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电子商务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体系初探

2017-03-29 20:00柳思维
池州学院学报 2017年2期
关键词:校企电子商务实训

柳思维

(池州学院商学院,安徽池州247000)

高校电子商务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体系初探

柳思维

(池州学院商学院,安徽池州247000)

高校电子商务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体系在程度、内容、师资力量、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定位等方面均存在问题。为提高该体系的实效性,必须加强组织领导、改革实践教学内容、培养“双师型”教师、构建学生实践教学平台、明确人才培养定位和凸显专业知识运用,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校企合作;实践教学体系;电子商务

作为新兴的产业,电子商务发展环境日趋成熟与稳定。根据我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的数据看,截至2016年底,中国网民规模已经突破7亿,互联网普及率也是与日俱增,高达45%。在该形势下,电子商务人才显得愈加紧缺,尤其是对技能型与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更为突出。根据IDG的预测,到2026年底,我国电子商务人才需求量将会上升至两百万人。然而,国内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并不理想,严重阻碍了学生的就业,无法满足社会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师资力量薄弱以及教材落后等问题,都限制了高校电子商务教学的发展,影响该专业教学质量的提升。

1 构建电子商务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体系的意义

1.1 为学生实践教学提供保障

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学生的实践能力能够得到明显提升。首先,对高校而言,能够与企业合作,有效利用有限的场地,引入企业的真实项目,使学生体验到真实的工作环境,完成对校内实训平台的构建,通过这种方式,提高场地的利用率,完成理论教学与实践的对接。其次,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能够为学生构建校外实践平台,学生拥有了顶岗实习的机会,有利于学生在校期间掌握实际工作的技巧,为未来真正走向工作岗位奠定基础。

1.2 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在高校教育中,通过实践教学,学生的实际操作与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及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会得到有效提升。在校企合作中,学校能够及时获取最新的行业需求,并以此为基础调整好内部课程设置,推动学校电子商务专业教学和企业生产经营的融合发展,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发展,帮助学生透彻理解未来工作的岗位职责、需求以及发展前景等,缩短教学与就业之间的距离,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1.3 实现高校和企业方面的共赢发展

高校和企业合作之后,能够有效提升资源的利用率,实现资源共享,推动学校和企业方面共同进步。对学校来讲,通过校企合作,教师能够拥有挂职锻炼以及实地培训的机会,从而不断完善其教学经验。此外,高校可以聘请企业中优秀的电子商务专家来校任教,壮大自身的师资队伍,提升教学水平。对企业而言,能够直接在高校中发现并选拔优秀人才,减少员工岗前培训的时间,提升员工培训的效率。

2 高校电子商务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

2.1 实践教学的程度不够深入

电子商务专业是实践性极强的一门学科,学生的实习实训极为重要,但受高校教学条件的限制,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往往无法发挥出真实作用,加之对校外实训基地作用的忽视,高校的这种教学状态无法满足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发展的需求。此外,校企合作的过程中,企业往往较为看重短期效益,真正与高校合作的驱动力不足,限制了校外实训基地作用的发挥。

2.2 实践教学的内容难以衔接

在高校的电子商务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中,其教学目标往往不够清晰,导致实践课程体系混乱,学生在实践中的主体地位得不到体现,当前的教学内容无法满足电子商务真实工作岗位的需求,往往重理论轻实践,重视专业教学而忽视职业素养教育,因此,高校中学生动手能力不强,职业素养较差的现象普遍存在[1]。此外,由于高校的课程教学场所主要为学校教室,实训内容主要以计算机模拟的形式进行,模拟环境比较封闭而且僵化、刻板,学生走向工作岗位以后无法快速适应,这种培养方式下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实际操作能力都比较落后,无法满足现代企业对对人才的需求。

2.3 师资力量匮乏

高校中的电子商务专业的实践性以及创新性都比较强,但是从事这一专业任职的教师中,或者由高校毕业直接分配、或者从其它专业转换而来,实际操作能力普遍不高,普遍缺乏岗位工作的实际经验[2]。师资培训无法达到要求,教师也难以获得外出业务培训的机会,在实际教学中,也难以为学生开展针对性强的实践训练。

