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当·斯密合宜性理论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借鉴意义

2017-03-29 17:29许献磊范梦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7年3期
关键词:斯密亚当同情

许献磊,范梦

学术交流与探讨

亚当·斯密合宜性理论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借鉴意义

许献磊,范梦

我国目前处于改革攻坚阶段,道德问题受到广泛关注,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始终是个常问常新的话题。亚当·斯密的《道德情操论》曾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资本主义社会提供了道德标准,对西方现代社会道德体系的形成起到奠基作用。当前,《道德情操论》中有关行为合宜性的理论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仍然具有借鉴意义。

亚当·斯密;合宜性;道德建设

《国富论》使亚当·斯密以经济学家的身份为中国人所了解,他因提出“市场经济主要由‘看不见的手’来调节”的观点被誉为西方经济学之父。然而,斯密的另一本伦理学著作《道德情操论》在我国却鲜为人知。事实上,作为集中阐述斯密伦理学观点的代表作品,《道德情操论》的出版发行早于《国富论》,并在当时大受欢迎。《道德情操论》为西方社会市场经济的良性运转,社会的稳定、和谐提供了道德标准,是西方社会伦理重要奠基之作。当前,在改革攻坚阶段,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如何将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制度进一步有机融合,如何使市场环境与社会主义道德发展目标相一致是无法绕过的课题。因而,我们不妨从《道德情操论》的伦理关怀中汲取人文营养。

一、亚当·斯密合宜性理论简述

(一)判断合宜性的标准

亚当·斯密认为,人们判断行为是否合宜往往是根据别人的情感与自己的情感是否一致而实现的。当事人的原始激情同旁观者表示同情的情绪完全一致时,它在旁观者看来必然是正确而又合宜的;相反,当旁观者发现当事人的原始激情并不符合自己的感受时,这些感情在旁观者看来必然是不正确而不合宜的。比如,当我们看到朋友因家人的去世而悲伤时我们也会替他感伤,这时,朋友的悲伤在我们看来便是合宜的;反过来,如果我们不仅不替朋友悲伤,反而还继续为自己的事情高兴,那么我们的行为在他人看来便是不合宜的。因此,多数情况下,人们是通过自己的官能和情感经验来判断同伴的行为是否合宜,而这些官能的感觉和情感经验往往会因时代和文化背景的不同而有所差异,所以我们在界定当今中国社会的合宜标准时应充分考虑自身的时代特征和文化背景。

亚当·斯密还指出,在某些原则性问题上,评判人们情感和行为是否合宜的标准是人类的是非之心。他指出,无论我们认为自己的是非之心是怎样建立起来的,它都可以指导我们一生的行为。“这种是非之心具有极为明显的权威特性,这些特性表明,它们在我们内心树立起来是为了充当我们全部行为的最高仲裁者,以便监督我们的意识、感情和欲望,并对它们该放纵或抑制到何种地步做出判断”。[1]在今天看来,这种是非之心便是在社会生活中用来调节人们思想和行为的社会道德标准。只有让这些道德标准内化为人们思想的一部分,才能有效帮助人们监督自己的意识、情感和欲望,合理控制自己的行为,以形成适当的监督环境和良好社会氛围。

(二)同情和相互同情的愉悦

亚当·斯密指出,“同情”是人们其他情感和一切行为动机的出发点。他认为,“无论人们会认为某人怎样自私,这个人的天赋中总是明显地存在着这样一些本性,这些本性使他关心别人的命运,把别人的幸福看成是自己的事情。这种本性就是怜悯或同情。”[1]他指出,“同情”作为一种情感,是每个人的本能,即使罪大恶极的人也不会完全丧失同情心。

亚当·斯密所说的同情并不是简单指人们对他人的悲伤表示的同感,而是指“我们对任何一种激情的同感”。这种同感是我们通过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感官来感受他人所经历的痛苦和幸福产生的,因此,我们虽然能通过同情对象所表现出的愤怒、高兴等激情想象到他们的感受,但由于不是亲身体会,仍不能做出与同情对象完全一致的反应,所以在发出行为前还要借助道德标准对自己的情感进行控制和调节。得到同情和同情他人都是令人愉悦的,不管人类产生同情的原因是什么,“再也没有比满怀激情地看到别人的同感更使我们高兴”[1]。“同情既增加快乐也减轻痛苦”[1],当我们因成功而得到赞美时,我们的快乐便增加了,当我们因失败而得到安慰时,我们的挫败感便也被减弱了。因此,相互同情可以使生活变得轻松而愉悦。

