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克平
约束理论在现代物流企业管理中的运用
吴克平
约束理论是与物料需求计划、制造资源计划、准时生产机制在不同的时代与不同的经济和社会背景下产生的一种先进的现代企业的管理模式。作为一种先进的管理理念,约束理论在其他领域也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首先全方位、多视角地剖析当今物流企业存在的问题,然后根据存在的问题深入探讨引入约束理论加强物流管理的必要性,最后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以期推动当前中国经济处于新常态背景下物流企业的快速发展。
约束理论; 物流管理; 问题 ; 对策措施
企业管理大师戈德拉特博士(Dr.EliyahuM.Goldratt)创建的TOC(约束理论)在现代企业管理理论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该理论曾为美国制造业的迅速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1]随着创立者与后来的诸多学者对该理论的不断完善与革新,该理论不但可以应用于工业生产企业,对其他行业中的企业、政府组织、事业单位甚至个人日常生活中的相关问题都能够提供一种比较好的解决方案。鉴于此,本文尝试运用约束理论破解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下物流企业存在的约束问题,以期为物流企业的快速、平稳发展提供新的理论借鉴,从而助力中国物流业的健康运行与良性发展。
物流业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才会出现,换言之,它的发展与一个国家国民经济的发展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尤其是近10年来的经济发展,中国的物流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不论是从物流行业的整体发展规模来看,还是从单个物流企业的发展规模来看都取得了不菲的成果,但是我国物流业在管理水平方面、信息化程度方面等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另外,我国物流业的成本偏高。据中国物流发展报告(2014-2015年)的数据,2014年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达到10.2万亿,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约为17.9%,远远高于西方发达国家的社会物流费用占GDP的比重。从另一方面来看,与那些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相接近的国家相比,社会物流费用占GDP的比重也是相对偏高。2015年中国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大力发展物流快递,但是强调要最大限度地降低流通成本。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如何提高物流企业的管理水平以降低物流行业的高成本是一个亟需破解的难题。
目前,我国大部分物流企业在市场经济激烈竞争的外部压力下,管理水平虽然已经有一定的提高,但仍然未脱离陈旧的管理模式与落后的管理手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物流企业的内部流程过于精细
这将会产生以下几方面的负面影响。首先,这将不可避免地导致在流程管理过程中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对现有流程进行分析而无暇顾及物流企业的关键环节,从而导致管理效率低下;其次,物流企业的内部流程过于精细将导致物流企业计划决策的速度慢,这无形中制约了整个物流企业的应变速度;最后,物流企业的内部流程过于精细导致物流企业的内部信息传输缓慢,不能够有效地进行及时沟通,从而导致物流企业员工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无法得到最大限度地发挥,这也就意味着物流企业的运营效率低下[2]。
(二)物流设施的建设与发展不能适应物流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目前我国物流业存在“大而全”、“小而全”的非正常现象,且专业化的配送中心并不多,从而导致在物流量相对大的地区,时时存在梗阻现象,这将不可避免地引发物流运输费用、存储费用与商品破损率的增加,同时对商品的准确交货时间产生一定的影响,这显然影响了物流企业的形象,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物流企业的物流服务水平,增加了物流企业的运行成本,最终对物流企业的经济效益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另物流业在保管方面也存在诸多问题,比如说商品质量的维护、库存的控制以及仓库的设置等。
(三)物流服务的信息化程度有待提高
物流配送建设不能适应新常态经济下的发展。目前,我国的网络技术虽然发展速度很快,但物流配送系统的信息化、网络化建设跟不上新形势发展的需要,部分物流企业仍采用比较落后的跟不上时代步伐的信息传递与控制方法。[3]该类物流企业的信息流主要是建立在书面基础上,采用人工传递信息,信息实时传输和共享无法实现,这不可避免地会存在信息的滞后与失真,导致运作效率不高,这无形中降低了物流企业的服务水平。[4]随着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我国物流业面临的竞争也将更加激烈。
(四)物流业的专业人才严重缺乏
据统计,目前我国物流企业的员工学历较低,本科以上学历的从业人员占的比重较小,即使是本科及以上学历,这些员工所学专业也并不完全是物流专业,原因在于我国目前普通高校开设物流专业的学校并不多,另一方面部分开设物流专业的学校,他们给学生所开设的课程的专业性与物流企业的实际需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所有这些因素导致物流专业的人才在短期内仍然十分匮乏。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各物流企业的管理服务严重滞后,这无形中制约了新常态背景下的物流企业的发展。
(一)约束理论概述
