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冲突行为及其干预策略的实践与研究

2017-03-30 16:22高丹萍
成功 2017年11期
关键词:同伴冲突小朋友

高丹萍

邳州市运河街道中心幼儿园 江苏徐州 221300

在人与人的交往中,冲突难免发生。冲突是有破坏性的。冲突一方面因为沟通不畅通,另一方面因为行为的不礼貌或者精神世界本身的隔阂。对于成人而言,生活节奏加快,因此处理冲突往往敷衍。但对于身心没有发育成熟的幼儿来说,冲突对身心的影响加倍。幼儿的冲突主要表现在同伴冲突中。当冲突发生时,教师如果能及时干预,给儿童正确的引导,就会提高他们的社交能力,为将来打下良好基础。

一、冲突行为产生以及干预策略的理论基础

(一)认知行为理论

认知行为理论来自皮亚杰。认知行为理论的基本理论是,儿童的认知发展与社会性发展是同步的。幼儿认知上处于前运算与形式运算阶段。因此在社会性发展阶段,幼儿处于自我中心阶段,所谓自我中心就是他们只能从自己主体的角度思考问题,而不能关注到其他人的感受。。认知决定行为。在这样中心主义的认知下,幼儿在与同伴交往过程中,不能正确理解同伴的情绪、感受。而幼儿的教育与生活背景、个性都不同。所以冲突经常发生。

(二)心理社会发展理论

埃里克森把幼儿看做是环境的主动探索者。幼儿之所以成长,是因为在人生每个阶段都在处理不同的矛盾。如果矛盾顺利解决,就能顺利进入下一个阶段。如果不能顺利解决,就会影响幼儿的人格发展。幼儿的矛盾解决主要在3到6岁。同伴间的冲突也是解决矛盾冲突的一部分,在处理冲突的过程,幼儿产生自我需要,并转化为与环境的探索。

(三)社会学习理论

班杜拉认为观察是学习过程的重要环节。一个表现,就是对他人行为的模仿,包括对老师、同伴以及家长的模仿。幼儿通过观察和反馈调整自己的行为。另外还有信息加工理论。幼儿接收到刺激后,产生反应,这个反应转换为刺激被同伴接收,形成一个完整的互动。

二、常见同伴冲突类型

(一)占有引发的冲突

如在中班一个小朋友要看书,但是书只有一本,另一个小朋友也要看,拿书的小朋友拒绝,两人因此发生冲突。同样还有抢夺玩具。有时候这种占有并非真实需要,而是出于别的小朋友有,我也要有的心理状态。

(二)身体触碰引起的冲突

身体触碰引发的冲突本质是一种空间占有的冲突。比如两个小朋友坐在一起,桌上画三八线,一个人越线,另一个不高兴,两人就会发生冲突。

三、处理冲突的干预策略有哪些

冲突干预包括冲突发生前和冲突发生后的干预

(一)教师首先应该在冲突发生前给予足够的教育

1.教师发挥管理作用。在一个班级,教师是最大的管理者。教师对空间的支配可以避免很多冲突发生。如教师对班级的控制。根据幼儿的个性安排座位。在不同大小的空间安排多少幼儿,以及对空间功能的划分。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让幼儿感到舒适,尽量避免冲突的产生。教师还应该向有关部门反映,努力增加幼儿园的硬件配置,资源增加,就会较少发生因为占有带来的冲突。

2.开设相关课程,引导幼儿正确归因。不正确的归因会让幼儿误解对方的意思。比如一个小朋友不小心碰了亮X,他就把对方的小小心当做挑衅,二话不说就开始打架。课程应该采取积极活泼的形式进行,如小剧场或者讲故事,提出开放性问题,让幼儿学会把自己代入故事角色中思考,引导幼儿反省自己的所作所为。有了正确的归因方式,即使发生冲突,幼儿也能在其中获得成长。

(二)冲突发生时

冲突发生时有两种处理方式

1.一是直接处理。即及时抓住时机,及时引导。如教师发现中班的小X抢夺明X的玩具,并把他推到在地。这个时候就需要过去问:“发生了什么事?”探明事情原因再处理。得知明X不让小X玩玩具,小X生气了。就告知冲突明X要学会分享,分享快乐,两人就可以得到双份快乐。明X向小X道歉,两人和好,并一起玩起了玩具。

2.间接处理,也成为冷处理。当冲突较大,尤其发生严重肢体冲突时,幼儿双方都比较激动时候,教师可隔离双方。各自反省。这时候不应该急于呵斥和说教,由于幼儿成长的阶段性和自我中心主义,这样只会适得其反。让幼儿内心感到委屈。当冲突双方平静。教师作为“中间人”去调解。

3.家校联合,转变家长观念。家长也是孩子重要的“老师”。而家长往往会在冲突发生时偏袒自己的孩子。教师应该帮助家长转变观念。在冲突发生时公平对待每一个孩子,更重要的是,使家长意识到“娇生惯养”的害处。意识到表扬是必要的,但在冲突发生时,惩罚也是十分必要的。另外,家长自己也在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如果家长也用粗暴的方式解决冲突,潜移默化会被幼儿学到。在家长的配合下,控制媒体,尤其是暴力黄色对幼儿的不良影响。多鼓励幼儿看健康向上的节目。

4.提升幼儿的社交能力。无论是何种处理方式,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提升幼儿自己能解决问题的交际能力。当冲突发生时幼儿慢慢能学会理解同伴的心情。每次冲突的解决都是一次次的累积社交经验和社交技巧。

总之,作为教师,切勿滥用“权力”,以成人的眼光过早的对幼儿的行为妄加揣测。这种不顾及幼儿年龄和心理发展阶段的做法是要不得的。

幼儿冲突并不可怕。它有独特的价值。“淘气”“惹事”的孩子也并非不可救药。正视冲突,运用策略,幼儿会成长的更加完整。

参考文献:

[1]孙洁.浅析幼儿攻击性行为产生的原因及对策[J]才智.2015(22)

猜你喜欢
同伴冲突小朋友
耶路撒冷爆发大规模冲突
专题·同伴互助学习
“三宜”“三不宜”化解师生冲突
寻找失散的同伴
找茬儿
海边玩一夏
相约钓鱼身亡 同伴应否赔偿
Let’s DIY Poster
“邻避冲突”的破解路径
一次冲突引发的思考和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