“爱是一种令人愉快的感情,恨是一种不愉快的感情”[1],所以,“当身边的人很少为我们可能得到的好处所感动,我们也能够原谅他们,但是,如果他们对我们可能遭到的伤害似乎漠不关心,我们就完全失去了耐心”。[1]由此可见,对弱者的同情和帮助比对强者的阿谀奉承有意义得多。同情他人本身也是令人愉悦的,尤其是当我们的同情得到了回应的时候,相反,当我们对他人的不幸视而不见,拒绝去同情他人疾苦的时候,我们也会因自己的胆小和软弱而羞愧。

同情体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心和爱护,是人们交往过程中的情感基础,是人类所有美德的源泉,也是各种冲突和矛盾的润滑剂。在社会主义道德教育过程中,只有人们提高相互同情的意识才能使各项具体道德标准深入人心。

(三)体谅他人和抑制自私的美德

根据合宜性理论,当旁观者努力体谅当事人的情感时,便产生了温柔、有礼、和蔼可亲以及公正、谦让、宽容仁慈的美德,“因为旁观者的同情心可以反映出他对同自己交往的那些人的全部情感”[1]。当一个人可以为他人受到的痛苦而悲伤,为他人得到的好运而高兴时,这个人便会被认为是一个和蔼仁慈富有爱心的人,而对别人的幸福或不幸无动于衷的人无疑是难以接近或令人排斥的。

另一方面,当当事人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绪时,便产生了崇高、庄重、自我克制的美德。因为那些能在不同情境中努力控制自己,使自己心境保持平静的人,必然是具有成熟思想和强大理智的,这些人往往礼貌、高尚并受人尊敬。

“正是这种多同情别人和少同情自己的感情,正是这种抑制自私和乐善好施的感情,构成了尽善尽美的人性;唯有这样才能使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和激情协调一致,在这中间存在着人类的全部情理和礼貌。”[1]体谅他人和抑制自私的美德是一种情感上的个人牺牲和无私奉献,有了这样的美德,人们才会真心去关心、帮助弱势群体,才会认真约束、检讨自己的行为,才会形成去创造、维护良好社会公共环境的责任感。

(四)等级观念引起的道德情操的败坏

人类的野心和虚荣心是刺激积极进取的动力,但控制不好便会把人变得贪婪甚至不择手段。在竞争条件下,人们不断追求财富和权力,以为只有富有和有权力的人才会得到他人的关注和赞赏,却忽视了美德在社会生活中应有的地位。我们无法否认财富和地位是值得追求的,因为在某些情况下,它们会被当作表示尊敬的自然对象,但毫无疑问,罪恶和愚蠢会大大贬损那些高贵的地位。

通常来讲,取得美德和财富的道路是一致的。在多数职业中,“真正的、扎实的能力加上谨慎的、正直的、坚定而有节制的行为,大多会取得成功;而厚颜无耻、不讲道义、怯懦软弱或放荡不检,总会损害卓越的专业技能”。[1]所以在追求财富和地位的过程中,多数人都会注重自己的道德修养。然而,在较高阶层中往往存在许多道德情操败坏的现象,在很多情况下,“成功和提升并不依靠博学多才、见闻广博的同自己地位相等的人的尊敬,而是依靠无知、专横和傲慢的上司们的怪诞、愚蠢的偏心;阿谀奉承和虚伪欺诈也经常比美德和才能更有用”。[1]正是人们对财富和地位的追求及滥用使社会风气败坏,因此,缺乏道德标准和监督的竞争是盲目的、可怕的,是腐败滋生的温床,是社会发展的大敌。

然而,那些忽视道德盲目追求财富地位的人未必就会幸福,“他们应该为得到自己梦寐以求的地位而感到十分幸运,但是他们对其所期待的幸福总是极为失望”“在他自己和他人看来,他提升后的地位所带来的荣誉,会由于为实现这种提升而采取的卑鄙恶劣的手段而受到玷污和亵渎”。[1]这些人所拥有的也只剩浮华的财富或权利,一旦失去了这些,他们将变得无比空虚和失落。

因等级观念引起的道德败坏现象提醒我们: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市场监督体系尚未健全的情况下,竞争主体和监督者都应充分重视道德在社会竞争中的重要性,进行公平竞争,拒绝权钱交易和任人唯亲等不良作风。

