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课堂中教育不公平现象探析

2017-03-29 20:34董莉莉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7年1期
关键词:公平学困生文化

董莉莉

中小学课堂中教育不公平现象探析

董莉莉

在教学论的研究中,课堂的内涵主要包括教室(C l as s room)、课堂教学活动(cl as st eachi ng act i vi t i es)、课程与教学活动的综合体(A com pl ex ofcl as sand t eachi ng act i vi t i es)三个递进的层次。课堂作为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场域涉及教育的方方面面,本文主要从教育公平角度重新审视课堂,分析其中的教育不公平现象及危害,旨在为教育改革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课堂;公平;教育公平

一、教室布置中的教育不公平现象

座位,是指在课堂中学生所处教室中的空间位置,在物理意义上本无差别,但如今的座位已然演变成了一种有限的教育资源。不同位置对师生视听觉的感知存在差异,师生互动交流及注意力的分配上也受到位置的影响。首先,许多教师在分配学生位置时普遍依据学习成绩、守纪律程度、个性特征等主观标准,而忽视了学生身高、视力等生理素质的客观差异。在功利主义的影响下,一些学校和教师盲目追求成绩,为实现教育资源效益最大化,会人为地把学生分等对待。其次,编排座位甚至成为了教师的一种特权,教师有权利安排任何学生坐在任何一个角落。家长为了使孩子获得理想的座位费尽心思,托关系找熟人、送礼送钱等手段屡见不鲜。空间位置上的“两极分化”致使学生在与教师的沟通配合、信息的获得、教师的关注度、被表扬几率以及发言机会和活跃度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这种常常被人们忽视的教育不公平现象对学生一生都会产生影响。长此以往,学生会形成截然不同的强烈自我身份认同。学优生会产生明显的心理优越感;学困生由于教师有意无意的歧视而形成挫败感,进而产生“我是差生”的身份认同心理,将“无可救药”“玩世不恭”“调皮捣蛋”等消极的标签贴在自己的身上,即形成课堂中的“标签理论”。这里的“标签”是指“消极标签”对学生的影响。一个学生被贴上“标签”,并不是个人行为特质使然,而是由于学校环境中的其他成员运用规则和法令对“被标签者”及其行为进行界定的结果。教师作为学生成长中不可替代的“重要他人”,其言行举止甚至一个眼神都会在学生的心理形成一定的暗示,并起到关键性的影响。因此,如何通过一种重新标定的方式使那些原来被认为有问题的学生恢复为“正常生”,是需要我们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

二、课堂教学活动中的教育不公平现象

(一)课堂提问的歧视

提问是课堂教学活动必不可少的环节,这件小事却蕴含着教育的大问题。在提问时,对于难度较大的问题,教师往往将期待的目光锁定在优等生身上,相反将较为简单的问题抛给学困生来回答,又由于“学困生”的回答经常不尽人意,因此,一些教师会认为提问学困生是浪费时间,占用公共教育资源,索性就不提问或少提问。课堂提问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力、启迪思考、激发想象力、促进学生新旧知识的联结,但如果在课堂提问中存在歧视,就无法起到这样的作用。

(二)内容讲解的歧视

教师往往强调其对教授内容的绝对权威,教学大纲中的指导性意见、教学目的、教学标准以及教学效果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受到教师主观思维的再加工。受传统教学思维的影响,为了实现课堂效益最大化,教师在内容选择、教学呈现时主要以提高中等以上学生的认知水平为目标,以此为标准对所要讲授的知识进行取舍。这种情况下,较为简单的问题教师往往一带而过甚至直接省略,这对于其他学生的学习极为不利。例如,教师在教学中对于某一问题的讲解大部分学生都已理解,只有个别学生无法掌握,这时候教师往往以“先进行下一问题,不懂的问题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讲解”一语带过,但现实情况一般都是不了了之,学生不问、教师不讲。长此以往会损害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利于学生对未知事物的探索。