传统青花装饰题材还仅限于表现具象的动植物、人物和书法等等,现代陶瓷艺术创作者对于青花的理解广度相对更大,创作者结合自身的文化素养和当下社会状态,对表现题材进行再创作,这样创作的作品既源于传统又有别于传统,展现了一种新的艺术风貌(如图2)。

2.4 课程设置无法满足人才培养需求

电子商务专业主要目的在于为社会培养专业技术强、实践能力高的综合性人才,这就要求高校的课程设置必须科学、规范。但是,很多高校在电子商务专业的课程设置中难以做到,培养出的学生知识面较窄,很难满足社会上的工作岗位对学生的需求。这种课程设置方式不仅限制了学生的长远发展,也不能为社会培养出符合要求的人才,从而限制了我国电子商务这一行业的整体发展。

2.5 人才培养定位不清晰

电子商务专业在我国的起步较晚,目前仍在探索中发展,没有固定的模式可以遵循,在课程设置以及培养模式的定位中都不明确,与当前我国飞速发展的电子商务行业的发展速度不匹配。据调查,我国很多高校在电子商务专业教学中,没有从社会发展需求出发,教学目标并不明确,一味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部分高校对学生的应用能力培养过于重视,甚至在学生的理论知识还不充足的情况下便开展实践教学,其结果往往便是学生的理论与实践能力都得不到有效培养。还有部分高校过于注重理论知识教学,实践教学没有到位,尽管学生能够掌握充足的理论知识,但是实践能力不强,无快速融入未来的工作中[3]。还有部分高校尽管意识到了理论与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但是受到资金的限制,导致实践课程中的设备比较落后,学生在校期间掌握的专业软件技能与社会企业中的专业软件有较大差异,这也同样没有使学生掌握实质性的专业技能。

3 高校电子商务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体系的重构

3.1 加强组织领导

深化校企合作,组建起一套互惠共赢的长效实践教学机制,加强组织领导建设是必要保障。为了确保电子商务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体系的高效运行,有必要成立专门的实践教学组织机构,其组成成员必须包含学院主管教学部门领导、电子商务教学团队教师、企业部门领导以及技术骨干等。通过这一实践教学组织机构,由多方面成员共同制定学生的培养目标、校企合作教学模式等,明确校企双方责任与义务,针对实践教学问题定期组织召开专题会议,以便及时解决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提升校企合作模式的有效性。

3.2 改革实践教学内容

3.3 培养“双师型”教师

高校方面应认识到教师在教学体系中的重要作用,为了切实提升教学质量,对师资力量的培训必须不可少。认识到现代电子商务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差、专业技能不足等特点,高校必须定期组织教师到企业中进行实地考察与学习,与企业方面深入交流,及时了解社会中最新的电子商务技术及模式,把握行业发展态势,并将其应用于指导教学。尽管校企合作表面看属于双方行为,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意识到学校属于弱势一方,必须主动与企业展开交流,最终达到高校和企业共赢的结果[7]。正如前文所述,学校在企业的选择中,必须要对其进行综合考量,优选那些信誉良好、实力强的电子商务企业,并且这些企业必须注重人才培养、为学生未来的就业提供保障,从而有利于实现学校和企业的长期合作,共同完成对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

3.4 构建学生实践教学平台

3.4.1 校企共建电子商务模拟实训平台 多数高校都有专业的实训室,专业软件的普及率也比较广泛。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以高校和企业双方的共同努力,完善电子商务模拟实训平台的建设,实现双方资源共享,做到优势互补,能够有效弥补高校电子商务教学实训中的不足[5]。以笔者所在单位为例,在电子商务模拟实训平台的建设中,学校方面和某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合作,双方进行资源共享,共同完成对实训平台的建设,使学生在实训平台中体验到企业真实的工作氛围,从而了解与掌握电子商务交易的所有步骤。