(五)关于责任感

亚当·斯密还指出,虽然责任感有时是人们行为的唯一原则,但在很多情况下责任感应该同其他行为动机一起发生作用,因为在社会生活中调节人们行为的除了理性因素,非理性因素也很重要。比如,在家庭生活中,如果维系夫妻关系的纽带只是那些行为准则、道德原则,而夫妻双方完全没有相互爱慕和关怀的情感的话,婚姻关系便形同虚设。如果子女把对父母的赡养仅仅当成一种责任的话,父母即使得到了基本的照料,也不会感到被关爱,反而会觉得自己是他人的负担。在这些情况下,仅仅用责任感来作为行为的唯一准则是完全不合宜的。进而,亚当·斯密又讨论了在什么情况下责任感可以成为人们行为的唯一准则。他认为,这主要是依一般准则的明确性而定。如果在某些情况下相应的准则规定得十分明确,并且是约定俗成的,那么就必须依照准则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但如果准则规定得没有那么明确的话就可以在行为中加入非理性因素。

然而,这些明确的标准是什么呢?合宜性理论认为,是正义准则,这种正义准则是指在人们实践某种美德时的关于合宜性的想法,“是对某一特定行为习惯的某种爱好;我们应当更多地考虑这一准则所要达到的目的和基础,而不是准则本身”。亚当·斯密认为,盗窃和通奸都是非常明显的违背正义准则的行为,在人们有了这些欲望时,就应该坚守住道德底线、维护这些准则,否则将会滑向罪恶的深渊。但在不违背正义准则的情况下,人们是可以凭情感来调节自己行为的,比如,没有哪条准则规定人们应该在受到恩惠时怎样做,或做到什么程度,那么人们就既可以报答,也可以不报答,或者可以报答得多也可以报答得少。但就中国的传统道德来讲,“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报恩也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的责任,所以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过程中,我们应结合自身文化特点,在吸收借鉴外国先进文化的同时,发扬自身传统美德。

在分析责任感重要性的同时,亚当·斯密仍旧强调了人的天性的力量。他指出,“因为一个人也许会根据某种错误的责任感做出错误的行为,所以天性有时也会占据优势,并且与之相反地引导他做出正确的行为。”[1]这一点对我们的道德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也是科学发展观中“以人为本”理念的客观要求。

二、合宜性理论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借鉴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一直在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做着坚持不懈的努力,但近几年,道德缺失现象仍屡见不鲜,严重影响了市场经济秩序和社会和谐。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国民素质的提高和道德的力量,绝不可能真正强大。温家宝总理曾指出,当前文化建设同经济建设相比,仍然是一条短腿,要在全社会大力加强道德文化建设,形成讲诚信、讲责任、讲良心的强大舆论氛围。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应结合自身实际,借鉴西方社会发展经验对症下药,合理解释各领域道德问题,从而增强思想道德教育的感召力,真正发挥其道德导向作用。

(一)强调温暖和谐的社会氛围

亚当·斯密认为,“同情”的情感是人性的一部分,人们只有在相互同情中才能感到愉悦,减轻痛苦。在相互同情的过程中,不仅被同情者可以体会到温情和安慰,同情者也会因自己得到了肯定,体会到生活的意义。他还指出,责任感是指人们对一般行为准则的尊重,是个体在社会生活中应具备的基本素质,缺乏责任感的人终将被社会遗弃。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过程中,要想使各领域的道德建设取得长足的发展,首先要形成健康、积极,友爱互助的社会环境,要使人人都有同情他人、关心他人的意识,都有尊重并遵守各项准则的责任感,形成良好的道德建设根基。

人们在进行社会交往过程中,无时无刻不面对着交往对象及自身的情绪变化,在认识自己情绪的同时,也应注意并迁就交往对象的情绪和情感要求。比如,当同事获得提升时,他人也许会感到失落或嫉妒,但出于礼貌和同情,应大方地对其祝贺,并为其感到高兴,因为这样做才是合宜的,才能体现出自信和善良,同事也会从内心拉近与我们的距离,从而营造了和谐的工作环境。在各领域的社会活动中,都存在着明确并相对稳定的行为准则,这些准则来源于人们在长期社会生活中形成的习俗和正义感,诉求于主体的责任感。这些准则维系着社会生活的正常秩序,也服务于每个社会成员,必须得到广泛的接受、遵守和维护,否则人类社会将变得冷漠、凄凉,一片混乱。

