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德育工作的“三个度”

2017-03-29 03:41季晓瑜
内蒙古教育·基教版 2017年3期
关键词:德育班主任

季晓瑜

摘 要:小学生的道德品质与行为的形成还处于“他律”阶段,班主任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主体,在班主任工作中要用“师爱”推进德育的“深度”,用批评强化德育的“力度”,用家访拓宽德育的“广度”。

关键词:班主任;德育;三个度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7)03B-0030-02

随着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广大教育工作者已经充分认识到德育的重要性。德育是促进学生形成核心素养的重要手段。而班主任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重要主体,一所学校的德育工作如果没有班主任这一群体的参与,是不可能推向深入的。小学生在道德品质与行为的形成上还处于“他律”阶段,班主任要在工作中用“师爱”推进德育的“深度”,用批评强化德育的“力度”,用家访拓宽德育的“广度”,从而让德育工作更高效。

一、润物无声——用“师爱”推进德育的“深度”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主张“爱满天下”。《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把“热爱学生”作为衡量教师师德修养的重要标准之一。班主任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重要主体。作为一名优秀的班主任要奏响“师爱”的最强音,用师愛感染每一位学生,这样,才能推进德育的“深度”。

(一)理解学生——让学生感受“师爱”的浓浓暖意

班主任爱学生的起点是要理解学生,小学生是天真无邪的,他们在生活和学习中经常会出现一些“意外事件”,对于这些“意外事件”不能对学生进行指责,而是要理解学生,要让他们感受到“师爱”的浓浓暖意。

在一次美化教室中,我在教室的讲台两旁摆设两盆花草。可是一天我班的陈某某却将其中一盆翻倒打破了,同学们这下可热闹了。陈某某同学也有点害怕。于是,有的同学就乱出主意,有的说:“告诉老师吧!”有的说:“买盆新的回来就好了”……这时我正好到教室,同学们一下子僵住了。其实早有个同学跑来报告我。我还没说什么,陈某某就走过来说:“老师,是我打破的,我赔。”我说:“把手给我看看。”其他同学以为我要惩罚他,顿时鸦雀无声,看好戏。我看了看他的手没被划破,于是说了一句:“回去跟家长商量一下吧。”并叫其他同学注意安全。过了几天花盆“复原”了。

以上案例中,正是因为我对学生没有进行随意指责,而是用一种理解的心态进行处理,这样,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就能感受到浓浓的师爱。

(二)关爱学生——让学生感受“师爱”的片片深情

对班里的“特殊”学生,教师要给予更多的关爱,要用一颗爱心感染学生,要让他们感受到师爱的深情,这样,就能避免他们产生自卑心理,让他们感受到“爱”的温暖。

我班有一个学生的父母常年外出打工,爷爷奶奶年老且多病,家庭非常贫困。他性格内向,不太爱和同学们交往。有一天,一位同学告诉我周末是那位同学的生日。我便趁机组织全班同学买了生日蛋糕和学习用具去他家给他过生日。在生日 party上同学们欢声笑语,我在他身边照应,让他感到一片温馨,班里的其他同学也像兄弟姐妹一般和他互动、沟通,他说他玩得很开心,那一天会是他一生中最珍贵的回忆。之后,我发现,他性格变得开朗了,不仅主动帮助同学,而且有心事就告诉好朋友或老师,让我们为他排忧解难,最令我惊喜的是他的学习成绩日见好转。可见,给班里的特殊学生更多的关爱是十分重要的,这样,才能有效地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生活在“爱”的阳光中,从而让他们健康成长。

二、春风化雨——用批评强化德育的“力度”

在日常教学中,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话语:现在的学生真是越来越不听话了,有的学生犯了错误后,老师三番五次的批评总是没有效果,真是头疼。确实,班主任对班里那些不听话的学生批评是为了矫正他们的不良行为,可谓用心良苦。但是,班主任的这份苦心学生不一定能够领会。因此,作为一名班主任,一定要研究“批评的艺术”,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对学生采取艺术化的批评教育手段。

(一)扬抑式批评法——以情换情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的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造就全面发展的人才。”因此,在班主任工作中,对于学生的错误要采取以情换情的扬抑式批评法。

王某某是我们班一位成绩优异、能力很强的男生,但是,他在一次班干部选举中落选了。为了不打击他,我让他当了语文小组长,但是,他对工作极不负责,有时因着急交作业,就直接把答案告诉成绩差的同学。他还对我说:“妈妈说没有选上班干部没有关系,只要自己把学习搞好就行了,其他同学的事情和自己没有什么关系。”

显然,王某某的想法是错误的。这是一位比较好强的学生,如果采取直接式批评,一定会打击他的心理。为了打消他的这种错误观念,让他对事情认真负责、关心他人、帮助他人,我对他采取了扬抑式批评法。正好有一次,他在单元测试中拿了满分,这也是班里唯一的一个满分,我在全班学生面前这样说:“同学们,这一单元的考试内容比较难,但是,我们班一位同学还得了满分。他真的是很了不起。他在上一次的班干部选举中没有被选上,于是觉得只要自己把学习搞好就行了,认为其他的事情和自己没有关系。其实,他是一位非常乐于助人的同学,老师相信他在下一次班干部选举中一定会得到大家的肯定。这位同学就是王某某,我们用掌声鼓励他。”班里顿时掌声四起,王某某流下了激动的泪水。之后,他非常关心班里成绩差的学生,并主动对他们进行辅导,他的行动得到了其他学生的肯定,在第二个学期的选举中顺利地被选为学习委员。

以上案例中,正是因为我没有对王某某进行直接式批评,而是运用扬抑式批评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这样的批评方式不仅不会对学生的心理造成打击,而且能够有效地促进他们对自己错误认知与行为的反思,从而达到教育效果。

(二)亲近式批评法——取得信任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对一些不怎么听话的学生,教师首先要“亲近他们”,让他们感觉到老师和自己是朋友,在这样的师生情感基础上,对他们进行批评教育,这样,他们才能心服口服。endprint

猜你喜欢
德育班主任
我的“自画像”
我的班主任①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当一名轻松的班主任
德育出希望之花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化理论为德性
高校“德育为先”的理论、实施及评价研究
我们的班主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