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教育视野下独立学院职能转变问题研究

2017-03-29 14:51王亚萍彭维危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7年3期
关键词:通识学院课程

王亚萍,彭维危

(武汉设计工程学院 公共基础课部,湖北 武汉430200)

通识教育视野下独立学院职能转变问题研究

王亚萍,彭维危

(武汉设计工程学院 公共基础课部,湖北 武汉430200)

在我国现行教育体制下,独立学院的教育定位要与时俱进,教师不能再局限于书本知识的传授,而要通过改革实现教育向“以人为本”转变的理性回归,真正实现传道、授业、解惑。因而独立学院教育亟需有通识教育的支撑。通识教育的根本着眼点在于实现对学生人文素养、思维方法、价值观念等的培养,这就需要独立学院的教师以通识教育更改教学方法、增进知识涵养。

通识教育;独立学院;职能转变

独立学院是我国高等教育的新兴载体,也是加快发展、深化教育改革的必然产物。独立学院的快速发展是实现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型和发展过程中一项重要的制度创新,它在吸纳社会资金、普及高校教育方面有重大作用。因而在现代高校中,民办教育占有重要作用。与此同时,通识教育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因此,如何在独立学院全面开展通识教育,如何转变教育职能,成为本文探讨的重点。

1 通识教育的概念与独立学院开设通识教育课程的现状

“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对,是一种超越了功利性和实用性,强调人文、社会和自然科学基础知识教育的现代教育理念,注重对学生人格和综合能力的培养,人文教育是其主要内容。”[1]通识教育最早起源于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的自由教育,他强调在教育中要发展人的理性、心智,其关键就是如何做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我国古代也出现了通识教育的理念,在儒家经典著作《中庸》和《论衡》中都出现了博雅和通学的教育主张。自由教育的理念和博雅通学的主张对现代通识教育有着奠基和引导作用,但对通识教育,至今还没有一个公认的、规范的概念表述,对通识教育的理解还处在积极探索的阶段。

独立学院在其自身的发展过程中,既不同于公立大学本科教育,也与高职高专类职业教育相区别:民办教育的发展一定要考虑市场需求,具有一定的市场依赖性。为了更好地吸引学生,扩大生源,目前我国独立学院多采取与知名大学联合办学的模式,再转设成为独立学院。在发展过程中有一定的依托优势,有的独立学院直接借鉴母体学校的金牌专业,以此来招徕吸引考生。但在市场化制约和提高学生入学率的硬性指标下,他们不得不将考证、过级、考研或订单式培养作为“应用型人才”的标志,与职业培训靠拢。在这种情况下,独立学院面对来自自身与社会的压力,不得不将培养方案一再调整,有的专业甚至是一减再减,缩短理论课程和通识课程学时,比如一些独立学院将通识教育课程中的 “大学语文”删去,改成专业技能课程和考证培训课,将考注会、建造师等当成最好的招牌。如此下去,独立学院永远跟着时代走,社会需要什么人才就设置什么专业,其教师在授课方面只追求考证率,逐渐形成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这一目标忽略了对学生整体素质和人文素养的提高。

君子不器,大学的精神绝不是要培养只有一种技能的人,而应该是培养一个整体素质高的人才,才会放之四海而皆准。如果没有良好的通识教育,绝不能办好一所大学,如果没有教师观念、培养方案的转变,通识教育也将会举步难艰。

2 目前独立院校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由上论述可以看出我国独立院校办学方向大多受到市场制约,以市场为导向,对通识教育课程的认识、设置及办学理念的渗透还远远不够,在这种培养模式下,教师在教学中存在很多问题。

2.1 通识教育课程的设置呈现随意性

由于独立学院的办学理念是与市场相适应的,所以在培养方案的制定上,会以市场为导向。因此在通识教育课程的设置比例上出现严重失调,总体上偏向于应用性、工具性,而忽视人文性、普适性。在大部分独立学院的培养方案和执行课时中,通识教育课程以思想政治理论课、计算机课、外语等工具性的教育内容为主,忽略了人文素质和文化修养方面的课程设置。同时,通识教育课程的开设具有随意性,缺乏统一理论指导。如某一专业学分不够,就临时开一门通识教育课程来抵学分。大部分学校对通识教育的理解尚停留在表面层次,复制粘贴现象严重,其他学校开什么课,自己学校也开什么课,还存在因人设课的情况,基本不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又或是追求“新鲜、实用、有趣”,总而言之,通识教育课程的设置缺少一定的目的性和规划性。

