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 焱
(安徽医科大学 党委宣传部,安徽 合肥 230032)
医学院校坚持立德树人的育人路径研究
程 焱
(安徽医科大学 党委宣传部,安徽 合肥 230032)
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中心环节,抓住了大学的立身之本,为高校在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指明了方向,回答了对人才培养的根本要求.医学的科学性和职业性决定了医学教育承担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制度育人、课程育人、文化育人、实践育人等是立德树人的有效实现路径,贯穿高校人才培养的全程.
立德树人;医学院校;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1]深刻回答了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医学院校承载着培养医学专门人才的重任.新一轮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对高等医学教育提出新的要求.对此,医学高等院校调整人才培养结构,探索具有实践价值的立德树人,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之路,满足社会对医药卫生人才的需求,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中心环节,抓住了大学的立身之本,为高校在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指明了方向,回答了对人才培养的根本要求.医学是一项崇高的科学和职业,其特殊性决定了医学教育承载着更多的内容,医学院校必须承担着更加重要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经历了100多年落后挨打、备受欺凌,风雨如晦的年代.无数仁人志士,抱着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理想,以“医学救国”为己任,不懈努力,奉献自己的智慧和生命.把个人发展同家国命运、民族前程紧紧联系在一起,用实践书写着“立德”的做人根本.现在的大学生多是95后,他们成长在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今天,更加需要明白民族的独立和国家的富强,是一代代中国人艰辛探索,艰苦奉献成果;更加需要明白近代中国历史选择马克思主义、选择社会主义道路、选择改革开放的历史必然性.着力培养大学生的历史责任意识,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添砖加瓦.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培养大学生全面客观认识当代中国、看待外部世界的能力.这就要求当代大学生要具备世界眼光和广阔胸襟,更要具备在世界格局中把握中国特色的能力.[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用几十年的时间,完成了西方社会几百年时间的近代化之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走自己的道路.但是,当今的世界逐步走向全球一体化,必须顺应生产力发展的趋势,具备创新协调共享发展的理念.医学的发展离不开现代科学技术紧密结合,各学科专业间交叉融合,人类的健康幸福是医学实践的终极目的.因此,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世界眼光的创新型专门人才,丰富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不断开拓发展新境界,是为中国梦的实现争光添彩的有效途径.
立德树人作为教育中心环节,就是要教育大学生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勇于承担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如今,医学事业面临诸多挑战.医患关系紧张、医疗生态不佳的现状令人担忧.这虽然是个社会问题,需要全社会共同治理.但是作为医学专业的大学生置身其中,更要加强自我修养和道德品德的培养,除了要具备精湛的医疗技能,更要具有高尚的品德,立德修身.只有有担当,才能承担起时代赋予的重任,成为走在时代前列的开拓者.止于至善,精术济世,不改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的初心,为医学事业发展正本清源,为重塑医学事业发展的良好生态敬业尽责.
制度育人、课程育人、文化育人、实践育人等是立德树人的有效实现路径,贯穿高校人才培养的全程.只有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问题为导向,强化党的领导,创新方式方法,把制度育人、课程育人、文化育人、实践育人结合起来,才能优势互补,增强立德树人的整体效应,为大学生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环境.[3]
制度是任何社会组织健康发展的有效保障,发挥制度育人作用,首要前提是建立既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又符合大学师生个体需求的学校制度.
良好的管理制度应具备公正性、明确性、约束性、稳定性、前瞻性的特点.公正既公平、正义.对于大家平等存在,处理事情合情合理,不因人之差异,偏袒某一方或某一人,制度制约的每个人承担着他应承担的责任,得到他应得的利益.明确性是指学校教学、科研、管理的各个环节都有制度的存在,对各种行为的限定是清晰明白而且是确定不移的.约束是按照约定的条件,限制、管束.无约束性的制度不能称为“制度”.稳定性是制度需要具备时间和空间上的稳定性,不能朝令夕改,要严谨规范,有信服力.前瞻性是制度制定者眼光放得长远,思想上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预见性,做到高瞻远瞩.具备这些特点的制度,其实施的主体不会有压抑感,符合主体需要,高校师生就能自觉维护和执行,也是衡量一所高校办学水平的基本标准.[4]
立德树人是大学的立身之本,是对人才培养的根本要求.高校要坚持立德树人的中心环节,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首先要保证德育在制度上的全程、全方位渗透.伴随着国家医疗卫生制度的改革与发展,医院院校制度育人,就是始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将医德教育作为学校制定各种规章制度的首要因素,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以“质量工程”为抓手,健全管理制度、激励制度和保障制度,不断推进教学科研管理工作的内涵建设.根据医疗卫生事业的需要,主动承担维护人民健康、服务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社会责任,培养具有职业道德、高尚品德和仁爱之心的“良医”.
