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媛,李 红
(新疆农业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52)
农业订单,也称为农业合同(契约),是介于现货市场和纵向一体化之间的一种农业产业化组织制度,是农户在农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按照与客户(农产品购买者)签订的合同(契约)组织安排生产,实行以销定产的一种农业产销模式,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风险管理工具[1-2]。发展农业订单不仅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的私人劳动转化为社会劳动的必然要求,更是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也是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农村稳定,实现农业产业化、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破解“三农”难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订单农业是一种更具有适用性的产业融合组织模式[3],大力推广农业订单,对发展市场经济显得尤为重要。然而,订单农业并不总是有效,履约困难和违约率高[4]、农产品受自然气候影响较严重、农民对于农产品的价格制定非常敏感[5]等问题一直困扰订单农业的发展。
国外学者研究订单农业主要集中于实证研究和案例研究,如影响订单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分析、订单农业为参与者带来的影响、订单农业的发展障碍及解决方案等。Abebe等[6]研究发现,在农业生产中存在的风险是影响农户加入到订单农业运营中的首要条件,其次组织对于农户生产成本投入的分担程度也是重要的影响原因之一。Bellemare[7]调研指出,订单农业项目的实施有助于促进农户收入,对于农业生产有积极影响。Kazaz等[8]在农产品不确定产出率影响当季销售价格的条件下分析了涉农组织机构如何做出决策以合理优化其农产品经营效益的问题。Eaton等[9]则对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订单农业发展研究表明,订单农业的成功发展取决于多方面因素:首先,农户要有要求,企业产品要有销路;其次,订单条款的设计要合理,农户的选择要有针对性,还要对农民提供好的培训和服务;再次,政府要在法律、农业技术推广、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为订单农业的发展创造条件。近年来,国内部分学者对订单农业的参与因素也做了调查。陆迁等[10]对农户订单农业参与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养殖规模、技术支持与农户订单农业参与意愿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户主年龄、文化程度、家庭劳动力人数、养殖时间、收购商违约、较重的病害与农户订单农业参与意愿呈负相关关系。刘晓鸥等[11]研究发现,参与订单农业可以提高农户的机械使用支出和雇工支出,提高农户亩均农业收入水平。因此,积极发展订单农业,可以有效推进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
乌鲁木齐市是新疆的首府,乌拉泊村位于乌鲁木齐市以南,距离乌鲁木齐市区20公里,交通便利,经济以农牧业为主,农产品种类多、规模大。2016年,乌拉泊村总人口1 159人,由汉族、哈萨克族、维吾尔族等7个少数民族构成,哈萨克族占总人口的85%,是典型的哈萨克族村庄。近年来,乌拉泊村立足资源优势和市场需求,发展订单农业,实现了生产与市场的对接,促进了农民增收。但是由于语言问题,当地农户汉语表达不流畅,而且文化水平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订单农业的进一步深入。本研究基于对乌拉泊村农户的调查问卷,旨在找出农户农业订单参与意愿的影响因素,从而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推动当地订单农业又好又快发展。
研究数据来源于2017年6~8月在乌鲁木齐县乌拉泊村内开展的农户农业订单参与意愿的调查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农户个人情况、家庭生产经营情况、对农业订单的认知、参与农业订单的意愿4个方面。调查共发放300份问卷,回收率100%,由于问卷包含内容较多,对于少量填写不完整但所填写部分涉及重要信息的问卷予以保留,剔除信息不符合逻辑和信息缺失量较大的问卷,得到有效问卷292份,有效回收率97.33%。
借鉴国内外的研究成果,结合乌拉泊村订单农业发展特点和实地调研掌握的情况,本研究从个人因素、家庭因素、农产品因素、环境因素4个方面分析影响农户农业订单参与意愿。选取了农户性别、族别、年龄、文化程度、社会身份、社会经历、人口数量、家庭收入、收入来源、耕地规模、农产品种类、农产品价格、滞销情况、目标市场、政策环境、自然环境、交通环境17个影响因子(表1)。二元Logistic模型基本表达式为:
