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飞
(肇庆学院,广东 肇庆 526061)
提高大学生体适能健康水平的路径探析
孙飞
(肇庆学院,广东 肇庆 526061)
健康是社会生活的热点议题,在读期间是大学生接受体适能健康教育的重要时期.为此,如何系统地引导大学生接受体适能健康新理念与践行新方法,使大学生具有强健的体魄、良好的心态、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就显得十分关键.文章分析了提高大学生体适能健康水平的重要性,同时建议可采取的对策路径包括:树立健康体适能教育理念、革新教学模式、采用分层教学方法、构建课内外一体化学练模式以及提升大学生自我体适能健康意识.
体适能健康;学练模式;重要性;大学生;路径
“体适能”作为衡量人体健康水平的一种评价标准,近年来也作为一种教育理念被广泛运用到体育学科,体适能的概念及其内涵已与人的社会工作、学习、娱乐和应急处理生活细节等情况紧密联系,不仅是指人体对环境、生活以及运动中的应变能力,广义上的体适能也是健康概念的一种延伸,是指人体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1]学者任渊从体育训练学的角度将体适能定义为个体适应生活需要的体能,其进一步指出其发展的目的不仅在于促进个人体的健康,而且能提高个人身体活动的适应能力和运动能力.[2]为将大学生培养成为“身心健康、责任感强、专业过硬”的社会所需创新型人才,体育教师应发挥学科优势,在日常教学与训练工作中,以健康第一为核心,引导大学生进行积极锻炼,提高体适能健康水平,大学生毕业后能以健康的体魄的支撑、以快速的适应能力为依托,更好地为施展才学,奉献社会.
1.1 是促进大学生人格品质完善的重要途径
“体适能”健康教育本身就是一种通过通过系统的体育教育教学与训练实践工作相结合来提高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与良好的对外界的适应能力.实践中结合一定体育教学内容,通过对大学生进行一系列的运动锻炼,来实现既定的育人目标.在体适能健康教育工作之中,不仅提高了大学生的身体素质与运动能力、而且还生增强了大学生的情感体验与自信心,同时也磨练意志品质、增加了人际交往,在培养大学生怎样强健体魄、增强健康意识的同时,也为健康人格的塑造奠定了坚实基础.实验表明“体适能”训练对提升大学生良好的人格品质具有内在的驱动作用,尤其是系统的富有成效的高校体育学训工作,能使大学生产生较大的内驱力,进而转化为良好的学习动机,当这些精神品质迁移到人品塑造时就会促进大学生人格品质的完善.[3]
1.2 是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
世界卫生组织在其宪章中将健康定义为“身体的、精神的健康与社会适应良好的总称.”众所周知,体适能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与推进,正是在体育新课改精神的引领下,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高校在体育课程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与探索,在教学思想方面,已树立了健康第一的全新理念;在教学内容方面,为面向全体学生,满足大学生的体育诉求,重视了对传统项目的筛选与整合,同时也注重了对“舶来品”项目的引进.在教学方法上注重了多种方法的灵活运用;在教学评价上,所关键的评价体系已明显具有实效性与可操作性.其目的就是调动大学生能积极主动参与,并能在愉快的参与过程中增加了情感体验,磨练了意志、愉悦了身心,学到了平时接触不到的知识,提高了对社会、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
1.3 是高校实现内涵式发展的重要基础
实现内涵式发展是示高校改革的重中之重,当前形势下,高校必须审时度势,以国际学科前沿为牵引、市场需求为导向、提高人才质量为核心的发展战略,才能在众多高校和谐发展之中快速崛起.健康的身体是学习科技前沿知识的物质载体,倘若健康的生物体出现了问题,一切都将失去了依托.为此,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应高度重视大学生的体适能健康问题,坚持体适能健康为第一要务,大力开展阳光体育会活动,不断激发大学生们对体适能健康方面要求的主动性以及担当我国科教兴国与人才强国的那份社会责任,同时也带动动我国的群众体育走向终身化与大众化.上述可见,提高大学生的体适能健康水平,也是高校实现内涵式发展的重要基础.
1.4 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支撑
习近平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再次强调要深入实施人才强国发展战略.众所周知,大学生是科技知识的载体,踏入社会将大展宏图,用健康的生物体、旺盛的精力、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创造更多的生产力,进一步推动科教兴国梦的实现.但有资料显示,我国重要研究领域的个别高科技人才因为身体健康问题,导致了英年早逝,不仅给自己家庭带来不幸,同时也给国家带来无法弥补的损失.为此,提高大学生的体适能健康水平,也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支撑.大学生无论是在读还是毕业后踏入社会,都应按体育教师所指导的运动处方,选择适合个人的运动项目,把控锻炼时间与运动强度,养成自我的体适能健康意识,用健康的体适能为支撑,以发挥科技才能为优势,全身心投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建设之中.
2.1 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树立健康体适能教育理念
新一轮体育课程改革提出了“以生为本、健康第一、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课改新理念.为此,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实践中,应革新教学理念,在稳扎体育双基的基础上、在渗透终身体育意识的为终极目标的前提下、所甄选的教学内容、所选择的教学方法、所采用的评价标准都应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实现身体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的和谐统一,并在此基础上提高大学生对环境、对社会的快速适应能力与反应能力,以充沛的体能、阳光的心态、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与进步.在“健康第一”的新课程理念指导下,还充分考虑高职生的个体差异和多元化的发展需求,将课程结构从课内延伸到课外、校外,使体育学科实现人本回归,为高职生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养成终身体育锻炼习惯而发挥出体育学科应有的优势.