课程育人就是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以课堂、课程、课本等理论教育的方式进行德育.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课程,其他课程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渠道.将所有课程划分为思想政治教育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从课程内容、师资队伍、教学方法等多方面深化改革,将思政课改革与全员育人相结合.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显性课程.要紧随时代发展的脚步,创新课堂教学,合理课程设计,整合课程资源,突破传统课堂,探索适应当代大学生身心特点的教学方法.在教学方法上,可以用问题导向增强教学有效性,建立课程教学问题库,定制慕课课堂,线上教学线下讨论,运用新媒体媒介等方式方法丰富学习资源.在教学实践上,用足够的学时来讨论专门议题;用视频、情景剧等更具表现力的讨论课;用互联网和思政深度结合;用思政队伍素质的提升塑造学生喜爱的“明星教师”等,打造95后大学生喜欢的思政课.
其他公共基础课和专业课是隐形课程.如医学院校的《人体解剖学》课可以融入职业观和人生观教育,在课堂上讲解专业理论知识,在课堂外安排生命教育.“感恩无言良师,践行医者使命”,引导同学们追思推动医学教育事业发展的无语良师,向生命致敬,尊重生命,敬畏生命,时刻牢记医学生使命.
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校园为主要空间,涵盖院校领导、教职工,以育人为主要导向,以校园精神、文明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涵盖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两方面.发挥好校园文化育人作用,加强校园文化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建设,以优秀文化立德树人.
高校一般都具有各自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校园文化可以通过学校的自觉培养而形成.校园文化对学生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5]要努力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不断满足大学生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把传承大学精神、弘扬先进文化,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传承校训、传唱校歌、创建文化标志等渠道,让校园文化看得见、摸得着.要适应师生生活诉求,开展丰富多彩的党团活动、学术活动、文体活动、社团活动,把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结合起来,形成健康向上、文明和谐的文化育人环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学习应该是全面的、系统的、富有探索精神的.既要向书本学习,也要向实践学习;既要向人民群众学习,向专家学者学习,也要向国外有益经验学习.有理论知识的学习,也有实践知识的学习”.[6]实践育人是高校人才培养中的重要环节,主要包括实践教学和社会实践活动.高校实践育人的主要内容就是让大学生坚持理论学习、创新思维与社会实践相统一,坚持向实践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以不断增强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7]
医学专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实践育人在医学生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医学院校承担着未来医务工作者的培养任务,医学生专业素养的塑造和道德品质的培养,直接关系着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救死扶伤的职业特点要求医生必须具有精湛的专业技能,专业技能的培养离不开严格的实践教学.而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仁爱之心的塑造,离不开社会实践的大课堂.通过广泛的参加志愿活动、学雷锋活动、义诊活动、支教扶贫活动、文化艺术活动等,在火热的实践活动中践行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引导大学生正确的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全面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成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8]
总之,立德树人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长期任务.学校是立德树人的主阵地,社会是立德树人的软环境,要统筹协调共同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和教育氛围.整合学校、教师、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形成协同育人的机制,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实现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1〕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01).
〔2〕沈成飞.立德树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环节[N].南方日报,2017-02-11(02).
〔3〕〔5〕骆郁廷,郭莉.“立德树人”的实现路径及有效机制[J].思想教育研究,2013(07):45-49.
〔4〕杨波.立德树人,制度是保证[J].前言探索,2013(05):283.
〔6〕习近平.在全党大兴学习之风依靠学习和实践走向未来[N].人民日报,2013-03-10(01).
〔7〕刘龙昌,廖阔.论服务性学习在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中的创新作用[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14(02):33-35.
〔8〕靳诺.坚持立德树人 培养优秀人才[N].光明日报,2017-04-10(01).
G641
A
1673-260X(2017)09-0219-02
2017-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