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毅,吴祥为,高 倩,操海群,花日茂
高等农林院校农业污染与防治课程建设与探索
王 毅,吴祥为,高 倩,操海群,花日茂
《农业污染与防治》是高等农林院校环境科学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对该专业的学生很重要。课题组总结了多年来对《农业污染与防治》课程建设的经验,从教学模块、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深入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农业污染与防治;课程;建设;探索
《农业污染与防治》是环境科学专业的专业核心课,处于环境类专业课堂教学体系的末端,与其先修的化学类、生物基础类、资源环境类和农学类课程联系密切,是一门专业性、综合性很强的课程,也可作为其他相关专业的选修课。随着全社会环境意识的增强,农业生产中农用化学品广泛应用所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引起了人们的普遍重视。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农用化学品加工、使用过程中对生态环境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农用化学品污染有哪些基本规律及影响因素,农用化学品环境管理的原则及措施,农用化学品污染控制及治理理论与技术手段等知识。学生掌握这些知识理论与技能,为学生走上环境科学等工作岗位后从事环境污染管理与控制工作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目前,在我国众多高等农林院校当中开设《农业污染与防治》这门课的高校数量很少,而安徽农业大学早在1998年就先后在植物保护和环境保护专业开设了这门课程。经过多年的课程建设和探索,在全体课程组老师的共同努力下,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成果,在教学内容、教学改革和管理、教材与师资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进步。现从安徽农业大学《农业污染与防治》课程建设过程中的课程定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几个方面与大家做一些探讨。
建设双一流大学重心在于学科,离不开本科教育。本课程组教师在课程建设中一直以培养“创新型、创业型”人才作为目标,注重更新教学理念、明确课程定位,构建知识框架,充分体现课程教学的科学性和创新性。安徽农业大学《农业污染与防治》课程是环境科学专业的专业核心课。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掌握农用化学品加工原理和过程,使用过程中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农用化学品污染有哪些基本规律及影响因素,以及如何进行农用化学品环境管理;通过实验、参观、实习等实践教学使学生掌握农用化学品污染控制及治理理论与技术手段等知识,开拓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际动手的能力,尽早接触社会,为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从事环境污染管理与控制等工作奠定坚实理论基础。围绕着课程定位,教研组教师经过多次讨论研究后,构建了理论课、实验课、实习课及自主学习模块,多位一体,增强教学效果[1]115。
安徽农业大学《农业污染与防治》的教学内容目前仍采用张大弟和张晓红编著的《农药污染与防治》这本教材[2],然而我国农用化学品研究、生产、管理等各个领域的快速发展,且现教材至今已出版15年之久,未包涵本领域最新的研究进展,不能满足当前教学的需要,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利于学生适应农用化学品相关的从业要求。在此形势下,我们课程组老师申请编写《农业污染与防治》教材,已通过安徽农业大学立项,拟联合石河子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等院校共同进行编写。在旧的知识基础上,引入最新科学研究的新技术、新成果,在教学内容上进行更新和调整,使学生既了解到防治农用化学品污染的新原理,又能掌握到新技术,提高了教学质量和学生的专业素质,为培养全能型人才打下了坚实基础。
《农业污染与防治》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涉及多门学科,如农药残留分析、环境毒理学、土壤学等。因此,实践教学在课程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3]。课程组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包括实验课、企业实习以及科研训练。通过这些实践活动,丰富了学生的实践经验,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3.1 实验课教学
课程组教师自编了校内《农业污染与防治实验指导》书,依据课程大纲设置包括基础性、验证性、综合性、创新性等6个实验内容。目前在于巩固、丰富和补充理论课教学内容,弥补理论课的不足,让学生学会如何检测分析环境中的农药残留以及土壤中N、P等元素的含量,正确熟练的掌握提取、净化、仪器分析等操作,提高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2 企业实习
安徽农业大学坚持走“大别山道路”已有30余年,建立了很多校企、院企合作的关系。为使学生能亲身体验农药、化肥企业生产操作流程以及全面了解和掌握农用化学品防治,资源与环境学院与中盐安徽红四方股份有限公司、合肥星宇化学有限责任公司以及安徽久易农业股份有限公司进行合作,创新了企业实习教学模式,对学生开展面向生产一线的实践教学锻炼。学生既能得到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本专业实操技术训练,又能得到跨专业的相关实践训练。
3.3 科研训练
学生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利用课余或假期时间,积极参与到课程组老师有关环境中农药的残留分析、防治与修复的相关科研课题以及大学生创新基金项目研究。在科研项目实施过程中,学生的创造性、动手、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除此之外,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更加有利于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当中,而且可以把实际中遇到的问题反馈给指导老师,改进课程的实践教学[4]。课程组老师均来自安徽省农产品安全重点实验室、安徽农业大学农药残留检测中心,能够为学生提供科研项目实施所需的仪器设备,如气相色谱、液相色谱及色质联用等;近几年承担多项国家级和省级项目,经费方面有保障。上述条件可保证学生科研训练的顺利开展。
课堂教学是课程教学的最重要的环节,如何在课堂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听课的积极性,让学生跟着老师一起思考,理解和掌握知识,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是一门大学问。近年来,我们在取得已有教学成绩的基础上,改进教学方法,将课堂讨论、课堂作业、课程论文和“双主体”教学[1]116等与《农业污染与防治》教学内容有机的结合起来,形成具有一定特色的教学理念、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不走寻常路,对于教学效果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
