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智
【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肝肾囊肿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囊肿引流硬化治疗的临床效果及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探讨并发症发生原因,总结有效的处理对策。方法:随机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48例肝肾囊肿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囊肿引流硬化治疗,分析患者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本次患者术后出血者1例(2.1%),重复穿刺者2例(4.2%),肾囊肿尿检RBC 4~5个/HP者6例(12.5%),术后疼痛加剧伴有发热者2例(4.2%)。经过1年时间随访,共有45例患者治疗有效,其中治愈23例(47.9%),显效13例(27.1%),有效9例(18.8%),无效3例(6.3%),总有效率93.8%。本次术后7例患者出现出血、疼痛、发热、囊肿闭合不全等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14.6%,但并没有患者出现血尿、脏器大面积损伤以及继发性感染等严重并发症。结论:肝肾囊肿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囊肿穿刺引流硬化治疗可取得良好效果,术后采取有效措施积极预防并发症,可有效提高患者手术治疗效果。
【关键词】 肝肾囊肿; 超声介入囊肿硬化治疗; 并发症; 原因; 处理对策
doi:10.14033/j.cnki.cfmr.2017.6.06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7)06-0117-02
肝肾囊肿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通常在体检的过程中经过影像检查发现[1]。超声引导下囊肿穿刺硬化治疗不仅可用于疾病的诊断,也可以用于治疗,而且该种手术方法具有费用低、操作简便、疼痛轻、并发症少等诸多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中[2]。目前临床采用超声引导下囊肿穿刺硬化治疗的过程中主要采用无水酒精作为硬化剂,但是在治疗的过程中会导致患者产生剧烈疼痛,甚至有的患者可能还会出现醉酒反应,近年来相关研究采用聚桂醇代替无水酒精,结果发现临床疗效良好,而且可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3]。但是超声引导下囊肿穿刺治疗的过程相对复杂,治疗过程中仍然容易出现并发症,为了有效提高超声引导下囊肿穿刺治疗效果,本文回顾性分析了2013年8月-2015年8月在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48例肝肾囊肿患者行超声介入囊肿硬化治疗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为2013年8月-2015年8月在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48例肝肾囊肿患者,所有患者均通过B超检查、CT增强造影、肾盂静脉造影等检查确诊,患者均伴有腹部疼痛或腹部不适等症状,并无严重出血倾向,凝血功能也并无异常,全身状况良好,排除对聚桂醇过敏患者。本次48例患者中男30例,女18例;年龄35~75岁,平均(54.93±6.56)岁;囊肿直径52~153 mm,平均(71.5±10.6)mm。
1.2 方法
本次所有患者均采用超声引导下囊肿穿刺治疗,治疗仪器为日立EUB-500穿刺,采用专门的带插槽穿刺探头。术前指导并协助患者进行常规检查,检查项目包括肝功能、肾功能、凝血酶原时间、凝血时间等,检查过程中应该仔细询问患者是否存在药物过敏史,并且向患者及其家属详细说明治疗目的、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些并发症,签署特殊治疗同意书。术中采用的硬化剂为聚桂醇(通用名:聚氧乙烯月桂醇醚,Lauromacrogol,陕西天宇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80445)。手术过程中,应根据患者囊肿位置合理调整患者体位,使患者保持舒适的体位,采用超声全面扫查目标区域,明确病灶位置后对患者进行影像学检查,全面观察患者囊肿附近血流分布状况后选择最合适的穿刺路径及穿刺部位,并且一定要特别注意避开神经、血管分布区域,穿刺针穿入皮下并且超声显示针尖后慢慢进针穿刺到囊肿中央位置,拔出针芯后将囊液抽尽。将抽出的囊液进行蛋白定性试验,若试验结果表示阳性,根据抽出囊液量的10%~25%注入到1%聚桂醇溶液中,而且应该留置在囊内,确保囊中药液可以持久保持硬化。结束手术后,一定要仔细观察术区血流状况。值得注意的是,手术治疗过程中必须密切观察患者注入聚桂醇时的反应。
1.3 评价指标
临床疗效判定标准:治愈,患者经过超声复查发現治疗后患者囊肿完全消失,也未复发。显效,患者治疗后经过超声复查显示囊肿显著变小。有效,患者治疗后经过超声复查显示囊肿有所减小,但是缩小50%以内。无效,患者治疗后经过超声复查显示患者囊肿并没有明显变化甚至增大。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术后1周进行复查,患者出院后仍然需要进行1年左右随访。
2 结果
本次50%左右患者术后手术部位产生轻微疼痛、肿胀不适感,经过改进手术方式后疼痛感明显缓解。术后出血1例(2.1%),重复穿刺2例(4.2%),肾囊肿尿检RBC 4~5个/HP者6例(12.5%),术后疼痛加剧伴有发热2例(4.2%)。患者体温38.7 ℃~39.3 ℃,白细胞计数有一定增加,但经过2 d基本恢复正常。