约束理论是一种能力管理与现场作业管理方面的哲理,从本质上看,它包含了先进的管理理念,该理论将重点放在瓶颈工序上,确保约束工序不出现怠工,从而提高瓶颈中心的利用率以达到有效产出的最大化。[5]约束理论的5大核心步骤具体如下:第一步骤是识别系统约束;第二步骤是确定如何充分利用约束的方法;第三步骤是使企业的所有其他活动服从于第二步中提出的各种措施;第四步骤是实施第二步中提出的措施;使第一步中找出的约束环节不再是企业的约束,第五步骤是重返第一步,重新寻找约束环节以求持续改善。[6]约束理论认为,若一个系统不存在任何约束,那么它的产出将会达到无穷大,鉴于此,若能解决系统的瓶颈问题,则有可能在短期内提高整个系统的有效产出,从而有助于实现有效产出的最大化。约束理论作为一种先进的管理思想,在物流企业的业务流程管理中亦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二)约束理论实施的基本原则
约束理论主要有9条管理原则,这是运用约束理论的基石,虽然这9条原则主要是针对生产企业的产品生产管理而提出的,但是物流企业可以借鉴其中的部分原则。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将平衡资源流放在重要位置,而将服务能力的平衡放在次要位置。资源流的平衡是将物流服务的各个流程环节都与物流服务的约束环节进行同步,目的是为了寻求服务周期最短,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与减少资源的等待;2.让一项资源充分运转起来与使该项资源创造价值两者的内涵并不完全相同,换言之,资源可以利用的程度与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的程度两者并不能够达到完美的统一;3.非约束资源的充分利用程度不仅受自身因素影响,更重要的是还要受系统的其他因素影响。从理论上来说,系统的约束资源将会制约和限制系统自身的服务能力,然而系统的非约束资源的充分利用并不能够增加系统自身的服务能力,相反,在某种程度上将会导致资源等待的费用与运行成本的一定程度的增加;4.如果系统的某一项约束资源损失一个小时,这将意味着整个系统将会不可避免地损失一个小时且造成的损失将会无法弥补;5.“非约束”资源节省的一小时对增加系统的有效产出往往无济于事,[7]鉴于此,我们主张对非约束资源的利用要有一个度。
(三)物流企业引入约束理论以适应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的需要
当前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需要调整经济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同时需要进一步刺激消费需求以拉动经济增长。物流业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大力发展物流业,一方面适应经济结构转型的需要,一方面更好地满足消费者对物流业日益增长的求,从而进一步刺激消费需求。但是目前物流业的服务成本和流通成本远远高于西方发达国家,同时也与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迫切需要降低对资源的过度依赖和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压力不相称,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如何降低物流业的运行成本是物流企业亟需破解的一个难题。鉴于此,物流企业引进约束理论必将会有效地提高物流企业的运行效率,降低物流企业的运行成本,提高物流企业的经济效益,从而更好地适应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对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的需要。
(四)物流企业引进约束理论加强业务流程管理的可行性
众所周知,约束理论本身具有其独特的管理方法,我们将其应用于我国物流企业的流程管理中,这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破解物流企业存在的一些难题。首先,我国物流企业存在的一个很普遍的问题就是各个流程环节太细化,这给物流企业流程管理带来一定的难度,主要是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来进行流程的分析,同时流程诊断与分析也存在一定的困难,这意味着物流企业的管理人员难于对整个物流业的流程进行全方位的把握。而约束理论具有抓大放小的理念即抓住系统中的关键环节,这样可以有效地解决物流业流程过细的难题。其次,运用约束理论的相关管理原则能够有效地加强物流企业各个流程之间的相互协调及控制,最大限度地化解和消除物流企业的各个部门及其各活动环节之间的冲突和矛盾,从而能够使物流活动的各个环节之间达到紧密地衔接,这意味着物流企业的各个流程运作将会变得更加便利和流畅。最后,约束理论的管理理念对于企业员工之间的团结协作比较重视,这样能够有效地采取切实可行的方法来化解物流企业在实际的流程管理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阻力和障碍,做到未雨绸缪,从而使物流企业的流程管理得到物流企业各级员工的理解与大力支持,这样也就能确保物流企业流程管理的顺利开展和推进。另外,约束理论强调持续不断地进行优化,这在一定程度上能促使物流企业的流程处于不断的优化循环之中,最大限度地降低物流企业的流程管理出现僵化的概率,从而最终增加物流企业的竞争力和未来持续的竞争优势。
(一)合理安排作业计划
我们应该首先安排约束环节上关键服务的进度计划,也就是说,将物流企业的约束环节作为计划的起点,同时将各约束环节之前、约束环节之间及其约束环节之后的服务分别按拉动、流程顺序及其推动的方式进行一定的优化和排序,然后再考虑物流服务环节的起次要作用的作业计划,这样可以合理和灵活地处理物流作业服务的轻重缓急,从而有助于物流企业预期的物流服务目标的实现。
(二)合理配置物流企业的现有资源
为了最大限度地消除约束环节,我们有必要将物流企业的现有资源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划分。具体来说,可以根据能力负荷比将物流企业的资源分为两类,一类是约束资源,一类是非约束资源。与此同时,借助于约束理论的“五大核心步骤”这一方法来破解物流企业的“约束”,从而有助于改善物流企业物流链条上的一些相对薄弱的环节。[8]另外,我们应认识到物流企业资源的约束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内外环境的变化会不断地发生变化 ,换言之,物流企业的约束资源和非约束资源两者之间并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不断地随着时间的推移进行相互转化和变动,这样,我们借助于约束理论的管理方法和手段将会持续不断地提高物流企业配置资源的能力。