2.2 通识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

独立学院的培养模式以市场为中心,所以在课程设置时专注于专业课程和实践课程,目的就在于培养专业人才,提高学生就业率,扩大学校知名度,进而提高新生入学率。因而在独立学院的整体教学环境中,就出现了重视专业课,轻视通识课的现象。通识课程的教师往往比较少,而且经常出现兼职教师上课来解决这一问题,常常使学生课下见不到教师,无法与任课教师沟通。即便是本校教师也存在不受重视的现象,加上通识教育的效果不是立竿见影的,短期内很难见到成效,因此通识教育课程很难在独立学院中得到应有的重视。在独立学院中,学生评教又占到很大比重,而负责教授通识课程的老师要面对来自全校各个专业的学生,学生对通识教育课程又缺乏相应的认同感,导致了通识课教师评教往往低于专业课教师,而教师的职称评定中,学生评教又占很大一部分,打击了教师的积极性。所以要想提高通识教育课程的普及性,就应在培养模式上做相应转变,多鼓励承担通识课程的教师,降低评优评先条件,提高他们上课的积极性。

2.3 启发、互动式通识教育课堂的缺失

普通高校教学的一个主要教学目标就是进行启发式、互动式教学,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真正成为课堂主体。有效的课堂互动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实现启发式教学,使学生做到举一反三。教师是课堂的主导,如何组织课堂教学显得至关重要,这就需要复合型的教师来把控整个课堂,做到教师引导,学生主体,寓教于乐。但是在一些高校特别是独立学院中依然保持着“师道尊严”的态度,始终坚持以教师“教”、学生“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填鸭式”教学依然存在于某些高校中,课堂缺乏与学生的有效互动,导致学生缺少上课的兴趣。这种方式已经严重不适应目前的通识教育模式。

3 通识教育视野下独立学院教师职能转变的对策和途径

事物发展都是在曲折中前进,独立学院作为高等教育的新兴载体,其发展必然要经历一个长期曲折的过程。

3.1 树立正确理念——坚持培养方案与课程设置相协调

美国哈佛大学《自由社会中的通识教育》报告指出:“通识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完整的人,这种需要具备多种能力:有效思考的能力;清晰沟通思想的能力;作出适当明确判断的能力;辨别一般性价值的认能力。但通识教育‘并非培养无所不能的完人,也并非是在面向全体学生进行基础性语言、文学、历史、科学知识的传授,个性品质的训练,公民意识的陶冶,以及社会生活中所需的一些实际能力的培养’。”[2]大学通识教育的使命在于“造就全面发展的、敏于探索、善于批判、勇于创新、乐于奉献的新人”[3]。由此可以看出,通识教育在课程本质上强调的是心性的培养和文化的熏陶,更强调的是人的全面发展而不是专门化、技能化。

在我国现在的教育体制中专业化倾向明显,不适合培养全面的人这一教育目标。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转型,即便是纯技术领域的问题也需要运用多学科的综合知识去解决。社会发展的需要呼唤高校培养的人才应该具备优秀品质和学习能力来增强对未来社会发展的适应性和促进性。因此高等教育应该充分意识到通识教育在培养学生跨学科、跨领域、跨文化的思维方式和处世哲学上占有极大优势,有助于实现教育既能满足个人全面发展又能满足社会需要这一目标。因此,独立学院在设置课程和制定培养方案时,要体现出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相得益彰,促进每个学生和谐、全面的发展。

独立学院教师在参与制定培养方案时,除了要与市场经济相衔接以外,还要充分体现出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融合,培养出拥有健全人格的优质人才,形成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人格。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培养方案,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夯实基础又能紧跟时代发展,更好地使知识转化为生产力。根据自身学校的特点,制定出一套专门的教材来体现本校的治学理念,要做到对传统课程进行筛选,对经典理论进行深化,对新兴事物进行剖析,这样既能压缩教学时数、又能提高教学效率,还能加深对通识教育概念的理解,也在实践中使通识教育与课程设置相协调。