经过1年时间随访,共有45例患者治疗有效,其中治愈23例(47.9%),显效13例(27.1%),有效9例(18.8%),无效3例(6.3%),总有效率93.8%。术后7例患者出现出血、疼痛、发热、囊肿闭合不全等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14.6%,但无患者出现血尿、脏器大面积损伤及继发性感染等严重并发症。
3 讨论
目前,临床尚未明确肝肾囊肿具体的发病病因,病理观察到囊壁为立方细胞或者单层扁平状[4]。如果囊肿较小的话,可能不会观察到明显症状,囊肿增大可能会压迫周围器官,或者出现并发症的过程中也会出现相关临床症状。巨大肝囊肿可能会破裂,导致急性肺栓塞。现阶段,临床主要会采用超声介入硬化治疗、腹腔镜开窗减压术及开腹开窗减压术等多种方法治疗,但是开腹手术、腹腔镜开窗减压术费用比较高,术后也容易复发,而超声介入硬化治疗具有费用低、操作简便、创伤小等诸多优点,因此得到临床的广泛应用[5]。超声介入硬化治疗的基本原理是囊肿内壁具备分泌功能的上皮细胞蛋白加入硬化剂后变性,导致该细胞丧失分泌功能而出现粘连、纤维化等病变,最终导致囊内壁闭合[6]。聚桂醇是一种新型硬化剂,目前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很多学者经过临床试验证明聚桂醇在血管瘤、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内痔、下肢静脉曲张等硬化治疗中具有良好疗效[7]。本次笔者所在医院48例肝肾囊肿患者实施超声介入囊肿硬化治疗中采用聚桂醇作为硬化剂,结果患者45例治疗有效,治疗总有效率为93.8%,这和杨欲晓等[8]研究结果基本相符。但本次治疗中,仍然有7例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主要是出血、发热、疼痛、囊肿闭合不全等。
出现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对策:(1)穿刺失败、周围脏器受损。可能和穿刺路径、穿刺部位选择不当,穿刺导向装置引导等有关。术中最好采用超声引导,这样穿刺成功率相对较高。而且一定要注意合理选择靶目标,尽可能选择和体表相近,可以清晰显示、穿刺路径良好的囊肿治疗。穿刺诊断或者治疗囊肿的过程中,第一步应该将动静脉瘘、动脉瘤排除,有的假性动脉瘤很容易误诊,应该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鉴别诊断,而且需要将存在恶变倾向囊肿排除。(2)发热。早期手术的过程中,如果技术不到位,保留的聚桂醇量可能会偏多,这样拔针的时候顺着针道可能会残留少量聚桂醇,导致针道周围组织坏死[9]。而患者若机体抵抗力比较强,敏感性较高的话,可能对刺激会有很大反应,进而容易出现发热症状。经过对手术方法改进后,没有再出现发热的患者。(3)疼痛。穿刺的过程中及注入聚桂醇后可能会让患者产生一定的疼痛感。因此,在穿刺过程中,其穿刺针在行进过程中会出现一定疼痛,但在患者可耐受范围内。(4)囊肿闭合不全。这可能主要是由于囊肿较大,聚桂醇用量比较小或者冲洗次数较少造成的,若患者囊肿直径较大,囊液抽出量超过150 ml,应该分次进行硬化治疗。(5)血尿、出血。穿刺针进入囊腔内应该保持1/2~2/3深度,抽吸完囊液后不管是否显示出针尖,都必须固定妥当穿刺针,且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针尖具体位置,避免损伤脏器。有的肾囊肿患者穿刺硬化治疗后可能会在镜下观察到血尿,镜下显示3~5个/HP RBC,但通常2~3 d就会消失。这可能是由于注入聚桂醇使囊壁坏死后导致肾脏组织出现一过性反应,并不需要采取特殊治疗[10]。
综上所述,肝肾囊肿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囊肿穿刺引流硬化治疗可取得良好效果,术后采取有效措施积极预防并发症,可有效提高患者手术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朱建辉,刘环.超声介入囊肿硬化治疗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应对[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8(14):183.
[2]娜仁满都拉,图雅.胃镜下注射硬化剂聚桂醇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体会[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3,15(2):69-70.
[3]尹明,王中阳.超声介入聚桂醇硬化治疗肝肾囊肿疗效研究[EB/OL].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2013,10(8):619-621.
[4]倪雪君,謝阳,吴超,等.超声引导下瘤内注射聚桂醇硬化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研究[J].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22(5):414-415.
[5]余松远.2种硬化剂在单纯性肝肾囊肿硬化治疗中的对比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11,8(3):233-235.
[6]周立平,刘尚忠,李明贤,等.超声介入聚桂醇硬化剂治疗肝囊肿疗效的分析[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4,3(25):4943-4957.
[7]邹远航,马涛,贾乾斌.腹腔镜和开腹开窗术治疗肝囊肿的对照性研究[J].中国当代医生,2011,18(12):7-8.
[8]杨欲晓,王义霞,杨宏量,等.超声引导介入治疗肝囊肿468例疗效评价[J].中华医学超声杂志,2011,8(3):586-590.
[9]刘文斌,葛永胜,许戈良,等.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肝囊肿32例临床分析[J].肝胆外科杂志,2012,20(6):179-181.
[10]周明银,陈涛,王永亮,等.单纯性肝囊肿腹腔镜开窗术后复发原因分析及对策[J].医护论坛,2012,19(3):164-165.
(收稿日期:2016-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