式中,y为被解释变量;xi为解释变量;P为参与农业订单意愿的概率;α0为常数项,表示在不受因素影响下,农业订单参与否的概率之比的对数值;αi为Xi的回归系数,表示对因变量改变时,农业订单参与否的概率之比的对数值的变化值,可表示对参与意愿影响程度大小。
从表2可见,在全部样本农户中,被调查的农户主要以男性为主,占到样本总量的75.34%,男性农户是女性农户的3.05倍。汉族农户仅占20.55%,少数民族农户占79.45%,其中少数民族以哈萨克族为主,还有小部分维吾尔族和回族。被调查农户的年龄在18~70岁之间,平均年龄49.03岁,且40岁以上的农户占绝大数,累计占样本总量的68.84%,其中,41~50岁的占29.45%、51~60岁的占25.34%、61岁以上的占14.04%。反映了调查区域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以中、老年为主。调查样本中,高中以下文化程度的人数达243人,占样本总量的83.22%,其中初中文化程度的占36.99%,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20.21%。可见,当地农户的文化水平较低。
少数农户担任村干部的职务,少数农户为合作社成员。担任村干部的农户仅占18.84%,参与合作社的农户所占比重为24.65%。从被调查农户的家庭人口数来看,家庭人口数在4~6人的占样本总量的59.25%。被调查农户家庭平均年收入为3.86万元,被调查农户家庭年收入高度集中在5万元之下,占样本总量的72.60%,家庭年收入在5万~7万之间的农户占比14.73%,8万以上的较少、占12.67%,农户家庭收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农业生产经营活动。68.84%的家庭收入来源主要是依靠农业生产,表明调查区域农户对农业收入的依赖性较高,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家庭的经济来源依靠务农兼务工,占样本总量的比重为24.32%,反映出被调查农户有一定的兼业化程度,农户家庭收入来源的方式不再单一。而单纯靠打工来维持家庭生活的农户并不多,仅占样本总量的6.85%。目标市场狭窄,范围不广,调查样本中,75.68%的农户农产品市场定位为本地市场,农户生产的农产品主要销往本地。
表2 影响农户农业订单参与意愿的因素
由表3可知,在被调查的292户农户中,只有84户愿意参与农业订单,占被调查农户总数的28.77%;另有218户农户不愿参与农业订单,占被调查农户总数的74.66%。
表3 调查区农户农业订单的参与意愿
由表4可知,销路稳定是农户参与农业订单的主要动力。在被调查的农户中,100.00%的农户认为农业订单有稳定的签约对象,销路稳定,大大降低了农产品滞销带来的经济损失,46.43%的农户还认为参与农业订单比较省心、省事。还有一些农户参与农业订单的原因是认为订单农产品价格高、认为可以获得技术支持,占样本比重分别为40.48%、26.19%。还有14.29%的农户是因为看见别人参与农业订单而愿意参与农业订单。
表4 调查区农户愿意参加农业订单的原因
农户期望签约的对象包括科研单位、种子单位、专业批发市场、加工企业、合作社、经销公司。由表5可知,农户倾向与经销公司和专业批发市场签订农业订单合约,占愿意参加农业订单样本总量的比重分别为75.00%、67.86%,目前缺乏销售渠道是制约农户进行农业生产经营的主要原因,因此农户更希望与能为其农产品开拓市场销路的主体进行合作。但调查结果显示,选择与经纪人、客商签约的农户并不多,农户认为客商给出的收购价较低,而且经纪人和客商违约的可能性远远高于其他主体。
表5 调查区农户期望的签约对象
本研究运用SPSS20.0统计软件,对影响农户参与农业订单意愿的因素进行检验,结果(表6)显示,模型Nagelkerke R2为0.630,卡方检验显著,模型拟合较好。
2.3.1 个人因素 性别变量显著正向影响农户参与订单农业的意愿,男性农户参与农业订单的意愿比女性强烈;族别变量显著正向影响农户参与农业订单的意愿,汉族农户参与农业订单的意愿比少数民族农户强烈;年龄变量显著正向影响农户参与农业订单的意愿,随着农户年龄的增加,农户参与农业订单的意愿更强烈;文化程度变量显著正向影响农户参与农业订单的意愿,表明农户学历越高,参与农业订单的意愿越强烈;社会变量显著正向影响农户参与农业订单的意愿,表明具有干部身份或村民小组成员身份的农户参与农业订单的意愿越强烈;社会经历变量对农户参与农业订单的意愿影响不显著。
2.3.2 家庭因素 家庭人口数量显著正向影响农户参与农业订单的意愿,表明家庭人口规模越大的农户参与农业订单的意愿越强烈;经济来源变量显著正向影响农户参与农业订单的意愿,表明以务农为家庭主要经济来源的农户参与农业订单的意愿越强烈;耕地面积变量显著正向影响农户参与农业订单的意愿,表明耕地规模越大的农户参与农业订单的意愿越强烈;家庭收入变量对农户参与农业订单的意愿影响不显著。
表6 Logistic模型估计结果
2.3.3 农产品因素 农产品价格变量显著正向农户参与农业订单的意愿,表明农产品市场价格波动越大,农户越倾向于参加农业订单;农产品滞销变量显著正向影响农户参与农业订单的意愿,表明出现农产品出售困难的农户参与农业订单的意愿越强烈;农产品种类变量和目标市场变量对农户参与农业订单的意愿影响不显著。