2.2 革新教学模式
日常教学实践中,体育教师为了操作方便,经常选用讲解-示范-练习的传统教学模式,对大学生灌输体育基本知识与运动技能,忽略了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培养,不利于大学生就是能健康水平的提高.为此,高校应继续推广以大学生为主体地位的“三自主”教学模式,让大学生依据个人的体育倾向作出个人的自主选择,然后规范体育教学管理,让大学生在三自主模式下,学专学精所选择的体育运动项目,毕业后踏入社会依然能运用所有,养成锻炼习惯,并能发挥体育骨干作用,带动社区体育健身运动的蓬勃开展.例如选择体育舞蹈的女大学生在舞蹈教师的系统指教下,不仅要提高心肺功能、体、耐力与意志力,还要从基本功开始、在套路动作、舞台表演、编蹈、舞蹈技能评定等方面,将体育舞蹈专业学学专学精,毕业后能发挥特长,成为社区广场健身舞的精神领袖.体育教师在设施“三自主”教学模式中,要设法提高大学生参与动机,确保大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大学生真正成为体育运动的受益者.在设施三自主模式中,要科学安排学练密度与运动负荷量,保证运动量和运动强度适中,对大学生体适能健康具有积极重要的促进作用.
2.3 采用分层教学方法
为提高体适能健康教育的实效性,必须注重学情提高针对性.最为主要的学情就是大学生具有不同的体育基础与运动能力,为了提高大学生体适能的健康水平,教育教学就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为兼顾不同层次的大学生,所开展的体育教育教学工作最好的解决方案就是采用分层教学法,让不同基础的大学生在三自主模式下,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运动强度与练习密度,都能通过体育教师的分层教学与训练,取得满意的效果.例如男子篮球运动教学中,采用分层教学法,高水平组大学生运用比赛法,以快速攻防转换为重点进行实战演练;中水平组大学生分组练习行进间快速突破上篮或随机接球后立定跳投;低水平组学练原地投篮和行进间传接球.总之,兼顾不同大学生的篮球基础,让每个大学生在篮球运动中都能健体悦心、磨练意志、提高适应能力与快速反应能力.
2.4 构建课内外一体化学练模式
大学生体适能健康包括不仅包括生物体机能的提高、还包括运动技能、心理承受能力、对外界刺激的快速反应能力与性环境的适应能力.
体适能健康水平的提升不是一日之功、需要一个系统的培养过程.为此,大学生体适能健康水平的提升不仅需要“贵在得法”,更需要一种量的积累来促进质的飞越.可见,此项工作不能单依靠体育教师在课堂上的有限教学时来完成,应在“健康第一,终身体育”指导思想的引领下,将课堂教学与课外体育活动有机结合起来,构建课内外一体化训练模式,充分利用大学生的课余时间,来加强锻炼,不仅提高了体适能水平,同时也丰富了大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为此,高校应做好统筹规划,做好体育课堂所传授的体育知识、技能与大学生的“第二体育课堂”相衔接,通过课内体适能训练向课外体育活动、体育社团活动、业余训练与比赛等课外体适能锻炼方向延伸,在全面提高学生体质健康和基础体能的基础上,切实提高大学生运动技能和体育保健知识储备,使大学生终身受益.[4]
2.5 提升大学生自我体适能健康意识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云:“最好的教育就是自我教育”.为此,大学生体适能水平的提升不能全依赖于母校有限的体育教育教学资源,也不能错误地认为在读期间体适能达标了毕业后就不用再持续锻炼了,必须要具有一种终身体育意识与终身锻炼习惯来维系体适能健康水平.大学生一旦具有这种终身体适能健康意识,就会遵循个人的体育需求,参照本人的体育运动基础及个性的体育倾向与爱好,进行合理的选择运动项目、合理地体育运动时间.为此,要在日常生活中对大学生进行科学地引导,提升大学生的自我体适能健康意识.大学生在小群体体育活动中,通过分析与判断自己在群体中所处的层次和水平,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和锻炼,慢慢养成体适能锻炼习惯,在毕业离开学校踏入工作岗位后,自然而然地就会运用在学所学的体育知识与技能,组织与带动工作单位、所居住社区体育活动的蓬勃开展,让更多的人受益于体育锻炼.[5]
关注与提高大学生的体适能健康水平,不仅是高校体育教育教育工作中的关键环节所在,同时也是大学生健康成长、学好科技知识与发展个人潜能的重要支撑.为此,要秉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关注大学生的运动基础与体育诉求,通过革新教学模式与采用分层教学法来激发他们的参与动机,采用构建课内外一体化的学练模式来调动大学生全员参与的积极主动性,提升大学生自我体适能健康意识,养成自主锻炼的习惯.
〔1〕张雷.体育课程改革的健康体适能路径[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3(2):53-54.
〔2〕任渊,王润平.足球运动员体适能训练研究[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16(3):101-103.
〔3〕赖锦松.“体适能”训练在大学体育课程中的应用研究[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4(2):96-99.
〔4〕李霞.体育课内外一体化职业体能训练模式研究[J].湖北体育科技,206(8):750-753.
〔5〕闫巧珍.阳光体育运动对青少年体适能的运动干预及健康促进[J].青少年育,2014(6):17-18.
G804;G64
A
1673-260X(2017)04-0121-02
2017-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