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彦龙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浪潮的掀起,迎来了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新局面,语文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观念需要脱胎换骨,应注重课堂情感沟通,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发展;改变单一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只有这样,才能为课堂增添更多创新的灵感,我们的教学才能真正迎来生机和活力。
关键词:语文教学;情感沟通;独立性;学习方式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06-0037-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06.019
在全球一体化的推动下,社会需要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创新教育在新形势下的作用越来越突出,直接影响人才的培养以及教学工作的成果。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枯燥的教学内容,为课堂注入新的活力,让学生在语言当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只有这样才能推动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使语文课堂教学充满无限生机,因此,一定要把创新教育贯穿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存在很多弊端,视语文仅为“工具”,教师以自我为中心,要求学生集体地整齐划一,很少和其他学科交流沟通,不顾学生的内心需求,忽略课堂情感活动,注重知识的灌输,轻视学习过程和方法的指导;等等,这些现状都不利于语文教学的良好发展,本文中我将和大家共同探讨新课改下语文教学的新观念。
一、以德育人,情感沟通
作为新时代的一名教师,应具备一定的人格魅力,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严格要求自己,真正做到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教师不但是学生知识的传递者,还是学生的引领者,只有不断提升自己的魅力,具有较高的品德,才能吸引学生,受到尊敬。要有一双发现学生闪光点的眼睛,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还要有一颗宽容的心,严于律己,不姑息自己的错误,但是要包容学生,尊重学生,做他们的朋友。时时关心,充分了解学生,找到适合他们的教育方法,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影响学生,起到言传身教的作用,做他们的良师益友。
学生所取得的成绩离不开教师的无私奉献,这样的教师不会歧视任何一个学生,对待学生一视同仁,甚至会更多地帮助后进生,不会让一个学生掉队,在他的眼中,没有一个无可救药的学生。要善于激励学生,赏识学生,从点滴中发现他们的优点,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巧妙地化解矛盾。用教学语言艺术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关心,很多时候,学生喜欢一个教师,进而会喜欢这门课程。
二、重视基础,激发主动性
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场所,教学过程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基础教育,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不管推行哪种教育模式,都不能忽视语言这个基础,以及学生理解能力的培养,没有牢固的基础知识,学生的整体能力就不会得到提升,发散思维无从谈起,在基础知识积累的情况下,才能更好地开展各种综合活动,冲破现有课程的束缚,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延伸课外知识。在海量信息高速化的当今社会,作为语文教师要与时俱进,摄入大量的富有时代气息的信息,做一个有魅力的教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首先,要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开放课堂教学,让学生自主地发现和提出问题,提高理解和认识能力,推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其次,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解放学生的大脑,嘴和手,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允许学生提出各種见解,并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在宽松的环境中,学生敢想、敢说、敢做,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锻炼他们勇敢的个性,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最后,教师要努力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学习空间,保证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去练习和思考,鼓励他们合作探究,让学生不受任何拘束地讨论、体验,并加强反馈校正。提高合作能力和实践能力,从而真正达到学生和谐发展的目的。
三、 培养独立个体,转变学习方式
在以往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忽视了学生自主发现和探索能力的发展,学生获取的知识都是来自于课本,灵活运用的能力不高,学习成了纯粹的接受和机械记忆,这样的学习方式单调,严重阻碍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降,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
独立性是现代学习方式的核心特征,这种学习方式和传统的学习方式有很大区别,如果说主动性表现为我要学,那么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就是我会学。其实,只要是正常的个体,他们都有很强的、潜在的独立学习能力。并且对于每个个体来说,他们都有着独立学习的欲望,因此,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独立性,给他们创设宽松的学习氛围,积极鼓励他们独立学习,为他们创造一切有利的条件,让他们发挥自己的独立思维,张开想象的翅膀,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问题是提高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因此,课堂教学过程离不开问题的设置和探讨。现代教学论指出,感知不是学习产生的根本原因,而是问题。没有问题,就不会感觉到问题的存在,学生就不用去思考,也就不能激发他们求知的欲望,这样的课堂教学就会成为一种形式,这是无效的。我们应认识到问题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问题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能引发学生的好奇心,给他们展示自我的机会。根据问题展开想象和联想,才能使学生不被教材所束缚,走出课本,深入生活、深入社会,拓宽思路,增长见识,对新事物、新题型不畏惧,培养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总而言之,语文课堂教学,应把学习方法内化为能力,并把这种能力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提高知识迁移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学习方法指导的出发点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于学习,学会学习。教师要做学生的引路人,教给学生有效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体验成功的喜悦,把语文学习作为一种精神需求,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体现出较强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参考文献:
[1] 张玲.浅析初中语文教学的误区及其突破路径——对“自主探究热”教学模式的几点反思[J].考试周刊,2014(86):24.
[2] 王梅.浅析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J].新课程学习(上),2013 (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