进一步完善水利工程监管机构,工程质量监管机构是受政府委托的质量监管部门,因此其行为代表国家,所以需要通过法律明确水利监管机构的独立地位,并且提高其经费,给予质量监管工作强有力的保障。

3.2 构建水利工程全过程质量监管体系

强调项目前期监管工作,严格立项审批。水利工程项目应突出科研报告审查,制定相关审查制度,确保工程立项科学合理,符合当地水利工程区域规划。全过程对质量责任主体行为的监督。全过程质量监督,不仅是对项目实体质量形成过程的全过程监督,也是对形成过程各责任主体行为的全过程监督。在施工前完成相应制度体系的建立检查,及企业资质、人员执业资格是否符合一致的检查后,在施工阶段应该着重对各责任主体质量管理、质量控制、质量服务等体系制度的运行情况、运行结果进行监督评价,对企业、人员的具体工作能力与所具有的资质资格文件进行衡量,通过监督责任主体行为水准,保证工程项目的质量水平。

3.3 建立长效机制,强化考核问责

质量监督机构以年度为单位,制定年度工作任务目标,并报送政府审核备案。在年度考核中,以该年度任务目标作为质量监督机构职责履行、目标完成情况年终考核依据。制定考核激励奖惩机制,促进质量监督机构职责履行水平、质量监督工作开展水平不断提高。

3.4 加强对水利工程监管的宣传

一是水利监管部门要积极依托“质量月”开展专项检查活动。活动期间,水利局组织相关技术人员,对管辖范围内的在建水利工程建设情况进行专项检查,全面排查工程质量隐患,规范质量行为,端正质量态度、提高质量意识,确保该区水利工程质量。二是开展“质量月”知识培训。进一步加强质量管理相关知识培训,通过组织学习质量手册等资料,着力提高一线技术人员的质量责任意识和精益求精的质量素养,加快推动水利工程质量相关制度和措施的保障落实。

3.5 建立完善社会信用体系

建立全国统一的、全面的信用体系,制定信用等级评定标准,强化法律对失信行为的监督和制裁效力,有利于维护建设市场政策秩序,规范责任各方质量行为。在信用体系上建立社会保证、利益制约、相互规范的监督制衡机制,强化了自我约束与自我监督的力度,有效地保证参与工程各方的正当权益。

总之,水利工程项目质量监督管理的有序运行,是实现水利工程项目质量目标、投资目标的重要前提,但现阶段的水利工程项目质量监管模式和体系还不完善,质量监督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因此我国要进一步完善水利工程质量监管体系,以此提高水利工程项目质量。

参考文献

[1]杨海娟.新形势下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管理研究[J].三角洲,2014(4):89-90.

[2]尹圓圆,周垠,张兴明,等.中国农业旱灾致灾风险评价[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2):35-40.

[3]谯林波.探讨建筑管理中加强工程质量监管的措施[J].商品与质量,2015(46).

猜你喜欢
监督管理效益水利工程
大型商业综合体消防监督管理问题探析
论变更管理对项目效益的重要性
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创新方式研究
不同主导者下供应链效益的分析及优化
不同主导者下供应链效益的分析及优化
交通运输部正式履行渔船检验和监督管理职责
云 南 立法保障水利工程规范化管理
试论生态水利工程的基本原则
重庆市文化产业结构、效益比较分析
重庆市文化产业结构、效益比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