另外,人们应善于并乐于捕捉发自内心的善良的情感,并用强烈的责任感引导自己的行为。“同情”是社会生活的润滑剂,只有每个人都发挥自己同情的情感,奉献自己的爱,才能使生活更加轻松并充满意义。

近年来,文学的式微频频被人提及。身处传媒出版空前发达的时代,很多人往往发出“优秀文学作品难觅”的感叹。与此同时,形形色色的文学奖却日渐成为炙手可热的话题,人们不仅津津乐道什么样的作品可以获得殊荣,更是密切关注其中是否存在不公平的“猫腻儿”。当文学靠文学奖中的争议话题来提高公众关注度的时候,不得不说成了一个“黑色幽默”。

(二)合宜性理论对社会公德建设的借鉴意义

近年来,社会公共生活中的道德问题屡见不鲜,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欺诈现象甚嚣尘上,食品安全问题、卫生用品质量问题越来越令人担忧,甚至一些行业佼佼者都不断被爆出造假欺骗消费者的丑闻,不仅破坏了市场经济秩序,也打击了消费者的消费信心。虽然国家一直在加强立法,完善政策,试图用行政手段规范市场秩序,但社会真正需要的是人们的羞耻心、责任感,“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只有让公众凭良心做出符合道德标准的事,发自肺腑地去做高尚的事,社会道德建设才算真正取得了成就。

由于诚信缺失,人们在社会公共生活中变得越来越冷漠,对于公共场所中的不道德现象以及某些恶性事件,很少有人愿意挺身而出。这种缺少正义感和社会责任感的表现在公共生活中是完全不合宜的。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可以从亚当·斯密那里得到很多启发。

根据合宜性理论,“多同情别人和少同情自己的感情,抑制自私和乐善好施的感情,构成尽善尽美的人性”“在这中间存在着人类的全部情理和礼貌”。在公共生活中,人们应该有抑制自私、体谅他人的觉悟,因为“令人敬畏和可尊敬的美德存在于一定程度的自我控制之中,它以其使人惊异的优越与人类天性中最难抑制的激情而令人吃惊”。[1]抑制自私和体谅他人的美德体现的是自我牺牲和自我修养。在公共生活中,大家往往面对的是素未谋面的陌生人或少打交道的泛泛之交,即使实行了不道德行为也未必会对自身发展和日常生活产生多大影响,所以非常容易出现自私自利、明哲保身、麻木不仁等道德缺失现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面对纷繁复杂的经济利益诱惑,人们只有理智地抑制自私才能不去危害他人利益,并使自己得到长期全面的发展;只有体谅他人,认真考虑自己不良行为的后果,才能乐于帮助弱势群体。相反,自私自利、唯利是图的人也许短期内会得到某些直接利益,但一旦被公众发现,就会长期被社会抛弃。在公共生活中缺少正义感、对不文明行为和弱势群体视而不见的人也许可以避免某些所谓的麻烦,但事后必将受到良心的谴责,并难以面对自己软弱的行为。所以,抑制自私和体谅他人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维护正常经济秩序和营造良好社会氛围的必要品质。

(三)合宜性理论对职业道德建设的借鉴意义

如今,很多企事业单位仍存在推诿扯皮、磨洋工等现象,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给人民群众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不便。在一些营利性行业中还存在严重的违规、违法现象,比如,餐饮业滥用地沟油;建筑业偷工减料;运输业车辆不达标,人员超载等问题,都严重危害了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但最根本、后果最严重的还是贪污腐败现象。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指出反腐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反腐败工作虽取得明显成效,但总书记还指出,“腐败活动减少了但并没有绝迹,反腐败体制机制建立了但还不够完善,思想教育加强了但思想防线还没有筑牢,减少腐败存量、遏制腐败增量、重构政治生态的工作艰巨繁重。因此,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永远在路上”。[2]