(三)准确提供资源
约束理论在实际运用过程中需要庞大的数据为之提供支持,比如流程的服务时间、流程的调整准备时间、流程的服务结构文件等。从实际运作来看,不需要固定约束环节的提前期,而是根据上述相关数据构建的函数来确定约束环节的提前期。另一方面,我们需要制定一个详细的作业计划来确定资源的供应数量以及在何时进行投放。
(四)加强质量管理
我们应避免因物流服务质量的瑕疵而对物流业的各约束环节产生的负面影响,鉴于此,需要在物流业的各个约束环节方面采取相应的措施以有效地提升服务质量,从而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因前一道流程环节的波动而对下一个约束环节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当物流企业的质量管理存在问题而制约物流企业的发展时,我们有必要借助约束理论的“五大核心步骤”来寻找这一问题的突破点,从而破解这一难题。与此同时,瓶颈理论的提前期是一个受多种因素影响的复合函数,换言之,它受物流的批量大小、优先权等多种因素制约和影响,从另一个视角来看,瓶颈理论的提前期也是物流企业最优计划的一个必然结果。鉴于此,笔者认为从平衡物流的角度出发,应在非关键资源上安排一定的闲置时间以便进行择机调节。
(五)加强物流企业人员的管理和培训
约束理论将物流企业员工的数量和员工的质量当作为一种宝贵的资源,原因在于,它们在一定的条件下皆有可能成为物流业的约束环节。故我们需要加强物流企业员工的技能和素质的培训,这样有助于提高他们在各自不同的服务岗位上及时发现问题与跟踪问题并加以顺利解决的能力,从而推动物流企业的自身发展。
面对当今世界日益激烈的国际国内经济环境,西方的企业界与学术界已意识到流程管理在物流企业中的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在我国,由于种种原因,物流企业对流程管理还处在起步阶段,这就意味着流程管理还有许多工作需要去做。另一方面,学术界对于如何加强物流企业的流程管理还需要继续深入研究以助力实务界的流程管理工作的完善和运行。与此同时,当前中国经济已步入新常态,如何加强物流企业的流程管理日益凸显其重要性。鉴于此,本文探讨运用约束理论加强新常态背景下的我国物流企业的流程管理,为如何加强新常态背景下的我国物流企业的管理提供思路,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借鉴意义,从而给我国物流企业的管理注入新鲜的理念。总之,本文的探讨和研究,必将对如何加强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背景下的物流企业的流程管理具有一种抛砖引玉的作用。
[1] Goldratt E M, Cox J. The Goal: A Process of Ongoing Improvement [M].New York: North River Press, 1984: 203-224.
[2] 胡秀花.我国连锁零售企业物流管理现状及对策[J].物流技术,2015,34(4):54-56.
[3] 肖绍萍.约束理论视域下企业物流管理分析[J].商业时代,2011(8):32-33.
[4] 许仲生.我国电子商务运营发展探析[J].宜春学院学报,2012,34(1):50-52.
[5] 杨琴,周国华,余玮.基于约束理论的4S店维修服务动态调度[J].中国管理科学,2011(3):88-93.
[6] 张新.约束理论及其对高校图书馆管理的启示[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4(4):374-377.
[7] 丁雯,文莉,张炜全.约束理论的管理方法及其在生产物流中的应用[J].商业研究.2009(9):48-53.
[8] 贾国柱,王峰.基于约束理论的生产系统再造方法[J].管理学报.2005(6):712-717.
责任编辑:刘海涛
The Application of Theory of Constraints in the Modern Logistics Enterprise
Wu Keping
Theory of Constraints is an advanced management method. It is created under different epoch, different economic, and different social environment with Material Requirement Planning, Manufacture Resource Planning and punctual production system. As an advanced management idea, Theory of Constraints also has significant values in other areas.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problems of present logistics enterprises from comprehensive and multiple points of view. It is necessary to introduce Theory of Constraints and strengthen logistics management. Based on the problems, the paper deeply discusses the necessity of the introduction to strengthen logistics management, and finally puts forward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to promote rapid development of logistics enterpris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China's new normal economy.
Theory of Constraints; logistics management; problem; countermeasure
F251
A
1673-1794(2017)01-0015-03
吴克平,巢湖学院讲师,中国人民大学管理学博士,研究方向为财务管理、企业管理与资本市场(安徽 巢湖 238000;北京 100872)。
安徽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科重点项目(SK2016A0631);巢湖学院科研启动资金项目(KYQD-201406)
2016-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