3.4.2 校企合作,打造电子商务创业实训基地 首先,引企入校,提升校内实训基地的真实性。选取一些知名度高、实力强大的电子商务类实体企业,共同完成对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在这一建设过程中,把学生的专业技能、职业素养以及创业教学的培养作为最基本要素,同时为企业做好产品推广、网站维护与建设以及市场调研等工作。其次,充分发挥校园的作用,完成校企合作电子商务平台的建设。通过校园网的基础设施,学生可以进行电子商务实战演练,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课堂所学知识的作用,同时通过技能训练,学生的组织协调以及团队合作等能力都会得到有效提升[6]。

3.4.3 打造实践技能竞赛基地 通过专业技能竞赛的形式,学生的专业技能知识以及实践操作能力都会得到有效检验,同时学生的实践综合能力也会在这种竞赛中得到有效提升。为此,高校方面应该积极为学生开展电子商务相关的专业技能竞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借助赞助企业的作用,由高校和企业双方组织专业人员,对学生展开指导与培训,不仅能够在实践技能竞赛中拓展学生的视野,而且能够充分提升学生的实践技能,增强其就业竞争力。例如,高校方面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国家电子商务大赛、网络营销大赛以及各种校级技能大赛等。

3.5 凸显专业知识运用,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高校电子商务专业必须紧密结合企业中电子商务岗位对专业技能的要求,逐渐形成“商务为主、电子为辅”的系统化校企合作实践教学体系[4]。在这一教学体系中,突出对学生职业素质能力的培养,并以此为核心,以实践教学来拉近与企业实际岗位的距离,逐渐建立起课程项目、实训室模拟仿真、企业体验、顶岗实习的递进式实训教学体系,其教学内容由简及难,由单一及综合。例如,在高校电子商务专业中的网络营销与策划这一课程中,注意到本课程的实践性及操作性强的特点,必须紧密围绕培养学生的商务能力而展开,根据企业中网络营销贸易类岗位的要求,形成循序渐进的实训项目,按照“理论知识——操作技能——总结分析”的顺序进行引导。

3.6 明确人才培养定位,共创校外实习平台

对高校而言,必须从自身特点出发,充分依托行业与区域经济,加强与企业的交流,力争在企业中建设稳固的实习基地,在企业中,学生能够参与进入专业对口的职业岗位中,在校期间能够感受到企业真实的生产实践过程,能够帮助学生把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落实到实践中,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有效提升的同时,其对企业文化、职业素养等方面也会有所了解,学生对企业的工作环境能够形成一定的认同,毕业后能够缩短岗前培训的时间,帮助学生完成由学生向员工的过度。此外,在学生的实习过程中,应该加强对其指导,组织专业的校内以及企业指导队伍,对学生展开现场、远程以及巡回指导等,切实提升学生的职业综合素质能力。

[1]杨兴.电子商务行业校企合作协同创新的实践探索——以哈淘电子商务学院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13,34(26):74-76.

[2]许忠,张征.我国高校电子商务应用型人才培养现状及问题[J].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8(1):138-141.

[3]李斌宁.校企合作式的电子商务实训模式实践[J].现代教育技术,2007,17(9):95-97.

[4]沈凤池.高职电子商务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13(7):137-138.

[5]王宁,赵胜峰,王冬丽,等.电子商务领域校企合作培养创新人才的研究[J].价值工程,2011,30(34):174-175.

[6]慕艳平.基于校企合作的电子商务实训课程建设的实践研究——以《电子商务外贸实训》课程为例[J].电子商务,2012(10):81-82,88.

[7]李新泉.高职电子商务专业“生态圈模式”校企合作平台建设分析[J].电子商务,2016(11):82-83.

[8]王慧.“顶岗实习”为主线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以高职电子商务专业为例[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6):136-139.

[责任编辑:束仁龙]

G642

A

1674-1102(2017)02-0146-03

10.13420/j.cnki.jczu.2017.02.035

2017-02-17

池州学院质量工程项目(2016XJYXM21)。

柳思维(1988-),男,安徽宣城人,池州学院商学院助教,硕士,主要从事电子商务研究。

猜你喜欢
校企电子商务实训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电子商务法》如何助力直销
电子商务
虚拟情景实训环境三维模拟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关于加快制定电子商务法的议案
跨境电子商务中的跨文化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