亚当·斯密认为,在多数职业中,真正扎实的能力加上谨慎、正直、坚定而有节制的行为大多会取得成功;而厚颜无耻、不讲道义、怯懦软弱或放荡不检,总会损害卓越的专业技能。可见,一个人的事业成功与否不仅取决于其技能水准,很大程度上还受道德水平的影响。因此,在职业生活中,人们应有基本的责任感,遵守自己所从事的职业的相关准则。对工作对象一视同仁,不因等级观念和功利心改变自己的工作态度。根据合宜性理论,职业生活中的不公平竞争和其他腐败现象主要是由人们的野心和虚荣心引起的,因为在阶级社会中,人们受到的尊敬往往与其所拥有的财富和权力成正比,人们便容易忽视道德在职业生活中的作用,盲目地追求财富和地位。有野心的竞争者在竞争过程中为走捷径用物质利益巴结奉承那些居高位的人,而居高位人的虚荣心也因为竞争者的奉承而得到了满足,这样便产生了腐败和各种不正当交易。

可见,在道德建设过程中,除了强调竞争结果,更要强调竞争手段。在干部提拔过程中,除了业务素质的考核,还要对其作风和工作、生活态度进行谨慎的评估。要教育人们适度把握好自己的野心和虚荣心。因为即使是那些通过不正当竞争取得利益的人也会“因为一些美德受到冷遇而感到羞愧,这些美德他们有时也会偷偷地实行并对它们怀有某种程度的真诚的敬意”。

(四)合宜性理论对家庭美德建设的借鉴意义

在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现代社会,家庭的形态主要表现为仅有两代人的核心家庭,家庭生活中的道德问题主要体现在夫妻关系和亲子关系方面。按照合宜性理论,这两种关系仅靠道德来维系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靠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来调节。但目前很多家庭的成员连基本的道德标准都达不到,因此产生了许多夫妻反目、老无所依的可悲现象。

就夫妻关系来讲,很多人没有树立正确的婚恋观,甚至只是将婚姻当作交易或满足某种需要的捷径。不难看到,在电视相亲类节目中,拜金主义风气盛行,在现实处理离婚问题的过程中,也经常出现夫妻双方不争抚养权、只争财产的闹剧。婚姻是夫妻二人对彼此的终身承诺,应建立在以诚相待、相互信任、相互爱慕、情投意合的基础之上,不应有任何的功利性因素在其中。只有树立正确的择偶意识,夫妻双方因为爱情相结合,才能在婚姻生活中共渡难关、相濡以沫,共同创造美好幸福的生活。

就亲子关系来讲,赡养父母在中国本是人尽皆知的义务,但近年来却出现了许多不仅拒绝赡养老人,反而虐待老人的现象,每件违背孝道的行为都让人不寒而栗。“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斑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敬老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每个社会成员都有责任关爱自己的父母,以及帮助需要帮助的老人,在亚当·斯密看来,这是一种仁慈的美德,也是人性的基本特点。他指出,人们必须要把那些约定俗成的重要准则铭记在心,否则人类社会就会崩溃。所以,在家庭美德建设方面,应注重对夫妻之间和亲子之间权利和义务的教育,让人们在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形成家庭责任感之后再决定是否要结婚或生育子女。在家庭中道德教育应先行于智力教育,注重对子女责任感和健康情感的教育,从而为幸福美满的家庭生活打下坚实的根基。

责任感是任何社会生活的必需品,缺乏责任感的人终将被他人鄙视和抛弃。但在家庭生活中仅有责任感是远远不够的,因为维系家庭关系的主要是人们的亲情、爱情等强烈而深刻的情感。缺少了这些情感,即使家庭成员尽到了自己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其家庭生活也是冷淡无味的。所以在家庭美德建设过程中还应强调家庭成员之间情感的交流,劝导人们相互珍惜、相互爱护。

[1]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3,7,25,113,280,178,169,188,19,128,195,13 7,298,211.

[2]习近平.十八届六中全会公报[DB/OL].http://news. china.com/domestic/945/20150114/19204767_all. html.2015-01-14.

责任编辑:丁金荣

G641

A

1671-6531(2017)03-0021-05

许献磊/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副研究员,博士(北京100083);范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思想政治教育学院在读博士(北京100083)。

猜你喜欢
斯密亚当同情
她的委屈,没有同情分
不该有的同情
亚当·卡罗拉的十大珍藏
理解即同情——以明清以来限制对外交往为例
语言层次
亚当·斯密道德理论的核心是什么?——The Theory of Moral Sentiments题解
李斯特对亚当·斯密的批判——兼评《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及对中国经济学的启示
那些理财被骗的人,有多少真正值得同情?
需求、天性与产业发展——来自亚当·斯密的启示
开车时别发短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