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小凤
内容摘要:习惯决定命运,培养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小学教学的重点工作之一,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则是重中之重。笔者结合十余年小学各阶段的教学体会和课程建设研究成果,基于小学生在小学各阶段学习的特点,从课前预习、课堂参与、师生互动、课后复习、课外拓展等方面,阐述了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促进学生更好更快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 自主学习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11(a)-0000-00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科学巨匠爱因斯坦也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兴趣越浓,其主动参与度就越高,自主探索和学习的欲望就越强,课内外阅读和思索的问题就越多,教学效果就越好[1],因此我认为培养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的能力,是课改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课改是否成功的一个标志,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特别关注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并努力用具体的教育实践去解析“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容。
一、重视预习,真正实现自学
我们一直在对学生、家长说:“学习是自己的事。”可是真正能做到让学生自觉、自主、自愿地参与到学习中,却是很困难的,需要学生要克服许多在入学前养成的不良习惯和爱好,而且学生在不同地的阶段,生理和心理特点也不一样,所以从学生走进校门开始,我就加强了学生预习习惯的训练。在低段(一、二年级),我要求学生在课前预习必须用序号标出每一篇课文的自然段,对将课文至少读三遍,要求家长帮助监督,完成之后签好名字。在中段(三、四年级),我要求学生将课前预习的内容在低段预习要求的基础上,必须弄懂部分词语在文中的意思,并对课文内容进行提问,但前提必须是自己无法解决的或无法弄懂的。学生进入小学高段(五、六年级),又要求在中段预习要求的基础上,要求学生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本班学生在经过了这些逐步加深的预习要求下,自主学习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很多同学都能自觉、自理地参与到预习中,真正意义上实现了自主学习。
二、课堂敢于表达,善于表现自己想法
我一直认为,课堂不仅是老师表演的舞台,也应当是学生表现自己的地方。所以在教学中,我一直鼓励学生要学会独立思考、要勇敢地说出自己对事物的见解,表达自己的认知。“怎么想的,就怎么说!”是我在课堂上经常说出的话。因为敢说才说明他在动脑筋,而学生只有在课堂上进行了思考、讨论才算是真正参与了课堂学习活动,才会有所收获。
三、注意交流合作,取长补短
以前,很多老师都走入了一个误区,他们认为:学生小组内讨论一下某个问题就是实现学生自主学习了[2]。其实,这一误解让很多老师的课堂只是实现了形式上的自主,而实际上的指导却被忽视了,让小组学习成了一种形而上学的东西,没有起到辅助学习的作用。我一直认为,课堂上的小组学习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只有组织得当,指导得当,才可以成为让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的平台,这种方式是有利于互相借鉴、补充、修改、优化知识结构。而且教师也可以参与到其中,加强指导,生与生,生与师之间互相交流合作、取长补短。同时,对讨论结果的及时总结、汇报的指导也是加强这一学习手段效果的重要内容。但这只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方法之一,并不是全部。
四、注意知识的积累,学会分析总结
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知识结构的改变、众多学习方法的掌握。课堂内的知识已远远不能满足孩子们求知的欲望。幸运的是,本班学生从一年级起就积极参与到本校的“书香校园”的课题研究中,所以在小学学习阶段近六年的时间,同学们不仅阅读了大量的课外书籍,很多同学都养成了主动读课外书的习惯,真正体会到了乐学才会爱学的境界。对教师而言,此时对学生的知识的积累与总结的指导在这种情况下就显得很重要了。所以,我要求学生除了在课堂内要做好笔记,课外读物也要求做笔记,并对记笔记的内容与形式进行了培训。如:可以摘抄自己认为好的好词佳句;可以对不理解或不认识的字或,词查资料理解后记下来;可以写自己对人物的理解;可以记录一些名人名言;可以写读后感……总之,要有自己对文章的认识,并进行总结与记录,才会让学生形成自己对知识的积累与重组的思维过程,并能促进学生对知识的进一步的渴望。
五、拓展运用,分析感悟生活
在现在的课堂上,基本上每一位老师都会在课后安排对文章的扩展理解,也就是将知识与生活相结合,让学生有更深刻的认识。我也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一个教学环节,可以引导学生注意对知识的积累与迁移。所以,在每一篇课文后我都会设计相关的拓展内容,一般都是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比如:在学了《窃读》后,我先让学生说说自己在读书中发生的故事,然后对比文中的主人公说说自己的优势与不足,让学生更加珍惜现在的读书机会;在学了《慈母情深》之后,让学生说说表现母亲对自己的爱的故事,再说说表现自己爱母亲的故事,在这种对比中,感受家人对自己的关爱与呵护,并说说可以怎样汇报家人的爱……这样,让学生的感情得到升华,语言表达能力得到发展,写作能力也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六、去劣取优,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不管我们怎样对学生进行指导,最终还是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但是,如果我们放任自流地让学生想学什么就学什么,想看什么就看什么,那等于是把学生推进了另一个极端[3]。所以,从一年级起,我就注重对学生课堂内课本的精神含义的理解,对课堂外书籍的选择指导,并有意识地加强对学生精神层面的指导,让学生知道文章好、哪些书好,好在哪儿,哪些读书不好,又是为什么。让学生不仅要读书,还要会读书,会选书,促进学生心理素质和道德观念的全面健康的发展。
万事开头难,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不仅需要教师随时根据学生生理和心理的发展特点,因材施教,正确引导,实时考核,还需要家长的高度配合、监督和反馈,也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尤其需要学生的持续的热情、坚持和忍耐。一旦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自主学习能力不断得到提升,学生的事倍功半感觉就越强,成绩和进步就会越明显,学习兴趣就更浓,就会带来良性循环,更加坚定学生的学习信心,进而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
结束语
以上六点是笔者在十余年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学习和摸索出来的教学经验,以及對同事好的教学建议和方法的一些总结,这些经验使我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优生率和升学率一直名列所在学校教学年级前茅,同时所教学生在初、高中阶段的学习成绩也非常突出。
当然,小学生自主学生能力的形成与提高所包含的内容,要求很高,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实践。笔者在此也仅仅是一家之言,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获得更多的建议和指导。
参考文献:
[1]. 王小妮.上课记[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2.1:120-168
[2]. 王林波.上好小学语文课[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11:10-60
[3]. 罗大文.有效课堂实践与改进策略[M].四川:四川出版集团.2009.12:7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