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丽华
云县农业局 云南临沧 675800
动物疫苗接种过程中,免疫应答会对接种工作造成影响,因此需要相关工作人员给予重视,不仅仅要对疫苗分类结构和免疫接种程序予以监督,也要有效规避影响因素,提高操作流程的完整程度,切实维护疫苗的实际效果,减少干扰问题导致的不良后果。
在畜牧业发展进程中,动物疫苗就是将动物作为接种对象,较为常见的疫苗种类主要分为生物技术疫苗和传统疫苗。前者主要是活疫苗、灭活疫苗以及代谢产物等。后者主要是基因重组单位疫苗以及基因工程重组活载体疫苗等。
第一,活疫苗。应用较为普遍的活疫苗主要包括弱毒疫苗和异源疫苗[1]。(1)弱毒疫苗,主要是对微生物进行自然强毒处理,主要的手段就是物理措施、化学措施以及生物连续继代等方式,能对原宿主动物进行致病力处理,在注射过程中会引起轻微的亚临床反应。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注射机制建立的过程中,正是由于毒株保留效果较好,且疫苗本身是从自然界筛选出来的弱毒株,因此,其免疫效果好且免疫期较长。但是,需要对人工接种路径和过程予以监督。(2)异源疫苗,主要指的是差异化微生物菌制备的疫苗,能在接种工作结束后,保证动物体获得疫苗中不曾含有的病原体抵抗力,维护整体疫苗管理效果和水平。例如,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就是免纤维瘤病毒疫苗,能有效抵御免纤维瘤病,保证疫苗的效果。
第二,灭活疫苗。这种疫苗本身的活性被消除,要借助物理办法或者是化学办法进行微生物处理工作,能使被注射体丧失感染性以及毒性,有效提高整体效果,也将成为我国疫苗发展项目的基本趋势。在疫苗接种后,就能在动物体内大量繁殖。最大的优势就是研制时间较短,且使用过程安全稳定。但是,由于疫苗注射次数较多,其产生的副作用也较多,使得无形中增加了疫苗注射过程的成本。
第三,其他疫苗。除了上述两种疫苗得以应用外,多价疫苗的应用范围也较为广泛,主要是指同一种微生物中存在若干血清型菌株,在增殖培养过程中能制备较多的疫苗,能保证动物获得最有效且全面的保护[2]。
在动物免疫接种工作开展过程中,要对免疫路径和基本运行过程进行分析,整合相关操作要求的同时,确保动物免疫接种工作有序开展。
目前,较为常见的免疫接种方法中,主要分为以下几种方式:
第一,滴鼻、点眼注射。主要是针对畜禽进行弱毒疫苗注射,且整体效果较好。
第二,饮水注射。是一种长效性注射方式,更加适用于大批量群体畜禽注射工作,大型鸡群、牛群以及猪群等,并不适宜初次免疫注射工作。
第三,刺种。更加适宜弱毒苗接种工作,其中,鸡痘苗较为常见。需要注意的是,一些灭活疫苗更加适宜刺种过程,且整体效果较好。
第四,气雾接种,是一种较为特殊的免疫项目,主要是应用在循环抗体处理方面,也能有效对局部粘膜进行免疫力优化,从根本上提高接种管理项目的实际价值。需要注意的是,诱导产生循环抗体的同时,却容易导致被接种体出现应激反应,甚至会引起呼吸道感染问题。
综上所述,在动物免疫接种工作开展过程中,要积极建构完整的管控机制,整合具体情况。不仅仅要结合疫苗的种类,也要对疫病的特征予以分析,从而有效的判定疫苗接种工作的基本顺序和要求,确保接种工作的实际效果和水平能贴合实际需求。其中,灭活苗、类毒素以及亚单位苗并不经过被接种体的消化道,因此,要对其进行整合和分类化处理,因此,要采取肌肉注射后者是皮下注射的方法,尤其要选择活动量较少的位置进行注射。例如,对被接种体的颈部皮下组织或者是畜禽的胸部肌肉进行注射。
为了提高免疫接种工作的实际效率,要整合具体问题,建立健全完整的管控措施,保证标准化流程的有序建立,维护基本程序也能提高接种成活率。相关人员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落实动态化分析措施。养殖区域要制定完善的免疫接种计划,并且按照标准化流程和操作要求开展相关工作。在疫情分析的过程中,要对被接种畜禽的种类、年龄、饲养水平以及母源抗体水平进行针对性分析,从而判定血清抗体监测工作的基本顺序,将其作为重要的数据参考,从而选择最有效的免疫操作流程。另外,要对操作的标准化程度和基础效果进行分析,实现规模化管理目标。
总而言之,畜禽养殖部门要对动物疫病予以足够的重视,避免大规模疾病传播导致的经济损失,要积极落实系统化疫苗接种工作,整合免疫接种项目的实际价值,维护防疫工作效率,践行标准化接种处理措施和流程,有效提高动物防疫工作的实际水平,利用正确的疫苗和接种方式,促进免疫效果的最优化,也为畜禽卫生管理工作的可持续性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吕国荣.动物疫苗和疫苗的免疫接种[J].福建畜牧兽医,2016,38(03):35-35,36.
[2]赵立民.影响动物疫苗免疫效果因素的研究[J].兽医导刊,2017(06):201,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