2.3.4 环境因素 通过大于10%显著水平检验,政策环境变量、自然环境变量、交通环境变量对农户参与农业订购单的意愿影响不显著。一般认为,文化程度高、家庭人数多、耕地面积大的年轻、汉族、男性农户是订单农业推广的选择对象;而具有干部身份的农户,参与农业订单的意愿更强烈;家庭收入少、兼业程度低、存在农产品滞销情况和认为农产品市场价格波动较大的农户越渴望参与农业订单。但是,社会经历变量不显著,原因在于农户经历比较单一,参与对订单农业的认知程度业较低,参与与否影响不大。家庭收入变量对农户参与农业订单的意愿影响不显著,原因在于,对于低收入家庭而言,当农产品当期市场价格高于订单价格时,他们可以自由选择出售渠道,这时不参与农业订单更加有利;当农产品当期的市场价格低于订单价格时,企业会存在违约或者压低价格的现象,这时不参加农业订单也使农户处于有利地位。低收入家庭为了寻求稳定,保证收入,参与农业订单的意愿不明显。农产品种类变量和目标市场变量不显著,原因在于,农户生产的农产品种类单一,生产规模小,目标市场主要定位本地,销往国内以及国际市场的很少,因此影响不明显。环境因素对农户参与农业订单的意愿影响不显著,原因是调查区域范围较小,政府给予的“三农”政策并无差别化,自然灾害对于农户的影响程度也无差别,交通条件也不存在明显差异,因此这3个变量对农户参与农业订单的意愿影响不显著。
本研究以乌鲁木齐县乌拉泊村农户调查问卷为样本,针对农户参与农业订单愿意的影响因素,建立Logistic模型,将“农户是否愿意参与农业订单”作为被解释变量。分析结果发现,社会经历、家庭收入量、农产品种类、目标市场、政策环境、自然环境、交通环境对农户参与农业订单的意愿影响不显著,性别、年龄、族别、文化水平、家庭人口数量、社会身份、经济来源、耕地面积、农产品价格、农产品滞销情况对农户参与农业订单的意愿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在上述结论的基础上,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1)在农户与企业进行农业订单的合作中,由于交易双方存在地位上的不平等性,往往导致订单的履约率较低。通过从乌鲁木齐市下派哈萨克族领导干部进村宣讲,培训、教育帮助农民提高对农业订单重要性的认识,改变农民的思维方式,增强农民的市场意识,使农民懂得通过发展农业订单保护农民利益,增强农户对农业订单的信任程度。
(2)通过政策性农业保险、农业订单补贴等加大对农业订单的支持力度,吸引更多的农户和企业参与订单农业。由于乌拉泊村是典型的哈萨克族村庄,哈萨克族民族认同感很强,应当鼓励哈萨克族本民族企业或哈萨克斯坦等国外企业来此发展农业订单,促使当地的青贮玉米、牛奶、骆驼奶等“走出去”。同时,采取相关制度或法律规范农业订单,为订单交易提供公平、透明的环境,有效保证订单的履约,实现企业与农民双赢。
(3)农户的生产规模越大,参与订单农业的可能性也越大,本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结论。企业尤其是具有一定实力的龙头企业,往往具有资金、智力、信息和市场等多方面的优势条件,在农业订单的发展过程中,企业可以充分利用这些优势对农户的生产经营过程进行投资。乌拉泊村主要从事种植业和养殖业,根据种植的农作物和养殖的牲畜来看,这种投资可以是实物投资(如资金和生产材料的投入)、技术和服务上的投资(如先进的生产技术、现代化的冷藏运输设备),也可以是信息上的投资(如每年提供有价值的市场需求信息)。
[1]董长生. 山丹县发展订单农业的思考[J]. 农业科技与信息,2015(14):9-10.
[2]陈传启. 订单农业—— 农业与市场经济的契合[J]. 企业家天地,2005(1):7-10.
[3]张义博. 农业现代化视野的产业融合互动及其路径找寻[J]. 改革,2015(2):98-107.
[4]刘胜春,李婷.基于农户履约心理动机的博弈研究[J]. 科技管理研究,2015,38(3):186-190.
[5]吴全宏,陈杰文. 订单农业的发展现状与思考[J]. 南方农机,2017(8):168-169.
[6]Abebe G K,Bijman J,Kemp R,et al. Contract farming configuration;Snallholders preferences for contract design attributes[J]. Food Policy,2013,40:14-24.
[7]Bellemare M F. Agricultural extension and imperfect supervision in contract Farming:evidence from Madagascar[J]. Agricultueal Economics,2010(41):507-517.
[8]Kazaz B,Webster S. The impact of yielddependent trading costs on pricing and production planning under supply uncertainty[J]. Manufacturing & Service Operations Management,2011,13(3):404-417.
[9]Eaton,Charles,Shepherd,Andrew W.Contract farming partnerships for growth[J].FAO Agricultural Services Bulletin,2001(145):66-71.
[10]陆迁,王昕. 农户参与订单农业的影响因素分析—— 以陕西省奶牛养殖产业为例[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7-10.
[11]刘晓鸥,邸元. 订单农业对农户农业生产的影响—— 基于三省(区)1041个农户调查数据的分析[J]. 中国农村经济,2013(4):4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