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自我经验”的有效教师培训
——学习自主生长式教师专业发展理论的思考
■湖南长沙教育学院 唐良平 李韧青
“自我经验”是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潘海燕教授“自主生长式教师专业发展理论与实践”研究中的核心概念,它“是指教师个体通过亲身体验,在反思中获得的感悟”。该理论认为,只有尊重了教师的“自我经验”,才可能让每一位教师都获得自主生长式发展。潘海燕教授研究团队关于教师“自我经验”的内涵及其在教师专业成长过程中的作用,有利于我们深刻理解教师专业成长的特点和规律,有利于中小学教科研和师资培训,从而帮助教师运用“自我经验”生发教育思想与实践智慧。
所谓“自我经验”,就是指教师个体通过亲身体验,在反思中获得的感悟。常常表现为自己的真性情、土办法。教师的“自我经验”既包括对客观现象和事实的感性认识,又包括对其事实现象进行属性判断、分类梳理、特征分析和价值评判的理性思考。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并不是空着脑袋进入学习的,他们在日常生活和先前学习中已获得了丰富的经验和知识,学习者是信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他们在自己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通过新旧知识经验间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建构起新的意义,从而充实和改造自己的知识经验。这一理论在教师培训中的运用,就是培训者要将参加培训的教师的现有知识和经验,尤其是经过反思获得的“自我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他们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
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在教师培训中,参加培训的教师的自我经验不容忽视。教师培训不能无视参培教师的自我经验,另起炉灶,从外部装进新知识,而应该重视他们对各种教育教学现象的理解,倾听他们的看法,洞察分析他们这些想法的由来,以此为依据,引导学员丰富或调整自己的理解。
由此,我们不得不思考教师培训中忽视教师“自我经验”的问题:那种以洗脑、灌输、“格式化”为特征的教师培训,往往不关注教师的个人经验基础,大量移植专家的观点和思想,必然影响教师培训的效果。“自我经验”的敏感性和愉悦性是教师自主生长的基础,也是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更是摆脱自我迷失、重塑自我的基石。
“自我经验”是知识与能力的有机统一,又侧重于能力。它再现了教师的认知发展过程即教师的专业发展过程。聚焦教师实践性知识和能力提升目标的教师培训,根本上就是促进教师的“自我经验”的发展。提升教师的“自我经验”也就成为教师培训的应然目标,是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基本逻辑。
我们知道,教师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最本质的表现,就是教师的实践性知识和能力。实践性知识是指基于理论知识与教师个人经验、在特定的教育教学情境下形成的,支配着教师具体选择与判断的综合性知识。教师的实践性知识,很大程度上表现为教师的学科教学知识,它构成教师的关键能力和核心品质。要提高中小学教师课堂教学能力,从根本上说就是要提升教师的实践性知识和能力,而教师的实践性知识和能力又往往表现为教师的经验性知识和能力,也就是教师的“自我经验”。因此,我们需要进一步重视教师的“自我经验”,在此基础上发展教师的实践性知识和能力,从而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中小学教师“自我经验”的获得,除了需要个体亲身经历以外,关键还在于他们的觉察和感悟。自我觉察力是个体与生俱来的能力。感悟意味着个体对某个问题的认识上升到理性阶段,对个体的后续行为起自觉的指导作用。先天的觉察力水平的高低有很大的个体差异,中小学教师仅仅依靠自然反应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后天的积极训练,提高对“自我经验”的敏感性。通过后天专门的教师培训,可以有效提升教师的自我觉察力。也就是说,教师培训有利于提高教师的“自我经验”。
教师“自我经验”的结构是发展的,可以从较低级的“事例经验”发展为“类经验”、“个人经验体系”以及“实践智慧”。一般而言,优秀教师往往要经历一个形成、积累、总结、反思和提炼的过程。他们往往从一个个具体教育教学案例中提取“事例经验”,然后对许多“事例经验”进行分类整理,对同一类的经验进行再反思、再提炼,产生“类经验”;在此基础上,他们再将若干“类经验”凝练成为个人的经验体系,又在实际应用中生发“实践智慧”。从“事例经验”到“类经验”、再到“实践智慧”,是教师的实践性知识和能力生长的过程,这正是教师培训需要完成的目标。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建构知识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而是信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这种建构不可能由其他人代替。学习是个体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这意味着学习是主动的,学习者要对外部信息做主动的选择和加工。外部信息本身没有意义,知识的意义是学习者以自己的原有经验系统为基础对新的信息进行编码所建构的自己的理解。而且,原有知识又因为新经验的进入而发生调整和改变,所以学习不是简单的信息积累,它同时还包含了由于新旧经验的冲突而引发的观念转变和结构重组。
在教师培训中,参培教师的学习是一种创造性理解的过程。作为培训学习的主体,他们需要对学习活动进行积极的自我管理反思。这就需要参培教师对培训内容不断思考,对各种信息和观念进行加工转换,基于原有的自我经验进行分析综合和概括,形成新的假设和推论,并在自己真实的教育教学情境中,对自己的想法进行反思性的推敲和检验,进而能够灵活运用。即以教师的自我经验为培训起点,以真实问题为主轴来架构研修内容,以教育反思为主要研修方法,实现教师对培训过程中的新信息进行“自我”重构。
中小学教师自我经验的这一独特性,决定了他们难以按照统一的模式进行培训与专业发展,也不能够完全照搬“成功教师”的专业发展路径,而必须唤醒他们重新审视自我经验,利用好自我经验。因此,教师专业发展活动最重要的思路是立足教师的“自我经验”,量体裁衣式地建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让教师在“行走”中改变行走方式,在解决自己真实的教育问题的同时,生发个人自我经验,进而建构自己的教育理论。教师对新信息进行“自我经验”的重构,表达了教师培训的意义和价值。
教师培训管理者普遍认为,教师的专业成长,包括外在的学习和内在的反思成长两个根本内容。外在的学习又包括,专家的专业引领,这是培训对象与专家的对话;向前辈请教,这是经验学习中的历史与现实的对话;在同伴互助中学习,这是学习者与同伴的对话;学习书本理论,这是理论与实践的对话。所有这些,都是学习者接受到的一种外在的刺激,其最终发生作用还需要依赖学习者的自我反思,需要学习者在反思中将“自我经验”与外在的刺激有效地连接起来。
“反思”是教师成长的有效方法,教师对自我经验进行反思是走向成功的关键所在。现代教师应是“反思性实践者”:要在行动中进行反思,获得实践性知识,在实践中变成研究者。虽然“自我经验”包括教师经过一定生活岁月、知识学习、教学反思积淀下来的客观体验和主观感悟,但它特别强调“反思”的作用和意义,具有很强的生成性、生长性和个性化等特征,是教师教育知识形成、转化和专业发展的基础与动力。
立足“自我经验”的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在反思伴随下内在的自我生成过程:重视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强调教师在丰富的教育体验基础上进行反思,生发出自己的教育思想,整理出自身的教育体验成果。“反思”,就意味着对“自我经验”的肯定。
需要强调的是,外在的刺激是引发教师反思的动力。反思,正是教师“自我经验”与外在刺激的桥梁。作为外在刺激的教师培训,只有在反思中与教师的“自我经验”连接,才能促进教师“自我经验”的发展,才能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总之,教师的“自我经验”对于教师专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必须将教师的“自我经验”作为教师在培训中自主生长式发展的“生长点”,实现教师培训理论与实践的突破,提升教师培训效果。
责任编辑 成 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