4.1 课堂讨论
进行讨论式教学,教师在课堂上提出《农业污染与防治》课程中的某一专题,如“农药残留包括哪些”、“土壤的不同质地对农用化学品的迁移和转化有何影响”等比较重大又有实际意义的主题。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5],每个小组需要得出一些共识的结论,随后派出一名成员进行汇报,相互比较。这种讨论式教学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增加了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有利于巩固所需知识。
4.2 课堂作业和课程论文
布置课堂作业,不仅可以检查学习、巩固当堂所学知识,也是一种运用所学知识快速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是加工信息建立知识间联系的过程,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6]。同时,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后提交,也是一种检查学生到课率的新方式。
撰写课程论文能够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教师将《农业污染与防治》中的一些重大问题归结成多个论文题目,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关心的话题进行选择。学生需要通过检索资料,查阅大量文献,再结合自己的理解,进行归纳总结。必须要严格按照科技论文写作的格式完成课程论文,再由教师评阅,对论文进行批注,并利用课余时间与学生进行一一讨论,取得了比较良好的效果。
4.3 “双主体”教学法
鼓励学生登台讲解,采取自荐的形式,可以额外加分。在《农业污染与防治》农药残留存在形式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课下自行通过网络检索、图书馆等途径查阅文献资料,按照基本概念、分析解剖、举例说明、联系实际几个层次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在课程上给其他学生讲解(10~20分钟),并进行随堂提问,鼓励学生积极作答,锻炼学生随机应变的能力,教师在台下听讲和记录,做出点评[7]。这种教学方式得到了学生普遍认可,以致很多学生都踊跃报名,在良好的气氛中教学相长,受到了校教学督导组专家、学院领导和其他任课教师的一致好评。
采用多种教学模式相结合进行实践较为成功,提高了学生检索、阅读、总结归纳文献的能力,激发了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热情。通过创新和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不仅能够增强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创新、实践及综合能力,同时也进一步提高了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的自身专业素质和教书育人的水平。
传统的考核方式只注重期末的卷面成绩,不仅忽视了学生平时的表现,同时也不能够反映出学生的综合能力,只片面的考核学生答题能力。因此,需要全面的对学生进行整个学期的评估,包括课程考试成绩、登台讲解、课堂讨论发言、课程论文成绩等,由这些组成总成绩评定体系。课程考试内容需要进行调整和更新,不能像以往那样出了很多只需要死记硬背就能够作答的题目。每届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平时对课程内容的反映情况,同时每届学生学习能力都不同,考试内容应根据这些因素综合考虑,考察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创新思维的能力。在实验课的考核中,我们着重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平时实验预习、动手能力、结果分析和讨论能力[8]。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和科研素养,对学生实验后台面状态也在考核中予以适当体现。对于一贯保持实验台面整洁,用完之后的玻璃仪器等清洗干净,归回原位等学生,成绩评定上给与适当加分。
参加教学会议,与同行进行教学和科研上的交流,能够快速提升课程组教师的教科研水平以及课程教学效果。例如,课程组教师每两年参加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华南农业大学等高校发起的“全国农药学教学科研研讨会”,在会议期间与全国《农业污染与防治》课程主讲教师探讨人才培养目标、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等[1]117,收益良多。同时,也促进了《农业污染与防治》课程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
总而言之,《农业污染与防治》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安徽农业大学农药教研室经过多年的课程建设和探索,对课程内容设置、教学方法、教学实践和考核方法等进行了改革和创新,效果显著。本课程教学近年来在环境科学专业学生的综合测评中被评为优秀,深受学生的喜爱。虽然成绩可喜,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的进步,我们仍需要与时俱进的对教学内容、教学形式等进行改革和调整,不断摸索出符合当代大学生就业的需要,适应社会对高水准人才的需求,为祖国的农业事业输送优秀的标兵。
[1] 施艳红,高倩,吴祥为,等. 《农药残留分析》课程建设经验与成效[J].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6,(06):115-117.
[2] 张大弟,张晓红. 农药污染与防治[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1.
[3] 吴祥为,高倩,操海群,等. 高等农业院校农药学课程创新改革与实践[J]. 现代农业科技,2010,(15):41-42.
[4] 张志祥,徐汉虹,程东美. “农药残留分析”课程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7):128-131.
[5] 黄继光,周利娟,徐汉虹,等. 《植物化学保护》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8(1):237-239.
[6] 卢双坡. 大学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研究[D]. 浙江师范大学,2010.
[7] 王鸣华,高聪芬,施海燕. 农药学教学改革探索[J]. 教育教学论坛,2011,(32):127-128.
[8] 高倩,吴祥为. 高等院校农药学实验教学改革探讨[J]. 现代农业科技,2013,(14):333-342.
责任编辑:刘海涛
G642
A
1673-1794(2017)02-0128-03
王 毅,安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讲师,博士,研究方向:农药学教学与科研;吴祥为,高倩,操海群,花日茂,安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合肥 23003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601657);安徽省教育厅高等教育振兴计划(2015zdjy045);安徽农业大学2016年校级教学研究项目(校教字【2016】42-90)
2017-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