3.2 完善教师队伍——加强职能转变与提高职业素养

独立学院的教师队伍具有双重身份,一重是教书育人的神圣职业,另一重是某一企业的员工。特殊身份决定了独立学院的教师在教学中既要充分实现自己的教师价值,又要顾及自己所在的团队文化;在课堂中既要与专业学科相衔接,授课要透彻,又要顾及学生评教所带来的压力。这些因素都有助于教师素养的提高,教师的素养、意识、热情等因素在实施通识教育中有极高的相关性。

首先,教师要努力提高自己的道德素养。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独立学院的教师更要注重发挥这一点,热爱党的教育事业。爱岗就是干一行爱一行,要热爱自己的工作和所从事的职业;敬业就是时时要以恭敬、严肃、认真的态度对待工作。教师应该具备高尚的价值理想,懂得享受教师的职业之美,懂得思考与自省。只有具备较高素养的教师才能在德、识上给予学生营养,才能让学生信服,帮助他们在人生的关键时期塑造良好的品性。

其次,“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教学相长,补充新知识,在教学方法上要做到因材施教,善于课堂组织教学,总结出适合不同类型学生的教育规律;要响应党中央号召的“双创”精神,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并运用于教学教改中。一流的人才需要有一流的创新型教师,教师只有勇于创新,才能改进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最后,新时期教师要努力转变自己的职能,将培养人才与课程设置密切结合。教师要改变教学理念,充分运用现代多媒体教学设备,播放简短的与课程紧密相关的优秀影音作品,同时要注重课堂讨论和课堂师生互动,将传统的讲授式教学、填鸭式教学转变成启发式教学、互动式教学,真正做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要注重“授人以渔”,教会学生举一反三、独立钻研的学习方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独立学院教师也要增强学生的实践技能,激励其创新。通识教育理念下的实践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做到转变教师职能,将社会需求和创新意识融入到教学活动中去。

3.3 构建科学体系——坚持打破壁垒与职能转变相结合

在现行独立学院教育体制下,目前独立学院最常见的结构是依据专业分类为校、院、系三层,每个学院只是负责自己学科专业内的教学、科研工作。这种封闭的管理方式虽然有助于精进专业,但会成为学科融合和学科生成的阻碍,通识教育难以在这样一个封闭的环境中形成良好的发展。最理想的状态是由各学院、各学科共同承担,让每一位教师都参与其中,其他职能部门如教务处、教促办、学生处等各部门要各司其职,充分发挥在通识教育执行过程中的良好作用,此外还需要有学校办公室的大力支持、监督、管理、指导。

要成立专门的通识教育中心,专门负责通识教育课程设置、实行、调配、评估等工作,各个学院抽调相关老师挂靠在通识教育中心,其他职能部门要积极配合,同时也要做好各分院学生的调研工作,以对学校的通识教育建言献策。与此同时,教师也要转变自己的观念,不能只认为自己是某一学院的教师,而应该充分认识到自己既是一位专业课教师,同时也承担着学校的通识教育课程。在平时的教学中,还要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保证通识教育课程的良好实施。

[1]于业成.通识教育视野下高校教师的角色转换[J].中国成人教育,2013(14):125-126.

[2]黄进.大学理念与通识教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

[3]胡显章.走出“半人时代”:两岸三地学者谈通识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责任编辑周斯韵

Function Transformation of Independent Colleg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General Education

WANG Yaping,PENG Weiwei
(Wuhan Institute of Design and Sciences,Wuhan Hubei430200,China)

In our current education system,the educational orientation of independent colleges should keep pace with the times,and the teachers can’t limit to the book knowledge,but achieve the rational return to humanity,really realizing the preaching,tuition and dispelling doubts.Therefore,independent college education needs the support of general education.The general education can realize students’humanistic literacy,thinking method,and culture value concept,which requires the teachers to change their teaching methods and improve knowledge.

general education;independent college;function transformation

G647

A

1674-5787(2017)03-0077-04

10.13887/j.cnki.jccee.2017(3).20

2017-03-30

本文系湖北省级科研课题“应用技术型本科高校通识教育理论与实践”(项目编号:2014A054)的研究成果之一。

王亚萍(1984—),女,河南卫辉人,硕士,武汉设计工程学院公共基础课部讲师,研究方向:通识教育研究;彭维危(1991-),女,湖北钟祥人,硕士,武汉设计工作学院公共基础课部助教,研究方向:美术学与通识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通识学院课程
初等教育学院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简述大学通识课教学改革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通识少年“种”石油
通识少年小课堂 血液之旅
通识少年·拿破仑
海盗学院(7)