(三)组织、评价的歧视

首先,在班级活动安排上对学困生也存在歧视。有些学困生虽然成绩不佳,却热爱参加校园综合活动,但老师却常常怀疑他们的能力,只是组织其参加一些与学习无关的校园活动,这虽然有利于发展其特长,但无疑剥夺他们与学优生共同学习公共知识、共同进步的机会,使两者在学习方面的差距越来越大。其次,教学中有这样一种现象,教师批阅学优生作业或试卷时会看得更加仔细,即使字迹潦草也会认真批阅,出于主观情感会无意识地给予特殊对待。而对学困生往往截然相反,批改他们的作业或试卷时往往不那样认真,甚至仅仅走马观花地看一眼。最后,在学生犯错误的处理上也存在着不公平,对于同样的错误,教师有时对学优生会网开一面,而对学困生却通常从严从重处理。

(四)语言歧视

语言暴力一直是我们忽视的课堂问题之一,有的教师在课堂上往往会情绪激动地说出一些不得体的话语。罗森塔尔(Rosent hal)和贾克布逊(Jacobson)在研究中提出,教师会对学生形成某些期望机制,以致在课堂中无论提问、内容讲解、组织活动及评价等方面无意识地运用皮格马利翁效应。教师常常会不自觉地根据学生的家庭背景、父母工作、经济状况、性别、外貌、课堂行为等因素形成刻板印象,对不同学生会寄予不同的教育期望,并依此在教学中给予差别对待。这种教育行为带来的结果就是在师生的交流互动中,教师期望值高的学生会得到更多的赞美,得到最少的批评,同时得到指导和参与互动的机会也较多,而教师期望值低的学生则与此相反。

三、课程与教学活动的综合体中的教育不公平现象

课程与教学活动的综合体是基于师生协作关系的有机组织形式,强调教学过程中师生间的紧密关系、对学习内容的共同精神、对教育知识和教育情感的归属感和认同感。课堂的第一要义是在班级中建立集体认同感,在此引导下将自己与他人看作是平等的,建立一种普遍被接受的法则,学生学会平等对待同伴并遵守和维护集体共同的规则。现实教育活动中,由于身心发展的特定需要,学生还存在着基于共同的兴趣爱好、利益及其他原因而形成的独有文化的共同体,构成学校文化或班级文化中一种相对独特的文化形态,形成各种各样的亚文化群体。巴特克曾提出:“儿童文化可以看作为成人文化海洋中的一座岛屿,文化海洋的浪潮拍打着这座岛屿的海岸,雕琢着它的周边,岛屿的其他部分则自由地滋长着。虽然成人环境施加给儿童文化以极大的压力,但正如同成人文化是成人社会的产物一样,儿童文化同样是儿童及其同伴群体的产物。”但有的教师受传统主义教育观的影响,在教育过程中,仍把学生看作教育的被动承受者,待加工、改造的对象,忽视了其作为独立个体的人、作为儿童群体的学生也有属于自己的独特文化,忽视了在综合体中师生、生生之间彼此的平等地位。教师往往通过制定一系列规则来巩固其自身在共同体中的主导地位,一味地把成人世界的知识、技能灌输到学生头脑中,而学生文化则被严重忽视或受到压抑,学生的亚文化共同体遭到损害。

课堂蕴含了教育场域内的诸多现象,所谓“一粒沙里看世界”,在当今教育由粗放型转向精细型发展的新高度下,要想实现教育公平就要从小的切入点入手,课堂中的教育不公平现象不应成为被遗忘的角落。

[1]王鉴.课堂研究引论[J].教育研究,2003(6).

[2]宋立华.社会学视域下的课堂座位分析[J].中国教育学刊,2013(8).

[3]J·卡拉贝尔,A·M·H哈尔西.教育中的权利和观念[M].1997:292—305.

责任编辑:段 旭

G 42

A

1671-6531(2017)01-0079-02

董莉莉/吉林师范大学在读硕士(吉林长春130000)

猜你喜欢
公平学困生文化
公平对抗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怎样才公平
年味里的“虎文化”
转化学困生的几点体会
学困生的转化措施
高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谈初中物理学困生的转化
笨柴兄弟
谁远谁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