鸽I型副黏病毒病(简称鸽瘟)的发生与防治

2017-03-30 03:44:43孙桂芹
中国动物保健 2017年12期
关键词:油苗条状新城疫

孙桂芹

(石家庄市华盛兽药服务部 河北石家庄 050000)

近年来,信鸽、肉鸽发展迅猛,但是许多鸽友对于本病认识不足,将鸽I型副黏病毒病(即鸽瘟)误认为“嗉囊炎”、“腺病毒”“沙门氏”等,所以对该病防控措施不力,往往造成很高的死亡率。

1 病原

鸽瘟是由鸽1型副黏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败血性传染病,简称“鸽瘟”,具有与新城疫病原类似的特性。

2 流行特点

各种品种、年龄、性别的鸽都易感,幼鸽发病率高于一年以上的鸽。近年来发现乳鸽在12日龄~15日龄有出现鸽瘟的病变。发病没有明显的季节性。本病的死亡率20%~90%,对养鸽业危害极大,信鸽比赛的季节发病率迅速升高。

3 临床症状

鸽感染I型副黏病毒后,潜伏期1~10d,通常1~5d。病鸽表现为食欲下降,嗉囊空虚,充满液体或气体,倒提口流粘液;拉黄白绿色稀粪。慢性鸽瘟在病的后期出现扭头、曲颈、转圈(如图1),有的不能站立有的翅下垂,有的蹲伏或侧卧。

4 解剖病变

胃内容物绿色;腺胃乳头呈现弥漫性出血;肌胃角质层下呈条状或斑点状出血;食道粘膜呈条状出血,病程长者呈黑红色(如图2);十二指肠、小肠、直肠弥漫性出血,肠黏膜脱落,肠壁变薄(如图3);肝、脾肿大(如图4),肾苍白肿大,心肌出血;颈部皮下出血,病情严重者广泛性瘀斑性出血(如图5),呈黑红色;颅骨有深紫红色、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出血斑点(如图6)。

与鸡新城疫的临床鉴别诊断:典型的鸡新城疫病例在肠道有3处(12指肠降部二分之一处、卵黄蒂下3~5公分处、两个盲肠端对应的回肠)淋巴滤泡形成岛屿状或枣核状的溃疡灶;非典型的新城疫病例在肠道3处淋巴滤泡形成隆起出血病变,鸡新城疫病例没有颈部皮下出血和颅骨出血的病变。

5 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和剖检病理变化,可做出初步诊断,确诊必须以病原的分离与鉴定为依据,此外还可用鸽血清进行红细胞凝集抑制试验。

6 防制措施 (供参考)

1)7日龄首免,用新城疫IV系与传支H120二联疫苗(La Sota+H120株)滴鼻、点眼,同时肌注新城疫灭活疫苗。

2)60日龄、开产前约4~5月龄时,进行两次加强免疫,肌内注射新城疫灭活疫苗。

3)以后每半年肌注一次新城疫灭活苗。这样鸽群在整个养殖期间会比较安全。如果在注射新城疫油苗之前使用大连三仪动物药品有限公司生产的新疫康,这样利于鸽瘟抗体的产生,还可减少注射油苗造成的应激,避免产蛋下降。

7 注意事项

7.1 目前我国还没有鸽的专用疫苗

已发生疫情的种鸽场,应尽快进行紧急接种鸡的新城疫油苗,每只鸽注射2羽份,同时用大连三仪动物药品有限公司生产的新疫康3倍量给鸽滴口或饮水,这样安全有效,可明显地大大降低鸽瘟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7.2 鸽瘟疫病流行时,要慎用鸡的活疫苗

例如:新城疫IV系苗(LaSota株)或克隆30(Clone30株),否则对处于疫情期的鸽群可能会出现死亡上升,甚至无法控制的局面。

7.3 目前对于此病无有效的药品

鸽瘟易并发肠炎,使用抗菌药物能减少死亡,并发肾肿时每天使用一次通肾的药物,连用3~4d。

7.4 定期使用药品或保证定期饮水

图1 慢性鸽瘟的后期出现扭头曲颈神经症状

每30d左右定期使用大连三仪动物药品有限公司生产的新疫康滴口或饮水可以大大降低鸽瘟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图2 鸽瘟病情严重者肌胃角质层下出血、腺胃乳头出血、食道粘膜有黑红色的条状出血

图3 鸽瘟常并发肠炎

图5 鸽瘟颈部皮下瘀斑性出血

图4 鸽瘟常并发肾脏肿胀,严重者呈花斑状

图6 鸽瘟颅骨有多少不一、形状各异的出血斑点

猜你喜欢
油苗条状新城疫
On Aesthetic Mechanism of Translation
新生代(2019年11期)2019-11-13 09:28:19
On Aesthetic Mechanism of Translation
CT图像“条状”伪影校正方法研究
产蛋鸡疫苗注射的注意事项
蛋鸭注射油苗后发生大肠杆菌病的治疗
鸭新城疫研究概况
如何正确使用新城疫疫苗
兽医导刊(2015年7期)2016-01-04 11:59:56
鸡大肠杆菌病与新城疫混感的防治
鸡新城疫继发大肠杆菌的诊治
黔南坳陷油苗芳烃地球化学特征及意义
地球化学(2012年5期)2012-06-27 00:5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